2011年12月9日 星期五

120911 《如果沒有你》雲門舞集

圖片來源:http://www.ntch.edu.tw/program/show/2c908135318f62a60131c3e49c4c051a

        在看的時候我一直在想「如果一個聾人或外國人來看舞,聽不到音樂、聽不懂歌詞,那到底會看到什麼?」林懷民選擇流行音樂來創作舞蹈,對於一般的觀眾來說,大概是一種福音,不用擔心看不懂、看到睡著,不過,對於常看現代舞的人來說,大概會很懷疑,到底會弄出一個怎樣的作品?!

        我承認我看的時候,很受音樂的影響,歌詞就不斷的在耳邊和腦海閃過,想忽略都很難,然後,就會開始看舞蹈動作是否有符合旋律和節奏,是否符合我對這首歌曲的概念和想法,然後就會覺得有點惱,很希望自己可以聽不懂、聽不到,很想要好好關注在舞者的身體和姿態上,思緒就在這一來一回之間,就到了終場。

        的確,現代舞該怎樣表現,當中的一支支作品很多都是舞者的自由發揮,要怎樣才不像伴舞,要怎樣才能體現那首歌曲的時代和意境,要如何挑戰舞者本身和觀眾的想法,這些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就算裡面有些歌曲讓我覺得有點莫名其妙,但我還是很喜歡大部分的作品被這樣詮釋。

        舞者的身體真的都很漂亮,再加上舞台上有活動鏡子的設計,不同的擺放角度再加上燈光效果所營造出的氛圍,真的讓這個作品大大的加了很多分。而服裝的選色和設計也讓我很喜歡,不同的顏色在大燈打下來時各有千秋,每位舞者看起來都好美喔~

        上半場最喜歡的是邱怡文的〈不再想念〉和林心放的〈對面的女孩看過來〉,下半場最喜歡的是王立翔的〈不能說的秘密〉和周章佞的〈我的心裡只有你沒有他〉。兩支女舞者的作品,多少是衝著喜歡她們的身體和詮釋方式,而且薑還真的是老的辣,一舉手一投足對我來說有十足的吸引力,就算是一個人在偌大的舞台上也不覺得空洞,周章佞那身大紅長裙真的是美到翻了!屬於熟女的風韻真的好美阿!!!

        而兩首男舞者的獨舞,喜歡的是他們的詮釋,〈對面的女孩看過來〉其實還蠻難拿捏的,畢竟旋律和歌詞多少是朗朗上口,如何不被牽著走,但又表現出那種情竇初開的少男心理,我還蠻喜歡林心放的表現,還有最後定格那幕,一下子出現四位女舞者在他面前搔首弄姿的無措,好可愛阿~另外,〈不能說的秘密〉倒是有讓我驚艷,畢竟一來不是那麼熟悉這首歌,二來沒想到舞者呈現出來的是抽搐和抖動,配合由側舞台打出的斜光,整體效果讓人看了為之心碎/心醉。

         兩首全體舞者的作品〈煞到你〉和〈握手〉,雖然動作在副歌部份重複的比較多,可是可以感覺到他們跳的很開心,不論是幾歲的舞者,都享受在其中,這種感覺真的真的很棒!現代舞不一定要是讓人看了想睡覺、怎樣都看不懂的舞蹈,對於林懷民來說是個「放假」的作品,也讓觀眾放假,不一定要正襟危坐的假裝自己看得懂些什麼,可以快快樂樂的在〈恰似你的溫柔〉時,好好的大聲跟著唱歌(我懷疑蔡琴在現場?!),邊看舞蹈邊搖頭晃腦的打拍子,還可以一邊應對和回味在生命不同的階段聽到這些歌的感受,讓這支作品對個人來說的意含更加的豐富,有何不可呢?!

2011年11月25日 星期五

112411 《框》&《雨》@光點




圖片來源:
《雨》:http://www.atmovies.com.tw/movie/film_frse10954345_now.html
《框》:http://app.atmovies.com.tw/news/news.cfm?action=view&newsid=19497

在忙亂收拾之中,還是擠出時間去光點看《雨》&《框》,兩部片都是以現代舞為主,前者塑造出不斷下雨的非寫實場景,單人舞和雙人舞都很有氣氛;三位舞者之間,或連貫、或獨立的舞著,藉由剪輯的切換,呈現相互呼應的畫面。兩位男舞者的雙人舞,充滿著情感和魅力阿!!

後者《框》是兩位資深的舞者巴瑞辛尼可夫和安娜拉古娜舞台表演實錄,從走廊側錄畫面開始,到舞台上的呈現,再到演出結束,觀眾席、大廳、後台的側錄,從開演到結束,看著電影的畫面會覺得自己是站在演出劇場的中控室,以一種由上而下的全視角度在觀看。兩位舞者在舞蹈中的動作,很難會感覺到他們是上了年紀,看那邊舞動邊露出的面容,很美、完全不老。

2011年11月18日 星期五

111711 《星空》@信義威秀

圖片來源:http://www.ipeen.com.tw/comment/193791-[電影]星空Starry+Starry+Night

        電影結束,耳邊響著五月天的《星空》,我只有一個感覺:我真的老了,電影裡面那些關於中學生的青澀、幼稚和純情,真的離我好遠好遠。

        忘了是什麼時候看過繪本的,知道小美不時看到父母爭吵,發現對面有一位新搬來的男孩,很會畫畫,然後,他們一起逃離爭吵的家庭,到山上、河邊去發現、探索這個更廣闊的世界。因為是繪本,許多畫面是可以很詩意、想像的空間,但翻拍成電影,就必須給予這個故事更為具體的骨架,來支撐畫面和畫面之間的跳動。

        於是,劇本加入了小美和爺爺的感情,小美跟小傑一起做班級佈置比賽,校園霸凌,三天兩夜的探險,以及最後,到法國發現的秘密。畫面不時穿插寫實和非寫實的場景,看到小藍象走在昏黃的街燈下,還是會有一種驚喜;看到小傑憤怒的搥打蓄水桶,倒映出來的影子是隻憤怒的恐龍,這些,都讓想像可以融入現實中,給予情緒更多細緻的處理空間。

        其中,最喜歡的手法莫過於「拼圖」。除了可以呈現小美一家人由親密到疏遠的隱喻,在小美生病發燒做夢時,崩落的拼圖像是她原本擁有的美好世界也跟著崩落一般,原以為觸手可及的幸福,沒想到卻就此消逝,那種失落感,很強大的。

        很喜歡最後在法國的場景,小美牽著妹妹走在充滿聖誕歡欣的街道上,聆聽孩童的唱詩,走在巷弄中,突然發現一家拼圖店,所有的拼圖都缺了一塊,那像是一種現實,不完美的真實。但喜歡拼圖的人都知道,拼一拼就真的很容易找不到某一塊,但缺了一塊就是不完滿。不管到最後,從地下室走上來的是誰,他都是一位心地善良的人,一位願意滿足、成就他人夢想的人。

        另外,劉若英自在/悲傷到旁若無人的在餐館裡跳舞那段也很棒,自顧自的沈浸在自己的悲傷中,一種不希望別人打擾,一跳起來就無法停下來的悲傷,不管是真酒醉還是清醒的藉酒發愁,都有一種自成一格的美。

        不管你的夏天是在何時到來或結束,或許,就像最後小美說的那樣,只要身邊有朋友和家人的關心,或許,就是最幸福的。然後,擁有一起望向星空的回憶,可以在記憶中收藏和回味,就可以走出內心的陰霾(她從探險之旅回來之後,瀏海就變成旁分,而不是全部蓋起來),然後,融入身旁青春年少的世界,跟著一起自在的笑鬧。


2011年11月12日 星期六

111111 莫里哀《誰真的愛我?》法蘭西戲劇院

圖片來源:http://www.ntch.edu.tw/program/show/2c908135318f62a60131d1a038300625

      看到最後一幕,阿爾公的家人聯合嘉年華會的樂師們,一起虛構了醫師就職儀式,證詞完完全全是狗屁不通的醫學知識和倫理,最後,阿爾公被扛起來,歡欣到頂點。燈暗、謝幕,一面熱烈鼓掌的同時,我克制不住的流下淚來。

       這是一齣橫跨3百多年的作品,對於一個劇本能夠歷經時間、空間的限制,仍然帶給觀眾笑淚交雜的事實,讓我感動不已;覺得諷刺的是,莫里哀將自己寫進劇本裡,自我嘲諷一番(與紀蔚然在《嬉戲》中那一小段相似),最後卻在演出阿爾公一角的第四場後,吐血身亡。就算再怎樣嘲弄當時對於庸醫的不滿、人民盲目相信醫藥的無知,莫里哀仍無法躲過貧病交迫的事實。

        這齣戲有許多梗是我們在現在的劇場裡也常見的,機智又忠心的僕人,假愛心的妻子,無腦沒法克制相愛彼此的年輕男女,以及用裝死來測試他人真心的橋段。這些都是生活上常見的元素,不管在現實生活、電視劇、劇場都是。但想想,這些還真是歷久彌新的手段阿。但這些元素加起來,配合演員對詞的節奏和肢體動作的掌握,在在增添了許多笑點和趣味。

        角色間的對話,有許多段落像是在唱雙簧似的,像是沒有耐心、應付了事的父母,對著情感滿溢又單純的小孩哄騙,這出現在小姐和女僕的對話,也出現在阿爾公、繼母和女僕的對話,以及阿爾公和醫生之間。這些機智快速的一來一往,針鋒相對,過癮極了!另一段令人拍案叫絕的語言操作在醫師帶著他的姪子上門提親時,從醫師口中得知姪子根本就是個晚熟的學人鳥/笨蛋,憨直的可以背誦出(也不知道花了多久時間記熟)一連串虛偽的介紹詞,還可以搞不清楚對象的對著小解說出對繼母的台詞;對比追求小姐的男子,他可以在臨機應變下,即席掰出牧羊人愛小姐的故事,款款的唱出對彼此的深情,卻又不至流於俗套,這兩個求婚者之間的反應,高下立見。更不用說當姪子發現他處於劣勢,居然抬出大男人的態度,強硬好辯的想要做最後的掙扎,更是零分!

        最喜歡女僕了,從一開場跟主人阿爾公對戲時,那種帶有關懷的沒大沒小,就讓人拍案叫絕(尤其是那句,「這顆(枕頭)是讓你心情平靜」,說話的同時把枕頭扔到主人的臉上)!雞婆又忠心的女僕想到揭穿繼母的心機、化解主人對於想像自己生病、過去依賴醫藥的執著,還幫助小姐得到滿意的歸宿,真是觀音再世阿。不得不說,如果這齣戲的女僕少了這樣有點過火的詮釋,真的會遜色不少。

        最後,這齣戲最讓我覺得難過的大概是對於醫學、醫病、醫學倫理等的探討。就算阿爾公是存在於3百年前的角色,我們還是很容易在現在生活中看到這種莫名依賴醫藥的長輩,或是因為覺得自己不受重視而裝病的人,不管這些人的心態如何,這種脆弱而又自卑自傲的心理,還真是歷久不變。而醫療糾紛和疏失,我想也絕對不會退流行,光想到這點,就足以讓人見識到莫里哀的洞見是多麼的精準,透過笑鬧的方式呈現市井小民的小哀小愁,也算是妝點苦悶生活的樂趣,最後,引述PAR 227期的介紹詞:「莫里哀將生命的悲劇,化為一幕幕令人捧腹發噱的喜劇,我們這才懂了,因為人生太苦,所以我們才愛看喜劇—笑,是因為不想哭。在落幕時,我爆淚的當下想著,我笑真的是因為我不想哭。

2011年11月2日 星期三

110111 《告別月事的女人》CNEX影展@中和國賓

圖片來源:http://cnexff.pixnet.net/blog/post/36806667-%E3%80%90%E4%BA%BA%E7%94%9F%E4%B8%8D%E8%A8%AD%E9%99%90%E3%80%91%E5%91%8A%E5%88%A5%E6%9C%88%E4%BA%8B%E7%9A%84%E5%A5%B3%E4%BA%BA-women-without-a-p

       之前沒能在女性影展觀賞這部片,發現CNEX居然有播出時,不假思索的決定再遠都要衝去看!果真,中和環球購物中心的國賓飯店,離學校之遠的,早知道我就留在板橋看完電影再去學校啦!在風雨中騎了半個多小時才到電影院,飛也似的衝進電梯找播放的地方,有點狼狽的在影片打出片名、正式開始前安然的坐下來,呼。

        這是一部以法文為主,一個即將進入更年期的演員,在舞台上朗誦著她的講稿,穿插著訪問來自巴西、日本、坦尚尼亞(有馬賽族等)更年期婦女,以及相關的婦科醫生對於更年期的治療和症狀的說明和看法。可以清楚看出掌鏡者意圖突顯「更年期」是多麼普遍的現象,在人類平均壽命延長之後,更年期的現象和症狀才逐漸為人所重視,又因為不同的人體驗到的更年期現象是如此的不一致,很難有去界定這是一個需要去「治療」的症狀,或是自然/必然會發生的生理反應。

        很喜歡其中一個醫師說:「女人一生會經歷四個階段,0到12是小孩,12到18是青少年,20到40是生育年紀,40到80(多數已開發國家婦女的平均壽命都超過80)是更年期。佔生命最長的時期反而是我們比較少去關注的。」不可否認,會想去看這部片子,其實跟身旁的親人有很大的關係,媽媽在我大學時開始更年期,有聽她說過會熱潮紅,晚上睡覺很不舒服,會一陣熱一陣冷的,要在大棉被和薄毯之間交替。阿姨則是擔心她的經期不正常、不斷盜汗是更年期的症狀。而且現在更常聽到其他朋有的媽媽有更年期憂鬱等現象,對於這個我必然會走到的階段,其實也感到很好奇,很想知道片中訪問這麼多不同文化的婦女,究竟她們是怎麼看待這件事。

        最驚訝的大概是更年期對於那些想擁有自己的小孩的婦女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心理壓力,因為生理期停止意味著你不再是個能孕育小孩的母親,那是一種很急迫的時間壓力,而且沒有標準答案/時間可依循。而婦女進入更年期後,在多數的社會文化下,都會變成比較有權力,身體不再那麼虛弱,可以依照自己的想法過日子(因為這時大部分的小孩都已經長大離家),在非洲部落,這樣的婦女要在男性離家打獵的期間,照顧留在駐地多數的人口的要角;在回教世界中,更年期的婦女就不需要再戴上只露出眼睛的面紗,因為她們不再具有生育力(也不再有威脅/危險?!)。

        這種種的情況,不論是在哪一種文化或時代下,對於自己的身體感受進入下一個階段,通常還伴隨著生活重心的轉變,不管是空巢期的家庭,還是無法/不願再有性關係(基於生理現象的不適),都脫離不了「生理期是一種生育能力的表現」,因此「更年期意味著生養家庭這類的責任和負擔」,讓有些女性覺得沒有生理期之後,她覺得自己更像是一個女人,與多數人認為女性之所以異於男性是因為可以生育的身體不同,我很喜歡這樣的自信和自在,那就是一種過程,如果有身體不適的症狀,那就去找醫生解決,如果還可以過得去,那也就不用擔心而庸人自擾。有趣的是,當女性婦科醫生自己說道,當她自己真的要進入更年期時,她反而不希望旁邊的一直談論這件事。足見身體/生理所帶來的反應和感受,真的不是學理、口頭說說的那樣,是一種很難言傳意會的感受。我很高興且也滿足於自己是女性這件事,雖然說現在的每個月還是有可能會痛一下,但那是一種很獨特的感受,提醒自己專心觀察自己生理現象的一個機會。

        最後,不由得想到我的媽媽在她退休的那一刻起說道,「我要去過自己的生活」那般的灑脫和自在。

        填完問卷交還服務台時,有位甜美的志工用著溫柔的聲音問我說:「電影好看嗎?」我不由得害羞的回道:「很好看!」

2011年10月30日 星期日

102811 《開心鬼》綠光世界劇場@南海劇場

圖片來源:http://www.ticket.com.tw/dm.asp?P1=0000011832

        一直很喜歡綠光的這個系列,將一些國外得獎或是知名的劇本翻譯成中文,今年是Noel Coward的作品《Blithe Spirit》,看到演員名單上除了姚坤君和朱宏章,居然有楊麗音和鄧安寧,根本就是bonus阿!!

        其實每個演員都還蠻有個人特色,也都將角色詮釋的有聲有色,再加上很多橋段都真的是用心的加以台灣化,尤其是靈媒通靈的用語,更是一絕。但,其實長達快三個小時的劇,中間有一些段落的節奏還是有點冗,感覺幽默的笑點是分散的。而且兩位主要演員的說話方式,好像因為就是個人鮮明的特色,會讓人覺得跟去年的《文明的野蠻人》似曾相似,反倒是梁菲倚的Vivian和廖君茲的女僕還比較讓人有驚喜,但是姚朱兩人快節奏的對戲,還是相當精彩阿!

        梁出場之後George來George去的真的很好笑;而廖將女僕這個關鍵性的龍套角色詮釋的很好,除了蹦蹦跳跳之外,最後自在的唱著走音不成調〈青春舞曲〉,讓我很佩服。反倒是楊麗音的角色讓人覺得有點怪,不知道是角色設計就是中文台語夾雜,必須唸一些咒語或是做出怪異的舉動,她所呈現的咪咪阿姨其實不太融入整體的氛圍,如同戲中角色設定那樣的不自然和不合群。

       這劇本的角色設定很有趣,讓丈夫重新有機會和過世的前妻相處,對比看/聽的見和無法看/聽見的差異,使得詩平這個角色在驚嚇過後得以左擁右抱,選擇性的操弄兩段感情,而使得最後結局的設定更加的諷刺和有意思。另外也讓人想到,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或是舊愛還是最美等話,有些已經失去/逝去的人事物就別再苦苦追憶,因為就算再得到,其實也不見得是好事,而一再的翻舊帳、炒冷飯也不是什麼聰明的舉動,那種對於再續前緣的美好想像,終究只是幻像罷了,現實生活才是一切摧殘的源頭,對於各自再婚夫妻感情基礎薄弱的嘲諷,Coward真是精準而不留情面。

        不得不說,演出的舞台真的很棒,木製書櫃和設計擺設,讓我好希望以後也可以擁有類似的裝潢。而燈光和舞台效果的呈現也很到位,有一度我有被嚇得毛毛的,但這些效果和設計真的讓劇情更有說服力和張力。還有一件一定要說的是,我很喜歡嘉萱這個角色的服裝設計,每一套的配色和剪裁都好好看阿!!

