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奇妙的經驗,坐在劇院裡面觀看遠在地球另一端的阿姆斯特丹劇場內,演員在劇院舞台上演戲。因為開場的舞台投影太成功,空無一物的舞台角度跟戲劇院的如此一致,演員的大小跟真實看到的高度一般,讓我一度有種錯亂,覺得他們應該穿越任意門來到台北吧。
80分鐘的《米蒂亞》相當濃縮而精緻。原版《米蒂亞》的故事,我其實只記得片段,像是米蒂亞讓公主穿了無法脫身的洋裝,之後也殺死了自己的小孩,這一切只為了報復負心漢。至於故事怎麼開始的,已經沒啥印象。
這個版本的《米蒂亞》開場是女主角Anna和先生Lucas的對話,他們在討論Anna的畫作,是一幅沉船的諾亞方舟,動物都淹死了,半浮在海上死亡的鴿子,嘴裡還銜著一根樹枝。看到這裡就已經讓我覺得很詭異了,但這真的是很巧妙的隱喻,原本方舟應該代表的是逃脫災難的希望之船,但這艘船卻沉沒了,當然上面的所有動物都跟著毀滅,對照結尾的大火燒毀了一切,真是首尾呼應。
透過Anna和Lucas的對話,社工的說明,可以慢慢爬梳出故事的梗概,一個對外遇丈夫下篦麻油毒的妻子,被小三報警被抓,丈夫出面指出她可能有精神問題而逃過牢獄之劫,一段時間後,離開精神病院得以回到家裡,希望回到過往的美滿的家庭生活,但卻因各方的刺激而一步步的走向萬劫不復。
大兒子拿著手持攝影機,想用影像寫日記,卻因此錄下父母原本約定好的分手炮,還放給小三看,讓小三跑去跟元配理論。大概就在這個情節的轉折開始,舞台中央從上不斷地落下象徵灰燼的黑色塑膠紙屑,爾後這些紙屑被拾起和撒落,到最後讓大火吞噬的畫面顯得寫實而唯美。
故事的中間有一段故事中的故事橋段,是Anna在社工的安排協助之下在一間書店工作,這是幫助這類人重返社會的安排,書店的主人朗讀了一本書的一個故事,一位長期受暴的婦女,因為受不了先生上廁所總是不對準馬桶,在一次因為外溢尿液而滑倒後,憤而持刀割下丈夫的陰莖。演後座談上有觀眾問了安排這個橋段的用意,演員回答說,一來這跟《米蒂亞》一樣也是一個悲劇故事,像是每天在新聞上都可以能看到的地方軼聞,導演試圖要呈現的是,希臘悲劇的故事沒有離我們的生活那麼遠,而當代的事件變成故事被一再轉述後,會產生更深的意義。
整齣戲看下來,我只有對一個橋段的安排有點困惑,就是 Anna 提出要求要和 Lucas 發生關係才願意簽字離婚,縱使一開始 Lucas 嚴正拒絕,但在激烈爭吵後還是發生了。之後女兒手抖動的拿著托盤,想要拿煎餅還是鬆餅去給爸媽,但因為手抖的太嚴重把水潑灑出來,浸濕餅乾。而兒子在一旁手持攝影機繼續他的影像日記,Lucas 發現被拍要兒子關掉電源未果,怒而說出兒子就是因為這樣才沒有朋友,讓兒子備受刺激憤而離去,反倒是 Anna 裹著棉被在後面追去想要安慰兒子。這段父親諷刺兒子沒有朋友,不知目的為何,因為前後都沒有特別提到兒子的表現,顯得有點突兀。
這戲看到最後,不知為何我開始有點肚子痛,結束後才知道10分鐘後有連線演後座談。本想直接離開,但還沒出劇院就看到戲友ku,簡單交換了一下看同步直播的心得後,她勸我既然都出來了就留下來聽,想想又走回原位(因實名制需坐在相同的位子)坐下。演後座談不容易之處在於語言的轉譯,即便兩廳院方有安排戲劇及英文專長的口譯人員,但有些真的難以完整轉譯,再加上演員也是以不一定是母語的英語來回覆,這一來一回的落差,讓討論的精彩度多少遜色了些。
但這些提問有的蠻有意思的,印象最深的幾個是:
👉對演員和劇團來說,直播和一般演出有何不同?
男演員 Aus Greidanus jr. 說開場面對的是攝影機而不是觀眾席的觀眾,一開始會覺得有點奇怪,但進入對角戲後就可以專心演出,而且知道攝影機背後真的有觀眾在看,就比較能忽略周遭環境的不同。女演員 Marieke Heebink 覺得有觀眾的差別在於多少會有噪音和聲響,而且演出時觀眾會散發一種能量和氛圍,缺少這股能量其實是有差的。
而總監 Ivo van Hove 說,當初在跟導播團隊討論直播時,其實在思考的是劇場和影像呈現的差異,影像呈現可以透過剪接、運鏡的效果來突顯故事內容,但真實的劇場是靠演員的張力和整體來讓訴說故事。如何巧妙的運用攝影的長處,像是帶到演員臉部的特寫,從空中往下俯拍,讓觀眾得以用以往不可能的視角來觀賞,但又不影響和破壞本該由演員的演出呈現的戲劇效果,不管是獨腳戲、對手戲,就必須像是足球比賽的轉播,要跟著那顆球,但又不過份的破壞整體的效果,真的是蠻考驗的。不過因為原本的演出,舞台上方本來就有設置投影幕,就有利用攝影和即時投放帶出某些戲劇呈現需要的效果,所以也不能說是因為要直播才有攝影機和投影的片段。
👉演員如何認同進入角色?
這題我覺得女演員回答的非常好。兩廳院方的主持人有稍微介紹,這齣戲是劇院委託導演編導製作,男演員 Aus 提到導演在寫劇本前跟演員有大量充分的討論,爾後才寫下劇本,而演員也是有家庭小孩的,所以不是太難去進入角色。女演員 Marieke 接著說,這齣戲除了是關於復仇,也是關於 exculsion,女主角Anna 發現自己在家庭、工作,甚至是性方面都被孤立隔絕,Marieke 說若有一天她到劇院,卻被告知要交出鑰匙,不用再來上班/演戲了,其絕望可想而知,她應該也會發瘋。尋著這樣的普同人性出發去思考,就不難帶入角色的心境,而且由愛生恨到自毀一切也不是無法想像的事。
最後深深地覺得我們還能夠自在的進出劇場看演出真的很幸福,在同步直播的舞台畫面上看到自己和喜歡的劇團導演和演員同框,也真的是戲迷的幸福,更別說現在看戲的頻率根本不到以往巔峰期的百分之一,能在週間的晚上一連看到好幾個因看戲結識至今搞不好有十年的好友,更是開心的事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