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8日 星期六

《Who was Ruth Bader Ginsburg?》課程雜記

第一次得知 RBG 是在書林賴嘉綾老師的繪本生活樂讀會上共讀了《Ruth Bader Ginsburg: The Case of R.B.G. vs. Inequality》這本書,對這位美國的女大法官印象深刻,印象深刻的點有幾個,其中一個是她在婚後育有一女時去攻讀法律學位,一度遇到先生重病住院,於是顧自己的課業之餘,還跟先生的同學要筆記,陪著先生一起念不是自己課業的書,然後還保持名列前茅,這應該是女超人吧?!另一個印象深刻的點在於,她對事物雖然有明確的看法,但她總能盡可能要求自己中立去進行批判思考,想出最圓融的意見去倡議和說服他人,這真的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這期最後一本書是《Who was Ruth Bader Ginsburg?》看完這本書我只有一個感想: This lady is amazing. 一位同學總結的很棒,她說 RBG 在求學、求職過程中遭遇過因為身為女性的不平等對待,但她並沒有馬上反抗或是灰心喪志,反而是積累到合適的時機再做出適當的回應,爭取到男女平權應有的權利和福利,最終做出許多對人權有保障、有意義的詮釋和行動。


RBG 跟之前討論過的人物相比,確實是比較沒有負面、爭議性的評論,於是老師就針對她任內通過的幾個知名的大法官解釋案例來討論。


一是 1996 Virginia Military Institute 這所軍校只收男生,宣稱已有另一所專收女生的大學,所以只收男生不違法。但兩所學校提供的課程內容並不相同,於是最後 VMI 被判是違法的,憲法支持性別平等。老師問我們對男女分校和合校的意見時,我就在想,我雖然從小到大都是男女合校,到了大學後才從同學口中聽聞男女分校會是怎樣的情況,也會想某些時候如果男女分開說不定也蠻好的(像是可以直接在教室換衣物之類的瑣事),但就一個人的健全發展來說,的確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有機會可以練習和異性相處(特別是高中階段),我覺得對於進入關係和婚姻會是比較好的。


二是 1999 Olmstead v. L.C. 的案例,主張如果 mental disability 被判定回到社區是比較合適的照顧方式,那應該破除將這類人全關在一個單位或空間的設置。這個解釋通過之後,原本一些專收這類人的機構和專門學校就被解散,有特殊需求的家庭回歸到社區。即便公立學校設有特教班級,但只要父母認為自家的孩子在一般班級比較合適,那公立學校和老師是不能拒絕這樣的申請和要求,這點對於任課老師來說真的是會造成非常大的挑戰。可以說,基於人權利益良好的法案,會因為後續的配套不全或個別家長堅稱的權益,而可能有災難性的後果。


老師舉的例子讓我想到之前同學聚會時,聽到來自中學校園的一手觀察情況,有情緒障礙的孩子會因為某些因素被激發,做出干擾課堂進行或是自殘的行為,說真的對於其他同班的孩子來說,何嘗不是受教權受到侵擾?但很明顯的,法律保障這類學童的權益勝於一般學童。在這種情況下,老師要如何管理班級和進行常態教學?公立學校基層教師的無奈,恐怕在哪都一樣吧。


最後一個討論的例子是 Hobby Lobby 公司不願意提供員工墮胎手術的健康保險,這點 RBG 的說法真的是太無懈可擊,她主張如果因為宗教而不願意為員工付出某些健康保險的項目,那不同宗教有不同的主張,像是耶和華見證人教派反對輸血,基督科學教會反對疫苗注射,不同宗教派別有各自關於身體、健康的主張,這樣下去會沒完沒了。我聽完覺得美國勞工健康保險的範疇好大啊,我自己以前當勞工時都不覺得像是生產或墮胎之類的手術,我可以獲得來自公司幫勞工保的險中獲益多少啊。


最後我覺得 RBG 深信憲法,也深信憲法保證的基本人權和自由,因此願意為之起身而戰,且擁有批判性思考,不宥於自己支持的主張,反而是盡力透過各種面向的討論,達到她認為理想的結果。


2022年5月25日 星期三

20220521《鬥陣來去上媠的所在-起造雙語佮多語友善家庭》講座心得


上週六 Le Second Floor Kids Studio 樂暢親子共學空間 主辦了一場由莊佳穎教授主講的《鬥陣來去上媠的所在-起造雙語佮多語友善家庭》線上講座。


對我來說,講座的主要內容是之前多少都有接觸、查詢過的內容,不管是基於「2030雙語國家政策」而有的雙語教育目前推行的狀況(有趣的是老師提到,政策中只有明訂出英語,可沒說另一個語言就是華語),對照珊迪目前在小一的學習狀況,大概了解 EMIEnglish Medium Instruction)如何落實在學校教學中。還有第二部分英語學習的迷思,像是文法、腔調、學歷等等,以及如果想要在家跟孩子講母語的硬體/方法等,都不是新鮮事。


但樂暢頭家和老師在最後講的真的很打動我:「講家己êê快樂」


先不論我為何會走到跟孩子說母語這一步,以及未來孩子會不會繼續說母語,至少現在我是很確信、確知自己為何要這麼做,即便我的台語還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我享受跟孩子以母語互動的當下,我自己是自在的,包括坦然的承認我英語、華語、台語都普通,生活中會有三語切換的必須。台語是我身為母親給孩子的「禮物」,不管我可以陪伴他們多久,他們長大之後聽到、使用台語時,希望他們會想到跟我之間正向的感受和回憶 XD


至於其他人,他們看待母語的想法有其背景,非一朝一夕而成,自然也不是我人微言輕所能改變或撼動的,也不用抱持著抱怨的態度,畢竟家庭才是孩子成長和教育最重要的關鍵,我做到我能做的,像是提供台語友伴和擴大使用情境,慢慢使他們理解講母語之於我有情感面的理由,希望他們也可以一起支持。其他的,我會慢慢自我調整,就放下吧。



補一下今天學到的知識點:


「進/浸入語言3R」

Routine 有其日常性及被經驗性

Repetition 需被大量在不同情境中重複使用

Relation 產生社會性的意義,具有聯繫親子感情的功能


2022年5月21日 星期六

《黑暗中的願望》讀書會&小說沙龍紀錄+閱讀心得

月初聽了葛綺霞老師的講座「從PISA閱讀評比表現探討臺灣、英國與瑞典閱讀教育之政策」,上半場講了 PISA 在三國(台、英、瑞)的研究和比較,下半場說明她帶少年小說的理念和實作,結束前她說到之後在小魯會帶一場少年小說的讀書會,歡迎大家參加。


隔幾天收到 小魯粉絲俱樂部 的宣傳電子郵件,我猶豫了好幾天,直到週四晚上走進金石堂前暗想:如果買到書我就報名參加。沒想到好運的買到店裡最後一本《黑暗中的願望》,從週五下午有個空檔開始看,晚上英文討論課結束,寫完心得之後,想想還是打起精神打開書,就一路從三點多看到快七點,留下最後35頁躺回床上。


早上遲了一點點進讀書會的線上會議室,小魯姊姊已經開場完交棒給葛老師,老師簡單自介後就開始進入正題,先簡介這本小說在說什麼?書背上的短短四行字已然破題。接著老師從四個基本問題切入:


你喜歡這本書的哪些地方?