102911 《W.A.V.E.﹣城市微幅》一當代舞團 YiLab @華山烏梅酒廠

圖片來源:http://www.ntch.edu.tw/program/show/2c90813530a0bb0e013127adfc3b0d0c

      有點訝異城市夢遊的場次(晚上10點開演)居然也滿滿都是人,排隊入場時有聽到旁邊的人在說「沒辦法,就只有這個時候有空。」或許只要表演時間不會太長,是可以考慮以這種「符合台北人生活步調」的時間演出,方便某些觀賞族群。

       之前看到介紹其實就蠻好奇的,但它的票價真的太不親民,讓我一直到前幾天看到jimmyBlanca的介紹(http://jimmyblanca.blogspot.com/2011/10/yilabwave.html)之後才下手的,我承認有一半的原因是想看看如佛塞展的佈景,究竟能為舞作帶來怎樣的面貌;另一部份是慕蘇文琪的名,之前一直沒機會看她的作品,還蠻好奇的。

       進場看到的舞台上方垂掛者許多黑色長方體,高度大概是第二排觀眾坐著正視前方那樣。Wave可以說是作品的核心概念,不管是聲音、肢體和裝置呈現的效果,都可以用「波」來貫穿。但換句話說,聽了半個小時波動的聲線其實不是太誘人,而裝置設計跟舞者的互動其實沒有太強,我反而還比較喜歡最後面,只有裝置移動的聲響和設計的那段,大概是那些燈具和設計必須得固定住,沒法像佛塞展的錐鎚可以隨著舞蹈的肢體移動和糾纏,使得在看上半段時,我一直很困惑,舞者怎麼沒在燈具間穿梭。

        蘇文琪的肢體和肌肉一直讓我的腦海中浮出「健壯的爬蟲類」,而多數時候在地上蜷伏前進則讓我想到在城市角落寄生的蟲,但她的身體真的真的很好看。只是在昏暗的燈下,儀器頻率的聲響,真的很難讓我喜歡這樣的呈現,而且會有一種,如果這些燈掛只是在哪裡,時高時低的變換隊形,跟肢體或身體的移動沒有太大的關係,那,為什麼一定要將兩者結合在一起?還是,現代劇場裡的一切,本來就不必然要有密切的連結,並置一些概念上類似的東西,嘗試擦出新的火花,然後讓觀者自由發想就好了嗎?

        最後一段沒有音樂,唯一可以聽到的是掛著燈具的線移動時的摩擦聲響,高度不斷變化的光,除了很像錄音版上的螢幕之外,也很像城市中不斷閃爍的霓虹燈,留給觀者無限的想像。

102911 《打鐵鋪三號:錯視》舞次方舞蹈工坊@華山紅磚區

圖片來源:http://www.ntch.edu.tw/program/show/2c908135313ffebd01314aded03101c1

        這是我第一次看舞次方的演出,受人所託參加「保庇團」,可以自由樂捐「香油錢」,但交換條件是要寫出建議和心得。難得有這個機會,當然是答應去看舞囉!華山的紅磚區隱匿在一個很奇怪的地方,我還是穿越停車場+流動廁所區才看到入口處,不過與主要演出區域隔開也有個好處,比較不會跟其他演出節目相互干擾。

        這支作品的簡介上寫到「透過劇場藝術與科技專業跨界合作,在舞作中加上與科技裝置、影像的互動」,數位技術的是工研院,動畫影像是雅奕超媒體,舞者中有一位是園區某間公司的人資,這個組合跟一般的舞蹈創作團體很不同,對常駐在台北的觀眾來說應該是比較陌生的。就是因為舞者的來源並非一定是科班出身,在呈現上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不同舞者的質地,科班和非科班在肢體的運用上就會有所不同,但這對於舞作呈現的好壞其實影響不大,反而讓我在觀看時會想,或許舞蹈並不是離一般人這麼遠,端看有沒有用心投入。

        因為沒看過之前的演出,只能以這次看到的內容,以及之前看過的舞蹈與科技結合的演出來比較,雖然整支舞作的主題並不是具有明確而清楚的連貫性,但是先進的技術和創意發想出來的結果,我其實很高興這不是為科技而科技的演出,透過投影、體感辨識等技術,增加了畫面的層次和趣味性,讓人覺得這些技術或投影的使用是有道理在的,與肢體有互動,並不是各走各的狀態。

        裡頭有個片段根本就是XBox360類的衝浪遊戲阿!另外一段隨著手部動作,螢幕上出現一隻隻燈具,坦白說馬上讓我想起中學時段考前常做的惡夢,記得那時很長夢見自己被一大堆滾動的大輪胎追著跑,不斷增生的沒完沒了其實也蠻恐怖的。而最吸引我的片段是第二段前面的雙人舞,兩人面相對彎腰抱住對方,四隻手趣味的互動很有意思。還有一段是黑幕鬼火,隨著舞者的肢體移動,三團火花在背景布幕上移動,那畫面很美。既然有投影一定要跟影子玩遊戲的,那一段也饒富童趣。

        接下來,我要盡責的講出建議和意見啦:我看完第一個想法是,如果舞者在接受肢體訓練之餘,可以也去上表演的課程,對於情緒收放要突顯的張力應該更能掌握,畢竟現在的現代舞演出都已經不光是舞蹈本身,通常會結合劇場的相關元素,而有更多元的呈現。但在看舞作的時候常常會有片段、不連續的感覺,舞者在獨舞或是雙人、多人舞蹈片段結束之後,常常有緩慢移動到旁邊的換場動作,不知道是表情還是動作有點不自然的緣故,總會讓人覺得當下有點冷場,或是會覺得現在只是走位換場,但舞者明明就還在台上,而且音樂也還在進行,如果無法透過行走的肢體表現一些情緒或想法,會有點可惜。

        另外,我還蠻喜歡簡潔但有層次的舞台佈景,但是第二幕開始的第一支舞,舞蹈的動作和想要傳遞的訊息跟佈景沒有互動,會讓我有點狐疑,或許我也被眼前的表象制約,感覺看到窗櫑和樓梯就是要有人走上走下或是探出頭來之類的,但是什麼都沒發生,會有種期待落空的詭異。雖然後來知道原來樓梯只有三階,再上去就真的只是表象了,但總會希望既然比第一幕單純空白的佈景多出一些東西,那就可以再多加利用。

        還有,其實一開場的梳洗場景跟之後的片段關係不大,反而會覺得沒有這段好像也不影響整體的流暢,或許在安排舞者進出場的方式可以再調整,讓這些舞者直接在燈亮、下音樂之後馬上開始舞蹈,或許會更俐落順暢。

        透過投影的演出,除非像TPO的花園系列那樣,從頭到尾幾乎都在跟影像互動,不然畫面一定會被舞者的影子干擾,就算背景投影再怎麼強大,都無法輕易遮掩人的影子和投影出來的影像就是有不同質感的事實,因此,會覺得在畫面設計上還需要再精確一點,不然看到的背景白幕在很多情況下就會顯得凌亂無序,比較沒辦法呈現「錯視」的效果,因為先看到的一定是舞者具體的外表,再來才會看到投在白牆上的影子和動畫影像,除非在幕後演出皮影戲,很難製造出混淆真實虛假的效果。

        而且我覺得有意思的是,舞作中有一個人的身影很常如大量複製般的出現,短髮、兩腿跨開的身形很像男人,我在看的時候一直會想,為什麼四名舞者都是女生,然後背景投影出來的卻是個男的,後來我才知道其實那是一個戴著頭套的「女生」。對我來說,這意外製造出性別差異的效果,大概是我真的想太多了吧~ XD

        在觀賞時,我想到一件事,好像在看戲/舞的時候都很容易被眼前的東西或是過往經驗給困住,非常容易出現不實的預期心理,然後很直接的影響到觀賞時的心情和感受,我有在想為什麼眼前的事物只能有一種詮釋方式,它可以說出其他的東西,或者根本沒有要表達什麼,要不帶成見的觀賞真的很難。

        整個10月的華山Non-stop,我覺得比去年的精彩,當然規模上是比之前大非常多,邀集了各大小劇/舞團在華山連演,讓更多人可以有機會認識比較小的團體,卻又不至於擔心像藝穗節那樣可能會踩到地雷,雖然對於演出的評價人人心中各有一把尺,但總體來說,都各有長處可取可觀。雖然會不斷碎念,各公家單位、表演藝術團體很明顯的把節目集中在下半年的10、11月演出,深受金費審核和結案流程的影響,讓這個光輝的十月有點光輝過頭(節目爆炸多),但還是很開心這個月至少享受了幾場歡暢的觀賞經驗,明年也應該精彩可期!

保庇紅包帶和節目單

2011年10月24日 星期一

102211 《K24》完整6集版,台南人劇團

圖片來源:http://www.ntch.edu.tw/program/show/2c9081352fd2fd09012fe3ab466c0199

        最近看戲只有一個簡單而微小的願望:「我只是想要好好的看完一個故事。」好像近年來的大小劇場,劇本已經開始走向破碎支離化,看了幾部XX之夜的放大+所費不貲版,真的會讓人不想再踩地雷。但,在華山待了8小時,但卻完全不覺得時間有過這麼久,真的是相當過癮的觀劇經驗!

        不知道為什麼一直到今年才有機會看《K24》的第四版,據說有許多資深的觀劇者看了今年的卡司後,連進劇場的意願都沒有。我因為沒有之前的包袱,無從比較,享受了6個小時。然後,進場才發現,原來我買到一個很棒的位置(C3排),完全可以近距離看到演員的表情和肢體,又因為在正中間可以不先破梗的看到舞台兩側後面,整個很享受~

        一整個晚上的觀賞經驗是有層次變化的,第一集可是進入劇本所架構的世界,開始指認每個演員分別飾演的角色,以及這些角色本身的故事;然後,我個人最喜歡的是第二集,舞台上的混亂和無法按照原《羅密歐與茱麗葉》劇本的脫稿演出,張家禎的表現完全打中我的點,完全可以理解上週看戲的keco在中場就傳簡訊來跟我說:「張家禎真的太厲害了!!!」這句沒頭沒腦的話。第三集的確比較像是串場用,新排的「音樂劇」版本之莫名的(哈),但從第三集開始,工作人員在暗場中拉白布示意結尾時,都讓我覺得「蛤?一集演完了?!」完全沒有感受到時光飛逝!第四集Sandy為主角、三角關係的進退兩難,第五集開演的日本藝妓舞和居酒屋發生的搞笑片段,第六集的頒獎典禮和點綴式的回溯過去發生的某些片段,直到最後具有開放性結局的收尾,讓我看的目不暇給!真的是每一集都可以視為獨立的演出,但觀看連6集的爽度真的會比較高!

        演員連演這麼久還要出來簽名真的很辛苦,我的第一名當然是Sandy(腦中馬上浮現在居酒屋被說醜的那一幕,噗哧),同時飾演原有性別和反串的兩個角色,在聲音、肢體上都要有所區隔,又能放得開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橋段的亮點就是因為演出者吸引人注目的呈現,讓笑點的渲染力被放大。第二名是Mary,我蠻喜歡她把不希望有特權卻又得背負身份標籤的情緒收放控制,不光是看起來像嬌嬌女漂亮、歪著頭蹙眉就可以把這樣的角色演好,其實她很多台詞都是莫名其妙的文謅謅,光把台詞記熟、能講的順又帶有感情,就已經很不容易了(而且簽名時我很開心的對施宣卉說「你是我的第二名!」哈!)。第三名在不知道該如何抉擇下,投給Mario一票,大概是這個角色的詮釋蠢/純的很到位,而在劇中的角色算是最討喜的一個吧。對於像是黃怡琳和李劭婕這兩位比較熟悉的演員,事先就已經知道有一定功力的演出,但還是要說那段馬克白夫人和蟑螂姊姊真的是太好笑了!鮑奕安的演出,我喜歡Sara勝過Paris,不是說他演Paris不夠好,而是我對Paris的喜愛沒那麼多 :p

        舞台設計應該是這齣戲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點,一開場還想說怎麼舞台這麼淺,後來才發現圓形的雙面舞台,經過布幕、拉門的設計,可以多有趣,不過這一定很考驗幕後工作人員的換景動作速度和推動舞台的力氣。最喜歡第二集雙面舞台同時運用,靠近觀眾側是後台、後方是台上演出的實況,兩面交錯穿插進行,相當有娛樂效果!

        其實一走出來就在想,蔡柏璋真的比較適合這種影集式的編劇(而且我就是吃這一套!),這可以說是優點也可以說是缺點,優點就是他可以把一個故事架的很複雜,但每一條主軸或支線都可以講出完整又能說服人的故事,劇情可以很通俗但又不落俗,不是譁眾取寵,而能留給觀眾在大笑完之後一些些的沈澱和想法。但這樣的企圖和習慣,在演出時間有限制的情況下,就變成無法忽視的弱點,像之前在看《Re/turn》時,雖然會訝異戲終時已經超過十點半,但還是會覺得故事還沒結束,沒有把每個出場的角色的故事交代完整,想要觸及的核心想法,並沒有被妥善對待,話講一半又不夠深入的感覺,其實還蠻可惜的。

        另外想到的是劇場的即時性,在演出時,正後方坐了一位非常捧場的男生,在很多小地方、只要這梗能打動他,他完全不吝惜的以大笑、驚呼來抒發他的感受,其實坐在前面的我,印象中只有在某一幕有大笑到無法自己的感覺,但因為我就在他前面,很容易就被他感染愉悅的情緒,讓很多原本不覺得那麼好笑的點,都看的很盡興。這或許就是當戲劇出了DVD,很多現場整體氛圍所帶給觀眾的即時感受會遞減很多,這也就是劇場迷人的地方吧,就算是相同的戲劇演出,隨著觀眾不同程度的投入,整體的感受就會有些微的差異。

        只要劇本夠有意思,演職人員都認真想要好好將一齣戲呈現出來,不管演員組合變得怎樣,其實都會有不同的效/笑果出現,如果以後還有機會重演或是觀賞其他版本的演出,或許我會試著跳脫比較的觀點,把它當成是不同戲劇的演出,好好的享受當下。

        不管怎樣,真的很期待《K24》第二季!

2011年10月23日 星期日

102111 無垢《觀》2011國際巡迴行前公演

圖片來源:http://www.ntch.edu.tw/program/show/40408e952326863f012331abeda90190

        在PTT上看到免費索票的訊息,當下就排定時間要去看了,一方面是因為09年旗艦製作時人不在台灣,錯過覺得有點不甘心;另一方面是上次看《醮》的印象很深刻,而且又有認識的舞友演出,就決定要去看一看。

        我得說,一如上次觀賞《醮》那樣,演出過程我睡睡醒醒的,有點懊悔那天出門沒帶烏龍茶,最近晚睡早起我的精神狀況真的不是太好。先說,景美文化園區的入口真的在一個有點詭異的地方,我整整隨著車道繞了一圈橋下才看到。

        趕路走的滿身汗,進場前先脫鞋,然後工作人員在我的眉心畫了一點朱紅。後來想想,這應該就是儀式劇場的開始,從脫鞋、點朱再到進場安靜的坐下,進入一個非平時的狀態,在門戶全都是開著的空間下靜下心來,感受周遭的一切。

        從禾神出來,我就開始慢慢可以理解無垢的訓練方式真的是很可怕,維持半蹲的狀態、緩步前行,看到舞者在中間有個汗流浹背,有的已經不自覺的開始流口水,不用想像就覺得舞者不管是練習還是演出,得集中多大的精神和注意力,才能以這樣的身形移動。

        坦白說,我是到了節目結束後,主持人簡短介紹舞作是關於鷹族的傳說,在舞台靠近觀眾席有一排桌子,桌子的正中央堆疊了兩顆石頭,象徵鷹族的兩兄弟,他們本該守護著河流和一些古老的誓言和禁忌,但卻因為私心相互鬥爭、破戒的侵犯白鳥,而使得大地變色、兄弟失和。而白鳥象徵這塊土地上的河流,她可以說是河神,她也破壞誓言和鷹族兄弟的其中一人發生關係。

        白鳥破戒 〈觸身〉 是我最喜歡的一段,吳明璟的身體和動作真的真的好美,從挺直背脊、半蹲的姿態走出,那纖細卻又不柔弱的身形和姿態,很吸引人。兩人親密接觸的感覺給人一種很特別的感覺,因為白鳥身上全部塗白,鷹族身上是土黃色,兩人緩緩的肌膚接觸,相互沾染上彼此的顏色,把比較不可描繪言喻的氣味相融具體呈現出來。兩人過長的指甲(道具)在接觸時快速的抖動,發出細碎聲響,我覺得很像是內心澎湃的展現。

        演出中有許多演唱片段是許景淳演出,據說她的角色是祖靈,在台灣演出時是以事先錄製好的音樂配合現場演出,出國巡演時,她會在台上現場唱歌,在想,如果她真的在台上,演出的感覺應該會有些不同。靠近觀眾席的兩側各有一面大鼓,有鼓神現場演奏,還有澳洲長笛的演出,那聲音很像蕭,一種空靈但又滄桑的聲音。最後一段音樂是心經念誦,其實蠻好奇的,為什麼是心經,是因為心經名為「觀自在」,可以呼應劇名和創作者的意念嗎?

