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4日 星期六

《Who was Roald Dahl?》課程雜記


第四本主題讀本是 Who was Roald Dahl?

因為我上週其實只讀了一半,本來想說照之前的上課模式,讀一半應該沒關係不影響討論太多,不過這次隔天繼續努力讀完後發現「啊,我錯了,我應該要讀完,不然我就不會講出羅德達爾的書在寫作時真的就有分寫給兒童還是成人嗎?」這種不應該出現的發言,略略檢討一下自己的部分無知,而且老師還沒有說破,真是不好意思耽誤老師和同學的時間。

應該很多人都知道《吹夢巨人》、《巧克力冒險工廠》和《瑪蒂達》,詭異的是,我是因為前陣子聽了朗朗小書房明灑老師的愛閱推手工作坊,她介紹了非常多經典的小說(完全超出我的認知範圍),我才想說要去借羅德達爾的書來念給兩小聽,所以他的小說我其實只看過《我的狐狸爸爸》,而對本人的經歷一無所知。

這人真的是太傳奇了,竟加入英國空軍參與二戰,歷經以寡敵眾、九死一生的空戰,但也因為曾經的墜機獲救事件,導致此後人生長期的背痛和不斷的手術。他在養傷時,開始試著寫下他待在非洲的經歷,被報章雜誌收錄刊出,慢慢的才開始寫小說。而他的小說有些典型的角色(如遭受不當對待的孩童主角),是源自於他童年待在寄宿學校的經歷。

老師第一週討論的重點放在「小說如何好?」影響寫作有幾個關鍵的要素(traits),老師挑出 Voice(語氣或調性)來讓我們練習,先分派給每個成員一個情境,要表現出三種陳述的語氣:平靜、正向和生氣。我被分到的是「你的腳踏車被偷了。」等老師分派完後,接著就點我即席講出三種語氣的回應,前後思考時間不到3分鐘,馬上要想出三種語氣的英文要講些什麼、語氣怎麼表達,真的是超級刺激的!!

這兩週主要討論的主題是「禁書」,延伸的問題有:如果書被禁了會有什麼影響?作者有表達任何想法的自由嗎?「取消文化」等等跟言論自由有關的議題。  

在 TED-Ed Student Talks 上有一則影片講的很好「What we lose when a book is banned」

說明有些經典的兒童文學書籍被圖書館或學校列為禁書,像是《獅子·女巫·魔衣櫥》因為講到小孩不聽大人的話躲進衣櫥而被禁止,還有 Dr. Seuss 的 《Hop on Top》有句提到在爸爸身上跳躍而被列為 challenged 的書等等,被禁止的理由有些真的是荒謬,反應出「大人」某些食古不化、立場偏激的觀點。

這週的討論從 Time 上的這篇 〈What to Know About Children's Author Roald Dahl's Controversial Legacy〉 開始,老師先問,一個人為何會成名?成名之後是不是一切都會被放大檢視?你曾做過哪些事是你成名之後覺得會是負面、甚至是醜聞的事件?(我默默的笑了,人生截至目前為止,一個碩士班就念了六年應該是很值得被檢視的點吧 orz)  

文章提到羅德達爾本人的發言透露出反猶太主義、厭女和種族主義者的傾向,在其誕辰一百年之際,有人提議想將他的人像作紀念幣,引起一波反對聲浪,使其基金會代表出來為他曾經說過的反猶太言論道歉。我是覺得蠻妙的,他有名是因為他的作品,又不是他這個人,為何不選他筆下具代表性的人物鑄造紀念幣,不是更有意義?

老師和多數的同學皆認同作家有言論自由,而讀者也有選擇不買單的自由,其中一個同學提到,他認為出版社為書籍、或是電影發行商為電影訂出適合觀賞的年紀是有道理的,有些書籍的確不適合太小年紀的孩子觀看,或是需要大人陪同討論,因此他不是很理解有些家長追求孩子在幼小年紀就看《哈利波特》或是某些心智還不到能理解的厚書,也直接表示他不會在此時給孩子看《巧克力冒險工廠》之類的(印象中他家小孩跟我家小孩差不多)。 

我本來也是覺得作家有創作的自由,作品和人品應該分開來看待,但後來想到如果這個作家的某些面向或價值觀上跟我所奉行的觀念相左,我看待他的作品的確會因為知道其人越多而越有所保留,但我不會因此抹煞其作品的價值,不過會因此而比較小心的檢視,如果是要給孩子看的,更會覺得閱讀時機可以往後延,等孩子大一點可以一起討論時再說。

老師提到 Cancel Culture(取消文化)時,我愣了一下,不過老師後來有提到川普的發言在社群平台上被消音的事,就大概知道老師想要表達些什麼。老師舉了在美國左右翼/共和民主黨的對立很嚴重,大選期間看福斯新聞和其他新聞,會覺得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問我們在台灣也會這樣嗎?(我想同學都默默的露出了然的表情吧)  

下課後問了大玩具關於言論自由的議題,他說言論自由是個人得以用來對抗國家的工具,是保障個人不受到國家機器的限制,不是私人之間拿來相互攻訐的武器。如果就川普在社群平台上被消音,他覺得關鍵問題是,社群平台針對個人做限制有沒有違反言論自由?以及川普講這些話是不是應該被限制?若應該被限制,那是誰可以限制他?國家可以嗎?如果一個人因為其政治立場或是商業利益而有偏頗的發言,而他的影響力或聲量幾乎等同或是僅次於國家,那就公共責任的角度來看,他的言論是不是應該要受到某些層面的限制?

這幾次聽老師在講美國的情形下來,在某些瞬間會想到,就我平常吸收資訊的來源和管道來說,我接觸到的東西跟她在美國感受到的沒有那麼大的距離,天涯若比鄰啊(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