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20101223創作社《百衲食譜》
圖片摘自創作社網站
自從《少年金釵男孟母》之後,就覺得這個團的戲可以期待。於是當百衲食譜一推出之後,就決定要去買票。最近也都沒有時間去看相關的介紹,只知道這是一齣關於女兵、食物的故事。
一進實驗劇場就看到半空中懸掛了好幾扇窗子,有的還破了幾塊玻璃。地上擺了一朵玫瑰和一個像鋼盔又可以拿來當飯碗的鐵鍋。開場時配合著兩種音樂,演員們分別演示了拿玫瑰花當槍、拿鐵鍋當鋼盔,踢正步前進、變換隊形。
故事圍繞著三女兩男,在戰亂的時代,為了想讀書、可以分到土地等等理由,進入了軍隊。女兵是罕見且珍貴的,在服役期間,就有曖昧的動作出現,而余承婕的編舞構成了這齣戲豐富的肢體(但有的也稍嫌累贅和不必要),不管是拳術的對打、男女調情、雙人舞等等,舞蹈似乎給了每個演員一張性格分明的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動作。
退役13年後的某天,碧蓮從美國回來,美玉找大家一起吃飯,場上出現了L型的搖椅,正的、反的都可以當椅子坐,除了所有人交錯著交談,也有一組組私下的對話,透露出每個人的過往和彼此的針鋒相對。對於「十香菜」材料的爭辯、對於碧蓮丈夫的投誠、青龍的婚姻,這些都看出這群曾經共患難,卻礙於時代和彼此的利害關係而無法真的彼此信任的事實,無論是昔日的戰友、結為連理的夫妻,每個人心中都有不能說的秘密,大家欲言又止、卻又點到為止的不說破,觀眾就在一段段的對話中拼湊出每個角色背後的故事。
演員的功力不用說,每個人的聲音都很好聽,一來一往的很悅耳,可以這麼近距離的看到演員的臉部表情和小動作,真的是很愉悅的事!隨著故事的情節發展,剛出場戴頭盔每個看起來都差不多的人,開始有自己的特色和表現,想想,當兵不就是泯滅掉每一個個人的特色,然後只講求整齊劃一的單調嗎?
不過,我覺得即便是在演出結束、演員出來謝幕時,我都還是有個疑惑,回家的路上才拿出入場時所拿到的簡介,其實短短不到幾行的介紹,比坐著看100分鐘的戲更為清楚。
在想,如果是這樣,為什麼還需要以劇場的方式呈現?不同的呈現媒材有著不同的功能,如果演的比文字還不清楚,那麼進劇場難道就只是欣賞演員們優異的聲音、肢體、情感投入的表現嗎?不管是戲劇還是文字,不都是要好好的說一個故事嗎?
舞蹈結合戲劇,並以戲劇為重的劇場,這齣戲倒是小劇場少有的,有了舞蹈的融入,演員在走位、交錯的肢體和動作上都更為豐富和好看。雖然劇中某些橋段試圖以舞蹈呈現演員的內心或是一些想法,但不知道是不是安插的地方有點怪,反而顯得突兀。但整體來說,看得出演員的用心,不過我也慢慢發現導演在劇場中的位置,並不是看不見的那隻手,雕鑿的痕跡在劇場觀賞經驗日漸豐富之餘,逐漸在心中形成自己的判斷和感受。
2010年12月19日 星期日
20101217英國合拍劇團《春琴》
由英國合拍劇團、日本世田谷公共劇場及倫敦巴比肯中心所合作的《春琴》,是結合谷崎潤一郎的小說《春琴抄》和《陰翳禮讚》所改編而成。全長110分鐘沒有中場休息,而我在看戲前對這些故事一無所知,連簡單的節目單上也沒有寫出任何關於劇情的隻字片語。
開場是Yoshi Oida扮演老年佐助以英文講述自己的故事,配合飾演作者的說書人開始講述春琴的故事。而旁白則是由配音員立石涼子,在現代透過配音走入十九世紀春琴的故事。
劇場在多數情況下燈光很暗,只留舞台中央配音員、右側作者的位置,以及中央故事發生地點的位置。而道具更是簡單富有想像,用竹竿、木板和紙張就可以營造出三味線琴、房間位置、門和鳥的意象。背景投影幕的畫面也隨著劇情而改變,簡單的舞台烘托出故事的不尋常。聲音就是場上一位三味線師傅現場演出,偶爾有演員的歌聲。