        舞台上的東西很簡單,大多數是紗或是布,代表河流等自然萬物,最後結束時將布像漣漪般的微彎散開,象徵同心圓的圓滿,舞者散落在其中,整體構圖也是一種意念的傳達。服裝設計是葉錦添,以黑、白兩色為主要基調,黑布裙下圍有暗紅、暗紫等色,但都讓畫面很乾淨,凸顯舞者頭飾的繁複,鷹族人頭上有京劇身上的長繩,整體的效果很異族,但卻不是我目前所接觸到的文化可以指認出的。

        最後,有觀眾分享說覺得這齣戲的元素和想法,應該能和許多原住民族群呼應共鳴,但林麗真起來回應,她並沒有將這齣戲侷限在原住民族群,她想用鷹族的故事隱喻全人類的處境。我想她的意思應該是,生滅變異本來就不是只有原住民會碰到,我們現在的生活跟自然的關係,也需要我們去反思和感悟吧。

        最後,我其實對整體呈現的順序有點疑惑,主持人是到最後,介紹完舞者和演職人員之後才說明舞作的梗概,然後藉由不同觀眾的問題和分享才進一步說明想要呈現的內容,坦白說我覺得節目單上羅毓嘉的文字介紹過於文學和意境取向,對於觀看時的理解上沒有太大的幫助,不過,或許舞蹈作品本來就是讓觀者可以恣意詮釋,並不光是編舞者主觀單一的詮釋而已。不過,可以近距離、幾乎沒有燈光變化之下欣賞無垢的演出,真的是件很過癮的事。

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101411 《愛情放映中2-我是女主角》好劇團

圖片來源:http://www.ntch.edu.tw/program/show/2c9081352fd2fd09012fd3ca4f790071

        早在上半年看《Re/turn》時,就有宣傳10月的戲,由謝盈萱擔任女主角,然整個戲到底是怎樣,坦白說我一無所知。散場後,跟keco一起在景美夜市吃臭豆腐、豆花,一道討論對於這齣戲的想法和意見。

        戲中的小萱因為懷孕,發現孩子的生父本身就是最需要被照顧的人,因此,她開始尋找之前的幾任男朋友,串起從高中到30歲之間五段與不同男子之間的感情和互動故事。
        先說說我印象較深刻的舞台設計,文山劇場就像一般階梯型的視聽教室,除了布幕之外(而且這布幕鮮少拉下),舞台若要有變化,就必須另尋巧思。這次透過橫拉的佈景設計,玻璃窗牆、黑板、燈牆等等變化,配上劇情發展,使得演出的元素變得更豐富、更具有象徵性。最明顯的就是黑板,一開始是同居情侶相互留言的便利貼,再來是辦公室角力下、有如國王有對驢耳朵的黑洞,嫉妒、生氣又小人的男同事們在上面寫了一堆侮辱女主角的話語;到最後,黑板變成女主角年幼失去母親後童稚的想像畫面,以及她對於理想的家的想像和概念。
       戲中幾位男主角表現的可圈可點,不管是純愛少女最喜歡的籃球校隊隊長,曾經喜歡過但最後性別認同是喜歡男性的同學,本是是青梅竹馬卻在各自走上技職、升學兩條道路後便分道揚鑣的小學同學,還有(莫名其妙)油嘴滑舌、不肯說真話的情場老奸,還有一直隱而未顯的孩子生父。在一段段回頭尋找過去熟識的人的過程中,女主角發現自己的改變。
       30歲女性的自覺意識,是開場時著墨比較多的點,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我可能不會愛你》的程又青,就覺得相比之下,戲劇因為長度的優勢所呈現的完整度比劇場好很多,《我是女主角》相較之下就顯得草草帶過。
       另外,我一直在想,為什麼最近的劇場都一定要把女主角的好朋友設定成男同志呢?是因為男同志對於自尊心比較高的女生而言,是比較不具侵略性、能夠交心的對象?當我在《我是女主角》的設定中是可以理解,因為女生演員就只有一位,不然是要到那裡去找同性的手帕交阿?!是不是也符合既定的印象/社會實情,喜歡女生的男生,永遠無法跟女性當好朋友?!
       提到只有一個女生演員的設定,一定要提到辦公室那一幕,所謂的上司是只有聲音沒有實體的存在,而這樣的設定有諸多好處,一是不用再找女二,二是透過從上方傳過來的聲音,透過發生位置和講話的口氣,突顯出絕對的權威。觀眾根本不需要看到有位機車的女主管踩著高跟鞋走出來,就可以腦內補完兩女之間的對立,以及諸位男性下屬對於女性主管的那種不敢張揚的不服。
        最後一段,也是最多人討論的片段,我覺得謝盈萱跳女爵的那段,就可以當作戲的結尾了,多增加的片段,不管是小學青梅竹馬的孩子在教堂受洗,女主角回想到幼年失去母親的記憶,再連結到自己即將身為人母的惶惑不安,到最後,在房仲業上班的籃球校隊學長幫她找到一個屬於小萱自己的家,幾個前男友一起來慶祝她新居落成。這一段的種種,對於前半段來說,其實並沒有太大的關聯,切除後對整齣戲的理解也不會有問題。或許只是想要說明,她在尋覓一圈之後,發現還是靠自己最好?!如果是這樣,也該把話說完整吧?!與父母之間的連帶烘托的並不夠道味,反而留給我許多問號和不解。
        戲中有幾段自問的片段,反思究竟怎樣的才是好男人,跟keco聊天時她說,她認為裡面舉到的種種特質,其實可能是不同的人生過程的不同想法,15歲、20歲、30歲想要找的對象或多或少會不同吧。年輕時可能注重外表勝於一切,所以會捨棄後來變成同志的男友,投向籃球隊長的懷抱。再大一點可能就不會這樣選擇,雖然我覺得小孩的父親也不是什麼好的選擇,可能是母愛大爆發,所以才會找一個凡事需要人照顧的「小男人」吧?!
        最後,演同志的那個男演員,真是超有型的阿!!!!

2011年10月9日 星期日

100711 《我是油彩的化身》果陀劇場+長榮交響樂團

圖片來源:http://www.ntch.edu.tw/program/show/2c9081352fd2fd09012fd2ffc38a0012

        民國藝百的系列演出中,《我是油彩的化身》打著原創音樂劇,結合果陀劇場和長榮交響樂團演出,由洪榮宏和高慧君主演,講述台灣本土畫家陳澄波先生的故事。因為澄波仙是嘉義人,因此是嘉義市政府大力贊助和籌劃而成。

        開場交響樂團的演出,讓我有點捏把冷汗,不知道為什麼的有點不協調,木管有點爆。序曲之後,由阿慶父親的一封信展開了陳澄波的故事,阿慶是重頭到尾貫穿故事的角色,有時候是客觀的說書人,有時候是澄波的同學,穿梭主角生命的不同階段。劇從澄波由阿嬤和二叔帶大、結婚、工作、留學(日本)、教書(上海),再回台教書、至各地寫生,最後是他擔任嘉義市議員時,代表台灣民眾去和國民政府談判時,不經審判就被槍決等各人生片段。

        場景多以陳澄波先生的畫作投影,垂降的布幕或是剪影為主;道具簡單,因此容易顯得舞台很空和簡陋。有幾幕的設計真的很棒,像是開場不久的「熱鬧的嘉義市」,背景是嘉義市街道的油畫,從歌詞中帶出嘉義的特色和當時的風土民情,配合演員舞者在街上熱鬧聚會的情景,讓人覺得當時的嘉義充滿活力。「水墨風光」透過垂降的片片白幕和舞者身上的白色大袍,投影出來的水墨線條,在視覺效果上真的不錯,但在劇情的走向的安排上會覺得有點突兀。

        另外,下半場「畫家之歌」,透過一幅幅陳澄波在一年中有九個月的時間,遊走全台各地寫生的作品,配上歌詞的介紹和相關的戲劇演出,透過降下的一個個白幕看到色彩豐富的油畫作品,真的讓觀眾比較容易了解這位畫家對於鄉土的熱愛和他觀察獨到的眼光,他親自踏片全台各地,捕捉不管是地方特色,還是現代化的物件,因為在日本紮實的訓練和練習,以及他心中對這片土地的熱愛,讓我們得以透過畫作了解他眼中美好的世界。

        但是,多數的情況下,只藉由投影呈現場景的變化真的是簡陋過頭,像是在日本求學時的「上野連歌」片段,巨型樹狀剪影,投影出春天的櫻、夏天的綠、秋天的楓和冬天的雪,連續唱兩次表現陳澄波在日本待了兩年的時間變換,讓人覺得有點空虛。而發生在上海戰爭的處理也讓人覺得有點簡陋,雖然紅色的投影背景和前景的流刺網車,配合帶槍的軍人和無辜的百姓已經能夠表達爭戰的血腥和無情,但我還是會想,究竟該怎麼處理這樣的場景才不顯得簡陋和空洞呢。

        然後關於重要演員,洪榮宏在節目單時有說,他覺得演出舞台劇的壓力不小,要很快的將18首歌全部記起來,透過歌聲、肢體展現一個人的確不容易,但他獨唱時,有些肢體動作其實比較像在開個人演唱會,不可否認他的聲音之宏亮好聽、氣之長的,而且在語言轉換的處理上,也有些有趣的地方,像是在上海刻意用「標準的國語」招呼三輪車司機,或是教導妻子和小孩時的用語,但感覺演戲的部份還是有點不自在。

        高慧君的問題更怪了,在對台詞時,不管是和洪榮宏還是和飾演ㄚ環來喜的張瓈丹,都還算能掌握住出身不錯、自持自重的妻子的樣子,但只要唱歌,不知道是不是作曲的問題,起音的聲音都有點太衝,但唱了一段之後就好多了。

        另外有幾個配角的狀況也值得談談,飾演阿慶的胡與之台風尚穩,但有時候他的聲音會被管弦樂團蓋住,最後一段的呼告顯得有點滿溢過頭,從故事的鋪陳到最後,會無法進入他所呈現的理解。而飾演寶珠嬤的易純則有別的問題,她飾演老年人的身段沒問題,但一開口唱歌,完全就是年輕女性的聲音,一點都沒有老態和滄桑,給人唱的和演的是兩個人的錯覺。飾演幼年澄波的梁長厚就好很多,稚氣又不怯場的表現,與二叔的對戲和阿慶的互動還蠻精彩的。裡面最討喜的大概就是張瓈丹飾演的ㄚ環吧,活靈活現的展現出一位忠心事主的奴婢,她模仿老爺的那段戲真的是把觀眾都逗樂了。

        在看的時候很自然會把它跟「渭水春風」相比,一樣都在講述一個名人的生命史,但是品質真的有差就是了,不管是道具還是戲劇的呈現方面,都覺得這不該是花兩年籌劃的樣子,好像有預算不夠好好設計舞台的捉襟見肘,有點怪異。比起「美麗的錯誤」,劇情的安排有呈現出比較立體的人物,可以看出澄波仙的熱情和善良,他積極幫助學生和鄰居,讓他得以逃過一劫;他與妻子長期分隔兩地但仍然鶼鰈情深,妻子張捷不畏眾人不解的眼光,仍然支持並深信丈夫在做有意義、偉大的事。看完之後的確有比較了解陳澄波他是怎樣的人,對於台灣的藝術界和鄉土人民的貢獻究竟是什麼。

        而果陀這次用了不少比較年輕和少見的面孔,而這些演員的和聲都還不錯,像是開場的「熱鬧的嘉義市街」那首,有讓我想要再去嘉義玩的感覺。而王友輝的詞也寫的很棒,但是不知道是那裡出了問題,讓我在想,原創音樂劇為什麼就是只能有幾幕是可圈可點,但整體看來就會顯得有點弱呢?坦白說,我在看戲時就開始討厭自己當天看戲的態度和心情,在想,如果我可以放掉批判、檢視的角度和眼光,會不會能像當天散場時,我聽到旁邊的中年婦女說的「真是好看,好感人~」的感想呢?!

2011年10月3日 星期一

100111 《嬉戲:Who-Ga-Sha-Ga》創作社

圖片來源:http://www.ntch.edu.tw/program/show/2c9081352fd2fd09012ff9208af1034a

        沒看過第一版《嬉戲》,在2011年光輝10月的第一天就跑去華山湊熱鬧。不得不說,每次在華山看戲都會有一種很奇妙的感覺,那就是要接受這不是一個專業的表演場地,要習慣旁邊會有很多歧異的背景音。陰雨綿綿,10/1下午剛好也是華山 NON-STOP 的開幕活動,廣場上的舞龍舞獅正賣力的表演雜耍,可惜,天候不佳沒幾個人駐足拍手叫好,哐嗆聲以及不知哪傳來的卡啦ok聲,還有旁邊鑽地的背景音統統都成了這齣戲額外的背景音!

        整齣戲是虛構的台北城內亂記和某劇團的演出內容交織而成,錯亂荒謬的劇情跟現在電視上常看到的狗屁倒灶的節目有得拼。久聞紀盃的慧詰、戲謔不下流的風格,對於多年前的《夜夜夜麻3》還有點印象。這齣戲在笑點和隱喻鋪陳上,其實有打到觀眾的點。但,我想這真的是我的問題吧,還是會覺得不夠,有些梗斷的地方會讓人有點火,覺得怎麼才這麼一小段,我還看不夠過癮哪~還有,有時候會覺得某些笑點還真是有年齡和經驗區別的,有些東西,像是政治、八點檔等等的梗,如果平常就有在看電視,真的會覺得很好笑吧。

        看到後來才知道,為什麼一開始是一位候選人站在椅子上,拿著麥克風對著人民(觀眾)叫囂,因為內亂始於多數人聚集到中正廟廣場嗆聲,然後因為某個不知名的原因,台北城毀了,不分黨派的相互鬥毆,連原住民都下山來出草了(賽德克的梗,還是有點好笑),南部的觀眾因為聚精會神坐在電視機前看轉播,反而沒出什麼亂子(by the way,都亂成一團了,記者還是可以忠實的把現場畫面回傳到電視台播出,真是敬業的讓人佩服不已)。因為台北多數的人都掛了,所以「流亡政府」南下依附在高雄國苟且偷生(想來這段讓高雄國人看到,一定會更顯興奮,可惜,我來自無關緊要的中北部),宜蘭獨立,基隆也想要發聲,噗,說不定這是可能發生的事 XD

        劇團演出的片段,其實在細節上都很詳盡,像是第一段教授把鼻屎擦在主播的手上,其實是很小的動作,但有看到的人,應該都覺得胎哥的好笑吧。最喜歡的一段應該是紀盃的自嘲,因為受不了電視劇情而發出引起公憤的喟嘆,在學生自助餐廳被攻擊的場景,怎麼想都很好笑,尤其是像我這種,看到莫名其妙的橋段會邊看邊惡搞的學主角講話、或是批評編劇的沒腦的觀眾,實在是相當認同紀盃的作法和心情,可惜我只是小咖,只敢自己在自家的電視機前這麼說,沒膽去人多聚集處大放厥詞。

        話說回來,這段諷刺台灣本土編劇生態的扭曲還真是令人拍案叫絕,短短一集內讓主角歷經一堆常人一生都不見得遇得到的事件(雖然說,電視編劇再怎樣天馬行空,也多少是本著3分事實寫到8分虛構),然後還被製作人嫌不夠重口味,無法迎合觀眾的口味,回頭來想,這不就是暗諷我們這些貪得無厭的觀眾,是如何嗜血的追求更多不屬於日常生活的刺激嗎?好像是真實人生太無趣了,然後人又沒有勇氣去追尋異於常人的刺激生活,所以才希望在電視節目或是戲劇中尋找寄託,在笑罵生中日復一日,才有勇氣在隔天一早面對屬於自己的所有責任?!

