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3日 星期四

《數星星》閱讀心得

我的第一本紐伯瑞。

會讀這本書是因為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的青少年小說讀書會「從小說看信仰」這個主題,淑瓊老師說這是個命題作文,起因是有協會的志工想要多了解宗教信仰這樣的主題,老師是這麼說明這個主題:

「從信仰與歷史的角度出發,挑選適合的小說,輔以繪本、漫畫等閱讀素材,嘗試探討信仰差異帶來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引導讀者從不同角度看待信仰與歷史議題。」

主要的小說是《數星星》(東方)和《牡羊人的孫女》(小天下),輔助閱讀的是《耶路撒冷小日子》(臉譜)、《天堂之星》(東方),繪本有《請不要忘記那些孩子》、《好一個餿主意》、《滅火要趁早》、《多少地才夠》、《一閃一閃小銀魚》等。

這本小說是戰爭主題小說的經典,作者考證了許多細節,據聞是許多當年人物和事件的小縮影,當年的丹麥以及生活在其中的猶太人和處境,被納粹追殺逃難的細節,以及有志之士奮勇起身協助猶太人,令人心驚膽跳的過程,描述的相當精彩。

主角是個10歲的女孩安瑪麗,她的鄰居兼摯友愛蓮是猶太人,在猶太人被迫必須大舉逃離之前,小說中有段逸事,是安瑪麗的爸爸跟她說的故事:丹麥國王每天都會獨自一人騎著馬在首都巡視,初來此地的德國士兵有眼不識泰山,不知此人是誰,問了路邊的男孩,得知國王竟敢在沒有貼身保鑣的情況下獨自出巡很驚訝,男孩驕傲的說:「所有丹麥人都是國王的保鑣!」每個丹麥人都會願意為了保護國王而犧牲性命,如果有必要安瑪莉的爸爸肯定的說自己、太太也都會挺身而出。(第27頁)

因此當猶太人被迫害時,她想起父親幾年前告訴她的話,肯定的說:「我想全丹麥人也都會保護猶太人。」不過作者在此處留下非常誠實的叩問,「她願意犧牲生命去保護他們嗎?真的心甘情願嗎?安瑪麗躺在黑暗中,誠實的承認自己還不確定。那一瞬間,她感到害怕,她拉高被子,圍住自己的脖子,努力放鬆。反正這一切都是假想的,還不是真的。只有在童話故事裡,人們才需要鼓起勇氣,勇敢的為他人犧牲。」(第42頁)

我不禁在想萬一在我們面臨戰爭時,我是不是會有勇氣站起來捍衛自己的價值和家人?在所不惜?還是會為了保全性命苟且敷衍偷生?因此在讀到最後作者的後記時,他引述在閱讀丹麥反抗軍領袖的紀事中,讀到一位年輕人金姆.馬瑟布倫(Kim Malthe-Brunn)的故事,作者引述了這位年輕人在從容赴義前寫給母親的家書中的一段話:

「.......我要你們牢牢記住──你們絕對不能緬懷戰前的美好時光,所有的人,不論老少,都應該懷抱崇高的理想,去發揚人性的光輝,而非固守狹隘的心胸和偏見。每個農家子弟都嚮往,並以努力去爭取成為其中一分子為榮,這才是我們的國家所渴求的恩賜。」(第175頁)

這之中的勇氣是什麼?是明明害怕仍然願意去付出,每個人都只知道一點點、剛剛好,最好不要知道太多,比較容易有勇氣。

願我們都不必如童話故事般的鼓起勇氣。


2021年12月22日 星期三

《找回勇氣的圓舞曲》閱讀心得

《找回勇氣的圓舞曲》這本書是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的青少年小說課程中,柯倩華老師導讀講解的第二本書,討論的主題是「改變的勇氣」。這是我看的第一本日本青少年小說,明確的感受到作者長洲実月在描述校園生活中,同學之間細微的互動,彷若日劇中霸凌的場景,如此的幽微又活靈活現,光讀著文字就感受到那股隱約蔓延的惡意,不覺不寒而慄。

老師點出這本書的關鍵,看開頭和題目,會以為主角----名為勇氣的男孩,找回的勇氣是為了對抗學校同學之間的霸凌,最後的重點實則放在母子關係,以及主角個人心境在面對山豬攻擊、心愛的狗夥伴最終死去的轉變,至於他最後要怎麼、該怎麼去面對同學?那早已不是重點,因為勇氣在歷經這一番冒險患難的洗禮,已發現勇氣是在自己身上,並非環境決定,而且「改變」是取決於個人,勇氣的媽媽說:「當然啊,每個人都會改變,無論是好是壞都會改變,至於要變好還是變壞,就取決於每一個人。」(第194頁)也因此故事的最後作者安排的小細節是,勇氣和母親牽手,他雖有猶豫,但最後仍和母親牽手。老師特別強調,在青春期之前,雖然孩子已進入校園、日漸重視同儕的關係,但影響這個年齡孩子的關鍵,還是在家庭、在父母身上,因此作者才將最後的重點放在母子關係上。

而心愛的夥伴「吐司」為了保護勇氣和自身,在與山豬老大一陣纏鬥後,被獠牙刺穿身體,奄奄一息之際,讓勇氣發現原來他自以為要保護的對象,並不如想像中的孱弱,在關鍵時刻,毫不猶豫的發揮了最大的勇氣、盡力去搏鬥。勇氣也因此被激勵出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誤打誤撞、往死裡打的戰勝山豬後,腎上腺素激發的抱起吐司狂奔下山,只因為不想放棄任何一絲可以拯救夥伴的可能性。在山下商店的婆婆和爺爺的幫助之下,來到母親任職助理的獸醫院。看到母親縱使因為找不到他而操心勞累整天整夜,一到了關鍵時刻,隨即轉換好著裝和心情,慎重的面對高難度的手術,絲毫不失專業的盡力達成任務,倒是讓勇氣看到媽媽的另一面,是他因為內心的抗拒而沒發現的那一面,媽媽已因為找到自己的職志,而變成專業而可靠的助手,不再是讓勇氣因誤會而感到羞愧的那樣。

討論中間有個提問非常有意思,作者最後為何安排狗死去?難道救活這樣的皆大歡喜劇情不好嗎?老師和同學們討論的想法是,有死才能重生,因此狗的死去促使勇氣的重生,讓他從一開始的無法接受,到被媽媽打了一巴掌冷靜下來,再聽到獸醫院院長說的:「牠在手術時很努力的想要活下來,這樣就足夠了,讓牠安息吧,安靜的送牠最後一程是你身為飼主的義務。」(第181頁)這段話真是相當有智慧的點醒,小孩往往常以自己的喜好來作判斷,但長大後的成人是要顧及負責和義務。人生中的苦難和痛苦等不如願是必要的、有其意義的,不害怕苦難後才可以做很多事。

其實讀這本書時,覺得最厲害的是作者描述吐司、勇氣和山豬搏鬥的部分,細節之清晰,讓讀者仿若身歷其境。很想知道作者是不是細細研究過 Discovery 或 Animal Planet 頻道,或是自己就親身經歷過?!

