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30日 星期日

102911 《打鐵鋪三號:錯視》舞次方舞蹈工坊@華山紅磚區

圖片來源:http://www.ntch.edu.tw/program/show/2c908135313ffebd01314aded03101c1

        這是我第一次看舞次方的演出,受人所託參加「保庇團」,可以自由樂捐「香油錢」,但交換條件是要寫出建議和心得。難得有這個機會,當然是答應去看舞囉!華山的紅磚區隱匿在一個很奇怪的地方,我還是穿越停車場+流動廁所區才看到入口處,不過與主要演出區域隔開也有個好處,比較不會跟其他演出節目相互干擾。

        這支作品的簡介上寫到「透過劇場藝術與科技專業跨界合作,在舞作中加上與科技裝置、影像的互動」,數位技術的是工研院,動畫影像是雅奕超媒體,舞者中有一位是園區某間公司的人資,這個組合跟一般的舞蹈創作團體很不同,對常駐在台北的觀眾來說應該是比較陌生的。就是因為舞者的來源並非一定是科班出身,在呈現上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不同舞者的質地,科班和非科班在肢體的運用上就會有所不同,但這對於舞作呈現的好壞其實影響不大,反而讓我在觀看時會想,或許舞蹈並不是離一般人這麼遠,端看有沒有用心投入。

        因為沒看過之前的演出,只能以這次看到的內容,以及之前看過的舞蹈與科技結合的演出來比較,雖然整支舞作的主題並不是具有明確而清楚的連貫性,但是先進的技術和創意發想出來的結果,我其實很高興這不是為科技而科技的演出,透過投影、體感辨識等技術,增加了畫面的層次和趣味性,讓人覺得這些技術或投影的使用是有道理在的,與肢體有互動,並不是各走各的狀態。

        裡頭有個片段根本就是XBox360類的衝浪遊戲阿!另外一段隨著手部動作,螢幕上出現一隻隻燈具,坦白說馬上讓我想起中學時段考前常做的惡夢,記得那時很長夢見自己被一大堆滾動的大輪胎追著跑,不斷增生的沒完沒了其實也蠻恐怖的。而最吸引我的片段是第二段前面的雙人舞,兩人面相對彎腰抱住對方,四隻手趣味的互動很有意思。還有一段是黑幕鬼火,隨著舞者的肢體移動,三團火花在背景布幕上移動,那畫面很美。既然有投影一定要跟影子玩遊戲的,那一段也饒富童趣。

        接下來,我要盡責的講出建議和意見啦:我看完第一個想法是,如果舞者在接受肢體訓練之餘,可以也去上表演的課程,對於情緒收放要突顯的張力應該更能掌握,畢竟現在的現代舞演出都已經不光是舞蹈本身,通常會結合劇場的相關元素,而有更多元的呈現。但在看舞作的時候常常會有片段、不連續的感覺,舞者在獨舞或是雙人、多人舞蹈片段結束之後,常常有緩慢移動到旁邊的換場動作,不知道是表情還是動作有點不自然的緣故,總會讓人覺得當下有點冷場,或是會覺得現在只是走位換場,但舞者明明就還在台上,而且音樂也還在進行,如果無法透過行走的肢體表現一些情緒或想法,會有點可惜。

        另外,我還蠻喜歡簡潔但有層次的舞台佈景,但是第二幕開始的第一支舞,舞蹈的動作和想要傳遞的訊息跟佈景沒有互動,會讓我有點狐疑,或許我也被眼前的表象制約,感覺看到窗櫑和樓梯就是要有人走上走下或是探出頭來之類的,但是什麼都沒發生,會有種期待落空的詭異。雖然後來知道原來樓梯只有三階,再上去就真的只是表象了,但總會希望既然比第一幕單純空白的佈景多出一些東西,那就可以再多加利用。

        還有,其實一開場的梳洗場景跟之後的片段關係不大,反而會覺得沒有這段好像也不影響整體的流暢,或許在安排舞者進出場的方式可以再調整,讓這些舞者直接在燈亮、下音樂之後馬上開始舞蹈,或許會更俐落順暢。

        透過投影的演出,除非像TPO的花園系列那樣,從頭到尾幾乎都在跟影像互動,不然畫面一定會被舞者的影子干擾,就算背景投影再怎麼強大,都無法輕易遮掩人的影子和投影出來的影像就是有不同質感的事實,因此,會覺得在畫面設計上還需要再精確一點,不然看到的背景白幕在很多情況下就會顯得凌亂無序,比較沒辦法呈現「錯視」的效果,因為先看到的一定是舞者具體的外表,再來才會看到投在白牆上的影子和動畫影像,除非在幕後演出皮影戲,很難製造出混淆真實虛假的效果。

        而且我覺得有意思的是,舞作中有一個人的身影很常如大量複製般的出現,短髮、兩腿跨開的身形很像男人,我在看的時候一直會想,為什麼四名舞者都是女生,然後背景投影出來的卻是個男的,後來我才知道其實那是一個戴著頭套的「女生」。對我來說,這意外製造出性別差異的效果,大概是我真的想太多了吧~ XD

        在觀賞時,我想到一件事,好像在看戲/舞的時候都很容易被眼前的東西或是過往經驗給困住,非常容易出現不實的預期心理,然後很直接的影響到觀賞時的心情和感受,我有在想為什麼眼前的事物只能有一種詮釋方式,它可以說出其他的東西,或者根本沒有要表達什麼,要不帶成見的觀賞真的很難。

        整個10月的華山Non-stop,我覺得比去年的精彩,當然規模上是比之前大非常多,邀集了各大小劇/舞團在華山連演,讓更多人可以有機會認識比較小的團體,卻又不至於擔心像藝穗節那樣可能會踩到地雷,雖然對於演出的評價人人心中各有一把尺,但總體來說,都各有長處可取可觀。雖然會不斷碎念,各公家單位、表演藝術團體很明顯的把節目集中在下半年的10、11月演出,深受金費審核和結案流程的影響,讓這個光輝的十月有點光輝過頭(節目爆炸多),但還是很開心這個月至少享受了幾場歡暢的觀賞經驗,明年也應該精彩可期!

保庇紅包帶和節目單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