       劇本有一點碎,但整體來說還是很好理解,這次的演員我還蠻喜歡的,不過我得私心的說,喜歡女演員大於男演員,泰半是因為我喜歡這次兩位女演員的聲音,在本土劇雙簧的那段,女生的聲音表演真的比男生好,營造出邊念台詞、邊排戲,或是集體朗讀賦格的效果。而且女主播和秀蓮的表情都超級棒的,看到一半就在想說,如果今天角色換人演,或許有些笑果就會有落差。

        雖然,當演員在爆炸後排排站在舞台前等著謝幕時,我有點小錯愕,想說:「蝦咪?!戲就這樣結束了?!」但還是大力的鼓掌,感謝他們為我帶來這開心的下午。

2011年9月26日 星期一

092511 《神諭》西班牙阿塔拉亞劇團

圖片來源:http://www.ntch.edu.tw/program/show/2c908135308d233d01308d9d3d16001b


        據PAR說,這個劇團擅以誇張的肢體和表情來表達,因此,就算聽不懂西班牙文,對於戲劇的理解應該不會產生太大的障礙。儘管如此,我還是在出門前多少瞄了一下劇本翻譯(不過也只看了三成左右),在戲開演前把節目單上分幕的介紹看完。

        看了演員介紹時發現這齣戲雖然每位演員有主要的角色,但他們也個別分飾其他小角色,一開始看時會有點擔心是否會搞混,但開演後發現每個角色都有各自非常分明的特色,邊看邊對照印象中的劇情介紹,很快就可以融入劇情。不過,雖然背景正上方有字幕投影,比起在戲劇院觀賞時在舞台兩旁已經好多了,但還是會覺得很可惜的是,如果可以聽懂西文,那麼就可以更專心的欣賞演員極為豐富的肢體、表情和張力,尤其是在演後座談聽到每位演員都是全職、每天跟不同師父上課,吸取個人需要的表演元素和能量時,更覺得應該要好好欣賞每個人獨特的肢體動作呈現。

        《神諭》的精髓在於最後,當村人想要拿石頭砸不潔的瑪麗蓋洛時,她的丈夫佩德羅蓋洛站在她旁邊,用拉丁文講出「自認無罪者,可以朝罪人丟石頭。」對這個位於西班牙的小鎮,多數人都聽不懂拉丁文的情況下,尤其佩德羅在此時更是丹田飽滿的發聲時,這樣的一具話彷彿神在說話,讓在場所有情緒鼓譟激動的村人靜止下來。這其實讓我覺得有點諷刺,如果說當時多數的歐洲人都信仰基督教,雖然每個人都知道教義和該做、不該做的事,劇中仍然充斥著許多罪惡,包括偷竊、憤怒、嫉妒和通姦等等,而人們仍愚笨,只有在這樣的時刻,才感受到神蹟般的啟示,暫時被震懾住、安靜下來,但我相信過了一陣子,這樣的神聖敬畏的感受又會遠離他們的生活,他們又會回到依然故我的生活。

        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有一幕,就是瑪麗蓋洛把死去的孩子背回去時,像是碰到惡魔般的在精靈的圍繞下舞著。這幕讓我有點震撼,雖然背景放出許多的煙霧,但所有演員們上空演出,那種掙扎和引誘的種種,雖然我並不了解為何一定要以此種演出方式去表達,去鋪瑪麗蓋洛最後會被眾人抓姦而後公審的梗,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這齣色調本來就比較陰暗、不光明的劇中,有一段幾乎接近魔幻的氛圍的演出,用比較抽象、肢體去表達纏繞在角色心中那些陰暗的層面,其實有畫龍點睛之效。

         最後演後座談有觀眾提問在這齣戲中關於「輪車」的運用,導演說其實這個劇團的演出,很多概念是演員們的發想,他原本希望可以用乾的樹葉來當主要的道具,但乾樹葉並不好收集,而且排練演出幾次就很容易壞掉,他又不喜歡人工、塑膠的假樹葉。剛好他們的排練場附近有個電力公司,外頭散置了許多的輪車,他只是好奇的踢了一下,覺得好像蠻能符合劇中的需求,就決定要用這樣的東西。但用這樣有點笨重的道具,對演員來說是一種折磨,他們常常會被車輪弄傷。但不可否認,數量多的輪車可以有許多種的應用和變化,除了當車子或是桌子,看似無意的堆疊在一起,也能夠營造出一種像是穀倉或穀堆的效果,可以給予觀眾無限的想像。

        導演在演後座談時提到,這齣劇是從不完美的體態著手,劇中的人物都帶有缺憾,這些缺憾指的不光是身體上的,如小羅雷阿的畸型,還指涉劇中的每個人幾乎都帶有的人性缺點,像是嫉妒、憤怒、性慾等等,每個人每天都會帶著這些缺點-像武器一般-的生活/打仗。這些角色都有負面可笑的成份,甚至帶有殘忍的真實,像他們面對小羅雷阿被他們弄死之後,大家各自推卸責任,不想惹上麻煩。

        導演希望觀眾面對這些不完美的角色時能夠笑,透過笑藉以清除這些缺點。這麼說來,這齣劇便具有療癒的功能,我們一方面在其中看到真實人生的種種,那種愚昧貪婪嫉妒和性慾的真實,在笑的同時也會不自覺的想到,我們其實也會在自己的人生中犯這些錯誤;另一方面透過觀看和大笑,彷彿將自己隔離於這樣的真實,從中得到一些領悟和認同。我想或許這就是導演說的,雖然這齣戲不是劇作家瓦葉.英格藍最有名的一個(最有名的是《波希米亞之光》),但這齣戲卻是最能夠在世界上不同地點都能得到回應和共鳴的,讓各地的觀者可以進入劇作家的世界,向之學習。想想90年前完成的劇本,到現在都還能引起迴盪,足見對於人性在貧窮下所顯露出的黑暗面深刻的描繪,是擁有超越時代、跨越地域的普同性。

        導演另外提到,這齣戲有個特色,劇中角色共有四個聲部,不同的聲音就像不同的樂器,像米格林的聲音就比較刺耳,這個角色代表的是嫉妒,演員的身體重心在腹部,眼睛永遠睜很大,在觀察四周有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偷,手部很靈活,動作很繁複。演員還現場示範了一小段這個角色的片段,相當精彩!

        導演也特別提到能跟阿塔拉亞劇團合作真的是很棒的事,因為這群演員真的很厲害,甘願待在劇團,不因為其他電視或電影圈出更高的薪資而跳槽到其他領域發展,每個人都很認真的跟著來自不同文化和背景的大師們學習上課,依據角色的需求汲取不同的表現元素,以太極的修為讓自己專注於當下,投入角色的世界。

2011年9月23日 星期五

092211 《拳擊手之死》西班牙動物實驗室劇團

圖片來源:http://www.ntch.edu.tw/program/show/2c908135309302c40130939f5cc10016


         全長約100分鐘左右的劇,沒有中場休息,西班牙發音,旁邊有中文字幕。這齣戲跟其他戲最不同的應該是舞台上有座位,開場後,坐在三樓最前面那排的我,有點後悔沒有用5折券買舞台上的座位。

        戲以拳擊擂台比賽的規則區分為12回合,從西班牙拳擊手烏坦的一生,以倒敘法讓人了解西班牙的政治歷史,以及媒體透過操作讓一個「運動員」大起大落的唏噓。演出過程多數的情況下演員並沒有特意使用麥克風,透過對話傳遞角色的情緒,從聲音可以聽出身體能量的驚人。就憑著這樣的演出方式,我覺得在小劇場裡面看一定會超級過癮,但是在戲劇院這樣的大舞台來看,就顯得很空。

        一方面因為語言的關係,總覺得字幕切換上並沒有非常流暢,雖然數年前學過一年的西文,到現在都已經快忘光光了,但還是會猜得出好像有些句子在切換上有點太慢,第一二句出現在螢幕的時間比較長,第三四句就顯得有點太匆促就被切到,對於細部透過語言來呈現的故事情節,其實很難去掌握。

        話說回來,劇本的安排上是倒敘法,先演出的回合也會提到尚未演出的往事,然後再前後參照比對之下,就更顯現出為何烏坦會在全劇中講了三次「我到底做什麼事?為什麼都是這些骯髒的事?」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雖然會印證開演前看節目簡介上的說明,知道他是被刻意塑造出來的英雄,本身並不是真的非常會打拳,一直到最後一兩局,得知他一開始只不過就是很會「舉石頭」(而且這顆石頭非常的華麗,效果超棒),還因為這樣被父親伊豹痛打時,就會覺得很諷刺。

        此外,劇中另一個諷刺的點,可能要多了解西班牙的政治和歷史才有辦法理解的部份是,他其實來自鄉下,一個母語根本就不是西班牙語的地方,然後卻被媒體和某些官僚捧成代表西班牙的英雄,離家到他全然陌生的地方,被當成傀儡般的操弄。有幾幕看到昔日友人軟硬兼施欺騙,還昧著良心說不會離開他,親吻著烏坦的臉頰和額頭,就覺得烏坦怎麼這麼好騙,或許如果是我們處於他的立場,在那樣不熟悉的地方,也只能選擇相信身邊的人不會欺騙、背叛自己吧。

        但他也不全然是無辜的,權力和金錢使他腐化,貪戀酒和性也使他日漸迷失,一開始漠視妻小的需求,到最後就是妻小離開他。雖然有碰到一位引起他熱情的女人,但也不知道她是不是因為烏坦代表的光環而接近他。到最後,他自殺之後居然是一位清道婦人發現,更證實他到最後眾叛親離的慘淡。

        運動場上光鮮的背後,是不是有很多動手腳的空間?看到拳擊協會會長似乎有出面幫忙動手腳,烏坦在英國打歐洲賽冠軍時,最後居然是一再攻擊他的對手主動拋毛巾投降,而烏坦在比賽結束後一度完全看不見,那可憐無助的樣子,真的讓人對於運動員的處境很同情。

        第11局在報社,四人分坐在椅子上,七嘴八舌的討論該如何為烏坦自殺這個事件下標題,也談及他日前有來報社要照片,要那張與佛朗哥的合照,我對西班牙政權更迭、法西斯主義不是太熟,但覺得劇中特別拉出這條線或許有特別的意義,一來那是烏坦生涯巔峰的代表,一位出身鄉下的小伙子居然能跟當時最高領袖合照。雖然透過回溯兩位官員的對話可知,這樣的安排具有政治意含,而且他們根本不希望兩人交談,只要合照就好。這或許暗指他們看不起烏坦的出身或談吐,也許是擔心他的直率和天真會說錯話吧。

        這齣是集體創作的成果,有幾幕群舞、群戲我還蠻喜歡的,報社成員各自打字、在小酒館內烏坦的好友群聚在一起歡慶,穿插幾首歌曲,配上群舞舞步,只有Te amo這首歌好像有聽過之外,隔著語言文化並無法領會這些歌曲代表的深層含意,了解這些歌曲緣由的人或許能聽出什麼弦外之音,但這點是我們無法抓到的,著實有點可惜。

        此外,記得在PAR中的導演訪談有提到,這齣戲的動物是媒體代表的獵犬,但我覺得在戲中其實沒有太多的部份有這樣的動作或象徵,有點可惜。雖然眾人環伺烏坦或伊豹的畫面,真的有獵犬虎視眈眈在伺機而動的感覺,但其他的部份就顯得有點薄弱。

        最後一幕也就是第一局是伊豹的死亡,逞強招致的惡果,而旁白在其上緩緩道出時間,那個時間是烏坦的出生,好像悲劇的接續,父子倆都因為力大無比,在眾人的環伺之下,因著不同的原因,一前一後的躺在想像的血泊中。

       最後一句話是「Buenas Noches(晚安)!」燈光瞬間全暗帶來的後座力,頗強。

2011年9月9日 星期五

090911 「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麥田

圖片來源: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07026

剛看完北歐千禧年三部曲,接下來換到東北亞的北韓,嚴格說起來,這不是一本小說,也不完全是一本報導文學,只能說這是一本融合作者本身多年來的採訪實錄,對照各種資料所撰寫而成的「北韓人民的生活」。穿插六位脫北者的生命故事在其中,夾雜著相關的歷史和事件對照說明,讓北韓人在不同時期的生活現實,道出我所不知道的國度。

對我們這些生長在自由、資本主義當道、經濟富裕的國家來說,真的很難想像極權國家的領導人到底可以做出多麼荒謬的事,然後,還要小心翼翼的欺騙民眾,讓時局每下愈況時,還能振奮起民眾的精神,壓制那些微不足道的反抗。那些生活在底層(?)的人物,只是想要求生存而已,一個社會本來就會存在許多不同的異議和聲音,但如果生活還過得去,那麼這些不同於統治階層的聲音其實不會那麼容易出現,但當糧食不足,甚至是隨時有人在你眼前餓死的時候,人們只能想著要活命吧。

旁觀他人的痛苦,或者是,只有犧牲身邊的人才有辦法得到自由的罪惡感,或許是一輩子都無法遺忘的印記,就算書中對於當時的細節,包括被監視、餓的只能吃樹皮等等細節清楚的交代,說真的,對於沒有被飢餓攻擊過的人來說,還是很難想像那是怎樣的滋味。關於脫北者在異地的處境和心態,其實很值得思考,如果你一輩子都不需要擔心人生該怎麼走,出生就有完善的社會福利和醫療(糧食配給、免費醫療等),然後因為祖先的身份和背景,未來的命運就被決定好,該從事怎樣的工作都是固定的話,人真的會變得機械式的認命吧。但換個角度來想,不需要自己做決定和思考每個選擇會有的後果,好像也是一種幸福。

看完之後,讓我對於北韓這個國家之所以能夠維持到現在越來越好奇了。每一種制度都有其利弊,端看生活在其中的人民是怎樣看待自己的處境,但人很容易透過比較,從中獲得滿足和信心,不管是貶低敵人、誇揚自身的好,最基本的需求或許是知道真相的自由吧。


090811 《迷離劫》莎士比亞的姊妹們

圖片來源:http://aprillulu.blogspot.com/2011/01/blog-post_25.html 

走進實驗劇場,手上先拿到一份「迷離劫」的宣傳海報,一份像似簡化版的節目單,在灰白的背景前,斑斑血跡讓我開始揣想,該用怎樣的心態來看待接下來的130分鐘,而且,沒有中場休息。 

早在出門前就有稍加瀏覽,這不是一齣講故事的戲,是在探討感情,那些不能、無法的愛。夾雜著舞蹈、歌曲和台詞流洩的舞台,充滿意識流的不知所措。或許是我已經過了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紀,又或者正在面臨生活中現實的一面,對於那種追求情感深處,錯綜複雜的愛與糾葛,顯得有些不耐。 或許是沒有劇情走向可以讓我融入,我開始觀察,觀察每個角色,哪個人的肢體比較純熟,舞動的感覺較為自在,哪些人的聲音比較好聽,在唱歌時是否有加分的作用。順道觀察燈光的變化和設計,以及道具和衣服換穿的意義和目的,一整個很疏離。

林鈺玲給我的感覺最像徐偃玲,她的聲音大概是三位女主角中最順我耳的人,她的歌聲有感情、帶有渲染力,勞兒的天真或世故的遺忘,讓男子傾心而氣憤。蔡佾玲一直給我很像所上學妹Egeva的感覺,或許是那頭染髮和化妝的效果,她飾演依娜母親那種漠然和恨意,很有力。魏沁如的歌聲坦白說,讓我有點不敢恭維,神秘的女子和依娜兩個角色,一高一低,很強烈的區隔。但她的身形真的很瘦很美。 

三位男演員的身材都不錯,雖然我不是很懂為什麼一定要讓他們在接近觀眾席的區域穿脫衣服,而且我對男性健美的身體也不那麼感興趣,但這好像會是一種賣點吧?!李辰翔顯然比較沒有經驗,在角色的詮釋和舞蹈的帶動過程中,有時會讓我覺得他快要不行了。對比朱宏章和莫子儀,或許是朱的角色戲份比較多,感覺他的演出比較完整,講述依娜的故事,陳述自己對於撰寫故事的不確定,在戲劇張力的呈現上真的比較好。

不過,在最後蘇菲式的轉圈中,最吸引我的卻是莫子儀,雖然從上方打下六個燈光,六位在台上旋轉超過五分鐘,但幾個人讓我覺得他們轉得很辛苦,從不變的手部動作讓我覺得他們好像在遵照某種預先給予的指令在旋轉,不大有那種我印象中,為了讓自己達到出神狀態、追求另一種境界的旋轉。但我還是很佩服能這樣旋轉超過五分鐘,我在看的時候都快暈了。 

實驗性質、不帶有故事性的演出,短期內我想我是不會再碰了。或許這時才能體會某位姊姊的話,到後來會看的戲真的會越少,不光是因為經濟或是時間的考量,而是在「繳學費學經驗」的期間,已經開始自動篩選出喜好,然後,還要加上個人心境在每個階段的轉換,現在,我只想好好的被一個完整的故事感動。


2011年7月15日 星期五

071511 《網路殺神》讀後逗點


圖片來源: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04207

因之前一起打拼DN的夥伴號召,所以翻起許久不曾打開的任何形式的小說,看書的速度很慢,思索理解、觸類旁通的能力都變得很低。

第一次讀書會只讀了前面四章,四章之於這個故事,根本就是梗都還沒鋪完哪!因為號稱是自己人寫給自己人看的小說,裡頭關於網路、電腦的操控都是可行的,讓那些懂的人覺得很想來做做看。對於我這種視網路用語為「克林貢語」的人來說,根本就是在讀一段有字天書一般。只能就著故事的鋪陳,對於人性、科技、民主社會等探討去理解這個故事。然,這本只是上集,故事停在令人好奇的一半,會很想知道下半部Daemon又會被操控做出什麼可怕的事。

以往很少看殺辱味這麼重的小說,其實有些地方會覺得很殘酷,但又喚起我「旁觀他人痛苦」的難受,死掉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他們只是服膺於民主國家體制下的政府,不管是軍方、調查局、警察等等,這些不都是我們所認為最貼近政府的代表,比較值得相信他們是有具體在為人民百姓做事的一群人嗎?但這群人中也有很多複雜糾結的厲害關係,在這樣的體制中「階級」是相當明確的,以可得知多少秘密的程度來區分等級,各自對各自的主子負責,誰也不輕易聽任誰的話。因為各自的利益和考量,對於同一件事的看法,決定該採取的行動就不完全相同了。

另一個書中明確指出的是30歲左右以下的世代,他們在電腦科技種種下長大,和現在檯面上的位高權重者不同,他們對於網路的認知不多,有的人甚至不願意去學習新的技術,將所有的任務外包給相關的專業單位,這些人在書中要角葛瑞格眼中「怎麼會有這種白痴?竟然把自己生意的鑰匙掛在街上。」也讓我不禁擔心起,現在日常生活的一切越來越難遠離網路了,除了育樂之外的休閒,銀行、身份、財產、醫療紀錄等等東西,無不都是上傳至資料庫備查。前幾天聽到談話性節目說,人死之後你在那裡有什麼錢財或是不動產,根本不需要再像古老時代一一條列,申請之後,就會有一張完整的清單列出,只要不是把錢藏在床下或是土裡這種舊式作法,根本很難逃離國家/網路的掌控。如果我們明確知道這套工具的功能,是不是該花時間去了解,至少要知道該怎麼保護自己、捍衛自己的權益。

書的最後,索伯和賽貝克的對話中,透露出Daemon想做的事「Daemon是套永不休止、毫無同情心的系統,其目的是建立一個分散式文明,一個不斷再生的文明,一個沒有中央權威的文明。你只能選擇這種文明要採取何種形式,結果取決某些人的行動,...。」「我認為民主不適合科技進步的社會,自由之人擁有太過強大的毀滅力量了。...如果你無法證明民主適用於人類的未來,人類就得服膺社會--而非社會服膺人類。無論如何,改變正在發生。」

這是段耐人尋味的想法,科技進步、機器人可以做的事都快要贏過人腦,那這樣的社會社會、這樣的文明的下一步會走向哪呢?網路的發展某種程度上弭平國家界線的存在,雖然如此,資源還是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只不過是換了一批人來操控罷了。那到底誰有權利決定孰是孰非、孰好孰壞呢?最終還是有「某些人」能決定,任憑自己的好惡操控他人的生死,其實現代國家社會不也是如此嗎?不然怎麼會有抗議政府欺壓百姓,法官亂判案的問題呢?只是書中描述的行動確實暴力許多,對於精英被殺害的部份多所著墨,但對於一般老百姓的影響,除了最後車陣對抗中對於無辜百姓的波及之外,幾乎都是說全球經濟會崩潰,遭受牽連的人會是數億此類抽象的形容。

唯一被書中指出的一般老百姓,只有那種社會邊緣人,因為有時間投入線上遊戲,能夠了解不管是「門」還是「橫渡萊茵河」的遊戲系統模式,在遊戲的後門得到召喚,進而成為Daemon的使者、手下或是打手。這些人因著不同的原因遭主流社會遺棄,Daemon的出現像是神所指引的康莊大道,索伯利用人性的弱點來招募這些人,透過威脅利誘,抓住每個人最在意的事物,讓他們成為完成任務的機器人。雖然這些人能像普通人一般的活著,有自由意志可以去選擇,但這樣的選擇建立在受到威脅、利誘的情況下,一步錯就很難再回頭重新選擇的當下,所謂的勇於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的作法,就是繼續聽令執行,或者也沒這麼偉大,單純就是怕死、怕失去錢財和權勢,人性的弱點在此展露無疑,有點悲哀。

因為本書架構出的是奠基在現實社會中的情況,在書中可以看到各種媒體,像是網路新聞、報章新聞、電視新聞等等,這些在在都讓讀者在閱讀時會信以為真。在看著阿姨因為關注股市消息、進而關注全球新聞的情況下,越來越能理解那種,其實你不知道隔天到底會發生什麼事,讓你手中的資產瞬間倍增或縮水,遠在其他地區發生的新聞都可能會因為商人無國界的運作之下,影響到我們的財經政治、甚至是一般人的生活。意識到我們的生活跟世界其他地區的關係有多緊密之後,會想,如果有一天,我們的生活除了受到國際情勢的影響,再加上一個網路、毫無人性的系統的變數時,我們該如何在其中自處?