有沒有什麼地方不喜歡呢? 

有沒有什麼章節(或地方)讓你想不通(困惑)? 

你有沒有注意到一些固定模式,重複在書裡出現呢?


整本書看下來,我最喜歡湛師父這個角色,充滿智慧、用平等心觀眾生,又隨機點化,我留言說我最喜歡湛師父給予人的祝福,從看似幽默無厘頭的「願你永遠不會因為吃了生雞肉而食物中毒」或「願黃蜂永遠不會叮咬你的手掌或者腳掌」(61頁),也有非常具有哲理的「願你舉目所見,都能發現奇蹟。」「願你思路清晰。」「願大家都可以從你身上學到仁慈。」「願你的勇氣永不動搖。」(296頁)


在在都讓我回想到曾經接觸過的佛教祈願的方式,給予人能從自身長出力量,而不是使之立即離苦得樂,因為人終究不是神,不會知道在一時間這麼做了之後,在之後會是好的還是壞的結果,又或者是,以為是好的、最終卻走向毀滅。這類富有禪機的開示和頓悟,是我很欣賞的。


接著討論書中的人物,列出人物清單,選出幾個角色「為角色辯護」,就這本書而言,主要的角色就是三個小孩:阿朋、桑吉特和娜可,接著就是湛師父和總督這兩個正反角色,接著是次要角色,老師徵詢大家想要選出哪幾個次要角色進行活動,有人跳出來說要當安白,就這樣大概6個角色開始進行活動。


大家針對書中的內容提出,就大家閱讀過後應該可以理解或是以此為本延伸回答的問題,如果超出以書為本的內容太多,這樣的問題就會被忽略。因為一開始大家還不熟悉怎麼提問,老師先請自願出來「為角色辯護」的讀書會成員先閒聊,之後再一一就留言板針對個別角色提出來的問題進行回答/辯護。自願出來擔任角色的成員聽起來都非常有經驗,非常融入角色,超有趣的。


印象很深的是擔任總督角色的成員說,他不認為自己有做錯什麼,就管理的角度出發,他就是希望大家都要依循規範進行,他的名言是「法律是光,而光亮只照耀在有價值的事物上,其他的則陷入黑暗之中」(33頁)「在黑暗中出生的人,總是會再回來的。」(36頁)堅定的認為在黑暗中成長的,絕不可能變回光亮。我自己是覺得這個角色自以為是救世主,從一開始做出拯救社會的舉動,但也不自覺的走向狂妄自大,以為自己可以主宰一切,甚至評定一個人的善惡根本。


參加完讀書會後,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是聽到不同角度的切入點,每個人因為自己的生命和閱讀經驗,賦予故事、角色不同的看法,的確比自己閱讀多了不少啟發思考、有趣的切入點。


讀書會結束後,我回頭去看小魯 youtube 頻道上的《黑暗中的願望》小說沙龍三部影片。

 

Part 1 是由杜明城教授導讀,他根據亞里斯多德評論戲劇和詩歌作品的基本要素:情節、人物(性格)、思想、語言文字出發,認為《黑暗中的願望》這一部 Fantasy 在開頭就先說「這是一部虛構的故事」,虛構背後要談論的是某一種真實,但也是一種鋪陳,怕人對號入座,作者想提出來討論的是共相。


他認為作為故事的第一章,雖然短但非常重要。一開始的落筆有引起人的好奇,第一段第一章就把整個故事所能夠延伸出去的做了非常好的鋪陳,點出場景(監獄)、人物的關係(阿朋和桑吉特,兩個小孩的特別之處和性格上的對照)和面對的困境(在監獄中被欺負),和即將面臨的狀況(烙印、小型社會中的權力關係)。作者擅長用實際的東西(名詞和動詞),少用形容詞,但用形容詞就表現出具體的氣味、顏色等,在語言文字的使用上非常的高明。


而這部小說的情節,也就是故事,有高潮起伏,但整個故事並沒有哪一部分比較疲軟,環環相扣、銜接順暢,保持張力。開頭難,結果也不簡單。結尾呼應開頭「芒果掉在手裡」神來之筆,不會讓讀者覺得很刻意,完全自然而然。


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杜教授提到作品要呈現作者怎樣的思維或思想這個部分,他認為故事是以「光明和黑暗」的對立為主軸,一般認為光是正面、正派、值得追尋,少認為光是帶有詭異的或隱含某些邪惡。黑暗在作者筆下反倒提出逆轉的看法,在黑暗中成長的人,對事情的看法反而更清晰,更清楚,不同於女主角娜可在光明中成長,反而受到蒙蔽。可以進而延伸去討論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杜教授提出「underclass」的概念,這個階級是什麼階級都算不上,在底層、陰暗之中、地表之下。而藏在地表之下,隱含著真正有爆發力的東西,就如同書中這些在泥巴屋的角色是一般人忽略、不想看到、不被聞問的人,但卻是積蓄能力、改變社會的力量。另一個概念「stigma」,具像的是指烙印,這是身在監獄從小就被刻在手上的。青少年小說中會有stigma,因為有stigma就變成被控制的群體。黑白道之間反覆,作者似乎在探究這劃分是否絕對。


這樣一部小說,杜教授認為要用 Bildersroman 教育小說的概念來看。不只是角色經歷某些變故,因此獲得啟發、得到成長的機會,主要角色的改變,也參與了外在社會、世界的改變,主角和外在社會、世界的改變,呈現辯證的關係,男女角色的成長融入了社會變動的歷程,他們的領悟也帶動了外在社會的改變,是互通的。


而杜教授覺得這部作品和武俠小說有些共同的元素,他想知道是不是有所謂的共同的東方元素存在?東方國家才有佛教文化、得道高僧。他認為武俠小說精彩的地方在於對話,透過對話展現禪機或權力關係,這部作品在這方面也很成功的透過對話來鋪陳,包括總督告訴娜可真相時,透過簡單的幾句話展現極權的力量,故事的推展多是透過對話呈現。


Part 2是杜教授和作者的對談,Part 3 是開放讀者提問,有部分是線上直接提問,有部分是主辦單位預先收集到的問題,聽到作者本人講話可說是如沐春風,連我用 1.5 倍速聽都可以清楚的聽懂她的發言和回應。(這部份我就直接把我覺得有意思的重點以條列的方式呈現)


