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溫德比之謎》閱讀心得


 《溫德比之謎》這本書的書腰上寫著:

一具兩千年的沼澤屍體,是渴望成為戰士的女孩,還是體弱善良的男孩?在歷史與故事交織中,一探說故事大師背後的創作思維。


短短的幾行字清楚的說明這本青少年小說的梗概。


這本書的作者Lois Lowry就是得獎作品《數星星》和 《記憶傳承人》系列的作者,我只看過《數星星》,對於她描寫細節、鋪陳緊張氣氛和鼓舞砥礪人心的字句印象深刻。


這部小說比一般的青少年小說來的薄,我本來以為很快就可以看完,一翻開看目錄,分為五部,一三五皆是「歷史」,中間夾著兩個角色的故事。第一部歷史的開頭重現1952年在泥炭沼澤發現屍體的現場,敘述為何在泥炭沼澤這樣的地方保留的屍體仍有皮膚、頭髮和指甲,看起來很像剛發生的命案現場。


接著讀到「我們每個人都有故事,我有,你有,我們家郵差也有....」,我瞬間疑惑了,這是什麼意思?剛開頭不就是故事開始了嗎?為何會在沒幾頁處出現「我」?這個「我」是誰?是作者嗎?為何作者會在此處現身?帶著問號繼續讀下去,這才發現這不是一本常見的小說,是一本後設的書寫形式,作者一邊寫故事,一邊跟讀者說他是怎麼建構出故事的,有憑有據,作家深入研究泥炭沼澤和溫德比女孩,從人類學家研究出來的成果,依據這些細節想像還原出在數千年前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接著,第二部歷史提到在數年之後,新的研究技術出現,DNA研究、電腦斷層掃描和3D成像,推翻了1950年代的斷定,這不是個女孩,而是個營養不良、健康狀況很差的男孩。作者認為這項新發現使得故事整個改觀,她將重點改放在第一個女孩故事中就有出現的男孩,以他為主角重新寫過,在同一個框架之下,填入不同的細節,尋找另一個更接近事實的故事。很像是考古學家在做的事啊,試圖透過可以得知的線索去重建未有文字記載的人類生活,只是小說家聚焦的範圍再更小一點,建構出一個立體、可信的人物故事。


中文版的前頭書頁就有溫德比女孩出土的照片,附錄還有相關標本的照片和解說,很少在小說中看到考古出土資料和相關的物件說明,應該蠻適合念考古的人來閱讀。


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邀請柯倩華老師在 #探索多元文學系列 課程中,選這本書作為文本來分析討論。倩華老師從作者Lois Lowry的介紹開始,1937年生,因為父親是軍醫的身分,他的家庭跟著四處移動,曾在二戰後去日本唸書,她在大二就結婚,對象也是名軍人,也跟著在美國四處移動。曾任記者、會攝影,童年的夢想就是成為作家,作品登報後被編輯看到轉推薦她寫青少年小說,至此筆耕不綴至今。這段人生的歷練,讓她有明確的反戰、反極權、女性主義的理念。


她筆下的兩位主角,其內外在都有不小的落差,皆勇敢的反抗加諸在他們身上的命運,發展出強大的內在生命,讓生命有意義。而這些意義如何彰顯出來?就是從細節堆疊出來的,角色決定情節,情節說明角色。像是第二個故事中的男孩,因為體弱被同年齡男孩排斥,發展出自然觀察的能力和特質,細心的觀察鳥骨或牛骨,聆聽各種鳥類的鳴叫,即便沒有人認同讚賞,這些經歷和特質讓他在最後幫助鐵匠把骨頭喬回去,做出勇敢的善事,讓生命有意義。即便從科學研究中,大家都知道最後女孩和男孩的下場是年輕的死亡,可以看到作者試圖透過故事賦予小孩尊嚴和成長,啟發角色行為的內在意義。


倩華老師提到,作者是思索意義和賦予意義的人,什麼樣的知識能幫助人賦予意義?不只是知識堆積而已。而這些豐厚的知識,是人類共同累積出來的,小說雖然是虛構的,但並不是天馬行空,本著知識而建構出符合邏輯的細節和內容,讓讀著有機會更深入、更慢的去閱讀,啟發對生活、對世界的好奇心,讓小讀者知道人是有不同的可能性的,知道這些比不知道來的好,小說作為精神糧食是很有養分的。


《想飛的孩子》閱讀心得

 #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 每年都會推出兩次 #全方位說故事高手 培訓課程,下半年的課程其中一堂邀請到林蔚昀老師講《想飛的孩子》一書,因為現任志工可以免費回訓,收到課程資訊就把這天記下來,還去圖書館借了書來看,可惜後來那天是師美館安排志工參訪常玉展,我就改變主意先去聽導覽看展,事後再申請影片自己看。

《想飛的孩子》是一本蠻特別的書,書裡面有文字和插畫,都是出自Joke van Leeuwen,故事一開始就很有趣,圖上有三條線,「畫三條線,稍微彎曲一下,再把它們疊在一起,就是我們這個故事的背景了。」(5頁)


主角是位賞鳥愛好者華倫,喜歡背著圖鑑和望遠鏡出門,有次無意間在樹叢下發現一個生物,有著小女孩的外貌,但上肢不是雙手,而是一對翅膀。他叫了幾聲發現這是沒有人的生物,就把她帶回家。他跟太太提娜沒有小孩,就把這個生物當成自己的小孩來養,為她取名(原本叫鳥鳥,但她發不出ㄠ的音,改叫妮妮)、教她生活的一切,包含發音講話、用餐禮儀等等。也思考到如果出門,要如何不讓人對那對翅膀起疑。


林蔚昀老師在課程中基本上是按照故事的進行來說明,並穿插幾個緊扣書中內容的提問:

如果你愛的人和別人不一樣怎麼辦?

你有辦法讓他做自己嗎?

如何在自己和社會取得平衡?


