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http://www.ntch.edu.tw/program/show/2c9081352fd2fd09012fd3ca4f790071
戲中的小萱因為懷孕,發現孩子的生父本身就是最需要被照顧的人,因此,她開始尋找之前的幾任男朋友,串起從高中到30歲之間五段與不同男子之間的感情和互動故事。
先說說我印象較深刻的舞台設計,文山劇場就像一般階梯型的視聽教室,除了布幕之外(而且這布幕鮮少拉下),舞台若要有變化,就必須另尋巧思。這次透過橫拉的佈景設計,玻璃窗牆、黑板、燈牆等等變化,配上劇情發展,使得演出的元素變得更豐富、更具有象徵性。最明顯的就是黑板,一開始是同居情侶相互留言的便利貼,再來是辦公室角力下、有如國王有對驢耳朵的黑洞,嫉妒、生氣又小人的男同事們在上面寫了一堆侮辱女主角的話語;到最後,黑板變成女主角年幼失去母親後童稚的想像畫面,以及她對於理想的家的想像和概念。
戲中幾位男主角表現的可圈可點,不管是純愛少女最喜歡的籃球校隊隊長,曾經喜歡過但最後性別認同是喜歡男性的同學,本是是青梅竹馬卻在各自走上技職、升學兩條道路後便分道揚鑣的小學同學,還有(莫名其妙)油嘴滑舌、不肯說真話的情場老奸,還有一直隱而未顯的孩子生父。在一段段回頭尋找過去熟識的人的過程中,女主角發現自己的改變。
30歲女性的自覺意識,是開場時著墨比較多的點,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我可能不會愛你》的程又青,就覺得相比之下,戲劇因為長度的優勢所呈現的完整度比劇場好很多,《我是女主角》相較之下就顯得草草帶過。
另外,我一直在想,為什麼最近的劇場都一定要把女主角的好朋友設定成男同志呢?是因為男同志對於自尊心比較高的女生而言,是比較不具侵略性、能夠交心的對象?當我在《我是女主角》的設定中是可以理解,因為女生演員就只有一位,不然是要到那裡去找同性的手帕交阿?!是不是也符合既定的印象/社會實情,喜歡女生的男生,永遠無法跟女性當好朋友?!
提到只有一個女生演員的設定,一定要提到辦公室那一幕,所謂的上司是只有聲音沒有實體的存在,而這樣的設定有諸多好處,一是不用再找女二,二是透過從上方傳過來的聲音,透過發生位置和講話的口氣,突顯出絕對的權威。觀眾根本不需要看到有位機車的女主管踩著高跟鞋走出來,就可以腦內補完兩女之間的對立,以及諸位男性下屬對於女性主管的那種不敢張揚的不服。
最後一段,也是最多人討論的片段,我覺得謝盈萱跳女爵的那段,就可以當作戲的結尾了,多增加的片段,不管是小學青梅竹馬的孩子在教堂受洗,女主角回想到幼年失去母親的記憶,再連結到自己即將身為人母的惶惑不安,到最後,在房仲業上班的籃球校隊學長幫她找到一個屬於小萱自己的家,幾個前男友一起來慶祝她新居落成。這一段的種種,對於前半段來說,其實並沒有太大的關聯,切除後對整齣戲的理解也不會有問題。或許只是想要說明,她在尋覓一圈之後,發現還是靠自己最好?!如果是這樣,也該把話說完整吧?!與父母之間的連帶烘托的並不夠道味,反而留給我許多問號和不解。
戲中有幾段自問的片段,反思究竟怎樣的才是好男人,跟keco聊天時她說,她認為裡面舉到的種種特質,其實可能是不同的人生過程的不同想法,15歲、20歲、30歲想要找的對象或多或少會不同吧。年輕時可能注重外表勝於一切,所以會捨棄後來變成同志的男友,投向籃球隊長的懷抱。再大一點可能就不會這樣選擇,雖然我覺得小孩的父親也不是什麼好的選擇,可能是母愛大爆發,所以才會找一個凡事需要人照顧的「小男人」吧?!
最後,演同志的那個男演員,真是超有型的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