《悲慘世界》青少年版

作者很明確的指出這本書最初的構想是想要寫出 160 年前的小說《悲慘世界》的青少年版,因此如同葛老師在讀書會中提到,本書中有許多跟《悲慘世界》互文對照的部分,像是在娜可來到小村莊那天,在街上目睹一位男孩偷糕點的橋段。


光明和黑暗的比喻

光明和黑暗是重要的主題,作者認為她想去探討「不平等」的議題,「光」除了反應社會上不同的問題,還指涉了內心中的光,也就是個人的慈愛和慈悲。開場的監獄場景雖很灰暗,但她刻意鋪排阿朋和桑吉特兩人之間的兄弟之情來平衡,而這兩個主角的靈感是來自父親和他的朋友,他父親年幼時住在泰國,雖然家境困苦,但是有如同故事中鋪陳的好朋友陪伴,伴他度過艱困的生活。她認為 Happy ending 並不真實,黑暗和光明都存在個人內心,如何平衡是個人的修行。


最喜歡娜可

一開始寫作時只有站在阿朋的角度,寫完之後發現如果沒有站在娜可的角度來書寫,讀者會無法同理這個角色,只好改寫故事,加入從娜可角度出發的觀點。娜可是故事中改變最多的角色。


湛師父的原型

作者的父親在泰國成長時曾當過僧侶幾次,有跟作者分享他出家為僧的經驗。作者本身也研究了佛教的思想,這個角色是融合父親的經驗和她自己的研讀結果。作者很希望真實世界中的自己,也能有湛師父這樣的形象角色陪伴在她身邊。即便美國人普遍沒有佛教的背景和接觸,但湛師父的教導和人品,是跨文化、跨宗教都可以理解的。

 

主角的名字

Fong 是小名,是泰國很常見的小名,意思是保護者 protector,而阿朋的天命就是要去保護別人 

Nok 是飛鳥,符合其形象

Chum joy 喜悅

這些角色的名字有來自她父親的建議和討論


英雄

一般人認為英雄是做很多事改變世界、大家都知道的人;但作者認為另一種英雄是讓其所愛的人知道他很重要,這讓他可以改變內心,進而去改變別人。(我很喜歡這個詮釋,很多時候人可能會覺得自己很渺小,但如果你讓你所愛的人,或是你讓自己知道,自己很重要,進而能夠生出強大的內心勇氣,能夠在生活中做出良善的抉擇,這點真的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事)。


許願 Wish

作者認為有時候人們會 wish for wrong things,許願背後是不是有一定的風險?如果只能許一個願,會許什麼?他認為這是個很好的概念。


安白的死

安白的形象是來自她的阿姨、姑姑和奶奶,她們是很強韌的女性。安白的死暗示著有時候人們容易過度仰賴領導者,但如果領導者的信念是正確、值得追尋,那即便領導者不在了,人們也還是會願意遵循這樣的教導和作法。



下面是這本書中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段落:

P.72

「我們之中誰最脆弱,誰就該得享最大的加持祝福」


P.90 

「您的村莊很迷人,但法律就是法律。用火很危險,你們不需要承擔這樣的風險。這裡省裡的每個人都用光球,我恐怕沒辦法為你們破例。」

「為什麼不行?」

「嗯,因為....要不然,每個人都會要我為他們破例。」

「這樣做有什麼不對?」

「這麼一來,法律和規矩就全都被破壞了。」


p.95

「我已經從事這工作很長一段時間了。當我還很年輕的時候,在我還沒得到教訓前,我確實給予過你說的那類加持祝福。我想運用我的禮物幫助人們,希望世上所有的病痛和苦難都可以被我許下的願望帶走。但是我太過狂妄自大,以為只用一個願望就能拯救這整個世界,所以我的禮物開始出差錯了。」

「怎麼會?」

湛師父看著敞開的門口。「那種狀況非常複雜與突如其來,你根本想像不到。我學會了這艱辛的一課:就算我的用意是好的,也不能由我來拯救人們,或者強迫這個世界屈從於我的想望。那不是我的禮物的本意。」


P.108 

「您教導我好多好多東西。」阿澎悄聲說。

「我是教你了一些,但更多的是你自學而來的。你是個好孩子,很仁慈的男孩,你的心地很純正。」


P.129

「我知道這不是你心裡想要的,」她輕聲說著。聽到她的聲音在顫抖,娜可非常吃驚。「但有時生命就是這樣,無法盡如人意。我們沒辦法總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我們只能盡己所能,去處理迎面而來的事情。我知道你很生氣。將來有一天,你會原諒我的。我們的心能夠原諒,這是最教人讚嘆的事。」她將身體拉開一點,用自己光滑的雙手,捧住娜可的臉。「我愛你,千萬別忘了這一點。」

2022年5月14日 星期六

《Who was Roald Dahl?》課程雜記


第四本主題讀本是 Who was Roald Dahl?

因為我上週其實只讀了一半,本來想說照之前的上課模式,讀一半應該沒關係不影響討論太多,不過這次隔天繼續努力讀完後發現「啊,我錯了,我應該要讀完,不然我就不會講出羅德達爾的書在寫作時真的就有分寫給兒童還是成人嗎?」這種不應該出現的發言,略略檢討一下自己的部分無知,而且老師還沒有說破,真是不好意思耽誤老師和同學的時間。

應該很多人都知道《吹夢巨人》、《巧克力冒險工廠》和《瑪蒂達》,詭異的是,我是因為前陣子聽了朗朗小書房明灑老師的愛閱推手工作坊,她介紹了非常多經典的小說(完全超出我的認知範圍),我才想說要去借羅德達爾的書來念給兩小聽,所以他的小說我其實只看過《我的狐狸爸爸》,而對本人的經歷一無所知。

這人真的是太傳奇了,竟加入英國空軍參與二戰,歷經以寡敵眾、九死一生的空戰,但也因為曾經的墜機獲救事件,導致此後人生長期的背痛和不斷的手術。他在養傷時,開始試著寫下他待在非洲的經歷,被報章雜誌收錄刊出,慢慢的才開始寫小說。而他的小說有些典型的角色(如遭受不當對待的孩童主角),是源自於他童年待在寄宿學校的經歷。

老師第一週討論的重點放在「小說如何好?」影響寫作有幾個關鍵的要素(traits),老師挑出 Voice(語氣或調性)來讓我們練習,先分派給每個成員一個情境,要表現出三種陳述的語氣:平靜、正向和生氣。我被分到的是「你的腳踏車被偷了。」等老師分派完後,接著就點我即席講出三種語氣的回應,前後思考時間不到3分鐘,馬上要想出三種語氣的英文要講些什麼、語氣怎麼表達,真的是超級刺激的!!