這真的是對父母來說很大的提醒,自家的小孩長到目前為止,看起來跟其他小孩沒什麼兩樣,但小至冷天出門要不要穿外套,大至他現在的閒暇時間自己想要安排做什麼,我都很難讓他「做自己」。身上背負著外人檢視自我的眼光,超容易拿這些挑剔的眼神來檢視自家的小孩,拿著自以為的社會眼光來規範自己和小孩。


這本書還有一個有趣的設計和橋段,幾個接觸過妮妮的人想要當面跟她道別,因此追蹤她到一個湖邊的「水邊心旅」,這地方以白話文來說就是精神病院,在裡面的人被分在不同顏色的區域,有支持團體、照護人員協助和評估,如果情況好轉就能離開這個地方回家。能在青少年小說中自然的置入精神照顧的議題,是不常見的。


最後,這些人分別有機會看到妮妮,放下心中的芥蒂,能夠繼續向前或是回到原本的生活中。不管是深知鳥類習性的華倫,或是因為照顧妮妮而有越來越多不同感受和期待的提娜,都是身為家長的我們很好的對照和參考。


蔚昀老師在分析文本後,接著分享她是怎麼跟小孩共讀這本書,放了摺紙、絨毛娃娃等劇場的形式帶著小孩一起玩,她有特別說明不會每本書都這樣跟小孩共讀,是依照小孩的喜好和共讀時隨機迸發的想法來進行。這倒是給我這個很沒點子的媽媽蠻好的的示範和提醒,如果共讀一本好書,小孩也喜歡,小孩自發有些創意的詮釋構想,那家長是不是可以跟著一起玩呢?


《也許是愛》閱讀心得

2024年葛老師帶領的青少年小說讀書會最後一場,閱讀的是《也許是愛》、英文書名為《Flipped》,電影名是《怦然心動》(Netflix上有)。

茱莉的爸爸跟茱莉說:「適合的光線是最重要的,茱莉。」「一幅畫的整體,大於畫中各個元素的總和。」接著繼續解釋,一頭牛只是一頭牛,草地只是長著草和花的一塊土地,穿透樹叢的陽光,也只不過是一道道光線而已,但將它們全集合在一起,就有了魔法。(55頁)


這是一本關於青少年的感情小說,小說的編排方式很有趣,全書的單數章節都是由男主角Bryce的視角撰寫,偶數章節都是由女主角Julie的角度出發,針對同一個事件或某個事件的期間,讀者可以看到男女主角不同的想法,以及行為背後的緣由。


Bryce在小學二年級搬到Julie家隔壁,Julie對Bryce一見鍾情,深受他的藍眼睛和金色的頭髮所吸引,而後不斷的試圖找機會接近Bryce,Bryce從一開始不堪其擾,中間發現Julie很聰明、科科都拿A,偶爾偷看她的答案,或是聽她偷偷報拼字的正確答案。到他們都到八年級時,他開始想要甩掉Julie,包括故意跟Julie討厭的美麗女同學假裝交往等等,和陰錯陽差之下說出讓Julie傷心的話等等。


中間穿插了兩則事件,其一是在他們等校車去中學的站口附近有一棵非常高大的美洲梧桐樹,Julie有次為了幫Bryce撿風箏而爬到很高處,從原本有點懼高害怕,到發現在高處展望整個景致,著迷於在不同的時間爬上數百公尺的樹上欣賞風景,她才明白父親跟他說的「一幅畫的整體,大於畫中各個元素的總和。」是怎麼一回事。

但沒多久,這棵樹即被地主派人砍伐,Julie趴在樹上不肯下來,也希望同學們一起上樹營救,但連Bryce都沒有加入,Julie為此上了地方報紙,在報導中Bryce讀到:

「她還說了其他像是,某些事物會比組成它的各個元素加起來還要多,以及為什麼人們需要環境裡有東西能讓他們超脫到生活之上,因為這樣,他們才能感覺到生命的奇蹟。」(132頁)


另一個事件真的是非常有趣,他們的中學每年有一個拍賣募款計畫「籃子男孩」,由全校票選出10位籃子男孩,家長要幫忙準備一籃野餐的食物,籃子男孩著正式服裝上台接受女學生的出價競標,出價最高者,當天中午可以跟標到的籃子男孩用餐,而且不用上課、當天沒有回家作業。Bryce當然被票選成為候選人之一,而且還被高價標走。細節我就不繼續破梗,在讀書會討論時有成員提到,如果在現在的台灣辦這樣的活動,一定會被家長抗議,大概可以理解故事場景設定應該是在20世紀中葉左右的美國小鎮,讓學童有機會參與拍賣募款活動也是蠻有意思的。


讀書會的討論過程中,葛老師放了電影版「怦然心動」的片段讓大家對照,電影拍的蠻好的,基本上是忠於原作進行。

這本書中除了Julie的爸爸之外,Bryce的外公柴特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他先是主動幫Julie整理她家的庭院,也跟Bryce聊到他當初為何拋棄當時的未婚妻,選擇了後來的妻子,「我們有些人看起來平凡無趣,有人披著綾羅綢緞,有人浮誇虛華......但偶爾,你會發現某個如彩虹般斑斕精彩的人,當你碰上時就知道,那是諸事萬物都比不上的。」(129-130頁)外公作為旁觀者,試圖要提醒兩個青少年,選擇對象、對待感情,需要有看透表面的眼光,從陪伴相處的過程中,認識一個人的本質。

有位讀書會成員提到英文書名Flipped 很巧妙,就是在某個事件和機緣,男女主角對於對方的觀感就這樣翻轉了,而這樣的翻轉在事件的描述堆疊,是非常關鍵而重要的。

如同葛老師和讀書會成員們歸結的,這本書很適合讓高年級到國中的小孩閱讀,可以看到喜歡一個人要如何互動,有時候一方的舉動,在另一方看來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的詮釋和感受,一個行為會讓對方有怎樣的感覺,是習歡或是討厭?這些都是需要在情感教育上慢慢養成的,兩性教育不是只有性教育而已,比較缺乏素材的情感教育也是很重要的,而小說就是很好的媒介。另外就是,從這本書中可以看到,家庭教育更是背後不可或缺的支持力量。

2024年12月3日 星期二

《小國王十二月》閱讀心得



下半年光是讀寫煉乳老師的【大人的兒童文學】線上讀書會第二次的主題是生命中的哲學,讀物是《小國王十二月》和《小王子》。

我手上的是舊版,幾年前去前衛出版社開箱倉庫,為了台文繪本而去,順道研究了一下其他出版品,看到這本《小國王十二月》印象中有聽過名字,薄薄一本不厚,沒多想就先買下來,一直擺在小孩房間的書架上,趁這次讀書會拿起來看。不看則已,一翻開就看到我打動我的內容,而且越看越喜歡。