再來得說說操偶者深津繪里,坦白說一向不大看日劇、日本電影的我來說,對於這個前陣子才演出《惡人》女主角、相當受歡迎的演員,我是一點兒也不知道,唯一能感受到這個演員的厲害之處,莫過於她的聲音。春琴從小到大的配音都是深津一個人擔任,細聲細氣、耍小姐脾氣、虐待指使佐助等等不同情境和心境的變化,真的掌握得很棒!聲音富有的戲劇張力真的很強。
靈巧的操偶讓小時候春琴的驕縱和失明後的無奈,活靈活現的呈現在觀眾面前,甚至到第三個偶是操著真人演出,內田淳子讓自己完全配合深津的指導,昏暗的燈光下,一度半裸上身的演出,讓人難以辨認此偶是真是假,而到最後深津親自演出春琴一角,那份霸氣和失明人的慌張拿捏的十分的好。
這齣劇有兩個故事,一個是失明的春琴和忠僕佐助的故事,佐助整個就是個死心塌地的受虐者,一開始只是孩子間學琴的師徒關係,到後來演變成地下情夫和同輩傳授者的關係,看的時候都覺得此劇對於性虐待關係的不對等忠實的展現出來,而春琴身為主人和失明者的自尊,讓她拉不下身段去屈就,或許就是因為她出身富貴,且又有三味線天賦的自傲,才導致她遭遇兩個人生的悲劇,連帶著連佐助也身陷其中,從此變成只侍奉春琴、就算有小孩也得送人,到最後甚至是為了不讓春琴自卑於臉部的傷殘,自願將自己的眼睛戳瞎,這已經是一種幾近變態癡狂的感情。
另一個故事只能從配音員和男朋友單方面的通話來揣測,或許是身份地為年齡相差很多的姐弟戀,本來快要分手,因為春琴的故事,使得配音員重新思考起她與男友的關係,希望兩個人可以再次溝通,重新面對這段感情。
總而言之,很驚豔於東西方的合作居然可以呈現出這麼精彩的演出,雖然我不是非常了解日本文化,也不知道日本人在觀賞時會有什麼想法,但至少就我看來,這樣的結合沒有不東不西的不倫不類,反而看到某些日本獨有的文化,以及現代劇場在簡單的舞台和有意思的道具、燈光下,是如何好好的把一個故是說完、說得精彩!而最後的結尾,一群人走向光明的後台,突然間幕迅速落下,壓毀了一把三味線,這意味深長的結尾,讓人對於三味線和琴師有無限的想像。
2010年12月12日 星期日
這些人、那些事
趁著通車的空擋,把吳念真的新書看完了。
「生命裡某些當時充滿怨懟的曲折,在後來好像都成了一種能量和養分,因為或非這些曲折,好像就不會在人生的岔路上遇見別人可能求之亦不得見的人與事; 而這些人、那些事在經過時間的篩濾之後,幾乎都只剩下笑與淚與感動和溫暖,曾經的怨與恨與屈辱和不滿彷彿都以雲消霧散。」
一篇篇短短的小故事,承載著吳導成長的記憶和後來聽到、經歷到的許多事情。文字淺白好讀,像是一部部短片一般,讓人看到人生的悲歡喜樂,甚至是荒謬與真實。那溫柔底藴的筆觸,簡單而動人。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84269
「生命裡某些當時充滿怨懟的曲折,在後來好像都成了一種能量和養分,因為或非這些曲折,好像就不會在人生的岔路上遇見別人可能求之亦不得見的人與事; 而這些人、那些事在經過時間的篩濾之後,幾乎都只剩下笑與淚與感動和溫暖,曾經的怨與恨與屈辱和不滿彷彿都以雲消霧散。」
一篇篇短短的小故事,承載著吳導成長的記憶和後來聽到、經歷到的許多事情。文字淺白好讀,像是一部部短片一般,讓人看到人生的悲歡喜樂,甚至是荒謬與真實。那溫柔底藴的筆觸,簡單而動人。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84269
2010年11月26日 星期五
112510 雲門舞集《屋漏痕》
來源:雲門facebook
晚上去看《屋漏痕》,留下來聽了林懷民答客問。