這兩週主要討論的主題是「禁書」,延伸的問題有:如果書被禁了會有什麼影響?作者有表達任何想法的自由嗎?「取消文化」等等跟言論自由有關的議題。  

在 TED-Ed Student Talks 上有一則影片講的很好「What we lose when a book is banned」

說明有些經典的兒童文學書籍被圖書館或學校列為禁書,像是《獅子·女巫·魔衣櫥》因為講到小孩不聽大人的話躲進衣櫥而被禁止,還有 Dr. Seuss 的 《Hop on Top》有句提到在爸爸身上跳躍而被列為 challenged 的書等等,被禁止的理由有些真的是荒謬,反應出「大人」某些食古不化、立場偏激的觀點。

這週的討論從 Time 上的這篇 〈What to Know About Children's Author Roald Dahl's Controversial Legacy〉 開始,老師先問,一個人為何會成名?成名之後是不是一切都會被放大檢視?你曾做過哪些事是你成名之後覺得會是負面、甚至是醜聞的事件?(我默默的笑了,人生截至目前為止,一個碩士班就念了六年應該是很值得被檢視的點吧 orz)  

文章提到羅德達爾本人的發言透露出反猶太主義、厭女和種族主義者的傾向,在其誕辰一百年之際,有人提議想將他的人像作紀念幣,引起一波反對聲浪,使其基金會代表出來為他曾經說過的反猶太言論道歉。我是覺得蠻妙的,他有名是因為他的作品,又不是他這個人,為何不選他筆下具代表性的人物鑄造紀念幣,不是更有意義?

老師和多數的同學皆認同作家有言論自由,而讀者也有選擇不買單的自由,其中一個同學提到,他認為出版社為書籍、或是電影發行商為電影訂出適合觀賞的年紀是有道理的,有些書籍的確不適合太小年紀的孩子觀看,或是需要大人陪同討論,因此他不是很理解有些家長追求孩子在幼小年紀就看《哈利波特》或是某些心智還不到能理解的厚書,也直接表示他不會在此時給孩子看《巧克力冒險工廠》之類的(印象中他家小孩跟我家小孩差不多)。 

我本來也是覺得作家有創作的自由,作品和人品應該分開來看待,但後來想到如果這個作家的某些面向或價值觀上跟我所奉行的觀念相左,我看待他的作品的確會因為知道其人越多而越有所保留,但我不會因此抹煞其作品的價值,不過會因此而比較小心的檢視,如果是要給孩子看的,更會覺得閱讀時機可以往後延,等孩子大一點可以一起討論時再說。

老師提到 Cancel Culture(取消文化)時,我愣了一下,不過老師後來有提到川普的發言在社群平台上被消音的事,就大概知道老師想要表達些什麼。老師舉了在美國左右翼/共和民主黨的對立很嚴重,大選期間看福斯新聞和其他新聞,會覺得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問我們在台灣也會這樣嗎?(我想同學都默默的露出了然的表情吧)  

下課後問了大玩具關於言論自由的議題,他說言論自由是個人得以用來對抗國家的工具,是保障個人不受到國家機器的限制,不是私人之間拿來相互攻訐的武器。如果就川普在社群平台上被消音,他覺得關鍵問題是,社群平台針對個人做限制有沒有違反言論自由?以及川普講這些話是不是應該被限制?若應該被限制,那是誰可以限制他?國家可以嗎?如果一個人因為其政治立場或是商業利益而有偏頗的發言,而他的影響力或聲量幾乎等同或是僅次於國家,那就公共責任的角度來看,他的言論是不是應該要受到某些層面的限制?

這幾次聽老師在講美國的情形下來,在某些瞬間會想到,就我平常吸收資訊的來源和管道來說,我接觸到的東西跟她在美國感受到的沒有那麼大的距離,天涯若比鄰啊(囧)。

2022年5月5日 星期四

破喉嚨點點名「認識植物」

 #三月點點名-認識植物


一、與主題有關 

二、帶孩子參與


由於哥哥已經進入小學,這陣子爬文的心得是,若能在孩子還沒有面臨真正的課業壓力前,就一點一點慢慢給於之後會學習到的學科知識,主題式的加深加廣,對孩子來說除了可以無痛接收新知外,能更有餘裕的將一些知識性的事物記下,而我也刻意挑選了英語的百科、書籍和影片,希望在培養孩子英語閱讀習慣兩年後,能漸漸在生活中實踐用英語學習的理想。


三年級自然科的第一課是認識植物,媽媽先自己上均一平台,大致瀏覽選定一個版本教科書的內容,先自己吸收內容後,再找家中的書籍和收集到的影片資源,先讓孩子看有趣的影片,再閱讀相關書籍,增加印象和擴展所知。


三、有讓孩子得到「新知」 

四、閱讀延伸


Generation Genius  Parts of a Plant 影片中,介紹了植物分成根、莖、葉、花和果,拿出生活中常用的蔬果,讓孩子食用,猜猜看這是植物的哪一個部位,因為也是我們在生活中會吃到的東西,像是根紅蘿蔔、莖芹菜、葉葉菜、花這部份影片中直接拿出花瓣、果水果,所以孩子很快能從生活經驗中找出對應。影片也有附簡單的延伸閱讀文本,可以拿來做英文閱讀練習,也很貼心附上簡答題,和生字表,可以帶孩子一起複習這次影片中的重要生字和概念。



接著拿出以下幾本書,找出與植物的部位,特別是花和種子的內容延伸共讀:


Life Cycle》中的「 Sports to seeds




我們在步道課、公園玩耍都會看到不少種子,蕨類的胞子、茄苳的樹果、槭樹帶有翅膀的種子等等, 一邊看圖、一邊回憶過往一起找到過的種子,依據種子的樣子和大小,推測可能的散播方式。


《小棕鼠的自然生態百科》中的「樹木是怎麼長大的?」



去年防疫停課期間,我們一起在家種了綠豆和南瓜,兩小也跟著一起觀察和參與種子發芽的過程,因此對於圖片上用橡實發芽成長的過程並不陌生,我也順著圖片介紹了「年輪」這個計算植物年齡的方式,每一圈就是一年,也解釋了因為氣候條件不同(如雨水、陽光),年輪的寬度會不一樣,哥哥很積極的就著圖片上細細的線條,開始數算這棵樹可能幾歲。我也提到我們之前去參觀台大生命科學大樓的展覽室時,在大廳看到一塊很巨大的年輪切片和樹的照片,讓他們對年輪印象更深刻。


How do Flowers Grow?》中的「Where do seeds come from?」


 

一起在翻翻書中尋找不同的植物的種子藏在哪裡,我們在外婆家有一起剝豆子,他們撥開豆莢看到的就是豆子的種子,也在大溝溪生態園區撿到長毛的大錦蘭種子。當然也吃過蘋果,知道蘋果的種子長在果實裡面。


《花是怎麼開的?》中的「種子的故事」



我們一起認識花的結構,有子房、胚珠、柱頭、雄蕊、雌蕊和花粉等,很湊巧的是隔幾天我們去上英語共學課程,老師剛好帶到花的結構,妹妹多一次機會複習影片和書本中所見花的結構,也實際利用花材進行插花創作。


