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0日 星期一
061811 《耳背上的印記》三缺一劇團
圖片來源:http://www.wretch.cc/album/show.php?i=short1player&b=16&f=1414094474&p=1
會想要看這齣戲,是因為看到電子報的介紹,賀湘儀獨角演出,講述她的祖父、父親的故事。這是第二次改編的演出,因此跟第一個版本有些不同,既然無緣看到第一次演出,而且也聽聞這個版本也改編了部份的情節,就不帶成見的進牯嶺街小劇場。
一個講述三代人,對於故鄉、祖國、認同的錯綜複雜,由賀湘儀一個人演出所有的角色,不管是扮演家人、綜藝節目的主持人等等,一個人要詮釋不同的角色,除了動作之外就是聲音,看報導提到,她很認真在揣摩這件事。從家人互動的片段可以看出這家人的關係,時而緊密的吵吵鬧鬧,夫妻間的衝突和妥協,這些其實都很真實。
從賀志明、賀先知到賀湘儀,第一代隨著國民黨來台灣的人,永遠有著濃厚的鄉愁,一種期待回鄉到再也回不去的失落,困住後代。第二代在面對父母輩沈重的情緒時,或許最容易的方式便是全盤接受,或是叛逆以對。第三代人或許感覺最莫名吧,那一份遙遠的鄉愁,那一份有名狀的反抗,到頭來終究必須面對自己究竟是誰的問題。於是賀湘儀很誠懇的面對自己的過往,雖然據說演出的內容只有三成是真實的,但那並不影響她如何主/客觀的呈現她眼中的長輩,以及每一代人的認同問題。
最喜歡戲講到賀湘儀的母親-康寧的故事,以綜藝節目的方式呈現不同人的成長的思考邏輯:從小她的母親就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人生中只有「是非題」O和X,一路踏著O長大的人生,其實對於X的世界也充滿好奇,但她並不會因為如此而涉入X的世界;再大一點發現考卷上出現「選擇題」,雖然一開始有些驚慌,但隨即發現,選擇題不過就是變相的是非題,不管選項有幾個,只有一個答案是O。結婚後發現,自己的人生變成「複選題」,在女兒、母親、太太、媳婦和員工的身份轉換間,她選擇了「以上皆是」。其實多數的職業婦女都是這樣的吧,這點從你我的母親身上很容易看到。然而再與先生意見相佐之後(而且還是因為政治立場的意見稍微不一致),決定出去做自己,但卻發現外面的世界不如想像中的輕鬆自在,在外頭遇到挫折反而更不知所措的想回家。這點就跟我媽很不一樣,她在退休後就決定去過自己的人生,雖然因此在複選題中放棄掉幾個選項,但在家中漸漸變成空巢期的現在,她能過好自己的生活,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和康寧不同的賀先知,他的人生是「證明題」,心中住著鄉愁(保護媽媽)、叛逆(反抗爸爸)和自我,在人生中遭遇的每件事,都在在證明心中的選擇是對的,而聽不進去、無法理解有其他選擇的存在。雖然父親的這個潛性格跟不斷寫信給女兒這件事,讓我覺得沒有必然的連結,但可以突顯出女兒想要逃離這些制式的框架,她想要用自己的人生寫出「申論題」。
或許女兒還太年輕,無法去面對和好好收拾一種,發現父親的言論不再是「天」的錯愕,一直深信不疑的人事物有天被推翻,其實在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這些人事物的同時,最無法面對的,恐怕是當時深信不疑的自己。在懊悔之際,下意識的反應就是逃避吧,不管怎樣,先走的遠遠的,至於之後要怎樣舔拭傷痕,就交由時間來決定吧。
我不是外省人,對於外省人濃厚的鄉愁和糾結的記憶其實並不熟悉,雖然看到中間之後覺得椅子坐起來不舒服而有點難以專心,以致於散場後沒什麼精神和心思留下來聽演後座談,但我還是很欣賞這位演員和導演的真誠。在探討自身過往的情緒時,能夠不帶自溺的呈現,光這點就很令人激賞(話說最近對於新生代所謂七年級生的作品,不管是創作的視野和想傳達的意念,都覺得眼光格局不夠大,不然就是讓人覺得她們是自己做爽的,不大考量觀者會因為沒法進入而產生的不耐),雖然沒能對演出內容產生共鳴,但至少看到一位誠懇的演員,很誠摯的面對自己的認同和過去所產生的疑惑,試圖抽絲剝繭的拉出幾條線,給觀者比較清楚的輪廓,讓他人可以去理解的切入他想要傳達的內容。
來自故鄉的印記,那些伴隨著成長逐漸了解的、關於自己家族的故事,或許是每個人都應該要誠懇去面對的功課吧。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