2011年6月20日 星期一

061811 《耳背上的印記》三缺一劇團


圖片來源:http://www.wretch.cc/album/show.php?i=short1player&b=16&f=1414094474&p=1

會想要看這齣戲,是因為看到電子報的介紹,賀湘儀獨角演出,講述她的祖父、父親的故事。這是第二次改編的演出,因此跟第一個版本有些不同,既然無緣看到第一次演出,而且也聽聞這個版本也改編了部份的情節,就不帶成見的進牯嶺街小劇場。

一個講述三代人,對於故鄉、祖國、認同的錯綜複雜,由賀湘儀一個人演出所有的角色,不管是扮演家人、綜藝節目的主持人等等,一個人要詮釋不同的角色,除了動作之外就是聲音,看報導提到,她很認真在揣摩這件事。從家人互動的片段可以看出這家人的關係,時而緊密的吵吵鬧鬧,夫妻間的衝突和妥協,這些其實都很真實。

從賀志明、賀先知到賀湘儀,第一代隨著國民黨來台灣的人,永遠有著濃厚的鄉愁,一種期待回鄉到再也回不去的失落,困住後代。第二代在面對父母輩沈重的情緒時,或許最容易的方式便是全盤接受,或是叛逆以對。第三代人或許感覺最莫名吧,那一份遙遠的鄉愁,那一份有名狀的反抗,到頭來終究必須面對自己究竟是誰的問題。於是賀湘儀很誠懇的面對自己的過往,雖然據說演出的內容只有三成是真實的,但那並不影響她如何主/客觀的呈現她眼中的長輩,以及每一代人的認同問題。

最喜歡戲講到賀湘儀的母親-康寧的故事,以綜藝節目的方式呈現不同人的成長的思考邏輯:從小她的母親就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人生中只有「是非題」O和X,一路踏著O長大的人生,其實對於X的世界也充滿好奇,但她並不會因為如此而涉入X的世界;再大一點發現考卷上出現「選擇題」,雖然一開始有些驚慌,但隨即發現,選擇題不過就是變相的是非題,不管選項有幾個,只有一個答案是O。結婚後發現,自己的人生變成「複選題」,在女兒、母親、太太、媳婦和員工的身份轉換間,她選擇了「以上皆是」。其實多數的職業婦女都是這樣的吧,這點從你我的母親身上很容易看到。然而再與先生意見相佐之後(而且還是因為政治立場的意見稍微不一致),決定出去做自己,但卻發現外面的世界不如想像中的輕鬆自在,在外頭遇到挫折反而更不知所措的想回家。這點就跟我媽很不一樣,她在退休後就決定去過自己的人生,雖然因此在複選題中放棄掉幾個選項,但在家中漸漸變成空巢期的現在,她能過好自己的生活,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和康寧不同的賀先知,他的人生是「證明題」,心中住著鄉愁(保護媽媽)、叛逆(反抗爸爸)和自我,在人生中遭遇的每件事,都在在證明心中的選擇是對的,而聽不進去、無法理解有其他選擇的存在。雖然父親的這個潛性格跟不斷寫信給女兒這件事,讓我覺得沒有必然的連結,但可以突顯出女兒想要逃離這些制式的框架,她想要用自己的人生寫出「申論題」。

或許女兒還太年輕,無法去面對和好好收拾一種,發現父親的言論不再是「天」的錯愕,一直深信不疑的人事物有天被推翻,其實在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這些人事物的同時,最無法面對的,恐怕是當時深信不疑的自己。在懊悔之際,下意識的反應就是逃避吧,不管怎樣,先走的遠遠的,至於之後要怎樣舔拭傷痕,就交由時間來決定吧。

我不是外省人,對於外省人濃厚的鄉愁和糾結的記憶其實並不熟悉,雖然看到中間之後覺得椅子坐起來不舒服而有點難以專心,以致於散場後沒什麼精神和心思留下來聽演後座談,但我還是很欣賞這位演員和導演的真誠。在探討自身過往的情緒時,能夠不帶自溺的呈現,光這點就很令人激賞(話說最近對於新生代所謂七年級生的作品,不管是創作的視野和想傳達的意念,都覺得眼光格局不夠大,不然就是讓人覺得她們是自己做爽的,不大考量觀者會因為沒法進入而產生的不耐),雖然沒能對演出內容產生共鳴,但至少看到一位誠懇的演員,很誠摯的面對自己的認同和過去所產生的疑惑,試圖抽絲剝繭的拉出幾條線,給觀者比較清楚的輪廓,讓他人可以去理解的切入他想要傳達的內容。

來自故鄉的印記,那些伴隨著成長逐漸了解的、關於自己家族的故事,或許是每個人都應該要誠懇去面對的功課吧。

061711 《抽屜》賴翠霜與舞者們


圖片來源:http://www.ntch.edu.tw/program/show/40408e952e089bab012e28c83b8a0667

久聞得到2008年台新藝術獎的作品,今年在兩廳院新點子舞展推出第二號作品,很好奇這位在德國福克旺大學學過,跟許多國際知名編舞者合作過的舞者,究竟會呈現出怎樣的作品?

演出全長80分鐘,是由一首首歌曲組成,感覺跟Pina有點像,歌曲與歌曲之間沒有必然的連結關係,但前後的安排的確會影響觀者的情緒起伏。開場的氛圍有點詭異,灰藍色的燈光,抽屜開闔之間,有手和腳伸出又收入。舞者爬出抽屜,在地上蠕動。之後隨著樂曲的變化,有雙人舞、多人舞,場上的櫃子不斷的移動,裡頭裝者衣服,舞者隨著曲子轉換會換上不同的服裝。印象深刻的是多人舞,舞者的軀體接觸多,或在地上滾動,或在相互拉扯,藉力使力的翻滾。偶有幾首節奏重的音樂,燈也跟著轉為明亮。中間有段很俏皮,三位舞者在台上邊舞著邊做猙獰的表情。很喜歡舞者之間的肢體接觸,賴翠霜的舞作動作有許多是往四面、地上延展,也有一些比較細膩的部份。

但在舞作中段時,我就在想,「抽屜」和「回憶」、「收藏」有關,如果是這樣,呈現的舞蹈片段有時候與身體、潛意識、回憶有關,有明確的被困住的意象,不管是關在小櫃子中,還是相互牽扯的動作,那麼,這齣舞作叫抽屜似乎不怎麼貼切,叫其他的名字也可以。記憶中充滿著明亮、灰暗和種種比較私密的記憶,每個人的記憶和回憶都不同,呈現的東西也不一定會讓每個人都有共鳴,於是,有些片段可以讓我印象比較深刻,有些則會讓我覺得不知所云。

整體說來,這齣舞作還不錯,但總覺得可以用「困」的觀點來理解這齣舞作,可能比較合適。

2011年6月1日 星期三

20110527 《霧裡的女人》北藝大戲劇系


圖片來源:http://tnua-theatre.blogspot.com/

週五陰雨的傍晚,先去了關渡捷運站附近吃晚餐,本來想說要去吃素食的,可惜到了之後發現沒開,還是走進了蘿蔔園,吃著千篇一律的選擇。走回捷運站等北藝大的校車,上車後發現身上沒有零錢,只好厚臉皮的裝作該校學生 XD

進了校園,發現我一點兒也不知道該在哪裡下車,只好尋著多年前夜晚來過的印象,在音樂學院前下車,憑感覺往上走(果然走錯方向),看到藝大書店進去問路。因為時間還早,決定在書局晃一晃,研究一下這個書店所擺出的書籍有什麼特殊之處,有一區是特價區,裡面有各個博物館的出版品,還有一些藝大自己的文物。隨意瀏覽書架,發現有一本楊雅晴的書,雖然看過blog和相關的討論,但還是很好奇書中到底寫了些什麼,看了漂亮的法國風景,看著楊雅晴像是跟朋友聊天的語氣,說著她的想法和她和她的狗狗的感情,很親切,心情也就慢慢的好轉。

七點多往下走到戲劇廳,看到門口一堆人在排隊,而牆上寫著「上半場120分鐘,中場休息20分鐘,下半場80分鐘」,有點頭疼。19:15開放進場,坐下來抬頭往上看,發現上頭有白繩垂下,營造出在霧裡的感覺。

開場,三位女人各自獨白一段,預示著各自生命中經歷的殘缺和怨懟。劇是以靈芝和麗珠的旁白,娓娓道來林家三代的命運,緊緊扣連著台灣和當時亞洲時局動盪的起伏。這些事件影響了林家男人的動向,也間接使得這些女人在大時代下,由不得自己的受苦受難。

除了主舞台之外,舞台側翼兩層和觀眾席中間橫向的走道,都是演員活動的區域,主舞台上的台車,作為林家廳堂的場景,充分利用場地的最大可能,營造出大時代下小人物的動盪和翻覆,來回奔走的倉惶,這是我最喜歡的地方。

音樂方面,上半場有點弱,只有幾個固定的旋律重複,大概是看慣了音樂時代的編曲形式,總覺得有些橋段,如果音樂再豐富一點,會更為感人。下半場就還不錯,不管是紅衛兵鬥爭時,使用木棍擊地或是對碰的聲音,以及相關的音效,明顯就比上半場更有烘托和打動人心的效果。

導演手法方面,我最喜歡的大概就是路人戴著面具,一開場的劫掠地方的派系士兵,到中南半島打仗的士兵,批鬥的紅衛兵等等,這些路人甲的角色,不是戴著面具就是戴著墨鏡。這些人的真面目是怎樣不重要,但這些跑龍套的角色,的確對事件的演變扮演小螺絲釘的角色,不具名但卻也非常的重要。

主要的故事線中,主要的角色是由兩至三人同時詮釋一個角色,甚至讓三個角色同時在台上出現,或是讓兩對婆媳唱duet,一來是增加台上的豐富度,因為台上的角色本來就不多;另一方面也增強故事的節奏,強調突出某些主軸的進行。

幾個主要的演員表現都很棒,不管是旁白的口白或是角色透過肢體和聲音去詮釋當下的氛圍,都相當的貼切,特別是詮釋林睿明的妹妹帶有神經質的角色,光看到這個演員的角色和動作,就可以感受到角色年輕受刺激之後的不自在和不安。

最後,要說說這個故事給我的感受。其實這是個跨越八十多年,很漫長、很苦的故事,第一代的靈芝,因緣際會成為同學的後媽,有個性但卻還是成為人家的小老婆,因為家裏沒有權勢,後來只能回到台灣,做富裕大家族之中的窮困人家,但仍含辛茹苦的將小孩養大。第二代麗珠,也就是靈芝的媳婦,是個印尼華僑,因為想繼續念高中而逃婚到中國投靠哥哥,因緣際會下遇到林睿明,兩人相互吸引。最可愛的片段大概是睿明和麗珠的互動,雖然夫妻聚少離多,但是相處時卻又在細微生活中顯露出夫妻恩愛之情,物質生活雖然匱乏,但是精神生活卻很豐富。麗珠大概是三代女人中受苦難最多的一位,年輕時就和丈夫分離,為了逃避政治紛擾不得以將最小的女兒留在台灣,帶著大的兩個孩子到大陸,卻也讓小女兒對她不諒解,作為妻子和母親,最痛苦的狀況都讓她經歷到了,看著都會為之鼻酸。

第三代的小女兒,在政治恐怖的氛圍之下,只能在姑姑的照顧之下長大,唸著根本就不是事實的「我的家庭」,對於上一代的一切全然無所知,但是婚姻和生活都嚴重的受到影響,無法理解只好透過怨懟來發洩,雖然有母親和家人,成長的過程中卻充滿著疑惑和孤單,甚至因故失去一隻眼睛,因而很難去原諒有苦衷的大人們。

散場後跟著接駁車下山,旁邊復興的高中生在討論,究竟國民黨是好是壞,戲裡面有沒有批判共產黨的意味,我在旁邊想著,一如戲劇本深的介紹文一樣,在那樣動亂的時代之下,沒有絕對的朋友也沒有絕對的敵人,所有的人事物無不是努力在紛亂中求生存,不管選擇的手段和作為是什麼,無不是為了自保,或是為了心中更為崇高的理想,只是是否有機會能夠乘勢有一番作為罷了,沒有絕對的對錯,所有的人都是時代的犧牲者。或許這麼說有點放大抽象時代或是政治的影響力,但每個有為人士的舉動,的確都助長了這份不確定和紛亂。這群霧裡的女人是地,在男人在外呼風喚雨時,提供一份安穩的依靠,當天塌下來的時候,還有地可以支撐,從中看出女人生命中的韌性和堅強。

2011年5月22日 星期日

052211 《渭水春風》音樂時代劇場



圖片來源:http://www.allmusic-mag.net/

《渭水春風》是音樂時代的第三部作品,由於去年沒法去看首演,一得知加演訊息就馬上買票啦~

因為是加演,早已看過許多其他人的評論,覺得不如前兩部來的好看,果然不抱期待去看戲,比較能看出一些端倪,欣賞演員、導演和編劇的一些想法和呈現方式。再加上這次有現場的管弦樂團伴奏,整個聲勢和音樂效果真的比之前好。

先說說演員吧,音樂時代的音樂劇最讓人欣賞的就是演員陣容吧。最喜歡的是殷、江、洪和羅四人的情歌合唱,配上現場的管弦樂團,每個人的聲音都是一直之選,融合之完美,閉眼聆聽都快哭了~

而張世珮的聲音也很棒,走出來有聽到旁邊的觀眾說,最感動的是泰雅長老唱歌那段,了解歌詞的情境,再加上張溫婉的聲音,想到那些即將赴死與祖靈相會的勇士,真的很感傷。

看表演時,坐在妹妹旁邊的一位奶奶,下半場開始之後就一直在碎碎唸,說什麼這裡脫戲,還說她五點有電視要看,問說會演到幾點。當劇終場暗時,這位奶奶馬上站起身離開,妹妹頓時鬆了一口氣,總算沒有人在旁邊干擾了...由這段片段可知,應該有很多段落會讓人覺得有點不耐吧,但對我來說,如果觀眾只能從故事的鋪陳去了解那個時代、那樣的一群人,就不可能簡單的用旁白三言兩語帶過,只能從演員的對話中讓觀眾找到線索,對於當時台灣的處境、政治情況沒興趣的人,一定會覺得有點無趣吧。

最近看戲好像比較能有耐心的去看,看當時大稻埕的繁華和角落的黑暗,看日本人和台灣人亦友亦敵的交情,看當時原住民對於日本人、漢人的不信任和衝突。看到當中真的有真正的情感建立和交流,以一個個人的身份,而不是帶有國仇家恨的情結相互對待,在那樣的混亂的世道下,任何有理想、願意做事的人,都是能有一番作為。

印象最深刻的是監獄的那場戲,可以說是討喜又有含意,從中看出日本人對蔣渭水雖然敬重、但不得不依法對待;蔣渭水將進入監獄視為修行和渡假,連帶影響獄中其他的囚犯,雖然不知道這是不是史實,但以蔣先生的胸襟和風度,的確有可能如此的泰然自若。幾個囚犯的角色逗趣的演出,緩和了劇中後半段嚴肅而悲傷的氛圍,也道出蔣渭水對於社會中下階層生活困頓的見解,改編陋室銘那段,真的很妙!