真正的勇氣是什麼?這個故事提出很多種情況和答案,值得細細品味。


2021年12月16日 星期四

《不要講話》閱讀心得

第二本安德魯.克萊門斯的校園小說系列,《不要講話》如同導讀所述,真的相當精彩好看。

開頭男生女生的對抗讓我回想起小學高年級時,跟班上幾個要好的女生一起,把幾個比較出風頭的男生另取團體綽號,煞有其事的給予東西南北之類的命名,以及現在看來莫名奇妙、似假亂真的配對,書中對於男生女生之間的隱隱競爭/戰爭,描述的相當傳神。

印象最深刻的要屬語言閱讀課波頓老師的想法和紀錄,作者巧妙的設計波頓老師正在研讀人類發展學的課程,而五年級孩子的語言實驗,正給予他非常適切的研究對象,研究兒童如何練習運用不同的語言或是表達形式來進行溝通,作為一個人類學徒,完全可以理解若是眼前有如此美妙的研究對象和場域,那該是多麼令人興奮的事。

我最喜歡的是主角對於「思考」這件事的思考,不講話或是只能講三個字來進行溝通和回應,甚至進行辯論,其實是非常困難的(在此也非常佩服翻譯,畢竟英文的三個字和中文的三個字可不見得都能找到巧妙完成傳達的對應詞彙),但也因為這樣的限制,在話從口出之前,都必須非常謹慎,要先在腦中思考、篩選過後再說出來,因而減少廢話的產生,從而讓人警醒到原來自己在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的話不見得需要說出口,抑或是說出口的話如果先經過縝密的思考,是不是可以減少不當溝通或是傷害的機會?禍從口出的情況是不是可以減少?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不是可以做到去蕪存菁?當然完全不說話是很難的,但有意識的揀選說出口的話,似乎能夠有更大的助益。

從社會課針對印度而來的研究報告,到最後校長和學生的對峙中出現的,「人人皆享有自由與公義」及「你有權保持沉默」,將架構設定在校園小說中的師生衝突,扣連到涉及整個西方社會重視的價值觀----自由與公義,也反思了教育場域中的師長權威,真是一絕!

2021年12月8日 星期三

《我們叫它粉靈豆Frindle 》閱讀心得

因著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的「全方位故事人」培訓課程,讀了這本非常知名暢銷的校園小說《我們叫它粉靈豆Frindle 》,真是好看極了!作者安克萊門斯真的很會寫,在角色塑造、情節鋪陳,到最後留有餘韻的結局,大人讀來都感動不已!

故事從主角尼克艾倫的角色塑造開始描寫,他不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學生,但他是一個非常有想法且具行動力的學生,不管他想做什麼事,都能有計畫的,從身邊的好朋友開始,一步一步的推展計畫,讓其他人(包含老師、校方)不得不接受他的想法,甚至影響深遠。

故事的另一個主角當然是原本以為的重要反派----葛蘭潔老師,她的出場描述文字非常精準的傳遞這個角色的個性,居住在老舊社區、開老爺車,數十年如一日的從不缺課,藍灰兩件套裝交替,外表一絲不苟,教授英文科目,教室總是擺著一本超級大超級厚的字典,需要兩個學生才抬得動。

我很喜歡這個故事的開場和設定,由字典收錄文字的來由開始,一個聰明富有實驗精神的學生,發明了一個取代某樣東西稱呼的新字Frindle,這個新字的使用從文具店、班級、全校,甚至因為上了全國性的新聞而廣為人知,如同漣漪般一波一波的擴散出去,直到整件事情超過原發明者能夠控制和想像的地步,最後在故事的設定中,這個新字甚至被收入新版的大辭典內,正式達到文字被正式認可的狀態,可以想見身為一位教師作育英才,內心隱而為顯的驕傲。

在這場「戰爭」中,作者是用「西洋棋」局的概念來鋪陳,對弈的兩造,分別有著黑、白皇后和其他諸多棋子,只可惜我不懂西洋棋,但可以感受到作者應用這樣的設定有其文化背景。

今天課程中,史恬老師在導讀時特別題點了「眼神」的重要性,作者花了很多篇幅,刻意描寫不同角色、不同情境下的眼神,最豐富且具戲劇性的莫過於葛蘭潔老師,她時而犀利不留情面,時而溫暖明亮,有時眼神比表情透露出更多的訊息,暗暗指陳故事的走向會往哪去。想想,若一時半刻口罩無法離身,那人際相處能夠提供察言觀色的判準,就剩下眼睛了吧!這也很值得即將或已進入青春期的少年來參考借鏡,知道眼睛就可以說出很多話,洩漏出關鍵的訊息。

究竟是誰把五年級生的團體照寄給記者茱蒂的?這個梗作者沒有說破,留待讀者根據內文的蛛絲馬跡來破解。


2021年11月21日 星期日

《艾瑪的大麻煩》小說導讀先鋒課程心得

為何閱讀少年小說(YA novels)?