下午先把節目簡介翻了一下,略為認識到這齣舞碼的特色:傾斜八度的舞台,以及投影在地面上如水墨的雲彩。從唐代書法大師顏真卿和懷素的對話中取靈感,以「雲」為基,舞者的肢體動作則是向大自然取意境,重點不在書法。
觀舞時,自然把重點放在舞者的移動,如何在傾斜的舞台上,猶如腳穿了高跟鞋卻還要舞出動作的挑戰,上半身的動作有的很明顯像是某些動物的形貌,有些比較像三草常見的肢體。不過我覺得這次有趣的事,或許因為舞台的關係,舞者有許多在地上滾動的時候,像是從舞台右上方起跑,在地上滾幾圈再離開,記得之前比較少看到這樣的動作,感覺很像孩童在遊戲一般,很新鮮。
看完除了還是沒有辦法喜歡的極簡音樂,還蠻喜歡看投影到地上的流雲和水墨畫,墨分五色,從雲彩變幻的反白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最喜歡其中雲彩快速的流動那一段,也沒有舞台側面的光,舞者依舊恣意的舞動著,有種,自然萬物就是在時光不停飛逝下,兀自的生生不息。
想想,如果連音樂都不是為了呼應舞蹈而存在,呈現出來的應該會是舞蹈想要表達的比較純粹的精神吧,讓舞蹈回歸到舞者的身體,或許才是舞蹈之所以存在的意義吧。
林懷民說他對這支舞作的想法是,動作可以再少一點。而白色的舞台之所以少一角,是因為這讓視野的感覺寬廣了些,舞者站在哪裡也都好看。在金融海嘯衝擊之下,各個劇院無不絞盡腦汁希望可以減少預算,因此最精簡的舞台和方便拆裝就成了必要,如何在一個限制之下做到最好,用極簡的素材有最豐富的表達,是他想要追尋和挑戰的。
想下次應該要在耐住點性子,去觀察舞者運氣呼吸的流動,而每個舞者真的都有自己的個人特色,很美。
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一
111410 《義大利的秘密花園》和《新人新視野-蛻變的肢體》
http://web.huashan1914.com/exhibition/playing_detail.php?cate=exhibition&id=288
《義大利的秘密花園》
TPO一如上次來台灣一般,吸引多數的家長帶著小朋友前往欣賞,本來還蠻期待義大利花園版,因為上次的日本真的太讓人喜愛了,不過可能是義大利花園的特色不如日本庭園的多,一片片深淺不一的綠色,以及不知為何的大理石地磚,整個有點弱掉。而且演出中有一小段探索小天使的發言,沒有中文翻譯,小朋友根本聽不懂其中的趣味,少了找到躲貓貓小天使的興致。
不過互動的作品另一個有趣的點就在於可以看小朋友怎麼展現,想想今天被拉上台的都有點害羞和不知所措,有的小朋友顯然不願意在地上滾動,有的傻傻的反眾人的期待跑來跑去,感覺起來小朋友好ㄍ一ㄥ,不太放得開去玩,讓畫面少了點歡樂的氣氛,有點可惜。想想,能夠將舞蹈、遊戲、燈光和互動觸碰的科技結合成這個樣子,真的是很值得參考和學習!
http://www.ntch.edu.tw/program/show/40408e9529a594be0129eee2f8d4062a
《蛻變的肢體》中有四部作品,李國治《顯微鏡下的一滴海水》玩著燈光和板凳,喜歡舞者的衣服和妝容,五位舞者的組合其實挺有趣的,可以兩個三個為一組,也可以兩兩一組,然後多一個人在一旁游移,所呈現出來的畫面就會很不一樣。板凳的底下有燈,一方面可以藉由地面的反射從不同方向打亮舞者,另一方面可以變成聚光燈,固定範圍的亮點,像是顯微鏡下的投影。
最喜歡的應該是林祐如《Amarcord》,我記得,雙人舞的多變型式,可溫柔可粗魯,開場的兩人同步繞圈慢跑和轉圈,很兩小無猜。相互攻擊和控制,你來我往的棋逢敵手,最後,被迫的接受某種動作和形式,有點哀傷,不知道是女生先放棄自己的堅持,還是為了感情和回憶而做的妥協?
