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 was 家長課上討論到《Who was Frida Kahlo?》這本書時,老師讓我們看了這部短片:Who am I? A philosophical inquiry - Amy Adkins | TED-Ed
這影片很有意思,裡面提到 Persistence of Identity,舉了一個 the Ship of Theseus 的例子,一個停泊在雅典港口千年的船,每一部分壞掉就拿原本的材料去替換,這樣一千多年後,這艘船跟千年前的是同樣的嗎?
我看完的感想是,東西和人還是有差別,我們知道東西,即使被替換掉的只是部分,他都不會是原本的東西。但人不一樣,我們一出生就是在成長或者說是老化,每分每秒都有細胞死亡和再生,物理身體上根本不可能有一刻是同樣的「你」,但在這個軀體下,到你死亡之前,都是同一個「你」。
老師扣連回到 Frida Kahlo 的一生,她之所以這麼的不同於同時代的人,是經驗和際遇所致,小兒麻痺、嚴重車禍、多次手術、不平等的婚姻關係、被/外遇、同性戀,還有看到社會不公不義、貧富不均而對共產主義的支持等等,還有來自家庭的支持,這些經驗都形塑她成為後來的樣子。
那麼人會在什麼情況下徹底的改變自己的想法呢?值得思考。
老師分享她並不是一開始就有要不斷增強自我的目標,她來自偏保守的社區背景,但她不希望自己只是隨波逐流,希望自己可以是 thinker,而不同觀念的人可以互相尊重,而不是只是覺得跟你看法不同的人很蠢而已。
我回應,要作為一個能夠獨立思考的人是蠻花時間、蠻辛苦的,畢竟每一個不同的想法都需要花時間去蒐集資訊、思考、傾聽、討論,而且必須對自己的說法作法負責任,很多時候不要有其他想法、跟大家一樣,其實生活是比較簡單的。但這就好像開啟了一扇門,一旦這麼決定了,就很難再回到過去不思考的樣子吧。
順道一提,在上課前一個小時在聽「密涅瓦思考習慣新書直播」,三位作者輪流分享他們在密涅瓦大學究竟在學些什麼?為什麼想去念?還有一些回應網友提問很實際的問題,像是怎麼準備上課?時間怎麼分配之類的。
他說整個學校在實踐的是「成長型思維」,不會說「我不會」而是說「我還不會」,但老師會要你把目前思考、想到的說出來。
我覺得有意思的是,有一位講者說,有老師會針對列出的指定閱讀提點可以思考的切入點(大意是這樣),而不是要學生把閱讀文本看過去而已,這麼做對老師來說會比較辛苦,但同時也可以增進老師本身的職能。
也探討到學習的主體是誰?如果只是依循課綱走、都是老師在主導,或許很難長久。還有一個我覺得會想要深入了解的點,密涅瓦大學教的是思考習慣,每教完一個思考習慣,就會在課堂中練習活用,不只是練習一次,而是會有2次以上的機會。真正的學習是要活用,活用才會進到你的生活中。
我聽著有點慚愧,我以前真的是很「乖」的學生,老師說什麼,我就記下什麼、背誦什麼,思考的習慣是什麼?自己的觀點是什麼?坦白說還真的說不出來。
其中有一個講者分享,他去上這個課,某一方面也是在思考教育是什麼?他未來希望給自己的小孩的教育教養方式是什麼?這也是我最近的疑惑,還要再想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