雖然說,三部曲就故事來說,隔壁親家最討喜,音樂、歌詞等方面也可以說是最豐富和完整的。但也可以了解《渭水》就是以蔣先生的一生為本去講述,連帶介紹當時台灣的處境,不同的有識青年人士各有著不同的理想和熱忱,各自為了這塊土地努力著。在日本人統治20多年之後,的確還是存在很多社會、民族意識認同的社會問題等等。然而,那就是對一個時代切片的詮釋。對於台灣歷史不了解的我,其實無法批判內容是對是錯,只能從故事線去感受,去認識這樣一位少年英雄的熱血和經歷。

覺得這個故事最可悲的地方在於,雖然蔣渭水自己是醫生,最後卻因為傷寒而病死,覺得有點諷刺吧~

2011年5月21日 星期六

052011 《小南管》林文中舞團


圖片來源:http://wcdance.blogspot.com/2011/03/blog-post.html


【開】一進實驗劇場,就看到舞台上舞者和江之翠劇團的樂師們在做南管暖身操,以〈望明月〉的曲調,手勢和身體配合調子轉動,有一些變化,加入投球、氣的轉移等等動作,感覺有點像是在做暖身的遊戲。

【訪一】開場先播放舞者的訪問片段,請他們自我介紹,說說對於南管的印象,南管和舞者的關係。年輕的舞者其實沒接觸過南管,有聽過的舞者其實也只是在《情歌》這個舞作有跳過一小段而已。
第一段【塾】是南管補習班教學,由南管樂師魏美慧交唱、林雅嵐帶領科步,舞者們一同學習〈風打梨〉的片段,泉州人到台灣後,將南管這個民間藝術形式帶進台灣,民俗樂曲也就是在生活中的藝術,會隨著時代改變,當然在現代社會,這類的傳統藝術得到的關注越來越少,很少人能靜下心來去體會。

【試】在南管的音樂中,琵琶、木魚、嗩吶等演奏下,演員隨著曲調舞動,雙人舞、三人舞和集體舞蹈交互出現。這段還請觀眾上台一起示範,用觀音手、螃蟹手和鷹爪手三個姿勢玩猜拳,淘汰一半的觀眾,剩下的人一起跟著林雅嵐的動作,舞了一段南管的身段。其實挺有趣的,但我相當懷疑這些觀眾是暗樁,不然不可能在沒接觸過南管、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能很快的跟上前頭老師的動作,尤其觀眾是跟隨在老師身後,很多手部的動作都是在身體前方擺動。

【訪二】第二段訪談是訪問大師,包括吳興國、王心心和南管的老師們,最後一位是林文中的媽媽。訪談的內容有些頗有道理,像是關於傳統就是過去某一個年代的流行,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就會存留下來;有些則是對於當代求新求變的感嘆。吳興國的話頗耐人尋味,他說有人說他在革國劇的命,他想了想,那就革名吧!重點是你能走多遠、你敢走多遠。
這其實能連結到林文中此次將南管入舞,或許對擁護傳統南管的人們會有微詞,但對於推廣、認識這樣一種傳統藝術而言,其實很妙。舞作中林文中也透過改編〈家後〉的歌詞,表達出他改編巴哈十二平均律就不會有人有疑問,但他將南管入舞,就會有一堆人問他為什麼。哈哈~

【情】這個段落,舞台上有約莫10支左右的木頭,林雅嵐坐在最前面唱〈魚沉雁杳〉,特殊的燈光和錯落的木頭,讓人聯想到《春琴》。

【贅】配樂是南鼓演奏,舞者使用木棍,想著如果人身上多了一個木棍,會更便利嗎?如果不便利,那有什麼意義呢?舞者有時將木棍夾在脖子、腋下或是腿間,有時交錯、有時擊地,很精彩。

【唱】這個片段,由舞者、樂師輪流唱上舞台唱〈風打梨〉,每個人唱幾句,對舞者來說這應該也是個挑戰吧。唱完之後,樂師下場演奏樂器,舞者配合曲子舞動身體,最喜歡的是最後這一段,有些動作呼應《情歌》和《尛》,特別是舞者接觸和轉換的動作,有些身段則可以看出是南管的姿態,最後連林雅嵐都跟著一起舞起來,很妙~

看完先是很訝異自己沒睡著,畢竟猶記當年看《情歌》時,聽到傳統樂曲那一段,真的是看著看著就不支打瞌睡了,連邱鈺雯都承認她當初跳的時候,聽到南管音樂其實不是很喜歡。但這次的呈現並不是南管的再現,而是現代舞者的南管學習日記,忠實的傳遞這樣的學習過程,包括穿插舞者在學習期間的一些感想,可以看出舞者的身體有被南管影響,開發不一樣的肢體形式。

這支舞作中,可以看出張凱森和邱鈺雯有自信且貼合的舞出林文中的作品,而其他幾位舞者雖然有時「戲份」比較少,但仍然盡份的演出。連樂師也跟著舞作的流程有一些不同的演出,包括在一開始跟著舞者暖身,很有意思。很想知道這些樂師對於這個作品的看法和參與演出的感受,畢竟這種跨界交流,要入心真的不是那麼容易阿~

2011年5月15日 星期日

051311 《李小龍的阿砸一聲》莎士比亞的姊妹們的劇團


圖片來源:http://swsg95.blogspot.com/2011/01/31.html

第一次看王嘉明導的大戲,連同中場休息長達三個小時又15分鐘,其實很考驗編劇的功力,畢竟觀眾不可能一直處於聚精會神的狀態下,接受三個小時的轟炸 :p

看戲前幾天把PAR 5月號介紹1970年代的專題看完,對於王嘉明的概念,對於我出生前的70年代也有進一步的了解,那是一個從高壓統治過度到民主政治的年代,也是將專注從中國/中華文化轉向本土化的過程,但在流行文化方面卻是從台語瘋迷的時代轉向國語流行的轉變。紛陳的年代,許多年輕人起來喊出自己的聲音,不管在政治、文化等等方面都是。

拿到節目單時就發現,這是一齣跟李小龍無關,以70年代的元素拼貼而成的6代「龍」族故事。龍是中華文化非常重要的象徵,而武打彷彿成為外國人認識中國人最直接的媒介(姑且不論這樣的認識是否正確),除了這些元素,也將一些政治人物、瓊瑤式的愛情台詞融入,編造出龍族6代家族的興衰。在人物的塑造和故事的走向上,不必然有貫時線的邏輯,不見得符合史實,進而塑造出魔幻寫實的風格。

這是莎妹第一次登上國家戲劇院,充分的利用戲劇院舞台的優點,旋轉舞台的運用,營造出時光的流逝;投影幕的應用,塑造出人物所處的世界氛圍。而圓圈中央豎起的台基,象徵著那個威權年代無所不在的老大哥(講老公公),高高在上的睥睨人間。

一開場就有兩位說書人,出來明確的講說這是一齣與李小龍無關的故事,從說書人回溯自己出生的那年開始講故事。兩位除了扮演說書人,他們同時也像是黑白無常,拿著一盆綠葉植物和一把黑傘,在人物死去時帶走他們。女說書人也是伴奏,一把吉他可以帶出背景音樂,也讓角色在故事中以歌唱訴說自己的情緒。

由於多數的情況下,演員一人分飾多角,因此演員可以發揮的空間很大,不管在肢體上,在演員的聲音方面王嘉明也特意創造出一人同時分飾兩角對話的情境,聽演員的在兩個不同的音調之間轉換,很過癮。而鋪著被單的曬衣桿除了營造出居家環境的氣氛,也是演員迅速變裝的掩護,8個演員要詮釋20多個角色,不管是那些跑龍套的,還是之後主導故事的角色,他們都在不停的轉換間將故事帶下去。

講個我覺得最好笑的橋段,7號和11號因為活在自己的時間,而逃過被南宮博士滅族的殺身之禍,兩人文謅謅的對話和慢動作的移動,完全是瓊瑤式的男女主角行徑,真的很貼切而好笑,他們在情話綿綿時,背後還有人工灑花的襯托,果然情人們是活在異次元世界的....另一個是扁哥和青霞的對話,青霞暗示扁哥不了解女生在逛街時的小動作,想買東西、不想買東西、裝客氣等等客套話,果然是男人很難抓對意含的,男人只希望女人可以具體清楚說出她們想要/不想要的東西,而不是要人猜,但女人覺得說清楚就不浪漫、不美了。或許不見得每個女生都是如此,但這樣的戲碼還蠻常在身邊上演的...

在角色的塑造上應該有很多其他的隱喻,但我一時沒辦法迅速聯想。其中13和Pink這兩位女性大概是裡面最變態的人,一個和兒子有不正常的心理,另一個會把小孩煮來吃掉,都是因為不滿足的愛情而有的恐怖行徑,很像藍色蜘蛛網的警喻故事一般,讓人看來不寒而慄。角色間的愛恨情仇很真實,為了搶一個美女可以弒兄,為了搶回心上人可以設計害表妹砍斷自己的雙手,這些不都是人事間的小心計引來的違逆道德倫常的事件嗎。最後青霞以意念生出帥哥文正,有點像是覺得女性在尋覓不著符合自己內心理想的對象,還是可以憑藉自身的努力,不靠男人而生出理想。

在那紛亂的年代,最好的或許是Teresa的無聲世界,雖然聾啞,看待世事卻是最柔軟而富足的。很難說我喜不喜歡這齣戲,只能說,看完它讓我很想看《麥克傑克森》,那個述說我出生年代的故事。

2011年5月5日 星期四

050511 動見体《戰》首部曲、二部曲聯演


圖片來源:http://movetheatresportywork.blogspot.com/

第一次看動見体的演出,只是有印象這是一個肢體劇場,因此當開場時演員做出球類運動的動作時,不是非常訝異。

兩部戲有一些關聯,但也可以說是各自獨立的作品。除了兩部各有棒球和桌球,籃球和排球的動作元素之外,演員在場上不時的奔跑、相互攻擊,最後都把刀亮出來,坦白說,我看到時有點緊張,因為不曉得近距離的對打,會不會不小心戳傷彼此!

先說說《戰》,開場鋪陳的現實生活景況,忙著接手機、補妝、寫企劃、和客戶應酬,這種種形塑出現實生活本身就是一種戰鬥的意象。「如果我輸了,你會...」不斷重複,隨即展現人在面對戰鬥時,還是有無助的一面,渴望得到肯定,卻也害怕失敗了會全盤輸光,於是倔強的拒絕他人的好意和幫助。然後,一陣混亂下,每個人的手開始抖動,匆忙想從口袋中掏出藥罐,有的人卻發現藥罐中只有一朵紅花。

接著是一位男生上場投球,我想所指的關係應該是「男女」之間,他說:「我們的關係應該是投手和補手的關係。」投手配合捕手的配球來投球,隨時注意場上的情況,有趣的是他當上壘的跑者喻為隱藏的第三者,是個同事,但也有可能會變成感情上的威脅。最後,刪聯絡人、刪好友,甚至辭職。但,這些真的有用嗎?如果捕手已經不願意給予暗示,但這場也就不用再比賽下去了。

第二段是我最喜歡、也最欣賞的一段,劉亭妤飾演的小亭,是一個八歲時受到隔壁劉伯伯性侵(?),但因為爸爸沒有第一時間做出合宜的回應,因此連父親過世都不願意回家,必須看心理醫生治療的女孩。除了一開始以乒乓球對打暗示職場上的性別不平等之外,透過她自己練習接打球的速度,暗示她的心情、心跳的速度,真的很巧妙。最後,蓮天空也灑落一大堆乒乓球,清脆的聲響和視覺效果上大片的球海,其實是很美的畫面。

《戰二》用了棒球加油隊、排球、籃球擋人練習和飛踢,帶出許多小片段的對話,或許因為對話內容很跳tone,段與段之間不必然有連貫性,看到後來有點累。尤其不是很清楚,為什麼一定要讓演員輪流跳起來飛踢(雖然我好想學這一招喔~),我看的時候都覺得好痛。好像這是一種發洩的接續,透過具體的動作表示被壓抑的不滿,踢人和被踢的人之間,會開啟一段簡短的對話,可能是上司和下屬,親人或戀人。但看完除了覺得,人要練習仆倒、假摔等在跌倒時保護自己的方法之外,很難有其他的想法。

其中有一段是董怡芬在三個男人之間的衝突和掙扎,她想親近每個人,卻都被以不同的形式推開或是暴力以對。在看的時候我不自覺想起,為什麼是安排一位女性被三個男性這樣對待,如果是蔡柏,他會不會將角色的性別對調,或是給予不同的動作指導?!那樣看起來比較不會像是女性一直都處於哀求、乞憐的狀態,讓我看了有點難受。

最有趣的莫過於魏雋展的角色,在《戰》和《戰二》的他都是關鍵的角色,《戰》的角色比較多元,時而是忙碌無法陪伴女友的男友,時而是變態的心理醫生,他的聲音或許不是最好聽的,但他融入角色的可塑性和多元變化是最高的。《戰二》中他的角色感覺像是過氣選手和受制於裁判的教練,後半段無法控制比賽中自家選手荒腔走板的演出,也無法走出自身的困境。當某位演員對他說出鼓勵的話時,我有被打入心中的感覺:只要出來面對,沒有那麼困難。但對於很多人來說,最痛苦的莫過於帶傷正面迎戰,不相信自己之餘,當然也就不相信別人會幫忙。

覺得好奇的是,兩劇最後都有一人捧著一把夾雜紅白兩色的花束,這是代表人生的希望嗎?

2011年4月23日 星期六

042211 誠品春季舞台《Re/turn》台南人劇團


圖片來源:http://blog.eslite.com/theatre/2011/02/24/誠品春季舞臺-return--dm出爐囉!/

晚上去看《Re/turn》,事前刻意先迴避任何形式的評論,想直接去看蔡柏璋講故事。出來都22:45,很長的一齣戲。雖然一開始要抓清楚角色之間的關係著實有點費力,也要習慣穿越時空的不合理,但整體而言,還是很不錯的劇~而且,據說每天的結局還不盡相同,相當有趣。

但看的時候就會覺得這齣戲真適合在誠品上演,相當的中產階級,我指的不是所謂的小情小愛,而是戲裡的一些元素,像是部份台詞用英文表達,而且英腔往往引起笑點,這不是不懂英文的人可以接收到的。

戲中一個重要的元素就是缺憾:對於回到過去改變某些缺憾的這件事,我後來一向相信,人在當下做了怎樣的選擇,不會只是一時的衝動,無形中會考量週邊的人事物所給的條件;於是,就算回到從前,你的選擇真的會改變嗎?如果給予的環境條件相同,你這個人的心智還是一樣,那麼,做出相同選擇的機率還是很高。另外,就如同劇中拉薩賣舊東西店家老闆所說的,你真的有勇氣去承擔那改變的後果嗎?不管是後來你知道的事情有沒有發生。沒有一個結局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好的,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當下的選擇是什麼,對這個選擇負責,也就夠了。或許舊愛是最美的,但不管當初分手的原因為何,有的事情過去了就是無法再回來,就算再回來也不一樣會就此幸福美滿一輩子。

另外,有些對於感情的詮釋我還蠻喜歡的:有時候你看到那個你愛的人做出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時,總會想,我怎麼會愛上這樣的一個人。但是,其實要找出愛他的理由,真的很簡單:) 另一個有意思的梗是:跨年倒數10秒時,你看著黑暗的天空,腦中會浮現誰?那個人就是你真正愛的人。

不過,對於此劇我有一個不是很喜歡的地方,不太懂為什麼一樣要拿性別議題做文章?如果一個社會真的容許每個人各自表露性向和習氣,也許我們就不會在日常生活中看到那麼多性別刻板印象的片段,蔡柏本身扮演的就是一個很討喜的girly,自己心愛的男人已死,他可以自在的跟女性好友無界線的相處,根據自己對於情感的想法給予意見。再來就是劇中角色湯境澤的性向選擇,我覺得角色設定有點牽強,他其實可以不要是喜歡男生的人(至少在回到高中生的片段之前,我沒有接收到什麼線索),而這個故事的發展也不會很怪,雖然或許可能會少了一些衝突點。

另一個刻板印象的點是,為什麼角色一焦躁就要讓她抽煙?!我並非不能接受旁人抽煙,但至少談不上喜歡。這對比中場休息時,一堆人往一樓去就是為了抽根菸的畫面,近似黑色幽默。

雖然有許多角色穿插的說著自己的故事,但是場景的變化相當快速而流暢,甚至讓演員直接在舞台上脫到只剩內衣褲再穿新的服裝,還蠻佩服演員跟一旁工作人員配合的默契。燈光也很不錯,長條型的燈讓觀眾可以快速聚焦在兩個角色的情感對立上;時空轉換的圓形燈的效果也很棒。當然,蔡柏編的劇就不會沒有唱歌,他自己就獻唱了好幾首,他的聲音本來就很好聽,唱歌對於此劇也加了不少分!