史恬老師在「小說導讀先鋒」課堂中提到,在生理上是練習高層次思考,因為字數篇幅比橋樑書更多,所以也是一種專注力的訓練方式;在心理上閱讀小說可以帶來紓解、認知儲存,透過小說內容習得自我保護能力,尋找到自我認同。就社會層面,透過閱讀得到明辨是非、善惡的能力,此為「利己」,因為進入小說角色的心理和生命,練習設身處地的能力,此為「利他」。

這期示範導讀的書籍是 《艾瑪的大麻煩》(The Bad Times of Irma Baumlein),原文是1972年出版,距今雖已40年,但讀起來不致於有違和感,而書籍觸及的內容是孩子生命經驗中很有機會遇到的主題「說謊」。


本書一開始就是「包艾瑪撒了一個謊,那是她有生以來所做的第一件壞事。」我看到破題的這句話有被激發好奇心,畢竟是少年小說,也很想知道這個年紀的孩子說謊犯的錯會是多重大?接續這個「說謊」的主題,延伸出幾個面向:


*孩子說謊的背後


有幾個常見的心理因素:

- 叛逆的心理作祟,因為擔心說實話會受罰,乾脆說謊。

- 為了得到獎賞和注意的「愛面子」

- 逃避現實,想實現心理的願望 


就這本書中的主角艾瑪來說,她原本跟爸媽一起的三人小家庭生活,因為叔公的需求,讓她和爸爸先搬進大宅院裡,裡面的沈重氣氛,宅院內房間、生活等細節的描述,可以感受到嚴謹和僵化,和10歲左右的少女期待的生活所去甚遠,甚至也因為這樣的生活距離,讓她失去可以第一時間和父親溝通的機會和時間。


另外就是,她因為搬進叔公家而轉學至新學校,縱使喜歡看書,這個年紀的孩子也渴望同儕的認同,想要打入團體,不希望自己和其他人不同,或是希望自己有一兩項特出的點可以成為同儕目光的焦點,艾瑪可能就是因為這樣而撒了一個謊,擁有等身大小的洋娃娃,這個設定因為艾瑪是鎮上包氏百貨公司家族成員而顯得合理。她因為洋娃娃的話題瞬間得到同儕的注意,是艾瑪內心深處渴望得到友誼。


艾瑪從茱蒂家帶回一隻倉鼠,不惜以欺騙的手段都要偷偷飼養倉鼠,是因為她在這個大宅院中很渴望有同伴。行禮如儀的管家夫婦,忙碌於百貨公司業務的叔公和父親,重聽的嬸婆,遠在他鄉的母親,這些都無法讓艾瑪得到陪伴和溫暖。這些欺騙的手段,其實都是艾瑪對爸媽無聲的呼喚,她需要重新感受和肯定父母親對她的愛。


而艾瑪說她的洋娃娃有橘子色的頭髮、蔚藍色的眼睛(而蔚藍色這個詞對同年級的孩子來說是較為艱深的難字),對比她後來在百貨公司玩具部看到那個跟她很像的床頭布娃娃,暗示艾瑪對自己的外貌不是太滿意,要面對真實的自己進而接受是不容易的。



*面對孩子說謊


這部作品示範了可以怎麼面對和回應孩子的謊言,裡面的大人在發現說謊的當下,收起批判性的情緒和話語,老師奧雷索小姐說:「你今天晚上的表現很勇敢,足以彌補其他的過錯。」(200頁)有大人接住艾瑪的說謊和被揭穿後的情緒,以同理心面對孩子。而艾瑪的爸爸也站在孩子的角度向孩子道歉,說他應該要早一點將自己的計畫告訴孩子,不要讓孩子在家中處於孤立的狀態。最後就是要陪伴協助孩子找到適當的解決方法。


說真的我在閱讀時看到最後這段轉折,其實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好像這一切從一個謊言開始的混亂,被輕輕的放下,但想想,其實她犯下的也不是什麼無可回天的錯誤,讓孩子有機會說清楚說謊的緣由,找到癥結點,一起面對和解決,才是最要緊的事。


老師還推薦了進一步的延伸閱讀書單《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和《完美替身》這兩本。


*讀後感


作者花了很多篇幅描述艾瑪如何將櫥窗模特兒從百貨公司偷渡回家的過程,中途躲警察、想辦法把大娃娃弄上自己二樓的房間,以及園遊會當天茱蒂和哥哥一起過來想辦法運送娃娃到學校,這些細節的描述,加上緊張驚險的心理,蠻精彩的。


不過也是因為這樣,就會覺得最後艾瑪被抓包的事發經過相形之下略嫌簡略,而且很快的就被原諒,不很肯定這樣輕輕放下對於閱讀者是否能有所感、有所啟發?不過這樣的感受倒也讓我反思,說謊這件事,以及事後的處理,有什麼圓融合宜的方式?特別是孩子漸長,可以預想得到他會因為越來越多各種原因,試圖掩飾、迴避、閃躲,這些心態的轉折,身為父母的我們可以怎麼不過度反應的去面對?這本書的內容是蠻好的示範和啟發。

2021年11月20日 星期六

《我的資優班》閱讀心得



這本書是建中資優班班導寫下的實錄,易讀好看,讀著讀著不覺被拉回高中的回憶,但又同時不免會站在家長的角度預想,如果是我身為高中生的媽媽,我有沒有辦法這麼細膩溫柔的給予孩子信任的空間?

作者在書中不斷的強調,資優生也許是天賦,但不可否認的是努力,享受在其中的努力。點到為止的說出近20年前作者認為可以改進的教育現象,補習、背艱難或取巧的解題方法,為了爭取大學入學增色的課外活動參與而帶有目的去參與社團,也不禁感概這些情況至今似乎沒什麼改善,還多了手機和社群網路的變因,至於等到珊迪再過幾年進入中學階段,不知又會有什麼新的客觀環境變化?
裡面提到一些觀點和我最近這幾個月爬疏資訊獲得的心得不謀而合,語言是很重要的,英文是基本,最好可以再接觸第二第三外語,語言是通往世界的窗,但學習語言並不是死背硬記,而是從大量閱讀和朗讀練習中去習得語感。再者是,課本是有系統的學習框架(特別是高中),不要課本都沒念通就急著去學華麗而快速的解題,學來的可能是支離破碎、不知其所以然。
作者對不藏私的堅持也讓我印象深刻,作者認為,如果你知道一個解題妙方,但不跟其他人分享,就可能錯失了因為你拋出一個方法,而能透過討論腦力激盪得到更多解法妙方的機會,你教會別人的同時,往往也能得到友誼,來日你有其他不會之處,別人也會教你。還有就是合作和同理,這點對資優生來說,更是重要。
看到聰明又厲害的學生一點就通、舉一反三,認真全力以赴的過程,讀來暢快不已。
(還有,阿伯,我有點想念你)