田孝慈的《路》,一開始就有一隻可愛的大兔子坐在一旁,像是不受時空侷限的存在,看著人在人生的路上來來回回。覺得這齣比較像是舞蹈劇場,比較有明顯的衣著改變配合著戲劇成份,其中有三個人的動作大致上比較一致,第四個人最後出現,而且一開始衣著也跟其他人不同,但舞到一半,其他人幫她一一穿上衣物,使她跟其他人的差別消失。
想到「從眾」這回事,人的獨特性似乎是與生具來的,但隨著成長和社會化,與眾不同似乎不見得是一件好事,大家會「協助」你融入這個社會,從外表上的一致,進而使人將這些一致性內化,想起來有點可怕,但又知道與他人相同的安全,以及想要保全自我的掙扎。
葉名樺《脫落》,花瓣從天上、舞者舞動過程中從衣服內撒下,林祐如一襲大紅的洋裝,很搶眼,映照著身後穿肉色舞衣的女子,對比很強烈。其實看到這支作品,我完全的不行了,只記得沾滿花瓣的舞者。
終場時已經沒有體力再留下來聽演後座談,想著,看待舞蹈作品,最為自由的地方就是隨心,或許自己僅存的印象是什麼,有印象看到什麼就是什麼吧,如果還是需要語言的解說和輔助,或許會侷限了自己的想像力吧。
週日下午場,好多學舞的小朋友來看「老師」的演出,觀眾群不只是舞蹈班的學生,還有許多中老年人耶,很想知道他們為什麼會來!
111310《舞動芭黎,掌聲蕾動》和《流浪者之歌》
http://ent.msn.com.tw/comingsoon/story.aspx?id=1561
《舞動芭黎,掌聲蕾動》
這部紀錄片跟金馬網站上介紹的有點不大相同,兩個半小時的片子,有我很喜歡也有覺得不怎樣的地方。影片中除了拍攝舞者練習、編舞者指導、上台演出的畫面之外,也有許多關於藝術總監與許多不同人互動的對話(像是贊助者旅行團策劃、行政部門、舞者等等),以及服裝(手工縫製的服飾真的精緻到不行!)、洗衣、道具製作等等工作人員的特寫,甚至是整理劇場、收垃圾、室內整修工人的工作細節,都出現在電影之中,使人感覺劇院舞團更為的具體,不再單單是只有舞者光鮮亮麗、完美的演出,維繫一個舞團的運作,背後有太多的細節和努力。
片子主要呈現幾支作品的排練及演出《胡桃鉗》、普雷祖卡的《米帝亞的夢》、《種》、佩提帕的《巴姬塔》,可以看到群舞的練習和上課情況,也可以看到編舞者或是資深舞蹈大師指導年輕舞者的過程,最後再看到近距離的舞台呈現,很過癮!看著舞者精湛的舞技和姣好的身材,既讚嘆又羨慕。
看到一件有趣的事,舞者其實必須花很多心思和想像力去揣摩當代編舞家對餘角色的詮釋和意境,而感覺上歌劇院舞團的舞者比較不願意去接受現代舞的技巧和磨練,或許是現代舞的挑戰比較高,也可能是因為他們自視為頂尖的芭蕾舞團,考進來的舞者無非想要成為能夠勝任經典舞碼主角的樣子,或許無形中也限制了他們各方面進步的空間和意願。
而編舞者在跟舞團合作時也很有意思,通常是先跟藝術總監談,總監會推薦一些人選,然後再讓兩方接觸。但每個編舞者的工作模式和習慣都不相同,兩方都要花時間去適應,而相互配合的方式也有很多種,其中的互動和對話都是讓我覺得很驚艷的部份。
不過我覺得剪接的邏輯有點無法理解,一直跳來跳去的,而有些舞作精選片段的挑選和擺放的標準也有點讓人摸不著腦袋,對於可以以特寫的角度看到舞者在台上的畫面,真的很精彩,但是有時過於冗長的演出片段,會分散觀者的注意力。整體而言,是會讓人想要再看一次的片!