2011年4月5日 星期二

040511 韓國環球芭蕾舞團《沈清》



圖片來源:http://www.ncafroc.org.tw/Content/show-newsinfo.asp?Ser_no=13959

韓國環球芭蕾舞團的《沈清》其實蠻有意思的。

中正文化中心的介紹如下:依據韓國古老的民間故事「沈清」為故事背景,描述一位眼盲的老人,滿懷喜悅的等待他的第一個孩子「沈清」的誕生, 但也很不幸的,太太卻因難產而過世。「沈清」得知捐出300袋的米,就可以讓父親能夠恢復視力,於是將自己賣給了水手作為作為海龍王的祭品,保佑在海上航行作業平安。「沈清」最終被當成祭品,來到了龍王的宮殿,也得知父親並沒有因為她的犧牲而獲得視力,她懇求龍王讓她再次回到陸地幫助她的父親。回到韓國的陸地後,國王得知此事並為「沈清」的孝心所感動,並將她娶入宮中成為皇后,而父親最後也因「沈清」的孝心恢復了視力。

布幕是蓮花背景和大大的「孝」字,雖然沒有買節目冊,但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故事要說的是什麼。舞劇結構與一般芭蕾無異,有一些故事背景和人物處境的交代,也有一些有點莫名就是要讓舞者跳群舞、獻技的橋段,像是在龍宮和皇宮中的片段。在龍宮魚群以波浪手當男獨舞者的背景時,我無法克制的大笑,真是太有喜感了!有些舞步融合功夫和韓國傳統舞步,在衣著的設計上也有很濃的韓國風,有一段宮廷舞還是水袖舞,地方舞曲意味濃厚而有趣。音樂方面有融入東方的曲風,開場和暴風雨場景鈸和鑼的聲音相當有震撼力,曲子和舞作片段還搭配的蠻好的。走位的設計和群舞的安排也都蠻豐富而有變化的,但就很難專注在某一點,有點眼花撩亂。

除了芭蕾舞和一些與情節相應的背景特色之外,在第二幕開始前還有影片投影,將沈清沉入海中的慢動作多角度的重播,說不上多有加分的效果,但是還蠻真實的,接續開場的龍宮場景很搭。

女主角真的超強的,看起來有夠輕且柔軟,雙人舞有許多部份是快速的變換位置(像是被舉起再旋轉),看著都覺得如果舞者默契不好,一定會跌倒受傷的。最後謝幕時,第一幕飾演沈清小時候的三四歲小妹妹真的好可愛!大家都報以熱烈的掌聲~

現場有賣DVD,散場時當日配額已經賣光了。舞團推出的L型資料夾,看起來相當有質感,我可是小小天人交戰一番才強迫自己離去。身旁的觀眾有許多看起來就是學舞、習舞的人,也有不少家長帶著小孩還觀賞。總之,這是齣還蠻令人驚豔和享受的舞劇。

2011年3月30日 星期三

032711 淡江大學實驗劇團 《再見,Des souvenirs d’enfance》@皇冠小劇場


圖片來源:http://www.wretch.cc/blog/tkul209/21815291

受好時光認識的志工妹妹阿班的推薦,去看了淡大的製作,其實進劇場前我什麼介紹都沒看。

80分鐘的戲,講述5個小學同學4女1男的故事,個別的成長經驗點綴,讓觀眾了解每個人的個性;穿插國小時玩樂及15年後聚會的場景,讓人物的個性和姿態變得更立體,從中也探討一些常見的家庭、友誼、性別認同等等問題。

先講我喜歡的部份,演員的表現真的可圈可點,看完我都不禁要開心有這樣一批優秀的演員!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個性,或傻大姐或精明或宅,而且最重要的是表現得很自然,觀眾很容易可以將自己過往的經驗投射在演員身上,而且可以感覺她們真的是一群感情很要好的朋友(不只是戲內,我指的是戲外的她們感情應該不錯),貼近我的年紀的經驗,彷彿呼應了畢業幾年後,多數人會想念的同學會。一方面是因為想找回熟悉的陪伴,一方面跟老朋友講話往往比較不費力,而且常常會爆出童年的梗,比什麼都好笑~

最後看海那段很棒,呼應大家以前一起做過的蠢事,往事的美好。

不過,其中個別演員的獨白時探討的幾個議題,都是可以再深入發展成一個完整的片段,因此不免覺得有些零碎、點到為止。唯一覺得比較完整的是羅湘茹與母親的愛恨,像母親卻又因為太像而不自覺的逃離,一人分飾母女兩個角色,最後媽媽飆起來的那種怨與深層的愛,很深刻、很容易引起他人的共鳴。

然而,像是謝宜家小時候莫名其妙被同學排擠,這真的是求學經歷中很常發生、看到的事,但這是否與她在長大後喜歡動漫文化有關呢?或者這與她往往是那個附和同學建議,而不敢自己出風頭的樣子有關?這方面反而不是很清楚。或許被排擠、看人被排擠好像是成長當中必經之痛,真的不是三言兩語能解釋清楚的。

再來就是賴正晃間接表明喜歡的是男生,讓母親非常不諒解,激他反嗆父親出軌?!同志本身的家庭議題,其實還可以深入去探討,不一定要講出具體的前因後果(又或者這本來就不是一個需要去問為什麼的問題),但是,這樣簡短的呈現或許可以說明為什麼賴從小就跟女生比較好,但除此之外,他喜歡幻想的個性,想當太空人的夢想,好像都跟他的性別認同沒有關係,不太知道為什麼最後一定要有這一段。

一定要順道一提的是,我很喜歡邱詠伶這個角色和演她的王意珊,她小時候的經歷真的好可愛,阿婆給她的水生植物和動物都好有趣,泥鰍和菱角的梗好純樸自然!!這段的呈現也很棒,用小朋友最喜歡的畫畫來說明,讓我想到,為什麼我們只有小時候喜歡畫畫,長大之後卻只有少數的人還持續畫畫的習慣?!

導演處理個別片段的手法其實還不錯,只是我覺得因為故事是由小小的片段串起,時間順序又有跳來跳去,時而講五個人個別的事,時而是她們聚在一起的片段,因此換場很密集。有時候音樂下得正好,但卻在暗場後就直接切掉,而不是漸漸淡出,有點突兀而可惜,觀眾的情緒也不太能連續,感覺有點匆促的必須跟著場景的轉換而調整情緒。

看完有種,對比最近看職業劇團的大製作,學生的小劇場很令人驚豔,把小品處理的很精緻,希望她們繼續努力!很期待這批演員未來能繼續活躍在劇場界,我真的很期待!

2011年3月28日 星期一

032411 雲門舞集2《春鬥 2011 遊戲場》


圖片來源:http://citytalk.tw/sn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111

從兩三年前開始固定觀賞雲2的演出,對於黃翊、鄭宗龍等人並不陌生。現在拜FACEBOOK傳遞訊息之便,在演出之前,就已經大略知道有哪些編舞者的作品,雖然說沒有很認真的去看詳細的介紹,或是編舞者的想法,就想說抱著欣賞的心態去接受刺激。

到達城市舞台,一坐下來就開演了。開場時舞台上有四個機器人,一一架有兩把大提琴和兩把小提琴。舞作開始,提琴發出聲響,還在思索是否是機器人在動,定神一看果真如此!舞者的動作,時而觸碰從舞台右上方射出的一道綠色的雷射光,光束被碰觸之後,聲響和節奏就發生變化。動作跟黃翊之前的作品有些相似,然而辦規律又不成旋律的聲響,很容易讓人分心,我承認我看到一半就有點不行了~

上半場的中間,布拉瑞揚出來說說話,介紹黃翊是位年輕、很早就發展出自己的舞蹈語彙的編舞者,他結合了機械和舞蹈,從一開始就是往這個方向去發展。布拉瑞揚有提到黃翊那天下午搭飛機回去金門當兵!

布拉的舞作是11年前雲2創團時,應羅曼菲之邀而編作的舞《出遊》,他自嘲對比黃翊的現代科技,他的可能會比較復古。開場是兩個身穿黑長外套的人賣力的擦地板,一位女士出來之後,旁邊跟著兩個一樣穿黑長外套、腳踩跟鞋,像是秘書一般的人,跟緊在女士後面打點服裝上的細節。穿脫多件洋裝之間,女士好像傀儡一般被操弄著,努力想要掙脫外在賦予的框框。然而,當其他兩位秘書不再追著她跑之後,反倒換成她很緊張的追著黑外套的人跑。有點諷刺,就像是人很不喜歡被外在的制度或是任何事物框住,但框一旦消失,又會顯得無所適從的空虛和慌張。

舞作中間有位全白的男子撐著黑傘,偶爾提著黑行李箱在場上穿梭,布拉有說,這個角色留有許多自我詮釋的空間,不一定是什麼。邊寫心得時突然想到,這個人很像是「時間」,在你我身邊默默的經過,最後,所有人在時間的大手之下,歸於塵土。

舞作尾聲頗令人震撼,當四位黑衣人將女士用白布蓋住之後,開始像天空猛擲白粉,揚起的白灰很像燃燒過後的紙灰。他們一一脫去外套,像是發了瘋似的掙扎、扭曲,但到了最後,如同她們親手掩蓋的女士一樣,大家統統都塵歸塵了。

中場休息時,孫尚綺的舞作就開始了,舞台上有位貝斯手,開始調音、彈奏出簡單的旋律。舞台上出現三女兩男,一位男舞者墊著腳尖,姿態有些做作,其他人則像不同的動物,可以依稀指出有貓、有鼠、有孔雀。舞作中間有些情緒極端抒發的樣貌,像是莫名其妙的笑和掙扎,看著看著突然升起某種憐憫的感覺,感覺舞者在詮釋精神異常的人,那種旁人不知所以的情緒表現,過頭了就會讓人感到不安和害怕,下意識的想要遠離或是逃避。

中間後半,兩位男舞者站在箱子上,沒有用手抓住對方,但是卻試圖在彼此的身體找到最佳的平衡點,不斷的轉換姿勢和動作,像是要挑戰兩人的默契和身體在空中平衡的極限。看的時候都忍不住要驚呼,他們是怎麼辦到的!!

下半場中場,鄭宗龍出來說話,他提到孫尚綺的作品,是源於某次他在柏林地鐵看到的一位精神異常的女士所衍伸而來,每位舞者都可以說是這位女士的一個分身。聽到他的說法以及舞作的動作,讓我想到比利時當代舞團的《斷章》,舞蹈本身不再只是美的表現,可以去尋找真的更為貼近人的動作,甚至是去向那些沒有那麼被社會化所控制的人們學習和探尋,這樣的嘗試不只是去呈現不同的身體姿態,或許也帶有一種角色對調的反思,並非所有的人都受過美姿美儀訓練,不見得都可以做出符合禮儀規範的舉止。正常人覺得她們異常,換個角度想,過於社會化的身體,就真的是一種「尋常」而非「異常」嗎?

鄭宗龍還提到他有次跟雲2去屏東演出,聽到兩個學生的對話,大意如下:A問Q:「她們在做什麼?你真的都知道嗎?」Q說:「你就幫她們的動作編故事,編的越豐富精彩,就表示你知道越多跟舞蹈有關的內容。」我覺得很有意思,驚訝於Q在觀賞現代藝術見解的早慧。其實看現代舞對我來說也是如此,編舞者或是舞者本身可能不一定在說些什麼,只要你能投入欣賞,用自己的眼光去詮釋,這件事本身是無所謂對與錯的,喜歡就喜歡,覺得它是什麼就是什麼,帶著這樣半參與的心去觀賞,觀看現代舞本身就是一件跟你有關、有意思的事!

鄭宗龍的《牆》是09年的作品,他自己有說,前半段看起來會有點緊張灰暗,如果觀眾有被激起不舒服的感覺,那就是他想要呈現的感覺;如果觀眾感受不出來,那他會繼續努力(XD)。還是很喜歡開頭黑衣人們的陣行和整齊的步伐,的確散發出一種莫名的壓迫,但說真的,對我來說倒沒有感覺到緊張不安的情緒。後半段灰白衣人出現時,或許是燈光的關係,感覺也沒有太明亮,反倒是留有中間的模糊空間。舞者的動作讓我想起之前鄭宗龍說的「有機的身體」的概念,還是可以感受到,他給舞者一個動作的開頭,讓舞著去感受這股「氣」的流轉,它會怎麼走,影響著舞者的動作。

其實覺得雲2的舞者還蠻厲害的,每個編舞者都有自己習慣的身體語彙,如何在一定時間內接受不同編舞者的指示,做出編舞者想要的動作和氛圍,還真不是件簡單的事!

2011年3月20日 星期日

032011 當代藝術館「活彈藥」



當代藝術館《活彈藥》:http://www.mocataipei.org.tw/_chinese/showweb/index.asp?ID=155

下午跟好時光可愛的妹妹們去當代看「活彈藥」展,由簡子傑導覽。裡面有許多有意思、值得好好看看和反思的展覽,雖然名稱不大吸引人就是了~

當代藝術有的涉及社會議題,於是會有人質疑這還算是藝術嗎?為何不直接去從事社會運動?但就因為當代藝術的呈現方式與傳統不同,能跟社區或是常民有更多的互動和關係。

印象最深刻的兩個展是:張力山的「形骸孤島」,展場直接擺放了捕殺後流浪貓犬火化的遺骸,另一堆是信封堆,邀請民眾將遺骸放入信封中並留言,之後會寄給政府有關單位。一轉進小房間就看到骨灰山,還真的頗震撼。

另一個是黃立慧的「15分鐘的婚姻」,在全館找願意跟她結婚15分鐘的人,男女不拘。在展區內求婚、拍婚紗、舉行儀式念誓詞還有鬧洞房!誓詞的內容都很有趣,像是要吃彼此的豆腐等等的。簡老師在導覽時有提到,已婚的他在看到這樣的呈現形式,會感嘆結婚真的不是一件這麼容易的事。

只能說展出內容真的很豐富,想好好逛完真的得花一整個下午的時間。不過逛一圈會有一個想法,簡老師在導覽時有說,他對於個別展品的了解不是非常深,但他會根據他對這些藝術家過去的作品,提供我們更多的背景和脈絡,幫助我們去了解作品為何會是眼前這樣,或是藝術家可能的意圖和想法。如果一般對於當代藝術不熟悉的民眾,沒有導覽和更多的背景介紹,真的能了解藝術家或是作品想要傳達的意思嗎?還是藝術欣賞的本質就是各自賞析、各自評述?但還是會覺得如果不能用簡短清楚的方式讓觀者了解,其實還蠻可惜的,有的東西就只是走過去但卻沒有讓人留下任何印象。

2011年3月10日 星期四

20110309 《青春啦啦隊》+映後座談

晚上去總圖看了《青春啦啦隊》電影的放映和楊力州導演的映後座談。

去年去看了《被遺忘的時光》時,就對於導演紀錄失智老人和所呈現的故事感到印象深刻,一群漸漸失去生活能力、記憶的老人,在與家人和其他人互動所發生的故事,在發現自己的外婆也漸漸的失去記憶力的當下,顯得格外的真實和切身。

《青春啦啦隊》紀錄林素蘭老師所帶領的一群跳啦啦隊的老學員們,她們在老師的教導下,跳出超乎年齡的整齊和活力,也在運動的過程中參與彼此的生命,看到衰老、病和死。導演除了紀錄這些老人們如何練習,到意外聯絡上世運相關單位,在比賽進行的中間,得以表演一段5分鐘左右的啦啦隊表演,以及他們在世運結束後,繼續挑戰街舞等的過程。

看到八、九十歲的老人,在必須面對病痛和老化的事實的同時,仍然以青春的活力,展現他們所有的熱情和努力,在生命最後的階段,仍然綻放出燦爛的火花。導演說,他希望讓所有的觀者可以了解,就算老邁、身體漸衰,能夠做的事情絕對不是只有在家無聊的等待和回憶。看到老人學苑中,即便七十好幾,還是努力的學習英文或是各種才藝活動,那種努力和毅力,真的讓我這個年輕人覺得很慚愧。

影片中特別紀錄了丁爺爺的人生觀和他的生命態度,他自己簽了在他死亡後要捐做大體解剖研究的同意書,在每年的母親節帶著小孩去太太靈骨塔位前悼念太太,希望全家大小在這一天能夠感念母親的辛勤。除此之外,他的中文造詣很好,常常脫口出成語,於是導演就讓他準備成語教學時間,穿插在影片中,形成一種非常有趣的插曲和呼應!爺爺真的超級認真可愛的~~

另一位是美子奶奶,她在癌末前同時學習了日本舞和啦啦隊,兩種舞蹈的性質和要求截然不同,但是她還是很享受在當下。然而生命的無常就是這麼直接,她在練習時發現身體不舒服之後,情況越來越差,但她還是在青春啦啦隊上場表演的當天,來到現場鼓勵她的同學們。其他同學們看到美子奶奶都非常的訝異也感動,反過來祝福希望她能夠繼續努力的與病魔對抗。

導演說他想呈現的是,這群啦啦隊的背後,還有一大群的啦啦隊在支持她們,不管是家人、醫院或是其他替她們加油打氣的人們,這群人的存在才是讓青春啦啦隊得以存在的原因和動力。

紀錄片是一種來自真實的巨大力量,透過拍攝紀錄、剪輯和後製,呈現一個個笑中帶淚的感人故事,而且,是一種變化比計畫重要的紀錄形式。或許這就是願意去體察生命真實而細瑣的面向,之所以更為吸引人的原因吧。

5/6會在全台上映,邀請大家進電影院,去感受那股活力和青春!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nPMiDsidEo

2011年2月27日 星期日

20110226 比利時當代舞團《斷章取「藝」--獻給碧娜》


圖片來源:http://www.ntch.edu.tw/program/show/40408e952b57be3d012bc76280860962

看PAR介紹,知道比利時的藝文發展是融合多元風格、不囿於某特定派別,開創出不同於英法美的舞蹈風格。而比利時當代舞團的重要人物亞蘭.布拉德勒來歷有趣,他是唸特教的,並且曾經當過特教老師,並不是正統舞蹈科班出身。他的舞作的特色就是扭曲的身體,作品多數是集體創作的成果,舞者來自不同的地區和文化。他自承受到Pina Bausch的影響很深,這齣作品就是在參加Pina紀念會後的感想。

開演,舞者紛紛從台下走上舞台,脫去身上與觀眾無異的服飾,只剩下內衣內褲,再披上一塊紅色的布。舞作可分為三段,第一段比較安靜,舞者的動作不大,不時拿著麥克風製造出一些聲響。第二段大概是最後觀眾歡迎的部份,背景音樂是電音碎鼓聲,舞者除了舞著,還會即興唱出幾句耳熟能詳的歌詞,不時製造出另類的喜感。偶有舞者的獨舞,甚至跳下舞台與觀眾互動,相當精彩!第三段又回覆到接近第一段的步調,舞者的肢體扭曲,音樂和整體氣氛回到陰沉而詭譎,麥克風敲打地面、舞者的嚎叫,以及這些刺耳聲響的回音,整體的氛圍其實是不舒服,但又讓人好奇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最喜歡第二段,不管是獨舞還是雙人舞的互動,簡樸的動作,相互模仿及呼應,帶來喜感和歡笑。舞者自信的獨舞,舞台上像是有一個個輪流發光的個體,令人目不暇給,九名舞者散據各個角落,各自美麗。

快接近尾聲時,一位舞者發言:「舉起你的右手。有沒有人願意跟我一起跳舞?」頓時台下傳出笑聲,但一開始並沒有人願意上台,直到舞者紛紛穿回自己的衣服,一位短髮女生勇敢的上台,贏得眾人的掌聲。之後陸續開放幾個觀眾上台和舞者跳慢舞,有一對情侶上台之後發現舞者從另一端走下台,便自在的擁抱和擁吻,相當的驚艷!