《菲姬闖世界》(Figgy in the World)課後討論

昨晚看完了人生中閱讀的第一本青少年小說《菲姬闖世界》(Figgy in the World),今天早上聽柯倩華老師導讀和討論,2.5小時精彩無冷場。

老師開頭就提到小說是可以協助我們和孩子認識自己和他人,透過情境預先模擬實際生活可能發生的情況,在跟孩子共讀時,就很適合把小說中的衝突點拿出來和孩子討論。《菲姬闖世界》這本小說適合8-12歲,這類的啟蒙小說讓孩子看到主角遇到的問題,在其中的自我掙扎,以及最後的自我實現。
Empower children with dignity and honesty.
接著詢問大家這本書的主題是什麼?上課成員拋出:貧窮、勇氣、愛(家庭/家人之愛)、友情、對世界的知識。接著老師一一分析,我就舉我印象最深的幾個討論:
👉貧窮與苦難
主角 Figgy 的生活並不算富裕,但也不致於匱乏,需要的食物、衣物和家人的愛都擁有。即便處境貧窮,要注意「人的可能性」還是存在。另個要角 Nana 從小經歷苦難,被父親不當對待,逃離家庭被轉而安置在孤兒院,生活也不好,以至於他繼續逃離,在街頭流浪,學到有對有錯的經驗和智慧。即使飽受苦難他仍心存善念,就有學員提問為何經歷種種苦難 Nana 仍能柔軟的對待他人?老師是認為可能因為他逃離的早(故事中的設定是快9歲),還保有對世界的熱情,還有一點是他在帶 Figgy 回到孤兒院之前,在附近等待合適時機時對她唱了一首歌謠:
I see the moon,
The moon sees me.
God bless the moon,
And God bless me.
也有可能是透過強調上帝的愛,當家庭師能時,讓他感覺到還有超越世界更高的主宰在祝福和愛他,以至於能保持正向。
👉故事場景設定:迦納
老師也帶到作者的背景,Tamsin Janu 是澳洲人,家中6個孩子排行老二,大學時念法律和國際研究,從她邊打工負擔學費邊唸書推測家境普通,因有機會到迦納做3個月的志工,白天在孤兒院或學校跟小孩互動,晚上住在當地人的家裡,透過寫日記記錄下她在當地所見所聞,遇到的事件等。當地人貧窮卻不失幽默,充滿韌性和堅忍的精神,讓他決定要將這段經歷以小說的形式寫下來,讓更多的人看見她所認識的迦納小孩。
當地的孩子多半很少離家超過車程幾小時的距離。Figgy 因為想要幫忙奶奶治病,對西方、美國有莫名的幻想,對世界的知識和對醫藥疾病知識上的不足,而私自決定要旅行到美國去找好的藥回來,因此從迦納南邊首都附近的小村子搭著丘丘車和計程車,慢慢的往北推進,最後到了最北邊的博爾加坦加,約莫移動了700-800公里的距離。
即便這個故事的設定是在離我們千里之遠的國家,身在台灣多數孩子的生活並沒有這麼貧困,仍然可以透過閱讀看見普同人性的展現,看到相同的家人之愛、友情和在乎尊嚴的舉動。透過閱讀可以看到世界比我們眼見的更為寬闊,不要被自己的眼睛綁住和限制。
👉友善與幫助
這本小說中,好幾個地方刻意描述了一些細節,讓 Figgy 和讀者去思考,一個人的內在友善與否,不一定能從外表一眼看穿。老師帶著我們細數 Figgy 一路上遇到了人,這些人分別怎麼對待 Figgy 和 Nana,跟孩子一起共讀或導讀時,便可以停下來思考什麼樣的人和舉動算是友善?不友善?是否無意之舉也可能會讓他人覺得不友善?進一步讓孩子去思考,要怎麼去認識一個人?透過觀察行為,知道展現出背後怎樣的價值觀去認識會是比較立體而準確的,而不是只有透過外表好看順眼與否。
他們一路上遇到許多人的幫助,兩位主角也很貼心的協助過他人,像是一開始 Figgy 要出發時在車站遇到家境更不好的同學在賣橘子,她還是掏出錢來買了兩顆。又像是 Nana 明知道婦人有傷寒,還是去關懷和幫助,說:「生病的人比健康的人,更需要有人去拜訪他。」因而染上傷寒,讓自己差點送命。就這點上就很值得跟孩子討論,我們在幫助他人的同時,是否有更好的方式可以在提供協助的同時,也有適當的防護可以保護自己不受傷害?每個行為都會有代價,是否能先預備好,想過再決定要不要做,才比較不會有變成砲灰的感受。
也可以引導孩子反思,我們能夠安然成長到現在,一路上多半都接受過陌生人的幫助,或是好運的都錯過狐狸(參見《母雞蘿絲去散步》),並不是自己有多厲害可以全憑一己之力。
👉問題設定與解答
這部小說開頭提出的問題,到了小說最後都一一得到完滿的解答。Figgy 的問題是她有個非常獨特罕有的名字,她原本不是那麼喜歡;還有奶奶生病了,她認為當地的醫生無法提供協助,奶奶沒有得到好的藥會死掉,她有可能因為這樣沒人照顧而被送去孤兒院。最終奶奶的病在阿克拉的醫院得到解答,雖罹患糖尿病,但只要控制得當並沒有致命的危險。而最後故事結束在幾年後,她在旅途中遇到的大姊姊米雅懷有身孕,願將孩子取名為 Figgy,讓 Figgy 不再為了自己罕有的名字感到孤單而困擾。而 Nana 遇到的問題是無法忍受父親不當對待,逃出來之後一直找不到歸屬,他跟著 Figgy 回到小村落住了下來,在那裡得到足夠的衣物、食物和愛。
讀者會因為故事結局得到心安和滿足,文學如同我們人生的啦啦隊,讓我們夠過閱讀反思,感恩自己所擁有的。這個故事還有好多值得細讀討論的點,大家不妨去找來看。

2021年5月9日 星期日

繪本創作者安.艾珀

從楊茂秀的《重要書在這裡》中得知這位創作者,當初讀這本書時就已經決定要按圖索驥,把書中介紹的繪本創作者都借回來看一看,目前的速度大概是兩個月才有辦法好好讀完一個系列,不過閱讀繪本本來就不是什麼需要趕時間、急得來的事,就照著可以的速度進行吧。

遠流出版社給這系列題名為「安的想像世界」,共4本,每一本的最後都有附上一篇邱瑞鑾採訪和翻譯的訪談紀錄「在想像世界裡遊戲----安.艾珀談安的想像世界」,以及一篇宋珮老師寫的導讀「蘋果的滋味」。