http://shopping.pchome.com.tw/?m=item&f=exhibit&IT_NO=CBAI0N-A22764438&SR_NO=CBAI0N
《流浪者之歌》
久聞其精彩與感動人心,很希望下次它再上演時,我可以坐在一樓的正中間,體驗視覺所帶來的震撼。悉達多求道自是耳熟能詳的故事,一開場「佛陀」站在舞台的左前方,上方金黃色的稻米不斷落下,好虔誠、好沈靜的畫面。撐著拐杖的舞者,痛苦而緩慢的前進,一道蜿蜒的
黃金米像是恆河一般,承載著世間一切的苦難以及喜怒哀樂,緩緩的捧起一些水/米,倒在自己身上。最後,舞者捧著燭台,靜靜的坐下、膜拜。儀式性的畫面,配合喬治亞的低吟,莊重而震懾。米從天上落下,好美好感人的畫面,像是天降甘霖一般,地上的人們歡欣鼓動,那一瞬間,我的眼淚真的快要掉下來了。而佛陀從頭到尾只是默默的在一旁,安祥的凝視人間的一切。
舞作的身體,我覺得還蠻有三草的味道,靜坐所帶來的穩定和由心中生出的力量,真的要靜下心來才有辦法體會,很佩服一旁的小妹妹,還可以不亂動的坐到最後。總覺得今天的身心狀況都不是很好,減低了體會舞作美好的意識,有點可惜。
2010年11月6日 星期六
110510 第五屆蔡瑞月舞蹈節-回到大自然的家
http://www.dance.org.tw/modules/AMS/
不到七點就到了雙聯站,沿著中山地下街慢慢逛,發現有「台北好設計」的展覽,還有2010台北工業設計獎的陳列,看著看著偶爾會讚嘆設計師的巧思與創意,將日常生活的用品變得既實用又有趣味,不過有的設計概念會讓人噗哧一笑,覺得過於天真而不切實際,特別是那些訴諸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那種,感覺有些一廂情願,設計了讓鳥可以來築巢的空間,鳥就真的會來嗎?還是來的會是一般人不甚喜愛的麻雀?!除了展覽以外,沿途的店家多是手工藝品的大小店,有窯燒杯子、手繪衣物等等店面,當然還有販售各式類型的書店,相當有意思。而且人很少,逛起來很舒服!
開演前半個小時走到玫瑰古蹟,天空飄著雨,主辦單位在門口發給每人一件輕便雨衣,希望觀眾不要撐傘觀賞演出。細雨不停的下著,於是現場好幾百人穿著黃色的雨衣坐在露天的位置,有許多中年的觀眾,坐在旁邊聽他們社交,有一種不真實的荒謬,果然置身天龍國度,身邊的眾人多是藝文活動的熱衷參與者,認識各類演出主辦單位人士的不在少數,週末行程滿檔者的甚多。
演出約莫晚了快十分鐘才開始,第一支舞作是蔡瑞月於1978年編的「同舟」,舞者手持扇子,姿態婉約,感覺動作跟民族舞蹈比較相近,有種暗暗的華麗宮廷風格。
第二支是「大草原」,坦白說我看到舞者的動作和裝扮像是動物時,我覺得很有趣,模仿著自然界的一舉一動,想來應該是最初舞蹈動作的開端,但是一旁的非洲原住民的形象,則讓我覺得有點詭異,像是把刻板印象原封不動的搬上舞台,不過幸好沒有過多打獵的動作和意象。
伊莉莎白.陶曼的「沙漠新娘」瀰漫著濃濃的哀愁,在沙漠中缺水的困境,蜷曲、接近地板的動作,向天張手的呼救,在大自然之下,人顯得相當的微眇,嫁給土地的新娘,身穿白色混著泥土色的婚紗,最後倒在地上。看著七十歲的老太太舞著,那緩慢但不沈重的身軀,依舊靈巧的舞著,很是感動。