《走進大自然中》的「蔬果日」



介紹了幾種我們在生活中常吃到的蔬果,葉菜、馬鈴薯、蘆筍、蘿蔔、草莓、蔥等等,因為都是孩子在生活中見過、甚至一起料理過的食材,他們很快就能將書中的蔬果連結影片中介紹的植物部位。


《種子怎麼生長?》



書中用蛋盒種綠豆,一開始放土、綠豆,再用土覆蓋,在蛋盒上標示出1-12個數字,每一天挖起相對應數字的種子,觀察生長的情況,是否有長出根、莖、葉等,等到第12天,一顆綠豆已發芽完成。透過實驗和圖片,讓孩子知道種子生長的過程。


也拿出第一次英語大發現中的 TreesFlowers Fruits 讓妹妹自行點讀聽嘰嘰咕咕咚。除了共讀,因為植物是生活中很常見的,只要外出或是經過公園,有時間我都會再帶孩子一起複習在書中和影片中看到的內容。這是我第一次試著結合為未來備課的自主學習準備,以點點名的方式記錄下來,因為孩子比較大了,就不太強調手作的活動了。


《Who was Henry Ford?》課程雜記

Who was 家長課第三本讀本的主角是 Henry Ford,知名的福特汽車,走在路上看到都覺得要閃一邊別擋路,我得罪不起 XD


一週走陽光面、一週走陰暗面,很有意思的對照。


上週討論到 Henry Ford 這個人在發明、嘗試設計汽車方面契而不捨的正向心態 Growth mindset,為了加速生產出便宜、多數人都負擔得起的汽車,改善並發明了生產線的製作流程(一台車只要花90多分鐘就組裝完成),也為了吸引員工在生產線上從事無趣的工作,提高兩倍的薪資來吸引人力到他特別為了生產汽車開闢的大工業區工作。


他的汽車工業為美國經濟帶來非常大的轉變,能負擔購買汽車的中產階級興起。為了不要讓馬車、電車和汽車通通擠在同一條路上,專為汽車開闢的道路越來越多。因著汽車的普及,帶動了加油站、休息站、旅行景點的旅館等觀光業周邊的興起,改變的人們移動的距離和可能性。


然而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他的某些個人特質和偏好也帶來了一些負面效應:他個人反猶太主義的偏見,他買下地方報紙,在報導中偷渡了許多這樣的觀點。雖說他是第一個願意雇用黑人,給予和白人相同薪資,是黑人中產階級興起的推手,但他分派給黑人的工作卻是比較危險、粗重的。再者就是他強烈反對工會,在經濟大蕭條時期,因為減產至原先的25%和諸多其他因素,導致大量勞工失業而走上街頭罷工遊行,他竟雇用幫派份子 Harry Bennett 當公司安全部門的頭頭,在遊行或是抗議中槍殺或毆打支持工會的員工或其他遊說者,導致 Ford Hunger March。(有意思的是,一位同學說她用中文去查福特黑歷史,竟查不太到什麼資料!)


老師問了我們幾個問題:在教導歷史的過程中,需要正反兩面都傳達給孩子嗎?為什麼?以及最切身的,我們離經濟大蕭條很遠嗎?


有些人認為因為 Ford 很重要,所以只講他和整個汽車生產王國的好話,何必多事的揭露其缺點?我的想法是,越是切身的歷史,越有必要正反並陳,如果是比較遠一點的歷史或是國家,可能就不需要那麼細,知道大致的脈絡就可以。但可惜的是,很多時候我們對越是切身的歷史,因為種種的原因,反而認識的不多,更遑論正反並陳,引導孩子有機會獨立思考和評價之。


老師說他看到有說法是2024 會面臨再次經濟大蕭條,covid 開始到現在,陸續缺過衛生紙、配方奶、建築材料等等,問我們台灣的情況有感受到嗎?有同學分享越來越有感於通貨膨脹,建材和房價上升,但大致上還是買得到生活必需品,沒有因為世界其他地方的疫情或是戰爭而有太大的影響。我提到前陣子因為烏俄戰爭關注蔡適任的臉書,她提到非洲因為 Covid 頓失觀光收入,又因為烏俄戰爭減少可以進口的糧食數量,日子會越來越不好過。這個世界是地球村這話已經不是口號而已,是確實會在生活各方面逐漸產生有感的影響,已經不是主觀或是政治上由誰主政能有所改善的,我們面對的世界啊,只希望大蕭條不會真的到來吧。

最後拉回來講成長性思維,老師給我們看 Growth Mindset Animated Lesson 這部短片,



說明成長性思維跟正向態度類似,以正面的方式看到自己的不足或是失敗,如愛迪生自述他不是失敗一千次,而是找到一千個不適合製作燈泡的方法,超級正向的啊!!如同繪本「菲菲真的做不到」(When Sophie thinks she can't...)一樣,父母可以練習轉化心態,用「還沒有 yet 」來回應孩子對於不會、做不好事物的自我批判和懊惱,畢竟都還在成長,沒事物是一直做不到的。

《Who was Marie Curie?》課程雜記

Who was 課程第二本是《Who was Marie Curie? 》,老師給了兩個額外的子題要我們去找資料:The Radium Girls the Greater Good


讀了這本書和找了「鐳女孩」的資料才知道,原來我們目前所熟知習慣的放射線治療,就是源於一百多年前居禮夫人的發現,而且她還因為發現了鐳和釙得到第二次諾貝爾獎,在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製作巡迴X光車協助軍醫執行任務。鐳這個放射性元素除了用在醫療上,也因為具有放射性的光線,在當時被用在其他地方,像是手錶指針、化妝品等等。


1917年受僱於美國鐳公司的女孩,因為想要又快又美的完成指針的塗飾,常常將沾有鐳的塗刷放進嘴中,一陣子之後慢慢出現牙齒脫落、下巴骨頭被腐蝕的問題,一開始公司想要掩蓋醜聞,派醫療人員檢查後污衊幾個女孩說她們是死於梅毒。但在1925年有一名女工決定站出來要控告鐳公司,花了兩年的時間才找到有律師願意協助她們打官司,這個事件在1927年成了世界新聞的頭條。


老師問我們幾個關鍵但環環相扣的問題:你認為居禮夫人知道鐳是有害處的嗎?她應該要為鐳女孩等不幸負責嗎?如果她知道有害,她應該要公開說出來嗎?她的研究是否符合學術倫理?為什麼?