故事才剛開始就有一句「小國王愛吃嗶嘰熊軟糖,」(9頁),看到「嗶嘰熊」我楞了一下,心想,該不會是我最愛的小熊軟糖吧,看註解發現果真是!!!原來小國王十二月二世跟我一樣喜歡「嗶嘰熊」。

第一章的篇名是「變大.變小」

主角跟小國王說,在我們的世界,「人出生的時候很小,然後慢慢長高長大,......然後又會縮小一點點,最後死掉,人就消失了。」(9頁)

但在小國王的世界卻不是這樣,有一天早晨從床上醒來,就到王子辦公室開始工作,剛開始很大,然後越來越小,小到讓人看不見就消失了。除了身體隨著時間越來越小,從一醒來知道一切,再漸漸的遺忘一些事情。而且「當一個人越小,他能決定的事越多,因為......因為他有比別人多的生活經驗。」(15頁)而且凡事以「小的人」的權益優先。

這個由作者阿克塞爾·哈克建構出來的世界運作邏輯和其描述的方式真的很有趣。

煉乳老師針對這篇問了一個關鍵提問:「長大是什麼?什麼是長大?」以及你印象中「長大的瞬間」是發生在什麼時候、什麼情境之下?

我自己覺得「長大」是必須為自己負責任,沒有辦法可以推託給其他人。但我回想不太起來有哪件事讓我領悟到,那個瞬間我長大了。或許是生了小孩、當了媽媽?知道生活不可能再像過往一樣的自我中心,或許就在那樣意識的當下,我跨過了我漫長的「青春期」。

而小國王的發言直指出人類成長中的失去,「你們本來有很多可能性,可是一天一天被拿走一些。當你們很小的時候,你們有很多的想像力,很少的知識,就因為知道的少,許多事你們必須憑藉想像。......你們的想像力越來越少,你們的知識越來越多,對不對?」(17頁)

我看到這段覺得真的是太貼切、太一針見血了,究竟我們自身和我們的小孩在受教育的過程中,縱使知道越來越多的知識,我們並沒有去意識到在這過程中什麼失去了。

第二篇是「睡夢與清醒」,質疑自己醒著是在做夢?還是做夢的時候反而是清醒的?

而煉乳的提問是「什麼是夢?什麼是真實?」又「我們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失去了做夢的能力?」這些提問都是幫助自己反思想法和面向未來很重要的關鍵。

煉乳朗讀了書中的幾頁,大意是主角夢見自己是無法起飛的飛行員,「如果我還是小孩,至少我可以期待有一天我可能成為飛行員。」(34頁)但小國王說主角就是飛行員,「生活從夜晚開始,從人睡著開始,當人早上醒來之後,算是短暫的休息。你們必須改稱睡著為醒來,醒來為睡著。」(35頁)「這樣夜晚就會比較重要,人在白天所做的事就不再那麼意義重大,它不再能決定一切,白天也不過只是一場夢。」(36頁)這讓主角覺得難懂,但小國王說這一切「只是令人迷惑,不是難懂。」(36頁)

接著煉乳提到《小王子》中的帽子和大象,羊在盒子中的圖片。介紹其他好書,趙洙京的《我》、《國王與海》、《我看見我知道我思考》,並提到「小孩酷斯拉」中有一集訪問作者中島芭旺,這幾本書都有哲學短語,引導讀者慢慢閱讀,在常態的生活中注入一些跳脫日常的思考。期許我們能找回大人遺忘(遺忘並不等於失去)已久的想像力,對生活、理想生活、未來的想像力。

這本書中還有幾張畫龍點睛的插圖,米夏埃爾·佐瓦近似油畫風格的圖像非常有趣,其中有一張是貴賓狗被綁在樹上,有一台看起來像是粉粉的挖土機要逼近狗,乍看之下有點可怕,閱讀文字後才發現,原來是貴賓狗救援機,還可以自動辨識出主人,安全送狗回家。

這場讀書會宛如大腦重訓,依著書中的內容和各式補充討論,有時讓人不禁發出「蛤?這在說什麼?」,有時默默點頭、拍案叫絕,認識很多很棒的好書,讓人迫不及待想跟小孩分享。

2024年11月14日 星期四

20241113 「韓國原創音樂劇推介大賞」K-Musical Roadshow in Taipei@北藝中心


今天下午去了趟北藝中心藍盒子,看「韓國原創音樂劇推介大賞」,當初看到活動訊息是衝著對韓國音樂劇的好奇而去,知道過去幾年台中歌劇院會引進韓國音樂劇,但這幾年真的很難有機會可以去欣賞,又因為演出的五齣音樂劇中有一齣是白希那的《長壽湯仙女》改編的,這本封面有點其貌不揚的繪本,後來有因為讀了越來越多白希娜的作品後比較能欣賞,好奇會怎麼發展成音樂劇的形式呈現。

今天下午是周定緯和另一位講韓文的女士一同主持,每齣音樂劇演出大約20分鐘,結束後兩位主持人會訪問該齣劇的製作人等,幫助觀眾更了解內容和形式。我從訪談中得到蠻多資訊,主持方預先準備的提問蠻不錯的。

第一齣《棒球王,海洋隊!》是熱血少棒隊的成長故事,從萬年墊底打到能贏過常年冠軍的隊伍,每位球員都有自己的成長歷程,克服不同的心理障礙,激勵起全隊的士氣,有句台詞大意是,我們不是一人9分的隊伍,我們是九個一人一分的隊伍。可想而知透過隊友彼此激勵,教練球員鍥而不捨的練習,終究贏了比賽,不過比賽只有6局就結束,我聽到後排的一位小觀眾發出疑問:「比賽(停在六局)不是還沒結束嗎?」我還在納悶少棒的規定是不是跟我們一般看球的認知不同,剛剛一查,還真是如此。故事的最後是兩位投打的少棒球員,和代表他們長大的成棒球員一同出現,象徵兩人相互砥礪的情誼延續到長大。

