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0日 星期五

20220510「小大繪本學校:從兒童出發的快樂共讀」講座紀錄

有書、小孩、大人,共讀就開始了,快樂就出現了。

谷川俊太郎說:「就是要孩子們笑!」

「快樂」最重要,有很多寫詩的題目和生活相關。

2014來台北詩歌節時,有讀者問到:「(您的繪本)想要教小孩什麼?」

他回答道:沒有,因為很久以來,我就是反教育的人。我寫詩只是要孩子笑,孩子笑,我就覺得夠了。

真美老師延伸說,父母有很多想要給孩子的東西,但只要把好東西餵給孩子,孩子笑就夠了,無須擔心,因為要給孩子的東西都盡在其中。


和孩子一起享受閱讀的樂趣,一本接著一本,孩子就認識這個世界。繪本後面的東西,也都傳遞給孩子了,家長要放下要給小孩什麼的想法,讓孩子用最自在的姿勢聽故事,就是快樂。


共讀是 share with 而非 share to(受科扎克的啟發)

應該要先問小孩想要做什麼,大人陪伴一起規劃,而不是大人先設計好,要小孩接受。

轉換成「一起分享」大人做的是分享和催化者的角色

繪本一定要透過聲音的注入,才會活起來

小孩是主體,輕鬆愉快的享受;釐清大人的角色,閱讀的主體是孩子


坊間不少繪本在宣傳詞、書系上的標示上充滿成人想要的分類和貼標籤,成人的主導和目的性非常明顯,做繪本並不是讓孩子去享受。

這會讓大人難以去發現真正的好書,不夠了解孩子、才用大人的角度去設想孩子該看什麼,毫不掩飾大人自己的焦慮。


Maurice Sundeck 認為,如果真的要給繪本貼上標籤,只能貼「想像力的」標籤。

孩子有其需求,應從其需求出發,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大人期待孩子學會的事物,孩子是自然就會了,不需要用可有可無的書來教導。


老師今天分享了好多本書谷川俊太郎的書:《大便》、《誰在放屁》、《朋友》;還分享了《大家來大便》、《蛙弟穿衣服》、《永遠吃不飽的貓》、《蠟筆盒的故事》


最後老師總結提到,大人會跟繪本保持距離,隔岸觀火,想要知道作者想表達什麼,但孩子是飛蛾撲火,全身融入故事當中。好聽的故事孩子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走進故事洞,每次聽會有新發現。當他滿足了,就會去找新的樂子,家長不用擔心小孩只想聽只想看同一本書。


大人很想給小孩很多好東西,但忘了快樂是最重要的。閱讀後讓孩子得到什麼?她認為最重要的是得到快樂。



谷川俊太郎的三本書都蠻有意思的,前兩本屎尿屁真的很得我家小孩的心,念過一次給他們聽,馬上就可以自己邊翻邊講,邊唸邊笑。而《朋友》這本書有幾句話真的好棒:「重修舊好和吵架都需要等量的勇氣。」「和朋友手牽手   一起看夕陽   那感覺就像是  只有我們兩人  在宇宙間漂浮。  和朋友吵完架   回到家裡   那感覺就像是   內心沾滿了泥巴。」從朋友是什麼、可以一起做的事,還帶到排擠、打小報告和霸凌,最後透過報章影視看到遠方在戰火下或飢餓貧窮的孩子,說就算沒有見過面,也是朋友,因為「沒有人可以孤孤單單活著」。


《蛙弟穿衣服》給我一種跟《什麼?!》裡面為了要讓孫子睡覺不辭辛勞的做出床鋪、枕頭、泰迪熊等睡覺所需用品的奶奶的故事敘事手法好像,都是透過不斷的重複堆疊,給孩子一種熟悉但又逐漸推進的笑點,蛙弟更麻煩的是每增加一件新衣物就要經過脫了又穿的過程,還配上手忙腳亂的狀聲詞,大人看了也不覺一陣好笑。《永遠吃不飽的貓》跟吞蒼蠅的女士也很像,一個接著一個不斷把東西往肚子裡塞,雖然最後肚子爆炸了,主角也因此掰掰,孩子也不覺得可怖。《蠟筆盒的故事》在大人看來更是有點莫名,一盒蠟筆中的幾個顏色輪流上場,讓圖像中有越來越多的細節,男孩困在小島上,想招手要離島一段距離的船停下來載他回家未果,幸好最後因為動物的幫助仍順利上船回家,我讀給孩子聽,四歲半的孩子沒特別的反應,不過我在想對於幼兒來說,出去玩很好,更重要的是回家,如果不能回家只能在外頭,應該是更驚慌的,而也因為男孩可以回家,他們最後也才能回到蠟筆盒的家中,照顧到孩童心理發展的需求。


這幾本繪本都是我第一次從圖書館借回家,剛拿出來時,孩子都好興奮,一口氣念完不打緊,過了幾天還是會翻出來看或要我念,或許這如同真美老師所說,因為這些繪本都有打動孩子的心,有些大人不一定完全認同、理解,但孩子卻覺得理所當然的喜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