一名工程師同學肯定的說居禮夫人對鐳女孩事件沒有責任,因為她的研究工作只是「發現」這個存在於大自然中的化學元素,發現元素這件事本身是中性的,至於發現元素之後怎麼被運用,用的好用的壞可能不是發現者本身可以決定的;而且鐳的放射性危害顯現出的時間是比較長的,可能連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深受其害。但同學也認為,如果居禮夫人及早知道和確認放射性元素的危害,說不定可以讓其他因為應用研究,或是工作上會接觸到的人及早多做些防護措施。


我提出的觀點是,如果不是居禮夫人發現鐳,遲早也會是其他科學家發現,畢竟科學就是為了探究世界上未知的事物。再者,我假想一位科學家只能說出她「知道」的事物,她的研究是在化學方面,並非醫療應用,如果她真的是一名誠實自制的科學家,她應該不可能對於她「未知」、非其所研究的領域多作發言。(以上的發言被老師稱讚,開心撒花~)


Greater good 在中文中有一個很接近的詞彙「犧牲小我、完成大我」,老師問會不會是因為權衡之下,居禮夫人認為鐳對世界的貢獻大於害處,所以選擇不主動聲明其危險性?那幾位勇敢的鐳女孩在當時的美國選擇抱著病痛站出來勇於對抗大企業,做出 Greater good 的事蹟,如果是你會願意這麼做嗎?


我那時去查了一下,美國到1920年才成功爭取到婦女有投票權,在此之前婦女的意見應該不可能有人重視,因此1917年出現女工病變的事件,整個社會應該不會有太多人重視和相信吧。但不可否認,勞工的權益會漸漸受到重視,就是由像這樣的一批勇敢的女性出來發聲,慢慢爭取來的。


這堂課老師還延伸讓我們看的 Ted-ed的影片「Would you sacrifice one person to save five? - Eleanor Nelsen」電車危機的影片,



你要怎麼做出選擇?讓一個人死掉救五個人?還是有其他選擇?我很喜歡這部片最後提到的,雖然在真實世界中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非常的低,但隨著自動駕駛機械的發展,倘若有一天自動車、自動飛機真的取代人力駕駛,那遇到狀況時,「電腦」要如何判斷出最佳解,以避免憾事發生?所以研發自動駕駛的科學家邀請哲學家加入他們的研究,希望讓「電腦」更具人性。

這門課原本是設計給10歲以上的孩子(當然還有英語閱讀理解和口語表達討論的能力需要有「一定」的基礎),但就算是給成人來上,老師設計的問題都是非常值得思考和討論的內容,每次上完一本書,都會忍不住想要花時間整理一下討論的議題和重點,真的是超值的課啊!




《Who was Frida Kahlo?》課程雜記+「密涅瓦思考習慣新書直播」心得

Who was 家長課上討論到《Who was Frida Kahlo?》這本書時,老師讓我們看了這部短片:Who am I? A philosophical inquiry - Amy Adkins | TED-Ed


這影片很有意思,裡面提到 Persistence of Identity,舉了一個 the Ship of Theseus 的例子,一個停泊在雅典港口千年的船,每一部分壞掉就拿原本的材料去替換,這樣一千多年後,這艘船跟千年前的是同樣的嗎?


我看完的感想是,東西和人還是有差別,我們知道東西,即使被替換掉的只是部分,他都不會是原本的東西。但人不一樣,我們一出生就是在成長或者說是老化,每分每秒都有細胞死亡和再生,物理身體上根本不可能有一刻是同樣的「你」,但在這個軀體下,到你死亡之前,都是同一個「你」。


老師扣連回到 Frida Kahlo 的一生,她之所以這麼的不同於同時代的人,是經驗和際遇所致,小兒麻痺、嚴重車禍、多次手術、不平等的婚姻關係、被/外遇、同性戀,還有看到社會不公不義、貧富不均而對共產主義的支持等等,還有來自家庭的支持,這些經驗都形塑她成為後來的樣子。


那麼人會在什麼情況下徹底的改變自己的想法呢?值得思考。


老師分享她並不是一開始就有要不斷增強自我的目標,她來自偏保守的社區背景,但她不希望自己只是隨波逐流,希望自己可以是 thinker,而不同觀念的人可以互相尊重,而不是只是覺得跟你看法不同的人很蠢而已。


我回應,要作為一個能夠獨立思考的人是蠻花時間、蠻辛苦的,畢竟每一個不同的想法都需要花時間去蒐集資訊、思考、傾聽、討論,而且必須對自己的說法作法負責任,很多時候不要有其他想法、跟大家一樣,其實生活是比較簡單的。但這就好像開啟了一扇門,一旦這麼決定了,就很難再回到過去不思考的樣子吧。


#世界觀學院 #李佳達


順道一提,在上課前一個小時在聽「密涅瓦思考習慣新書直播」,三位作者輪流分享他們在密涅瓦大學究竟在學些什麼?為什麼想去念?還有一些回應網友提問很實際的問題,像是怎麼準備上課?時間怎麼分配之類的。


他說整個學校在實踐的是「成長型思維」,不會說「我不會」而是說「我還不會」,但老師會要你把目前思考、想到的說出來。


我覺得有意思的是,有一位講者說,有老師會針對列出的指定閱讀提點可以思考的切入點(大意是這樣),而不是要學生把閱讀文本看過去而已,這麼做對老師來說會比較辛苦,但同時也可以增進老師本身的職能。


也探討到學習的主體是誰?如果只是依循課綱走、都是老師在主導,或許很難長久。還有一個我覺得會想要深入了解的點,密涅瓦大學教的是思考習慣,每教完一個思考習慣,就會在課堂中練習活用,不只是練習一次,而是會有2次以上的機會。真正的學習是要活用,活用才會進到你的生活中。


我聽著有點慚愧,我以前真的是很「乖」的學生,老師說什麼,我就記下什麼、背誦什麼,思考的習慣是什麼?自己的觀點是什麼?坦白說還真的說不出來。


其中有一個講者分享,他去上這個課,某一方面也是在思考教育是什麼?他未來希望給自己的小孩的教育教養方式是什麼?這也是我最近的疑惑,還要再想想。


《大探險家》課程紀錄和閱讀心得

上個月,終於把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邀請譯者趙永芬老師來講的「人人心中都住著一個探險家--如果你敢的話」這門課線上補課完成,也花了幾天把這本由比我年輕的英國作家 Katherine Rundell 所寫的《大探險家》看完,終於有機會好好靜下來紀錄講座和我閱讀的雜感。


老師在介紹了作者和相關著作之後,開門見山的說到她在讀書會中想聽的是:

👉書中令你印象深刻的文字、角色、情節和象徵

👉引用書中文字來說明自己對人物性格、情節發展的觀察和觀點


💁‍♀️在開始之前先明言談書論書的禮儀:

傾聽並尊重他們的發言

理解他人的想法和困惑


💁‍♀️請大家說說:

👉喜歡這本書哪些地方?什麼地方不喜歡?

👉有什麼章節或地方讓你想不通?

(如果覺得不合理,先放在一旁,融入故事)

👉書中有沒有什麼重複出現的模式?