埃立歐波爾瑪(Eleo Pomare)的「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則是我最喜歡的一支,舞者穿著各色人士的衣物,各自扮演該有的社會角色,無論是身穿禮服、高高在上的上流淑女,還是穿著睡衣、邋遢的主婦,各各都有不同的風采!看似混亂的當代生活,各自忙於自己的生活,從小動作中可以看出每個人的個性,真的很精彩!一旁還有一位拾荒者,默默的推著手推車移動,近尾聲時,默默將裡面的衣物掏出往天空撒,華麗而浪費的現代生活隱隱顯現。
折田克子的「水月」則有另一種風味,一開始舞台僅有幾根樹幹,配合著熟悉的古典樂,舞著在其中舞者,到最後三位裸露上身的男舞者,將樹幹一一的搬走。下一段則是群舞,從一開始的沈靜到最後的歡愉,喜歡舞者的衣服設計,像是低調中帶有亮點!不過我覺得這支舞用的音樂範圍過於廣泛,歌曲與歌曲之間的連結有點弱,感覺不太到故事鋪陳的方式,有點流於片段,殊為可惜。
伊莉莎白.陶曼自己演出的「致敬」,短短的一支舞,舞者以自己的身體像現代舞的大師們致上自己最深的敬意。
上半場結束就已經九點多了,有不少觀眾選擇離席,中場休息時,許多人就直接繼續穿著雨衣在咖啡廳裡坐下,那畫面其實還蠻好笑的。
下半場「建屋:一種社會契約的實踐」是台灣團隊盧建銘與許淑真的作品,開場就是液晶螢幕播放訪問撒烏瓦知阿美族部落的人,問他們對於建屋的一些事情,包括傳統建屋過程中都是族人相互幫助,往往在一天之內就可以將一棟房屋建成,但現代越來越少人這樣。還有他們是為何以及如何到外地生活,三四個媽媽講著自己家的故事。現場是族人拿起木板搭建房屋的過程,25分鐘之內,影片播完、而族人們也將房屋建成。
其實我看的時候覺得有一點突兀,總覺得主辦單位應該要多一點演出前的說明,像是這到底是在哪裡的阿美部落,以及為什麼創作者要選擇這樣的呈現形式,因為這基本上不算是舞蹈,而創作的出發點是什麼,又社會契約究竟是什麼,對觀眾來說也是一頭霧水。雖然他們是親自到部落去訪談,呈現的東西至少不會是創作者的誤讀或是選擇性的呈現,經查過兩位創作者的過去呈現才知道他們有在關注這樣的議題,但是對於第一次看蔡瑞月舞蹈節的人,以及很少接觸原住民議題的人來說,我覺得缺少了創作背景的介紹和說明,對於觀者的理解,以及究竟希望引發怎樣的迴響和「社會實踐」,我覺得是不夠的。
快十點,所有的演出者出來謝幕,我帶著觀賞下半場節目後的不安,默默的走在雨中 。
2010年10月30日 星期六
102910 台南人劇團《遊戲邊緣》
http://tainanerensemble.org/portal/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52&Itemid=109
當初決定買票,只因為導演是我的大學同學,而早在看戲之前就知道這是一齣關於家暴很寫實且情感張力很強的戲。
很喜歡舞台設計,兩側都有觀眾,演員在中間的遊樂場演出,觀眾除了觀看演出,也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對面觀眾的表情和反應,相當有趣。右方(從我的角度)有一個坑洞,裝滿了黑色的海綿,一開始還想說哪來那麼多的石塊,誰知裡頭藏著鍋碗瓢盆的,很是驚喜。