最後,舞者穿回原本的服裝,走下台。空著的舞台據說是像Pina致敬的表現,也可以詮釋為舞台、舞蹈本來就是空。

看著舞者純粹而自在的舞動和互動,會有怪異的感動。用舞蹈表現身體和感受,看似孩童遊戲般的快樂和率直,也有近似成人不同性別間的相互較勁和拉扯。脫掉文明象徵的各式衣著,回歸最原始和單純的人性,或許帶點動物性的殘酷和直接,但是隨著音樂自在的扭動和感受,反而給人一種現代人不再直接單純的惋惜,又或許是我們的教育和社會並不容許我們自在坦然的以肢體表達感受,聽到音樂隨之擺動身體變成是件困難的事,很羨慕那些可以勇於直接表達自己感情的人,身體的協調和心理上的自在,一直是我很嚮往的。

舞台上時常是混亂無序的狀態,不知道下一秒舞者會拿紅布、麥克風來做什麼,那種不曉得下一秒舞台會發生什麼事情的感覺很奇妙,但不免會讓觀者覺得疲累,尤其許多的動作和扭動都不是一般常看到的形式化舞蹈的樣子,過於簡化的音樂和聲響,有時會讓人覺得有點枯燥。因此三個段落的陳列方式,讓我從昏昏欲睡、驚喜的跟隨舞者,到思考最後一個段落那些不成章的到底是些什麼。或許那些什麼都不是,一如英文舞作名稱 out of context,就是故意不讓舞者舞出觀眾習慣看到的形式。

其實沒看過Pina的作品,不知道這樣的身體擺動、段落安排是否跟Pina舞作相似,或許下週看完《水》我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和想法。

20110226 果陀《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圖騙來源:http://go.eslite.com/Event.aspx?id=3614

「假如你的一生能像莫利那樣,總是把別人當作第一優先,給他們良好的記憶,永遠付出你自己,那等你死後,你其實並沒有離去,你活在每一個你曾經影響的人心裡。」----《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果陀將著名的暢銷書《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搬上舞台前,因為家教教材大英裡的例句中提到這本書,我還特地回家把書拿上來借給家教學生看。過完年,家教學生把書還我,說這本書真的很好看!倒也沒時間再拿起來翻一遍,只是很期待金士傑和卜學亮的演出!

開演前,舞台很簡單,只有一架鋼琴和一張桌椅。坐在三樓最後一排,背景完全被鏡框式的白牆給擋光光,看不到隨著場景變化的投影,有點可惜。卜學亮出來之後,便坐下來彈鋼琴,雖然曲子不是很難,令人有點難以辨識是否他親自彈奏,但鋼琴是面對著舞台放的,所以,有可能是台後有人現場演奏。

故事從米奇大學認識莫利教授開始,到他為了現實放棄夢想多年之後,才在電視上看到「漸凍人」的報導,重新跟教授聯絡上,開啟了每週二上課的因緣。舞台劇只挑了幾個主題搬上舞台:死亡、愛、年老、哭泣和原諒,這些都是觸及多數人的人生中,最為介意和放不下的,對照自己的生命經驗,能夠相互呼應、在故事中得到一些想法和解答,這才是觸動我心的地方。

飾演莫利教授的金士傑,將漸凍人的病況詮釋得很逼真,從助行器、輪椅到病床,從呼吸數數字的多寡呈現病情惡化的情況,讓人很佩服他的用心詮釋。幽默樸實的呈現,比起誇大的演出,回歸人的生活本質,其實是很不容易的。

也喜歡飾演米奇的卜學亮,雖然比起金士傑,卜學亮的演出真的顯得比較生澀,但是他完全演活米奇在背棄夢想的那種不安,時而擔任旁白、時而入戲,細微的生氣和情緒起伏,以及最後面對教授要辭世的那種心慌,覺得往後再也沒有地方能讓他感受到生活的規律的心急和難過,以眼淚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很令人動容。

病褟前的最後一課是原諒,人有時候是很自虐的,最無法原諒自己的人就是自己,在人生的諸多遭遇和選擇中,做出傷害自己或是他人的事,或許人生苦短、每個人的生命都宛若漸凍人一般,漸漸失去了自理的能力,然後邁向死亡,只是這段時間長短的差別吧了~看完戲會有一種好像應該起而行,實際去解決那些梗在心上的遺憾。

這是一齣觸動人心的小品。

2011年2月11日 星期五

20110210 鈴木忠志《茶花女》


圖片來源:http://tifa.ntch.edu.tw/program/program_2.php

白天,拿出PAR的特輯開始做功課,深怕一頭霧水的去看,會莫名其妙的睡著。了解鈴木導演慣用拼貼和並置手法,想處理的是人類共通的孤獨,很喜歡他引用法國文化部長樂侯的說法:「藝術之所以存在,是因為連結了過去和未來,以及自己與他者,是縱橫的交錯。」說明的文本也強調,鈴木導演不是以一個日本人來導戲,而是以一位藝術創作者的身份,以他的鈴木方法來訓練演員,帶給演員一種了解自己身體的能量,找到身體的內在協調性。

看到這些文字敘述就不免想到之前看的《酒神》,演員半蹲著以極為緩慢的步調行進,所展現的身體的能量,坦白說一般的觀眾看來只覺得無聊,所以其實有點怕這次的演出也會給人緩慢到不行的延滯感。

或許有心理準備,知道會有耳熟能詳的歌曲,以及一些服裝、訓練上的特色,整體看來反而比較容易進入狀況,去看演員的表現、整個舞台的效果。雖然覺得故事鋪陳某些部份有點突然,但是還是有幾幕的表現讓人很驚艷和感動。演員沒用麥克風,宏亮的聲音貫穿戲劇院,一開場就相當的驚人。

最喜歡前半段的合唱,雖然是大合唱,但還是可以很清楚的辨別出女主角獨特的嗓音。最有趣、引發最多觀眾笑聲的就是亞蒙的父親與瑪格麗特的對話,一個低姿態的父親來懇求壞女人放過他的兒子,道地的台語和時帶威脅、時帶懇求的態度,讓人捧腹。另外令我很感動的一幕是亞蒙誤會瑪格麗特,瑪格麗特哀傷的唱出心碎的心情,忘了那首歌的歌名,只覺得那歌放在那樣的段落,真的很貼切又感傷。

戲中有許多對比和小細節,引導觀眾去了解角色的特色和轉變。像是不時有護士站在亞蒙身邊,暗示他身處於精神病院,需要有護士看顧。而瑪格麗特的服裝,從華貴亮白的長袍,到披上深黑色的披肩,最後是一襲簡單的無肩長白禮服,從服裝的變化,可以得知男女主角相對應的關係,以及女主角從庸俗的男女關係,到偽裝自身,最後在病褟前最真實的樣子。

另外一個我覺得有意思的地方在於,角色之間的肢體接觸。其實戲中角色的肢體接觸並不算多,如有互動,動作也是比較緩和疏離。但是像是亞蒙的父親應瑪格麗特的要求,以對待女兒一般的親吻她的手,雖然我覺得這樣的「親子」感情表達的方式有點怪異,不是我們的文化會有的表現。另一個是只有瑪格麗特知道自己必須疏離亞蒙前,最後的一個擁抱,除此之外,兩人的接觸都是很生疏有禮的,很不像是對彼此有熱烈情感的愛人。而角色的動作,也顯得很不尋常,伸展的肢體,像是要把人的存在感放到最大。

背後那群龐大的賓客和背景真的很華美,金屬光澤的服飾,冷色系的背景,不同的動作交錯,營造出旁觀的冷冽。到最後一幕從天而降的大雪,瑪格麗特緩緩的離開,相當的淒涼。

雖然最後一幕的結束讓人覺得有些突然,但整體而言,我還是蠻喜歡這部戲呈現的茶花女的形象。

2011年1月30日 星期日

讀赫曼.赫塞《流浪者之歌》

其實好像應該在去年去看雲門前就應該先閱讀的。讀完突然能跟腦中殘存的舞作片段呼應,理解那稻米河的含意,理解動靜之間的對比,理解佛陀在一旁平靜的微笑,帶給人世間無可言喻的愛和慈悲。

印象深刻的幾個片段是關於知識和文字障的部份,記得在大學時思考是否要念研究所時,就有聽過「知識障」一詞,大抵是書讀的很多,帶給人的不一定是正向的累積,反而會屏障你去看待周遭的事物。從西達塔的言語中可以看到,所謂文字和言語,一旦說出來就離本意遠了,言語永遠無法清楚的傳遞些什麼。然而如來佛為了教導眾人修行的方式,不得不以簡單清楚的語言提供指引。然而,對於追求道的人而言,反而很容易被這些語言和教義所限制,有些東西根本不是語言可以表達或描述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到不是因為口拙,而是最根本的道理和方法,講出來其實是簡單到甚至是有點荒謬的,那背離所謂的教義很遠,遠到追求的人很難去相信,去放下自己過去長久以來崎嶇的追尋中所付出的一切,而回過頭來去觀看四周、我們所生存的世界,而道理就存在其中。

或許有時候人跟人之間是因為對言語、文字上的不同見解,造成誤會、結怨越來越深。知識學問累積的過程,往往不必然是帶著開放的心胸去接納不同的想法和意見,反而會因為想要爭得對錯好壞,而無法讓自己進一步去了解更多。更別說那些會因為自己擁有比普通人淵博一點的知識,而瞧不起教育程度不高的人。這些都只是一種工具,要怎麼去使用,拿捏全憑個人修為。

「河」是另一個重點,擺渡人住在河畔日夜傾聽,河教導了他許許多多的事,他從裡面聽到、看到、感覺到萬事萬物的剎那和永恆,所有的「相」都是生生不息的,同時獨立且又相互交融,端看你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有沒有辦法以更為超脫的宏觀去理解。

另一個想說的是「自我」,一個從懂事以來就跟隨著我們的概念,不管是自傲還是自卑,永遠都有一個「我」的存在。要拿到解脫和涅槃,是達到無我的境界,然而人是多麼的狂妄和自大,很難在看待人事物時完全跳脫「我」去思考,其中不自覺的比較而產生的種種心態和想法,以及隨之起伏的心情,或許都是要離開「自我」,才有辦法真正達到「去我執」的境界。

以世界萬物即是如此的樣子去看待世界,不過份偏重什麼,也不去輕視什麼,那樣的心地就可以充滿平靜和祥和。

看完很感動,但也知道這是一本以我現在的經驗和年紀來看,還有有許多東西需要去體會和理解,也知道即便是現在寫下的心得和想法,也都不足以去表達我在閱讀過程中得到的點滴。但只能說,這是一本再過幾年重新翻開,還是一樣會令我有所觸發、感動的書。

2011年1月25日 星期二

20110122《非誠勿擾1&2》


圖片來源:http://yule.sohu.com/20100322/n270997430.shtml

連續幾天在姊妹淘及友人的頁面上提到這部電影,說是關於試婚的影片,很值得省思。剛好趁著坐車到嘉義的路上,一口氣看完了兩部。

《一》是關於徵婚的種種現象,好像從網路日漸普及之後,網上徵婚就不是件稀奇的事,交友網站提供平台填寫資料,曠男怨女們各取所需的開始踩地雷。男女主角就是因此而認識,但一見面就覺得不是那種會一見鍾情的對象,反而因為覺得彼此不可能,互吐感情上的陰影和傷害,莫名其妙的變成熟人。

影片後半段是拍北海道的回憶,女主角笑笑想藉由回顧前一段愛戀開始之處,向它告別,卻一再的發現她根本沒有走出過去,對於自己利用男主角秦奮對她的感情感到難過,好感是無法取代愛情的。對於愛上有夫之婦,對於這種感情中存在的欺騙和甘願,其實其他的愛情故事著墨的不會比這個少,看著也只能說,感情真的不是理性、勉強可以改變的吧。多少人甘願在其中被欺騙,生活在謊言中甘之如飴,想想也是一件很悲傷的事。

喜歡秦奮對於友誼的重視,人到了中年之後,如果還沒有建立家庭,會發現與那些各自成家的老朋友各分東西,想要好好聚在一起好些天,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二》的重點在試婚以及兩樣典禮上:離婚典禮和人生告別式。

試婚的場景實在是很誇張,一棟面海傍山、宛若藏在森林中的木屋,還必須要經過吊橋才能到達的家,與自然靠得這麼近,應該是很多人理想的家。一開始試婚就直接嘗試那些婚姻中令人比較難以忍受的部份,像是對彼此日漸冷淡,照顧行動不便的另一半。在證婚當天那些朗朗上口的說詞,你願意在對方生病、落魄時不離不棄,還是一樣能夠陪伴在彼此身邊嗎?年輕時在愛的當口上,當然什麼都是好的。但是真正的生活,也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消耗之後,是否還真的能堅持那些最初的承諾?也真的是要一起生活,才知道彼此的習慣,能否溝通和忍受,才是影響能否長久下去的關鍵吧?!

離婚典禮在這一兩年已不是陌生的名詞,好像不少人或是單位已經開始實行這樣的儀式,怎麼開始就怎麼結束,據說有些夫妻還因此而決定再給對方和自己一次機會,重新來過。場景選在歐式旅館的建築內,女主角搭乘馬車進場,華麗的衣裳,在在的顯示出和生活的對比和差別。還回戒指埋起來、剪喜字和放鴿子,對應著結婚典禮的種種細節,有一步步邁向自由的意味,還順道告誡觀禮的人們要引以為戒。

人生告別式或許會變成未來的趨勢吧,讓人有尊嚴的選擇面對人生的最後一刻,好好的向至親好友說再見。記得聽過很多人怕死是因為不知道無常哪一天會到,會不會有許多來不及完成的懊悔和不甘,會不會無法自主去選擇比較有尊嚴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香山知道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之後,在身體快要不行時選擇相信秦奮,來到了面海背山的小鎮,邀請至親好友舉辦了生前的告別式,讓朋友得以好好的向他告別,他也能夠藉此感謝、懺悔這一生。然後香山選擇投海自了,秦奮將他的骨灰依照香山所願,放進一個盆栽中,以另外一種形式陪伴還活著的人。

多數人印象最深的應該是這一句話:「婚姻是個錯誤,能相處一輩子就是將錯就錯。」應該是說有些事情不要太計較,兩個人要生活在一起,有些事要練習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如果凡事都要爭出一個對錯勝負,這樣很難繼續相處下去吧。

不管怎樣,談感情和婚姻都要有誠意吧。如果無法立基於此之上來相處,絕對是無法長久的。

2011年1月17日 星期一

20110115《巧克力情緣》


圖片來源:http://blog.hiiir.com/?p=1584

第一次踏進長春戲院,原來多數的放映廳是在地下室!週六晚上的十點,售票口還是有一些人在,才知道原來週末的台北是這麼熱鬧。放映這部片的是只有33個座位的小廳,因為幾乎是表定開演時才踏進戲院,得到了2排中間的位置,幸好一進去還在放其他電影的預告片,正片還沒開始。

故事是依據真實故事所改編,道具、角色都是用黏土作成。內容大概是一名澳洲小女孩Mary因為沒有朋友,意外地撕下電話簿上的一行地址,與住在紐約的Max成為筆友。Max是亞斯柏格症的患者,因為過胖又愛吃巧克力而去參加減肥的同好會,對於旁人有情緒解讀的障礙,對於世界有一套個人的秩序觀,相當無法理解其他人明明比他奇怪還說他很怪。兩人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沒什麼朋友,透過書信往來分享彼此的生活和想法,但是Max每次收到Mary的信都會焦慮發作,常常會讓他無法克制自己的情緒,但最後他還是認為Mary是他最好的朋友。

電影裡面有一些有趣且發人深省的狀況,Mary的父母本身就很奇特,父親在茶包工廠上班,日復一日過了四十年,下班後的樂趣是去高速公路旁撿拾被撞死的鳥類,帶回家作成標本。退休後換了一個新的興趣,拿著金屬探測器去找礦物?!沒想到卻被海嘯的捲走。而母親重度嗜酒,且喜歡順手牽羊,每天的日子就是醉醺醺的,她的下場卻是在先生過世後,坐在標本室內不小心把防腐劑當成雪莉酒喝下去後,就…嗯…掰掰了。

Mary的出生是個意外,爺爺說他是從啤酒杯裡冒出來的,因此她好奇美國人是不是從可樂罐裡出來。她因為額頭上有塊巧克力色的胎記,而常被小孩欺負和恥笑,老師和同學都不喜歡她。但在Max的鼓勵和病症說明之下,她突破了一些障礙,主動和義大利來的鄰居說話,後來結為夫妻,並且還進了大學研究亞斯柏格症,年紀輕輕就將論文出書。本來以為寄給Max並去拜訪他,他會很開心,沒想到這卻惹怒了他。Mary因此把書毀掉,就此與母親一般的酗酒,連丈夫都跑去紐西蘭找自己的筆友再婚。Mary本來想自殺卻被鄰居救了,後來帶著小孩前往紐約找Max,沒想到歷經住院、意外殺人、中樂透等等人生經歷後的Max,居然在Mary找到他的那天,喝完最後一罐煉乳,帶著微笑離開人世。Max把Mary的來信貼在天花板上,就像是他最喜歡抬頭數星星一般的看著天花板,看到最後一幕真的會覺得,Max真的把Mary當作自己最好的朋友。

故事有許多格言,像是「人不能選擇自己的父母,但人可以選擇朋友」,以及「先愛你自己」。透過故事多認識了亞式症的情況,也看到被排擠嘲弄的小孩在成長過程中是多麼的沒自信,以及人與人之間信任的建立可以很簡單,但也很容易被摧毀。

另一個呈現出來的是,我們的世界真的很荒謬,明定了很多規定和限制,但卻總是有人會違規,而這些違規的人又不會真的有人介意的去制止,也不會受到懲罰。而那些所謂正常的一般人或許比「有心理疾病」的人更奇怪,但卻不自覺的去排擠嘲弄他人,或許這種集體不信任及自以為正常也是一種詭異的病症吧。

道具和場景做的相當可愛,短短的80分鐘看完雖然會有點疑惑,但是有許許多多的感想會慢慢的冒出來。最後就是中文片名,其實看完電影就會知道,因為Mary和Max交換了許許多多奇特的巧克力,所以兩個人的緣份是從巧克力開始沒錯,但是總覺得這跟「情緣」兩個字會給人的想像還有段差距。不過直譯英文片名就更加讓人摸不清腦袋,只能說這真的是一部看完跟最初的想像差很多的電影阿。

這次最大的感想應該是,那些會賣預售票的小眾電影,真的是等它一上映就要去看,不然很可能兩週後這部片就下檔了,屆時拿著預售票要去哪裡換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