(童話故事中常出現重複的模式,讓讀者感到心安,但也會讓人感到疑惑,思考作者這樣寫作的目的是什麼?想引發讀者去鑽研什麼?背後的意思是什麼?)


💁‍♀️閱讀時可以這麼做:

👉細讀作者的文字,感受作者的語言風格

(像是細節多?比喻多?描述很多動作的細節?)

👉找到敘事觀點

(說故事的人是誰?第一、三人稱全知或受限的觀點?)

👉想不想讀下去?為什麼?

(第一章結束後若能讓讀者想讀下去就成功了)


💁‍♀️進到文本:

故事中有哪些角色?說說你對這些角色最初的印象。


💁‍♀️角色的討論方法:(很可惜的是,因為真的有把書念完的人不多,後來這段整個跳過,沒有機會實際走過一次討論和提問的方式)

👉以「坐針氈」方式為角色辯護

👉請大家挑選自己感興趣的人物,其他人擔任讀者,向角色提出問題,角色之間也可以彼此提問


以上是趙老師在帶小說閱讀的引導方式,希望之後有機會再跟一次這樣的討論模式,定會很有意思。



我自己在看這部小說時,因為場景設定在亞馬遜河的叢林和失落的城市,本來就是我小時候很感興趣的主題,延伸到長大所做的「瘋狂」(?)舉動大概屬去秘魯度蜜月,還安排43夜的印加古道健行露營之旅吧,猶記玩具當時放心的全權交由我和當地旅行社溝通安排行程,直至出發前看住宿和行程表才發現怎麼會有3天住在帳篷??而且原本規劃的亞馬遜河之旅不見了,才發現誤上賊船??本想說令他殘念的亞馬遜河之旅可以留待下次,怎知珊迪就來到這個世界,下次成行應該是攜家帶眷?(我很期盼)


據說開場的墜機是跟《手斧男孩》致敬,但我沒看過所以沒有包袱,就是順順的跟著書中情節,看著四個迫降在亞馬遜叢林的孩子,一個男孩弗雷、一個女孩小康和一對姐弟萊拉和麥斯,如何透過彼此的特質和長處,四個孩子缺一不可地在叢林中活下來,並尋著探險家留下來的線索找到傳說中的探險家和廢棄的古城,探險家如同 mentor 一般教導他們在野地求生的技能,也在這之間傳遞了他對叢林、對失落城市之所以應該被保護、不該被大肆張揚的原因,其中核心的議題是想表達山川萬物應該不被破壞的維持下去,以及對人性隱含的不信任。主要的角色弗雷非常喜愛閱讀探險家的故事,也很期待日後能有機會走上探險發現之旅,他如何克服想要張揚和名流千史的野心,轉而認同探險家的心念願意共同保守關於這座廢棄城市的秘密,我想就是這本書的精華所在。


看到這段「要當探險家不必來到叢林。地球上的每個人都是探險家。探索不過就是專注,寫得大大的兩個字——專注。」時真的有種被打到的感覺,讓我想到年輕時也有想要探索世界奇觀的夢想,但這其中需要的心態準備,在育兒陪伴孩子的生活中,好像一點一滴的具現出來,孩子探索世界的專注,常常讓我感到羞赧,卻也是很好的提醒。


我很喜歡這本書,描述野外求生的細節非常詳細,畢竟在真實世界怕蟲又不喜歡髒的我,能透過閱讀去神遊去體會這些細節和驚險,真的就是很大的滿足了。



🗺 我喜愛的 《大探險家》片段節錄:

206

探險家又喝起椰殼裡的酒。他嘆口氣,眼睛迷濛。「許多文章談到一見鍾情,但一見鍾情不就是一眼認定?就是立刻知道的事,你知道這個人將會讓你的心變得更大——一個戀人,一個孩子。她同樣也適用於地方。這是我想找到它們的原因,也是它們需要保護的原因。」


227

「以前這塊土地可以養活數百萬條生命。有一天,全世界都將知道這一點。我希望有一天是人珍視土地,一如他們珍視人類,至於現在,我們不需要更多戴著遮陽帽的人穿越叢林走向我們。」


231

「要當探險家不必來到叢林。」他說。「地球上的每個人都是探險家。探索不過就是專注,寫得大大的兩個字——專注。世界要求你的就是這個。如果你密切注意這個世界,那麼你將盡可能地安全。」


279

「可是在這裡的話,我想尖叫就尖叫,我想用手抓東西吃,或是爬樹,沒有人會阻止我。我隨時想睡就睡,想跑就跑。」說到最後一句時,她看起來尤其叛逆,活像是在招認什麼罪狀似的。

他似乎硬是吞下一個微笑。「想做那些事,也不必非來叢林不可。它們跟你的關係遠大於叢林。你要像在這裡一樣關注這個世界,你的感受就會有所改變。關注和愛緊密結合在一起,幾乎無法分得清楚。」


280

他蹲下去直視小康的眼睛。「但要知道這個。這是你第一次,而不是最後一次探險。你的未來不會輕鬆。你必須誠實:別總是衝動的從賞心悅目的角度看待你的恐懼和怒氣。你生來就不是走馬看花,淺嚐世間況味的人。你知道獅子心是什麼嗎?」

「不太清楚。」她說著猛眨眼睛。

「人們以為是勇敢的意思——確實如此——不過,它也意味著長了利爪的心。那就是你,獅心小康。」


2022年3月20日 星期日

《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引導孩子看畫小實驗


第二次踏進北師美術館看《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覽,跟著台語共學團向北師美術館申請洪國雄老師的台語導覽。


這也是我第二次聽導覽洪國雄老師講解這個展覽,兩次導覽因為團體組成成員略有差異(上次有長輩,小小孩居多),這次就是親子,一半的孩子已經5-6歲,發現老師厲害的地方在於兩場聽下來只有一半重複,重點當然是留給蔣渭水和林獻堂、甘露水和陳進的畫,上次花了些篇幅提到台灣第一位女醫師蔡阿信的故事,這次有機會到三樓看到兩幅大件的作品,覺得老師將他對台灣美術史的了解,和台灣當時的政治、社會、文化氛圍相互連結,一個個故事帶出的是100多年前的台灣,從美術創作的角度出發,會看到怎樣的風景。


老師最後廣告北美館即將展出礦工畫家洪瑞麟的特展,講到洪家的子女願意把父親的畫作捐出,真的是很有大愛的事。很認同老師最後對於我們這群父母的稱讚,他說很高興看到有人跟孩子講台語,而且願意帶他們進美術館看展覽,讓孩子從小對美術展覽不陌生,他長大後才會願意繼續去展演場所欣賞藝術作品,凡是都是要嘗試帶孩子去參與,孩子才有機會透過慢慢接觸、培養起某些興趣或習慣啊。