製作方代表說,他們選擇推出這樣主題的原創音樂劇,就是從韓國人最愛的運動「棒球」出發,從墊底到成為全國最強隊伍的過程,展現了追夢和挑戰的精神。

第二齣是《咖啡因》,典型的都會青熟女路線,女咖啡店長被男友拋棄,不再相信愛情。白天的咖啡店在晚上則由另一位男侍酒師經營酒吧,男侍酒師以真面目假意當顧客來會會女咖啡店長,女店長被煞到後,跟喬裝變醜的男侍酒師變成無話不談的知己,同時愛上男顧客和男侍酒師,(中間怎麼和解沒有演出)最後皆大歡喜。

看著看著,我不禁為其他帶著孩童來看戲的家長感到堅介,也開始思考起雙人愛情喜劇訴求的觀眾對象。演後訪談提到這齣戲已經有授權日文版,在日本上演,不過在韓國是200人的小劇場上演百來場,到日本則是在1000人的劇場演出20場左右。每個國家的劇場生態還是蠻不相同的,但確實雙人愛情喜劇比較容易複製到其他地方上演。

第三齣是《有真與有真》,兩位國中二年級生在教室遇到同名的同學,其中一位大有真認得另一位小有真說他們是幼兒園同學,但小有真顯然完全不記得幼兒園的回憶,但也不禁好奇懷疑起自己那段時間究竟發生什麼事。演出的中段是兩個有真覺得不被家人了解,相約去海邊散心,彼此支持陪伴。

我本來覺得這齣超適合中學生和家有中學生的父母看啊!中二小孩覺得世界都不了解他們的感受,如果能透過劇場得到一些安慰,野蠻好的。但聽完演後訪談才知道,這齣《有真與有真》音樂劇是改編自同名小說《有真與有真》,製作人有提到原本的議題是有關兒童性剝削,所以小有真被抹去的記憶應該就是很黑暗的部分,但他們決定不直接呈現這樣的畫面。據說這齣戲之前有中文的讀劇會,明年應該有機會來台演出!這是我會想去看的,也很佩服韓國的原創音樂劇能觸及到這樣的議題,用好聽的樂曲揭示殘酷的故事。

中場休息後的第四齣就是《長壽湯仙女》,一開始小女孩德芝跟著媽媽一起到澡堂泡湯,而不是去同學們都覺得好玩的Spa Land,我就開始笑出來。進入澡堂後每位演員脫去衣服露出全身膚色的服裝,有些還有誇張的胸飾,真的蠻幽默的。然而最幽默的是仙女出現的時候,白希那繪本中有點醜醜的仙女被還原到舞台上的真人時,分外有笑點。演出的內容除了有仙女帶著德芝一起在冷水池玩耍外,還賦予為何仙女會出現在澡堂的故事,仙女的羽衣被樵夫拿走,但仙女實在太愛在蓮花池泡湯,乾脆不管羽衣直接在蓮花池住下來。最後仙女來幫忙德芝,讓她馬上從發燒生病中恢復,蠻感人的。

這齣真的是很討喜、適合全家觀賞的戲劇,製作方有提到在改編成音樂劇時,添加了一些素材讓故事更立體,像是為何仙女會出現在那裡,而且還這麼老的橋段,讓整齣戲劇欣賞起來更流暢。

最後一齣是《The Last Man》,提到整個國家散發著殭屍病毒,被咬到的人就會變成殭屍,有一個女孩是最後倖存的人類,她躲進預先準備好的防空洞中,對著呼叫器呼叫,希望能有其他倖存的人類回答,拿出手機拍下倖存的第一天,講述殭屍到底長什麼樣子,事情到底怎麼發生的。後來發現防空洞中有一隻玩偶熊,幫玩偶取名字,激勵自己要堅強的撐下去,到最後她成功打開防空洞的大門走出去,跟自己和觀眾說,你不是自己一個人,你不是自己一個人。

我看這齣戲的時候腦中閃現末日殭屍的故事或電影,雖然我一部也沒看過,但也是很好奇為何要製作這樣的獨角劇?後來聽訪談提到,這齣劇想要呈現的主題是青年孤獨死,這個議題在韓國目前受到矚目,我聽了有點訝異(我承認我是井底之蛙,很久不看新聞),想想也是,或許殭屍場景的孤獨感是架構在被排擠、霸凌或是不知道怎麼跟其他人互動的孤單疏離心理,而在最後可以跟著主角一起走出大門,知道自己不是孤單一人,會是種提醒和激勵。

看完今天的演出,再次佩服韓國在文化演藝方面的推廣不遺餘力,年中先辦音樂劇評比,年尾開始到其他國家宣傳推廣,以roadshow的形式,每齣以簡要的形式演出精華片段,探探不同市場的反應和接受度,就有更多的受邀演的合作機會。

當然對觀眾我來說,一個下午3小時就可以欣賞到五齣不同類的的音樂劇,演員歌聲嗓音好聽,故事精彩可期,真的很享受午後。

 

2024年11月13日 星期三

《放學後的街口事件》閱讀心得

 

晚上參加了11月的《放學後的街口事件》未來親子線上讀書會。


這兩天翻開小說,開頭是這樣寫的:


「就像所有最精彩的故事那樣,這個故事即將以一輛校車從天而降開場。

可是沒有人看到事情是怎麼發生的,也沒人聽見任何聲響,所以這個故事會像所有...好看的是故事那樣——

用鼻屎開場。」(6頁)


腦中開始浮現一輛巨大的黃色校車「從天而降?」的畫面,對這部小說有了好奇。


隨著一篇一篇的讀下去,出現的人名越來越多,腦袋開始有點不堪負荷,腦袋還限於每章每章推疊串連起故事的既定模式,想著怎麼每章的主角都不相同,雖然隱隱有一個相同的主軸「從天而降的校車」,但我還是不知道每篇的細節究竟有什麼明確的連貫。


讀到一半,讀書會開始,帶著疑問聽完讀書會,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原來是我誤會了,故事分成十章,每章猶如一則短篇故事,每篇主角雖然不同,但其實彼此都有些關聯,故事內容是青少年會碰到的諸多議題,如自己生病、家人癌症、被霸凌、友誼、純純的愛等等,還有為了處理焦慮和不可控變因而發展出來的因應方式。


這樣的結構我猜對尚未習慣閱讀長篇小說的小孩來說,算是比較好入口,一次看個20-30頁就完成一則故事,比較沒有負擔。但像我這樣習慣一口氣2小時左右看完一本青少年小說的讀者來說,還真有點辛苦。