故事只有兩個角色,媽媽和女兒,兩人在玩角色扮演的遊戲,媽媽永遠五歲,女兒從隨著故事,分別是成為五歲、十五歲、四十五歲和一百三十五歲(雖然我覺得這個歲數的設定有點怪,畢竟一百歲和一百三十五歲真的會有差嗎?),當然隨著故事的發展,知道小女孩小秀被母親的同居人暴力虐待和性侵,鄰居知情但不敢說話,母親抱著同居人會改善的期待,漠視女兒被虐的情況。或者說也不是漠視,應該是抱著不切實際的希望,只要她們安靜的不惹人生氣,一切都會好轉,可是悲傷的事實是,小女孩在四歲就被虐待、延誤就醫而失去了生命。
李卲婕詮釋的小女孩讓我幾度看了很心疼,那種情緒心神全部投入角色的過程,可以看到眼角、嘴角的抽動,傳達出的不解和恨意,真的會被震懾住。相較於女兒,媽媽這個角色就顯得有點天真和逃避,一直停留在五歲,在面對某些尖銳的情況時,實在很難像大人一樣坦誠面對。
在看的時候,除了感受到劇中角色所傳達出的那股沈痛,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強烈的感覺,那就是「旁觀他人的痛苦」,這比起戲劇內容都還要讓我難受。家暴性侵對於自幼成長於「健全」家庭的我而言,實在是過於陌生的名詞,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很難能去全然的體會那所造成的傷痛,充其量我只能知道社會上有這樣的情況,而且不是單一的個案,只是很多人被迫躲在陰暗的角落,選擇不出聲的默默承受。
看到演員幾近瘋狂般發洩的拿著球棒敲打,配合著閃電般的燈光和爆裂的音樂,坦白說,讓我很震撼。但,對我來說只是一次性的震撼,對於那些天天得面對的孩童來說,是揮之不去的陰影。無法客觀的說,這些人的心理創傷若沒有被治好,將來長大後會有很多後遺症,但,誰沒有心理創傷呢?只是或大或小的差異而已,而且,我又有什麼立場去評斷?
演後座談上大家都很含蓄,有個社工提出戲中媽媽一角的反應,跟她十年前讀到的家暴心理完全一樣,難道時至今日,還是如此嗎?沒有更有突破性的回應?這讓我思考,或許受虐婦女不管是在現在女權意識抬頭的今日,或是被壓抑的昨日,心中懷抱著對於家庭和樂、丈夫變好的憧憬,或許都是一樣的吧。
2010年10月23日 星期六
102210 8213肢體舞蹈劇場 第一屆《非關舞蹈》藝術節
http://citytalk.tw/sn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867
在想如果現在的舞蹈劇場的演出都會有演後座談,然後慢慢發現座談比演出精彩的時候,那舞蹈的意義是什麼?用身體真的能講出文字語言無法表現的東西嗎?這是今天聽演後座談最大的疑惑。
第一次去牯嶺街小劇場看表演,一進去就看到其中一位舞者詹天甄穿著網狀的白色風衣,請大家將貼紙貼在她身上,貼的位置是自己最喜歡的身體部位。開場時孫梲泰就說,因為技術人員的缺乏,演出中間的換景燈會全亮,讓觀眾看到幕後的過程。
朱星朗演出前說這個演出有十二場,每一場就是十二分之一。他先問大家對於「他」這個人有什麼疑問,他說他去看演出時有時候對於作品沒甚麼感覺,但對於表演者很有興趣,會想要知道這個人在演出的角色以外,是個怎樣的「人」。有人問他什麼時候開始學舞?為什麼皮膚這麼白?身上的那件布是什麼?