話說回來,我要來貢獻一點點今天在展場的隨機小實驗,我看我家小孩和幾個友伴對「甘露水」的故事已經快要失去聆聽的耐性,就決定抓他們去旁邊看幾幅圖,倪蔣懷和陳植棋的《真人廟》。



我先問他們這兩幅畫有什麼異同?小孩說兩幅畫廟看起來很像,左邊比較大(油畫)右邊那幅比較小(水彩)。我接著問,為什麼水彩比較小?水彩是怎麼創作的呢?是不是要用畫筆沾上加水的顏料才能上色?那如果沒有水了,是不是就要再沾一次顏料?如果是油畫,是不是再沾顏料的痕跡比較不明顯?因為他們多少都有玩水彩的經驗,很快就理解我在說什麼,也了解到不同媒材和畫筆的大小,會直接影響到創作者的構圖和作品的大小。



接著問了陳植棋的《真人廟》和旁邊陳澄波的《琳瑯山閣》庭園風景畫,雖然都是油畫,但筆觸上有沒有什麼不同?畫建築物是不是筆觸都偏直,而少有圓弧或彎曲的樣子?而庭園裡的植物是不是比較容易出現圓形的筆觸?




再帶孩子比較《真人廟》和另一幅劉啟祥的《鄉野風光》風景畫,在建築物的細緻度上有沒有差別?引導孩子去觀察風景畫中的屋頂就是一個面,沒有什麼細節,因為是畫比較遠的景物,但是《真人廟》就不一樣,離創作者/觀者比較近,畫出的細節就會多很多。


以上大概是花了5-10分鐘帶著孩子一起觀察畫作,就是「觀察」,觀察構圖、媒材、筆觸和內容的細緻度。我看他們願意跟我互動一來一回的,想必也是覺得有點意思才願意跟著欣賞。我不敢說我的方法有多好,但我知道我的目的是引導孩子去觀察和欣賞,讓他們可以多停留在畫作前久一點,喚起他們的生活經驗去跟畫作互動,不然畫是畫、他是他,多半的畫作場景和內容其實離他們的生活還有些距離,但不知道背景、不知道畫作內容,其實還是有很多方法可以引起他們的興趣的。


我想說的是,去年一整年跟著 Artful Thinking 的「看藝術學思考」課程真的惠我良多,光是跟著大家一起觀察、討論、延伸發想,即便我最後沒有機會真的上台教導學生,過程中也半不認真的參與,但這一年在宋珮老師和 Tiffany老師的引導之下,真的真的收穫很多。再加上我本來就是一個在看展時會注意到詭異的小細節,將自己的生活經驗投射、召喚出來的人,帶著孩子一起看,我相信慢慢的會看到更多有意思的東西,也可以從孩子口中得知他們的認知、感受,一舉數得。


帶孩子看展真的是很值得花時間從事的活動,可以從兒童藝術中心開始,北美館、當代藝術館、高美館都有很適合帶孩子切入的展覽,我之前通常是跟孩子講好,請他們先陪我看「大人的展」,我再跟他們一起去玩「小孩的展」,幾次操作下來,我得到陪看展的好咖,好處說不完,就野人獻曝的把今天跟孩子的互動分享給有孩子的爸媽囉~


(照片皆攝自北師美術館《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覽現場)

2022年3月13日 星期日

20220312 北藝中心試營運:阮劇團《熱天酣眠》@球劇場

 

北藝中心第一檔《熱天酣眠》。
第一次看阮劇團的戲就是帶著珊迪挑戰台語版的《仲夏夜之夢》,上下半場125分鐘,中場休息20分鐘。想說珊迪都小一了,也帶去看過近2小時的電影,應該可以試試。
早早就到場,在樓下隨意晃了一下,珊迪就說想上樓去找位子等開演,一走進大廳就有種果然是試營運,地板、手扶梯看起來跟其他光亮整潔的劇場相比,還有得清 XD
驗票後即搭上超長(4層樓?)的藍色手扶梯,珊迪笑笑的回過頭來看我,說他不怕高,但媽媽我很怕 ^^"。到了一樓觀眾席,我們默默的繼續往上爬了3層樓梯來到9樓D區,雖然後來有發現電梯在哪,但一路不停的往上爬也是有點喘,哈。
大概是因為昨天看到好幾個戲友回報椅子難坐,實際坐進去倒覺得還好,比某些劇場高層樓硬梆梆無法移動的椅子好。珊迪聽著已經播放好幾輪的音樂,有些不耐煩的問我何時節目才會開始?剩15分鐘,再5分鐘,終於等到開演。
前頭旁白介紹什麼是喜劇,就是會讓你笑的戲劇,接連示範了好幾種笑聲,真的是很好笑,笑聲本來就有感染力,聽到實際有人連續示範好幾種,不由得跟著笑了出來。
原本莎劇中的妖精國王和王后,轉化成山神和海神,戲中戲由廟公作為關鍵串場人物,其實我已經忘記原本莎劇中戲中戲的設定,但覺得本劇以西廂記為體,融入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悲劇結果,在喜劇中參雜悲劇,是蠻有趣的設定(寫著寫著就發現我真的已經快把以前讀過看過有印象的戲劇分析都忘光了)。
可能為了扣緊台灣地方文化,場景設定上有山上的廟和墓地,開場的場景設計我蠻喜歡的,中間一塊廟匾,左右兩座樓梯,上頭站著山神和海神,只露出上半身,給人一種神聖無法一眼看透的崇高感。另個靈魂人物是虎爺,覺得這個角色是這戲中變化最多的,從阿諛奉承的手下,裝可愛、自以為聰明,甚至是在捉弄人後變得很可怕,讓這個第一配角形象相當立體。
全劇95%以上都是台語呈現,留有一個講京腔的奶奶,和講怪裡怪氣英語的留洋學肢體劇場的哥哥(中場問珊迪,他說聽不太懂那人的英文 XD),我承認我大概聽懂85-90%而已,有些詞彙和說法已經超出我的理解範圍,會不自覺想在腦中搜尋對應的華語意思,但想當然爾的沒有結論。
出來問珊迪戲好看嗎?他說好看。後來回家問他,他才說中場結束前在墓園那段很可怕,難怪一到中場他就堅持一定要出去外面看看,不是為了要上廁所,是為了要離開黑黑的劇場空間,去可以看到外頭藍天、人群的地方。
謝幕時劇團代表說,這座劇場蓋了10年,才終於等到試營運,這齣戲是2013年在北投排出來首演的戲,已經巡迴台北演出第三次,才終於有機會看到,特別是在去年疫情嚴重之下,到今日可以如期進劇場報到,我真的是只有滿滿的感恩和感動。劇場陪我從大學走到現在,如今可以帶著孩子一起進劇場感受現場演出的魔幻魅力,還是幾乎全台語的演出,衷心希望以後能有更多的台語演出可以這樣帶孩子一同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