讀書會結束後,我把整本讀完,我最喜歡第八章的故事,一位愛講笑話的女孩,因為想要逗她的英雄——母親笑的女孩,而她講笑話的習慣則承自愛她到替她取「甜心說了算」綽號的祖父。


說來有點不好意思,今年暑假雖然沒有特別的事,但因為是我負責安排兩小的暑假生活,不管是休閒娛樂,或是為了要有一定的進度,多數時間我都是蠻緊繃的,很少露出微笑,沒想到在八月初的某天,聽到兩小吱吱喳喳的在說:「喂,我們來算算看這次是媽媽第幾次笑。」聽到這樣的對話,我既感動又覺得有點對不起小孩,原來我充滿壓力的情緒已經明顯到展現在外表上,還讓小孩敏感的覺察到,甚至玩起這樣的「計算媽媽笑幾次」遊戲,真心感到應該要先安定好自己,不然小孩真的比我還了解當下的我。


那上報的從天而降校車究竟是不是如我預想的驚悚社會新聞呢?要等到看完最後一章就知道了,不過還是要提醒小孩,放學走在馬路上要 Look Both Way(英文書名)!

對了,這本書的中文版找來繪者黃雅玲為每章開頭畫了一頁插圖,標注這章主角住在哪條街上(如果有的話),蠻用心的。

2024年11月10日 星期日

《不會改變的清單》閱讀心得

 


11月葛老師讀書會討論的小說是《不會改變的清單》,這本書我在去年4月未來親子線上讀書會就看過一遍,參加完讀書會後看完書還寫了一篇心得,想紀錄閱讀時的感動。
這本書是我這週第四個讀書會,我本來抱持著用去年的心得來參與討論就好,殊不知讀書會前一晚睡前打開自己的紀錄,發現一開始就看不懂了,「玉米田的聲音」???那是啥???然後我就翻開書,一氣呵成的讀完了。。。
今天的討論從閱讀小說的方法開始,在討論的過程中成員各自發表自己最喜歡的地方,覺得書中作者的巧思。葛老師提醒我們,詮釋須本著證據來說,在字裡行間找尋,不過度超譯。
這是討論之初大家都同意的,作者雷貝嘉·史德是律師,她在小說行文中用字簡練,在章節安排上蠻有意思的,同一個章節名稱出現不只一次,甚至連續5章都是「我告訴米蕊安了」,5章都短短的,製造緊湊的戲劇張力。其他地方穿插著她給姐妹桑尼亞的手寫信,這些設計都讓這本小說在形式上有變化,加上出版社找來的繪者An Chen畫龍點睛的插圖,增添閱讀的樂趣。
有成員先表達跟著故事的情節走,從米蕊安跟碧雅的對話也獲得了安慰和療癒,好像我們也被諮商歷程給撫慰,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和顯性情緒的背後可能還有隱藏在後面的情緒。專心發愁、先想兩步、做出不好的行為不等於你這個人很壞,這些對大人小孩都是很棒的提醒。
針對碧雅為了什麼原因開始接受諮商,討論的過程中有些分歧,爬梳內文,文中並沒有清楚的表明,只知道是在碧雅父母離異、父親搬走、發生三件不愉快的派對事件的同一年,碧雅開始固定去找米蕊安談話。
畢雅因為被堂兄姊嘲弄和孤立而萌生報復之舉,米蕊安告訴畢雅,「你可以犯錯,並且被原諒。」(231頁)這點對畢雅來說非常的重要,讓她知道情緒和行為是分開的兩件事,以及即便做錯事,也可以在事後有些舉動而被原諒。
這次閱讀時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點,碧雅在聽到米蕊安提醒,A情緒躲在B情緒後面,或是B情緒擋在A情緒前面時,她說了句跟困擾她的拼字測驗和班導的拼字排隊高度相關的一句話:
When two vowels go walking, the first one does the talking.
碧雅無法梳理清楚自己的情緒,這樣的混亂也連帶影響到生活的其他面向,她無法搞清楚拼字規則,這個勾連真的是很厲害。

讀書會的最後葛老師問大家會怎麼推這本書?
就一個家長的角度來看,我覺得很適合跟目前四年級的小孩一起共讀,透過故事情節和諮商對話讓他慢慢了解生活和人際互動過程中的那些不舒服是可以慢慢的梳理。但回到教師要介紹給學生時,故事一個很重要的情節,也就是同志議題,難免會擔心家長的眼光而先行自我審查。或許是因為同志議題對我來說已經不是糾結點,就會忘記對不同立場的人來說或許可能仍然困難,但我覺得書封上的三行小字真的很適合父母記下來常常提醒自己:
有一種愛,
它不要求你成為任何人,
只要你做自己。
當碧雅透過心靈之眼,看到許多明亮的線條將她把她所認識的人連結起來的時候,她覺得自己如同一朵綻放的花朵(236頁)。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到碧雅是被很多人疼愛著,而她也不吝惜的展現她的情緒和喜好時,或許也是時候提醒讀者,我們也是和很多人連結在一起,也是愛著和被愛著。


2024年11月7日 星期四

《會玩才會學》閱讀心得


 《會玩才會學》是B612第三期台灣杉班讀書會的第一本指定讀物,據說之前這個主題的選書是《遊戲力》,但因為今年有舊生就換了一本。

在討論之前,Emma先分享了她對台灣實驗教育的認識和第一手的經驗,應證了部分我的理解和疑慮,但也開啟了我的認知,在現在多元入學方案下,並非實驗教育就無法進好大學,但也是要看小孩自身的意願和目標 ,以及家庭的支持。


這本書的英文名字是Free to Learn,封面上寫著「教育不應該是用逼的,而是玩出來的。」


第四章作者Peter Gray 羅列了義務教育體系的七大罪宗,讀書會的討論先針對這七項罪宗逐一討論,大家認同嗎?認同或不認同的理由分別是什麼?


罪宗一:無法以正當理由和程序拒絕


第一條就引發大家的熱議,有成員提到自學的審查,某個方面來說是為了保障小孩的受教權,畢竟有時會聽聞不肖父母把小孩關在家中忽視或虐待的新聞。


我的疑問在於,作者將義務教育的學校類比為監獄,「我們卻只根據年齡來囚禁兒童。」(98頁)享有自由等權利是要付出相應的代價的,法定成年年紀的訂定,不就是代表這個社會認為孩童在一定年齡之前須受到監護人的照顧和教導,但究竟可以用怎樣的判斷來證實法定成年年紀以下的孩童有能力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就我所知,我媽媽在小學階段就得煮飯給全家人吃,自己收拾上學用品,帶著弟弟妹妹走路去上學,但我的小孩在現在有能力這麼做嗎?是我們沒有給予相應的環境讓他們發展出這樣的能力?我們小看了小孩嗎?


