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 每年都會推出兩次 #全方位說故事高手 培訓課程,下半年的課程其中一堂邀請到林蔚昀老師講《想飛的孩子》一書,因為現任志工可以免費回訓,收到課程資訊就把這天記下來,還去圖書館借了書來看,可惜後來那天是師美館安排志工參訪常玉展,我就改變主意先去聽導覽看展,事後再申請影片自己看。
《想飛的孩子》是一本蠻特別的書,書裡面有文字和插畫,都是出自Joke van Leeuwen,故事一開始就很有趣,圖上有三條線,「畫三條線,稍微彎曲一下,再把它們疊在一起,就是我們這個故事的背景了。」(5頁)
主角是位賞鳥愛好者華倫,喜歡背著圖鑑和望遠鏡出門,有次無意間在樹叢下發現一個生物,有著小女孩的外貌,但上肢不是雙手,而是一對翅膀。他叫了幾聲發現這是沒有人的生物,就把她帶回家。他跟太太提娜沒有小孩,就把這個生物當成自己的小孩來養,為她取名(原本叫鳥鳥,但她發不出ㄠ的音,改叫妮妮)、教她生活的一切,包含發音講話、用餐禮儀等等。也思考到如果出門,要如何不讓人對那對翅膀起疑。
林蔚昀老師在課程中基本上是按照故事的進行來說明,並穿插幾個緊扣書中內容的提問:
如果你愛的人和別人不一樣怎麼辦?
你有辦法讓他做自己嗎?
如何在自己和社會取得平衡?
這真的是對父母來說很大的提醒,自家的小孩長到目前為止,看起來跟其他小孩沒什麼兩樣,但小至冷天出門要不要穿外套,大至他現在的閒暇時間自己想要安排做什麼,我都很難讓他「做自己」。身上背負著外人檢視自我的眼光,超容易拿這些挑剔的眼神來檢視自家的小孩,拿著自以為的社會眼光來規範自己和小孩。
這本書還有一個有趣的設計和橋段,幾個接觸過妮妮的人想要當面跟她道別,因此追蹤她到一個湖邊的「水邊心旅」,這地方以白話文來說就是精神病院,在裡面的人被分在不同顏色的區域,有支持團體、照護人員協助和評估,如果情況好轉就能離開這個地方回家。能在青少年小說中自然的置入精神照顧的議題,是不常見的。
最後,這些人分別有機會看到妮妮,放下心中的芥蒂,能夠繼續向前或是回到原本的生活中。不管是深知鳥類習性的華倫,或是因為照顧妮妮而有越來越多不同感受和期待的提娜,都是身為家長的我們很好的對照和參考。
蔚昀老師在分析文本後,接著分享她是怎麼跟小孩共讀這本書,放了摺紙、絨毛娃娃等劇場的形式帶著小孩一起玩,她有特別說明不會每本書都這樣跟小孩共讀,是依照小孩的喜好和共讀時隨機迸發的想法來進行。這倒是給我這個很沒點子的媽媽蠻好的的示範和提醒,如果共讀一本好書,小孩也喜歡,小孩自發有些創意的詮釋構想,那家長是不是可以跟著一起玩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