創作者安.艾珀自陳圖文對她而言是不可分開的,互為表裡,而她創作的對象並不以讀者的年齡區分,而只思考如何讓作品作為一個整體的呈現出來,當然有些作品最後出現的樣子比較適合小孩,像是《月亮晚上做什麼?》,有些就真的比較抽象和複雜。不過我認為這並不表示不能跟孩子一起共讀,不同年齡的孩子會讀出不同的滋味,光是看圖也是相當的豐富而饒富趣味。

主角的名字都很奇妙,像是《時間有空》的主角就叫時間有空,《魔樹》的主角叫一成不變,彷彿可以從主角的命名看出這個角色被塑造的性格和情景的原始設定。時間有空踩著高蹺穿梭在白天和黑夜之間,追逐著藍鷺去窺視清晨的美,戴著針帽、圍巾上別著針,彷彿帶著精準而綿長的隱喻,讓對立和截然不同的白天和黑夜之間,縫出一道灰色的緩衝。一成不變每天的生活就是跟著不同時間的房子走,既然是一成不變表示他的每天都一樣,只要擔心時間到了一定要到下一個房間而已。但有一天在咖啡的時間,外頭下雨,他不想離開溫暖的房子到下一個定點,但卻被咖啡壺房間的仙女趕走,他隨著從咖啡中跑出來的小妖精咕嚕咕嚕一起探險,離開了既定的時間。先是到了管故事的巫婆婆家,把童話大亂鬥看完之後,偷拿了魔線球離開,躲避追尋而躲到一棵魔樹上,這棵魔樹上吊著5顆球狀物,分別是大鈴鐺(聲音)、懷錶(時間)、桃子(愛)、青蘋果(回憶)和魔蛋的影子(想像和未知),其實這之間的對應關係也不是必然而明確的,縱使有文字說明,但也留有詮釋和看圖另作發想的空間。

而這幾本創作的色調都蠻飽和的,《藍房子》中有藍色的天空、藍色的大海,希臘的白屋在藍天大海的襯托之下顯得耀眼極了,但艾珀卻透過毛毛鳥的嘴中點出,藍白對比色使得房子顯得渺小,讓蓋房子的人心有不甘的決心將房子漆成藍色,融入大海、融入天空,變得無限的寬大。

感覺作者應該喜歡鳥,幾個作品中鳥類都扮演關鍵的角色,而她筆下的主角都一致的細長,頭小、著長袍,三角鼻子大而紅,很有個人識別度。

最後回到文字,詩意的文字大概是楊茂秀推崇創作者的原因,說真的,詩意的文字在我過往的生活中佔最多數的是唐詩宋詞,都是結構工整的,但新詩相對自由的語法是我陌生的,但這樣的陌生其實留有很多詮釋的空間,帶著自身的經驗出發,依據對不同詞彙的感受和理解,我想每個人看艾珀的書都會有不同的印象和想法。這也是繪本閱讀有趣之處,同一本書可以有很多的讀法。

2021年3月30日 星期二

《有一種工作,叫生活----離職後我學到的23件事》閱讀心得

2021 #5 #Book

忘記在哪看到這本書的推薦,從圖書館預約到快要到期才翻開來,其實看了書的前半段感到有點礙謔(gāi-gio̍k),畢竟我離學校畢業開始工作已經超過5年,這種三十初的體悟在我這近不惑之際看來實在有點不合時宜,耐著性子看到最後,著實有些值得參考和省思之處。

作者人文社會學系的背景,擔任國際志工的媒合工作,和我過去的背景或有些可以類比同理之處。不得不說,看到後面作者在書寫個案時,文筆平實流暢感人,讓我再次感嘆,人呢,還是要從感動自己的人事物開始書寫,才有可能感動別人。

人生在每個不同的階段多少都會遇到主客觀的瓶頸,我最近也在思考所謂的主流價值、傳統觀念究竟被我潛移默化多少,到不自覺時不時拿出來鞭策自己,甚而自我懷疑和貶抑。我呢,當然不可能輕易屈服,但是找了好些事塞進自己的生活,漸漸讓我再次感受到「自以為重要」的問題又纏上我的心,沒有任何外在的事務或事物會比自己和我的家人更重要,我極於想要證明自我價值的貪婪不自制,已經開始殘害到我的生活、精神和身心。

我其實漸漸有找到我想要做、也覺得是有興趣且有意義的事,但這條路上還是會看到自己的不足,進而自我懷疑,像是覺得自己做的沒有別人好,但卻忘了肯定自己的來時路,可不是沒有根據就好高騖遠,如同很多人說的,過去的努力和學習都不會是白費的,只是不知道哪一天會剛好匯聚在一起擦出火花。那些在我自我低落時,令我備感壓力和自覺不如的夥伴,換個角度想就會是能切磋、推動自我增長的善緣。

不管怎樣都得回歸到自身,你的生命的渴望是什麼?那才是能夠促使你坦然走在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推進器,說真的,這些都是老生常談,但人呢,健忘的人,或許就是要不時的看這樣的書,提醒自己,該看看自己的長處,思索回望做出選擇的初衷(畢竟只要願意,還有很多開放的可能性,為何你選的是這個而不是那個),感到困頓時就蹲下來,才有足夠的動力和高度再次奮力一跳。

2021年3月4日 星期四

20210303 2021TIFA《米蒂亞》阿姆斯特丹劇團(劇院同步直播)

很奇妙的經驗,坐在劇院裡面觀看遠在地球另一端的阿姆斯特丹劇場內,演員在劇院舞台上演戲。因為開場的舞台投影太成功,空無一物的舞台角度跟戲劇院的如此一致,演員的大小跟真實看到的高度一般,讓我一度有種錯亂,覺得他們應該穿越任意門來到台北吧。

80分鐘的《米蒂亞》相當濃縮而精緻。原版《米蒂亞》的故事,我其實只記得片段,像是米蒂亞讓公主穿了無法脫身的洋裝,之後也殺死了自己的小孩,這一切只為了報復負心漢。至於故事怎麼開始的,已經沒啥印象。

這個版本的《米蒂亞》開場是女主角Anna和先生Lucas的對話,他們在討論Anna的畫作,是一幅沉船的諾亞方舟,動物都淹死了,半浮在海上死亡的鴿子,嘴裡還銜著一根樹枝。看到這裡就已經讓我覺得很詭異了,但這真的是很巧妙的隱喻,原本方舟應該代表的是逃脫災難的希望之船,但這艘船卻沉沒了,當然上面的所有動物都跟著毀滅,對照結尾的大火燒毀了一切,真是首尾呼應。