另一個讓我疑惑的是「罪宗五:干預合作發展並促進霸凌」,作者指出義務教育不能逃學的規定,讓在校受到霸凌者無處可逃。但霸凌的議題還包含很多不同的面相,不是容許學生在必要時有離開學校的自由就能解決。即便作者在這罪宗最後寫道「依照孩童的年齡分層囚禁,使他們無法避開騷擾他們的人;教導他們努力競爭和贏得勝利,只有比別人更好才是最高價值;以及在學校管理階層,拒絕他們發出任何具有意義的聲音……等,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助長霸凌向外傳播的溫床。」(110頁)我還是覺得未免武斷了些。


其他的罪宗像是干涉個人責任與自我導向的發展、破壞學習的內在動機、抑制批判性思考等比較沒有疑義的獲得一致認同。


接著討論第六章提到的玩樂力:身體、語言、探索、創造、幻想和社交玩樂的生活實例,扣連到山的十堂課在爬山的過程中會引導小孩在爬山的過程中,在安全、不破壞環境的情況下尋找遊戲的點子和做法。


最後一題是:大人在小孩遊戲的過程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因為第一題討論的太熱烈,二三題很快帶過,就我之前跟課的經驗,大人主要是引導、陪伴的角色,這是我第一次實習時有感自己不足之處。


讀書會的討論到此結束。


我閱讀時有個覺得奇妙的地方,應該說是我對作者真的不熟吧。裡面講了他所參與創辦的瑟谷學校的諸多優點,混齡學習的優點我以前真的沒有特別留意到。


也讓我想到兩小年紀還小的時候去參加過混齡的共學團,是以Free Play為主。確實在混齡自由遊戲的場景中,年紀大的小孩自然有機會帶領遊戲,並降低難度配合低幼年紀孩童的程度進行遊戲,讓參與者都覺得好玩,讓遊戲得以繼續下去。


可惜在小孩進到小學後,可以自由遊戲的共學時間幾乎被壓縮到沒有的時候,這本書提醒我是應該要再想辦法為小孩撐出這樣的空間,讓他們有機會在不同情境中長出各種能力和力量。

《碧翠絲預言》閱讀心得

「到頭來,重要的並不是預言。...重要的是愛,還有,故事。」(237頁)
這本書是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探索多元文學系列」,張淑瓊老師以「從中古世紀到AI世代」為題的指定讀物,淑瓊老師從書中場景的切分回顧了一遍整本書故事的走向,接著是重溫不同角色的特色和重要性,再來就是每回上老師的課覺得最精彩的部分,即書中主題的分析和討論:
在基督教的信仰中,話語是很有力量的。而在這本書中有幾個討論到識字書寫的段落也很有意思,懺悔必須被寫下才能得到救贖,而識字這件事,對自幼受到家庭教師教導識字學習的碧翠絲來說,很難相信眼前這位比自己弟弟大的男孩即便學習和模仿的能力很好,仍不識字。她便承諾要教導他識字:
碧翠絲說:「總共有二十六個字母,你每個都會學到。一旦學會,就可以隨意組合,拼出世上的字,或是寫下世上的事,什麼都能寫,現在的、過去的,以及將來的。」(151頁)
傑克.多利看著碧翠絲用手寫出一個又一個字母,彷彿在他心裡推開了一扇又一扇的門,每一扇都通往一間明亮的房間。」(152頁)
架構在中古世紀的故事,充滿著某個故事設定的元素:戰亂、國王、貴族、黑森林,人們只求溫飽活命,根本顧不及識字率,女性在那樣的年代是不被允許接受教育的。
而碧翠絲也因為會識字而差點被殺害,她在倉皇逃離後,有一度只記得自己的名字,其餘的一切一無所知,跟另一本最近剛讀完的英文小說 Restart 的設定有點類似。那麼「我是誰?」變成一個不堪回首的大哉問。遭逢巨變的她,「我現在住在什麼世界?我要怎麼在這裡生活?」也變成棘手的問題。
漸漸的在回想、踏出挑戰的過程中,她發現故事的力量,回憶以前在家教老師的百寶袋中翻出的故事書「野狼的故事」,她承諾伊迪克修士要寫下的「美人魚的故事」是一個關於變身和發現自我的故事,「故事,這是她得做的事,她得寫這個故事。」(198頁),到最後在黑暗害怕之中,大聲的把縈繞在腦海許久的故事講出來,甚至講故事給國王聽。
這些故事都跟她一路的遭遇、遇到的人、發生的事有關,可以從故事中找到故事中的故事裡相應的角色,經過淑瓊老師的帶領和同學的分享,這些故事細節一點都沒有浪費,埋了很深的梗,前後呼應,帶出最後最重要的,也就是我寫在最前頭的,這是個關於愛和故事的書。
這部作品中,有兩個角色的父母一直獻聲,伊迪克修士的戰士爸爸,在兒子的腦中植入各種不信任、感到失望的言辭,他無法做到父親希望他達成的樣子,被視為不勇敢的懦夫。
但整個故事的第一個預言是由他領受,在他告訴神父後被寫下來的,而他也見證了預言的發生和開展。修士發現自己得陪伴和支持碧翠絲,猶如那是獨眼的海馬陪伴著美人魚一般,他向早已不在的父親說:「看清楚我是什麼樣的人。」他是一名如他父親內心深處所期待的,是勇敢的人,只是他的戰場和父親預期的不同。在他闖入黑森林,以為自己要死於強盜之手時,腦中浮現了美好的畫面,其中之一竟是他父親的手,來自那永不滿意、嫌棄的父親的那雙手,到頭來成為支持他內心的力量之一。
而碧翠絲的母親則是從一開始就相信她流著強而有力的血液,在家庭教師提醒說她有招致危險的意志時,她的媽媽強力要求家庭教師讓她保有這危險的意志,「那總有一天會派上用場。」(148頁)
是她的父母堅持讓她和弟弟們會識字學習,找來的第二位家庭教師,有一只裝滿驚奇的袋子,帶她認識這個無垠遼闊的廣大世界,媽媽希望家庭教師能「讓她發揮最大的能力、展現完全的天分。」(148頁)她也在回想這段過去時,發現了她「我現在住在什麼世界?我要怎麼在這裡生活?」
父母不可能對孩子沒有期待,老師在上課時也問問大家,能稱為「家」的地方該是什麼樣子?其實我讀到這一段時,內心也震了一下,在小孩剛考完期中考的這週,有很多的機會督促我自省,不管是陪伴和協助的方式,或是接下來的心態、作法的調整,我真的能愛小孩原本的樣子嗎?如果我有期待,可以怎麼合理的表達呢?
其實這個故事中有許多奇妙的劇情所需,碧翠絲相信山羊安薇莉卡、相信伊笛克修士、相信傑克.多利、相信坎諾。他們彼此相信,建構出一個互信圈。
但野狼的故事中,女孩提醒野狼:「不要再依靠我相信才能恢復真實的自己,這樣好累。你得自己相信你是國王。」(173頁)很喜歡這段提醒,當然有人可以相信是好的,但最終我們都要能夠相信力量從自己而來。
在只有極少人識字的年代,被寫下的文字「預言」就是非常重要的,這是這個故事設定對我來說比較難馬上理解的部分。不過也不是不能理解,在希臘羅馬神話中、在中世紀的故事中,有很多這樣的說法。神或人得到預言,毫無懷疑的相信,因為害怕或是其他原因而採取一些好的或是不好的手段。
故事中的參事完完全全利用這則預言去達成他想要的目的,作為掌控全王國最有權勢的人,也就是國王,背後的人,他得到的權勢是比國王更高的。他利用預言達成他的目的,他也想要扭曲預言達到他的其他目的。
下課前同學補充了故事中的一段話,坎諾唱起的那首短歌(201頁):