之後舞者開始即興的舞著,希望大家看的不只是舞作,還看到舞者這個人。音樂也算是即興,據說一開始本來希望請演奏家也即興演出,但預算無法支持,只好將他喜歡的音樂不按順序的播放,依據當下的心情和感受去舞動。
李名正的警戒區,我最喜歡燈光,穿著日式和服出場,配著一把黑傘,在燈光依序打亮之下,在牆上製造出無數個我的效果。隨著時間的流逝,黑外套、和服一件件脫下。除了演出者所站位置的前方有一塊警戒的紙條之外,其實不大知道舞作的內容跟警戒有什麼關係。
有觀眾提問,看到李的演出讓他想到林美虹的《天鵝》中有位反串女性的男舞者,李在出場時讓她以為是個女舞者,後來才知道舞者的性別。李名正回答說,一開始的造型是一個「偶」,隨時著時間的流動,漸漸產生故事。而人總是會執著於自己眼前看到的東西,而沒有用心去體會。
姚尚德頭罩黑布,只穿著一件黑色的內褲就以默劇的方式演出「血肉」,一開始不斷有丟石頭的聲音,觀賞時只覺得有些動作看起來很痛苦,有時掏出槍來射殺,到最後演出者像是在縫著身體,左肩、胸口、右腿…有觀眾問「縫」的意象是什麼意思?姚尚德直接點名他要呈現的是以巴衝突的歷史,他在法國認識了巴勒斯坦的朋友,朋友告訴他以巴衝突的故事:一開始巴人沒有武器,只能用石頭當武器去攻擊以色列人。後來即便有了槍,他們還是經歷悲慘的下場,被關在集中營受到非人的待遇,婦女縫製手工藝品換取微薄的收入,還有一家人被屠殺後四肢分屍的慘事。巴勒斯坦人到後來甚至以自己的身體為武器,在身上綁上炸彈,變成炸彈自殺客。縫合和碎裂是他想要傳達的兩個意象,我當下想到的是縫屍體的殘忍和悲傷,但還有包括散居在世界各地的巴勒斯坦人,他們的認同和團結集合的想往。很悲傷、意象非常直接的演出。
下半場是Caesy Avaunt編舞、孫梲泰演出的「227號-進來」,背景是許多大紙箱,上頭有不同的號碼。舞者一個人站在舞台中央,接受不知從哪傳來的指令做動作:拖鞋、轉身、觸碰身體,然後,「跳舞」。怯生生的開始舞動一陣,傳來「不是這樣」,換了一種音樂後以另外一種姿態繼續舞動,甚至送上啤酒,孫梲泰在一飲而盡之後,更為自在的舞動。到最後進了大紙箱,被人拖走。接著,下一號進來。
孫梲泰說舞作的思維是悲觀的,說人好像從小到大,考高中、大學、求職、一直到退休,好像在為了得到某一個號碼,可以任憑擺布的做任何事情,到最後也只是被歸檔收起來,然後換下一號進來。人生好像是被控制的一般,號碼本身並沒有特殊的涵意。
最後是詹天甄的「超惱人夏日行程表」,開場時一片漆黑,只聞到很濃很香的香精油味,舞者身穿紅色黑點的連身泳衣,外罩著一件墨綠色的羽絨外套進場,臉上身上還貼著剛剛請觀眾貼的小貼紙和紙條。一開始由朱星朗拿著小手電筒照著她,隨著燈光變換姿勢,接著觀眾席降下四五隻手電筒,由觀眾也拿著手電筒集中照射,詹像是外拍模特兒一般的在牆邊變換姿勢,看到這我不禁笑了出來。中間舞者還跳上觀眾席,摸摸觀眾的衣服和頭髮,倒在觀眾身上與之互動,一面作勢要跌倒要觀眾拉住他。最後她脫掉外套,音樂轉換成布農族的歌聲,在一片和樂中結束。詹天甄說她沒有原住民的血統,只是很嚮往那份純真的感受。
回到我的疑惑,如果演後座談比演出本身精彩,或是舞作必須經過舞者口頭上的解釋,來告訴觀眾意義的話,那為什麼我們還需要舞蹈?舞蹈不是因為可以用身體去表達某些意象或是感受,而不一定非要文字語言?又,為什麼來看舞的人會有那麼大的焦慮,迫切的想要知道舞作的內容和意義,彷彿沒能得到答案就是一種浪費時間的感覺,又或者心裡有某些定見,很希望知道演出者是否也是這麼想,才表示「我有看懂」。但,看懂真的那麼重要嗎?
其實看舞的資歷不久,只是覺得我看現代舞演出的想法就是,就算看到打瞌睡也無所謂,只要演出有一小個片段令我覺得感動,那我就會覺得值得。雖然說感動是要依當下的心境或是最近的生活而定,舞作留給觀者無限的想像和詮釋空間,或許就是舞蹈和戲劇最不相同的地方,沒有一定的對錯和絕對的標準答案,沒有台詞一切只有聲音和動作。但或許是最近心上的那顆石頭太重了,讓我無法專心去感受吧,總覺得看舞的感覺越來越挑了…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