透過Anna和Lucas的對話,社工的說明,可以慢慢爬梳出故事的梗概,一個對外遇丈夫下篦麻油毒的妻子,被小三報警被抓,丈夫出面指出她可能有精神問題而逃過牢獄之劫,一段時間後,離開精神病院得以回到家裡,希望回到過往的美滿的家庭生活,但卻因各方的刺激而一步步的走向萬劫不復。

大兒子拿著手持攝影機,想用影像寫日記,卻因此錄下父母原本約定好的分手炮,還放給小三看,讓小三跑去跟元配理論。大概就在這個情節的轉折開始,舞台中央從上不斷地落下象徵灰燼的黑色塑膠紙屑,爾後這些紙屑被拾起和撒落,到最後讓大火吞噬的畫面顯得寫實而唯美。

故事的中間有一段故事中的故事橋段,是Anna在社工的安排協助之下在一間書店工作,這是幫助這類人重返社會的安排,書店的主人朗讀了一本書的一個故事,一位長期受暴的婦女,因為受不了先生上廁所總是不對準馬桶,在一次因為外溢尿液而滑倒後,憤而持刀割下丈夫的陰莖。演後座談上有觀眾問了安排這個橋段的用意,演員回答說,一來這跟《米蒂亞》一樣也是一個悲劇故事,像是每天在新聞上都可以能看到的地方軼聞,導演試圖要呈現的是,希臘悲劇的故事沒有離我們的生活那麼遠,而當代的事件變成故事被一再轉述後,會產生更深的意義。

整齣戲看下來,我只有對一個橋段的安排有點困惑,就是 Anna 提出要求要和 Lucas 發生關係才願意簽字離婚,縱使一開始 Lucas 嚴正拒絕,但在激烈爭吵後還是發生了。之後女兒手抖動的拿著托盤,想要拿煎餅還是鬆餅去給爸媽,但因為手抖的太嚴重把水潑灑出來,浸濕餅乾。而兒子在一旁手持攝影機繼續他的影像日記,Lucas 發現被拍要兒子關掉電源未果,怒而說出兒子就是因為這樣才沒有朋友,讓兒子備受刺激憤而離去,反倒是 Anna 裹著棉被在後面追去想要安慰兒子。這段父親諷刺兒子沒有朋友,不知目的為何,因為前後都沒有特別提到兒子的表現,顯得有點突兀。

這戲看到最後,不知為何我開始有點肚子痛,結束後才知道10分鐘後有連線演後座談。本想直接離開,但還沒出劇院就看到戲友ku,簡單交換了一下看同步直播的心得後,她勸我既然都出來了就留下來聽,想想又走回原位(因實名制需坐在相同的位子)坐下。演後座談不容易之處在於語言的轉譯,即便兩廳院方有安排戲劇及英文專長的口譯人員,但有些真的難以完整轉譯,再加上演員也是以不一定是母語的英語來回覆,這一來一回的落差,讓討論的精彩度多少遜色了些。

但這些提問有的蠻有意思的,印象最深的幾個是:

👉對演員和劇團來說,直播和一般演出有何不同?

男演員 Aus Greidanus jr. 說開場面對的是攝影機而不是觀眾席的觀眾,一開始會覺得有點奇怪,但進入對角戲後就可以專心演出,而且知道攝影機背後真的有觀眾在看,就比較能忽略周遭環境的不同。女演員 Marieke Heebink 覺得有觀眾的差別在於多少會有噪音和聲響,而且演出時觀眾會散發一種能量和氛圍,缺少這股能量其實是有差的。

而總監 Ivo van Hove 說,當初在跟導播團隊討論直播時,其實在思考的是劇場和影像呈現的差異,影像呈現可以透過剪接、運鏡的效果來突顯故事內容,但真實的劇場是靠演員的張力和整體來讓訴說故事。如何巧妙的運用攝影的長處,像是帶到演員臉部的特寫,從空中往下俯拍,讓觀眾得以用以往不可能的視角來觀賞,但又不影響和破壞本該由演員的演出呈現的戲劇效果,不管是獨腳戲、對手戲,就必須像是足球比賽的轉播,要跟著那顆球,但又不過份的破壞整體的效果,真的是蠻考驗的。不過因為原本的演出,舞台上方本來就有設置投影幕,就有利用攝影和即時投放帶出某些戲劇呈現需要的效果,所以也不能說是因為要直播才有攝影機和投影的片段。

👉演員如何認同進入角色?

這題我覺得女演員回答的非常好。兩廳院方的主持人有稍微介紹,這齣戲是劇院委託導演編導製作,男演員 Aus 提到導演在寫劇本前跟演員有大量充分的討論,爾後才寫下劇本,而演員也是有家庭小孩的,所以不是太難去進入角色。女演員 Marieke 接著說,這齣戲除了是關於復仇,也是關於 exculsion,女主角Anna 發現自己在家庭、工作,甚至是性方面都被孤立隔絕,Marieke 說若有一天她到劇院,卻被告知要交出鑰匙,不用再來上班/演戲了,其絕望可想而知,她應該也會發瘋。尋著這樣的普同人性出發去思考,就不難帶入角色的心境,而且由愛生恨到自毀一切也不是無法想像的事。

最後深深地覺得我們還能夠自在的進出劇場看演出真的很幸福,在同步直播的舞台畫面上看到自己和喜歡的劇團導演和演員同框,也真的是戲迷的幸福,更別說現在看戲的頻率根本不到以往巔峰期的百分之一,能在週間的晚上一連看到好幾個因看戲結識至今搞不好有十年的好友,更是開心的事啊。