「我們都不知道
未來將如何。
我們只知道,
未來
是現在的
累積。」
是啊,不管預言說了什麼,坎諾離開皇宮走入森林,就沒有被預言到啊,個人的能動性、過去行動的累積,對一個人的未來還是很要緊的。
--
很喜歡這本書,讀完一遍是覺得這故事蠻好的,經過討論後發現真的有很多環環相扣的細節,埋梗和引用,精彩極了。Kate DiCamillo的書這是我看的第三本,英文小說讀書會讀的《Winn-Dixie》和貓頭鷹之前課程讀的《少女三劍客—我在這裡》每本都蠻好看的。
而這本除了出色的文字,還配上熟悉的繪本創作者 Sophie Blackall 所繪製的插圖,在閱讀故事的過程中,多了賞心悅目的圖像,而書籍在編排上,每卷的最後都有一幅宛如中世紀手抄本、飾有美麗花邊的圖,每章的標題都有大寫花體字B的圖樣,呼應伊迪克修士在憂傷年代記修會的職務「裝飾手抄本」。


2024年10月27日 星期日

Lynne Truss& Bonnie Timmons 英文標點符號的繪本

之前看《快樂讀書英語力》一書,作者Lois 介紹了幾本我覺得應該小孩會喜歡的繪本,馬上打開圖書館app預約,拿回家放了一陣子,今天翻開來看,果然好笑。

Eats, Shoots, and Leaves: Why, commas really DO make a differentce! 和 The Girl's like spaghetti: Why, you CAN'T manage without apostrophes! 兩本由 Lynne Truss 執筆,Bonnie Timmons 繪圖的姊妹作,分別展示了逗號, 和撇號' 在英文語句中的重要性。



兩本書的最前面都有作者寫的介紹,接著就是一個開頁兩種標號不同的對照圖示:

逗號那本書中:

Go, get him doctors! 去,幫他叫醫生!

Go get him, doctors! 去抓住他,醫生!

撇號那本書中:

The giant kids' playground. 偌大的兒童遊戲場

The giant kid's playground. 巨大兒童的遊戲場

英文進展到可以念橋樑書的孩子就可以發現其中的對比和好笑之處,除了上述的例子,書中還有不少好笑的實例,文字搭配圖案加深印象,如果有不懂得地方,也別擔心,最後一頁詳細告訴你文法上的解析和意思。

繪本世界真的是無奇不有啊~

2024年10月11日 星期五

《愛那隻狗》、《Hate that Cat》閱讀心得

下半年光是讀寫(煉乳老師)【大人的兒童文學】線上讀書會第一本書讀的是《愛那隻狗》,標題是「詩的療癒」,這是本薄薄的小書,很快就能看完,有不少的後勁。

我先看了中文版再看英文版,接著看了續集《Hate that Cat》(這本就沒有中文譯本),看到後來我是邊朗讀邊看完貓那本書,真的非常有意思。

這兩本書的標題後面都有括弧寫著「a novel」(這是一本小說),是怕讀者光看標題會誤解些什麼嗎?確實,翻開《愛那隻狗》中文版的前頭就是八首主要引用的詩,看完引述的詩再繼續閱讀,確實蠻有幫助的,畢竟詩本來就比較少出現在生活中,更何況是英詩。看了英文版才發現,這些引述的詩是放在最後的附錄,想想也很合理,就像我在大學課堂中多少接觸過一些英詩,英美小學生應該也在語文課上學過幾首。

《愛那隻狗》是由一篇一篇週記,如詩的排版形式展開,作為讀者我們只看得到學生單方面寫下了些什麼,他對老師的話語、作為、提問的回應,從中可以看到老師的引導、包容的鋪陳,特別是一開始他就寫著:

「我不想寫詩

因為男生

不寫詩。


那是女生的事。」


也很直白的表示他不懂詩人到底在寫些什麼,「我真的不懂。」

「我覺得這個羅勃·佛斯特先生

可能是

吃飽

做」

我看到這不禁笑了出來,這就是小學生會有的直白表示啊,對於無法理解的東西會去質疑,而老師也不否定他的看法,讓主角Jack 從仿寫的過程中,允許自己慢慢懂,而非馬上要自己照樣照句的應付。

在師生互動的文字中間,如同晏履說的,沒說出來的往往才是重點,我們是從Jack的文字中推測他的老師是怎樣的人,說了些什麼話,其中容有讀者自行想像和連結的空間,將讀者帶入故事的情節走向。

隨著週記的堆疊,我們發現Jack寫下的文句是跟他的狗有關,也得知發生在他的狗身上的來龍去脈。他從寫作和老師的回饋中得到自我療癒的能力,透過文學的手法轉化情緒。

而在第二本書,顧名思義,主題是貓。這本書比較像是跟老師的紙本往來,時間就不一定是一週一週固定的記述,而是隔兩三天就一則,述說著Jack吃驚的發現怎麼他的重要他者都愛貓!!