2021年3月1日 星期一

《只有媽媽做得到激發孩子的運動潛能》閱讀心得

2021 #1 #Book

珊迪的學校每學期都會讓家長輪流傳閱兩本書閱讀寫簡短的心得,過去多半是要玩具閱讀,畢竟我看的教養書和文章可比他多不知凡幾,這次帶回來的是一本名為「只有媽媽做得到,激發孩子的運動潛能」,雖然看到書名忍不住翻了白眼,但想想在日本社會女性有了孩子有很大部分就是退出職場進入家庭的狀況來說,跟學齡前的孩子相處的時間還是媽媽比較長,就先不計較。
書中列出9個「魔法動作」:踢、跑步折返、跳躍落地、接球、打擊、投擲、拍球、翻滾扭動、維持平衡,是對幼兒很棒的基礎動作,也說明了去公園、做家事或是親子在家玩樂就可以達成這幾項動作的方式,對我來說是蠻好的提醒。
裡面提到一些我覺得有意思的地方是,作者說日本家長會在學齡前幫孩子找運動教練來補體操的動作,為了是讓孩子進到小學能夠達成學校的基本要求,像是跳箱、跳繩、翻滾之類的。書中列出統計上家長讓學齡前的小孩學習的才藝前六名分別是:英語/英文會話、游泳、運動/體操(體育)、音樂、舞蹈和腦部開發,這樣的數據參照我這幾年來當全職媽媽接觸到台北家長的狀況,是蠻有趣的對照。
作者提到最好讓孩子接觸各種運動,若真的想要培養任何一項運動的國手,中學之後再專精學習都不遲,主要是越小專門練某項運動,可能會導致姿勢不良或運動傷害。看到作者特別強調這段,就在想他試圖對話的是哪一類的日本父母(甚至翻譯成中文後,是哪一種家長群),哈哈。
想想以前在實驗蠻幸福的,幾乎每種運動的類型都有接觸過,雖然後來沒有繼續參加游泳比賽,但至少運動真的就變成長大後很自然會想到要去做(雖然沒有常常做就是了)的休閒娛樂。
(這本書全長182頁,大概2小時完食)

20210301 CH「從大人的繪本閱讀到提升親子共讀力」筆記和心得

這陣子因為ClubHouse知道 一起讀、一起玩 這個粉專,今天中午跟到「從大人的繪本閱讀到提升親子共讀力」的討論,才知道原來這個粉專是《小黃點》的譯者周婉湘發起的!《小黃點》是我還沒當媽媽前因為表妹旺來工作需要,請我去圖資圖幫忙借書才知道的書,可以說是小時候閱讀的漢聲出版繪本之外,長大後第一本接觸的繪本,對我來說略略有朝聖迷妹的心情在看待。

這次的討論是從周老師組織的讀書會出發,主要發言的是讀書會的成員,主題有三個:
一、大人為什麼研讀繪本?
周老師先提到最近 NY Times 的文章「Your Kids Aren’t Too Old for Picture Books, and Neither Are You」,也提到作者 Pamela Paul 有出版一本書<How to Raise a Reader>,提到繪本的閱讀幾歲開始都不嫌晚,大人自己開始看也是很合適的。
接下來讀書會成員和聽眾討論到 Graphic novels 和 Virtual literacy的部分(但因為我對此實在不是太關注,就讓它過去了)。
二、在讀書會中的學習、收穫為何?
這個讀書會有以《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作為參考書籍進行。
繪本作為兒童藝術的啟蒙,成員因為孩子而接觸繪本,從為了孩子的媽媽的角度來讀,轉到自己喜好的出發點。但在讀書會不同背景的成員相互激盪之下,而有更多、更深入的討論,讀書會作為閱讀心得的輸出,之後再加上書寫紀錄,對成員來說收穫很多(「一起讀、一起玩」的粉專上有網站,成員將讀書會討論的內容書寫記錄下來)。
三、不同的繪本閱讀方法如何影響你對閱讀的看法,及親子共讀的品質?
這部份的討論成員有大致介紹他們之前討論過的主題和內容:
📚不同版本童話繪本的比較:如三隻小豬、小紅帽、白雪公主、藍鬍子等等
📚共讀同一本繪本《Voices in the Park》從各個方面一起討論激盪
📚《閱讀兒童文學的策略》其中一章
📚針對Anthony Brown每個人選一本作深度閱讀、報告討論
成員分享我覺得很值得紀錄的點如下:
👉美國小學已有用小學孩子的語言,帶孩子分析不同版本的繪本。
👉繪本精讀/慢讀:繪本在一個讀者面前的壽命有多長?唸過的5分鐘?量變真的能產生質變?共讀時跟孩子討論,跟孩子分享自己的喜好觀點及詮釋,說明自己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久了孩子也會從中學習和受到刺激,練習用自己的觀點表達,培養出獨立思考的能力,思考和覺察才會出來。而這樣的討論,跟孩子的連結也變深,待孩子心智上更成熟時,回來閱讀可能會有更深的啟發。
👉啟發孩子閱讀的好奇和興趣,孩子自己願意閱讀,進入心流,進入純粹只有自己和書本的關係。
👉身教,讓孩子看到媽媽有培養自己興趣開心的感覺。大人怎麼讀書,示範給孩子看,孩子都在學。對孩子未來寫作和說故事的能力都會很有幫助。甚至大人自己進一步的進修,如英諾桑提的線上課程。
👉共讀並不只有跟小孩,有成員和先生一起討論 Into the Forest 繪本,發現每個人在意的、觀察到的點都不太一樣,也是促進家庭成員交流的方式。
👉共讀時讀書的語氣,是開心、不耐煩,還是?共讀時與孩子之間的距離,是抱著孩子唸?還是孩子可以觸碰到你?孩子可以感受到你身上的味道?這些故事以外的聲音和觸覺、嗅覺的記憶都會讓孩子記得、傳遞下去。
👉跟孩子共讀時,我們跟孩子一樣,站在同一個角度一起閱讀,一起找線索,think aloud。有更多話題跟孩子討論,為什麼這個人被擺在這裡?這個角色為什麼要講這個?
👉閱讀的方法:從封面開始看圖,把書衣脫掉看是否有另個封面(看看有沒有不一樣,不一樣也有隱含的意義),看蝴蝶頁(前後有的不一樣,和書籍的主題內容有關,有的故事從蝴蝶頁就開始了),小小的設計都在說故事,跟孩子一起討論,找出彩蛋和小秘密。
👉Project 形式的閱讀:例如小孩看到動物被吃掉,後來問那吃完去哪裡?從《三隻小豬》進到《三隻小豬的真實故事》,在到《野狼的肚子我的家》,這樣的主題計畫式的閱讀多了很多樂趣。
👉看小孩挑的繪本,也是了解小孩的方法。
👉把繪本拿出來演
👉組讀書會是培養相互尊重的過程,因為成員的介紹去閱讀原本不會翻開的作品,進而會想繼續去找延伸的討論,原來這本書可以這樣讀。
👉讀書會的成員是因為各種原因移居美國,有成員面對教導移民的第二代,提出帶他們創作屬於自己個人移居的新故事的產生,是很有意義的。
最後有個聽眾分享一個很棒的觀點,在閱讀繪本時注意繪本使用的媒材,可以帶孩子可以實際去操作。可以從單純的繪畫,或是利用如樹葉等身邊可以搜集到的素材進行創作,重點是帶來子經歷過程的呈現,對年紀小的孩子也可以提升手的靈活度。對大人來說,是嘗試拉回用繪畫溝通的能力。
*
聽著聽著有點羨慕這樣難得的讀書會形式的存在,忍不住也舉手分享了自己過去一年參加
Charlene
在書林「繪本生活樂讀會」的大人英語繪本讀書會的經驗,一來是因此而接觸到很多就自己原有的人文社會科學的背景和自身興趣不會去翻閱、購買的繪本;二來是跳脫為了孩子選書的一些功能性目的去閱讀,從繪本共讀的討論中開拓新視野,也因著讀書會成員不同背景的討論和交流,得到很多知識和啟發,而這些過去不曾主動接觸的繪本,在帶回家與孩子共讀的過程中也開拓孩子的視野。
另一個覺得非常有收穫,也是我過去沒想到的是,可能因為覺得孩子還小,以聽故事為主,卻沒想到可以從中慢慢練習表達個人對圖像、情節的想法,提出來跟孩子討論,引發他們去觀察、探究的興趣。
還有一個想法是,很感謝過去近一年加入大V破喉嚨的社團,為了參與點名而要每個月找一個主題,帶孩子一起操作或是參與活動,找相關的繪本進行延伸的閱讀和討論,最後在輸出成文字紀錄與大家分享。其實這個過程就完全是成員有提到的計畫主題式的閱讀,這樣持續的紀錄,久了之後真的會小有成就感,在全職看似時間事情多是瑣碎的育兒生活中,留下一點一滴跟孩子互動的紀錄,相當珍貴啊。