《愛那隻狗》中提到詩的基本結構,還有圖像詩(這也是a-tiok最喜歡的一類),《Hate that Cat》則進一步提到詩的文法,像是壓頭韻、擬聲詞、比喻、隱喻等,以及Jack如何越來越有自信去面對自己有個「特殊的」媽媽的事實,最後真的是有點感人。

如同《愛那隻狗》一樣,《Hate that Cat》把引用的詩句放在最後,除此之外,還把這本書中提到第一本書的詩詞內容也節錄了幾篇,讓讀者在閱讀新書時,溫習前一本書提到的內容。

也因為是採用像是新詩一般自由的結構,一頁很快就能讀完,英文版的用字也不難。如果讀者有養過狗或是貓,一定更能有共鳴。



2024年9月20日 星期五

20220510「小大繪本學校:從兒童出發的快樂共讀」講座紀錄

有書、小孩、大人,共讀就開始了,快樂就出現了。

谷川俊太郎說:「就是要孩子們笑!」

「快樂」最重要,有很多寫詩的題目和生活相關。

2014來台北詩歌節時,有讀者問到:「(您的繪本)想要教小孩什麼?」

他回答道:沒有,因為很久以來,我就是反教育的人。我寫詩只是要孩子笑,孩子笑,我就覺得夠了。

真美老師延伸說,父母有很多想要給孩子的東西,但只要把好東西餵給孩子,孩子笑就夠了,無須擔心,因為要給孩子的東西都盡在其中。


和孩子一起享受閱讀的樂趣,一本接著一本,孩子就認識這個世界。繪本後面的東西,也都傳遞給孩子了,家長要放下要給小孩什麼的想法,讓孩子用最自在的姿勢聽故事,就是快樂。


共讀是 share with 而非 share to(受科扎克的啟發)

應該要先問小孩想要做什麼,大人陪伴一起規劃,而不是大人先設計好,要小孩接受。

轉換成「一起分享」大人做的是分享和催化者的角色

繪本一定要透過聲音的注入,才會活起來

小孩是主體,輕鬆愉快的享受;釐清大人的角色,閱讀的主體是孩子


坊間不少繪本在宣傳詞、書系上的標示上充滿成人想要的分類和貼標籤,成人的主導和目的性非常明顯,做繪本並不是讓孩子去享受。

這會讓大人難以去發現真正的好書,不夠了解孩子、才用大人的角度去設想孩子該看什麼,毫不掩飾大人自己的焦慮。


Maurice Sundeck 認為,如果真的要給繪本貼上標籤,只能貼「想像力的」標籤。

孩子有其需求,應從其需求出發,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大人期待孩子學會的事物,孩子是自然就會了,不需要用可有可無的書來教導。


老師今天分享了好多本書谷川俊太郎的書:《大便》、《誰在放屁》、《朋友》;還分享了《大家來大便》、《蛙弟穿衣服》、《永遠吃不飽的貓》、《蠟筆盒的故事》


最後老師總結提到,大人會跟繪本保持距離,隔岸觀火,想要知道作者想表達什麼,但孩子是飛蛾撲火,全身融入故事當中。好聽的故事孩子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走進故事洞,每次聽會有新發現。當他滿足了,就會去找新的樂子,家長不用擔心小孩只想聽只想看同一本書。


大人很想給小孩很多好東西,但忘了快樂是最重要的。閱讀後讓孩子得到什麼?她認為最重要的是得到快樂。



谷川俊太郎的三本書都蠻有意思的,前兩本屎尿屁真的很得我家小孩的心,念過一次給他們聽,馬上就可以自己邊翻邊講,邊唸邊笑。而《朋友》這本書有幾句話真的好棒:「重修舊好和吵架都需要等量的勇氣。」「和朋友手牽手   一起看夕陽   那感覺就像是  只有我們兩人  在宇宙間漂浮。  和朋友吵完架   回到家裡   那感覺就像是   內心沾滿了泥巴。」從朋友是什麼、可以一起做的事,還帶到排擠、打小報告和霸凌,最後透過報章影視看到遠方在戰火下或飢餓貧窮的孩子,說就算沒有見過面,也是朋友,因為「沒有人可以孤孤單單活著」。


《蛙弟穿衣服》給我一種跟《什麼?!》裡面為了要讓孫子睡覺不辭辛勞的做出床鋪、枕頭、泰迪熊等睡覺所需用品的奶奶的故事敘事手法好像,都是透過不斷的重複堆疊,給孩子一種熟悉但又逐漸推進的笑點,蛙弟更麻煩的是每增加一件新衣物就要經過脫了又穿的過程,還配上手忙腳亂的狀聲詞,大人看了也不覺一陣好笑。《永遠吃不飽的貓》跟吞蒼蠅的女士也很像,一個接著一個不斷把東西往肚子裡塞,雖然最後肚子爆炸了,主角也因此掰掰,孩子也不覺得可怖。《蠟筆盒的故事》在大人看來更是有點莫名,一盒蠟筆中的幾個顏色輪流上場,讓圖像中有越來越多的細節,男孩困在小島上,想招手要離島一段距離的船停下來載他回家未果,幸好最後因為動物的幫助仍順利上船回家,我讀給孩子聽,四歲半的孩子沒特別的反應,不過我在想對於幼兒來說,出去玩很好,更重要的是回家,如果不能回家只能在外頭,應該是更驚慌的,而也因為男孩可以回家,他們最後也才能回到蠟筆盒的家中,照顧到孩童心理發展的需求。


這幾本繪本都是我第一次從圖書館借回家,剛拿出來時,孩子都好興奮,一口氣念完不打緊,過了幾天還是會翻出來看或要我念,或許這如同真美老師所說,因為這些繪本都有打動孩子的心,有些大人不一定完全認同、理解,但孩子卻覺得理所當然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