20210227 CH 「[兒童文學閒聊趴#4:不談兒文、來看台漫] 親愛的,他們把博物館變漫畫了」筆記

十點後滑到一個很合我興趣的房間「兒童文學瞎聊趴」,我居然到這次才知道,這個由童書新樂園發起的房間已經第四場了!

因為沒跟到前半小時的討論,其實不很清楚已經談過的內容,但說明提到的博物館漫畫,直覺想到就是CCC創作集,不過我也沒看過,身邊也沒有青少年,不確定是不是如其中一個講者所述,小孩會覺得這類/主題的漫畫是無趣的。
就我自己以前的漫畫閱讀經驗是,國中開始看比較多日本漫畫,像是CLAMP的好幾部都有追完,高中之後不確定是同儕還是什麼因素,就真的幾乎沒有在看。一直到去夏威夷交換時修了 Dr. White 的課History and Memory,讀了指定讀物《Maus》(中文版為《鼠族》)才第一次接觸到紀實漫畫,但也僅止於此,漫畫一直不是我會主動閱讀的書籍類型。當然後來知道有網路漫畫,不過一直就沒有想要去找來閱讀的動力。
期間討論到漫畫以書本和網頁的呈現上有著明顯的不同(固定框格翻頁及下拉式),我覺得是蠻不一樣的閱讀習慣的轉換。另外就是有人提到,好像我們自己成長的過程是有在看漫畫,但當了父母後好像會覺得孩子看漫畫不好,會想去禁止。但重點應該是不偏廢,不特別只在一種閱讀、休閒形式才是要緊的。
討論最後有個聽眾問了要如何帶小孩進入文字書的閱讀,因為若想不要補作文,大量閱讀的基礎是必要的。蔡明灑老師分享了兩個點讓我很有感,她說新竹那邊有媽媽全台語朗讀書本給孩子聽!另個點是「羅德達爾」的書在小孩中班開始,就可以透過朗讀的方式介紹給孩子,這是我目前共讀上以繪本和英文讀本為主沒想過的,覺得之後可以來試試。當然也期望之後可以幫孩子找到兒童小說讀書會的伴~~
據悉之後週六晚上9點會再開房,下次要討論的是群募繪本,這我超有興趣想知道,最近一兩年來時不時就會看到,除了《秘密派對》是跟朋友團一起買的,其實我還是抱持觀望的態度,蠻想知道兒童文學專家怎麼看的!

20210220 CH 「繪本 X 不只是繪本」筆記

稍早跟了一場跟繪本有關的對談,是由
Hannah H.
發起的討論,有記下的重點如下:
📚表達訓練:把形容詞、情緒的詞圈起來,先針對不同等級的形容詞請孩子模仿和演繹,在共讀之前或之後做,孩子對這本繪本的印象會很深刻,表達情緒感受的能力也會有所提升。
📚請孩子自己講故事,錄下來。
📚講完繪本,問開放性的問題跟小孩一起聊聊
📚Goodnight gorilla:那隻小猩猩是小孩,要孩子練習自己睡的時候,一開始可能會一直想要跑出來跟爸媽一起睡,最後可以問孩子要怎麼讓小猩猩回去睡覺?
📚講故事的時候不一定要照文字講,如《放羊的孩子》,每次講村民的生氣程度,用不同層次的形容詞來說故事,小孩可以學習到更豐富的表達詞彙
📚講故事時配合故事內容加入環境情境的轉變,像是開燈關燈
📚爸爸和媽媽在講故事的時候,在語言的用法和解讀上是不同的,鼓勵雙親都要跟孩子一起共讀說故事
📚童書繪本大搜查線 Mocha Chuang :每天逼自己寫一本繪本,分享自己的觀察和延伸心得
📚對小孩很愛很愛的繪本,共讀好幾次後,邀請小孩自己手作喜歡的故事書,參考網路上如何用一張紙摺成8頁的書,有與談人推薦《一起讀,一起玩》
📚小孩如果非常喜歡某本書,一直要家長唸,一陣子後可以讓小孩自己重述喜愛的故事,從細節描述進行語言組織邏輯、流暢度的訓練
👉Hannah有提到維多叔叔在訓練DJ時,會要他們完整的描述做一件事的細節,邊做邊說,像是開車要先感應/插入鑰匙,打檔等等。
📚小孩喜歡某一本書,去了解他喜歡的原因,像是角色、情節之類的,作為後續購書的參考
📚鼓勵每個人創作屬於自己文化的繪本
📚保留小孩自己選書的空間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