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6日 星期六

110510 第五屆蔡瑞月舞蹈節-回到大自然的家


http://www.dance.org.tw/modules/AMS/

不到七點就到了雙聯站,沿著中山地下街慢慢逛,發現有「台北好設計」的展覽,還有2010台北工業設計獎的陳列,看著看著偶爾會讚嘆設計師的巧思與創意,將日常生活的用品變得既實用又有趣味,不過有的設計概念會讓人噗哧一笑,覺得過於天真而不切實際,特別是那些訴諸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那種,感覺有些一廂情願,設計了讓鳥可以來築巢的空間,鳥就真的會來嗎?還是來的會是一般人不甚喜愛的麻雀?!除了展覽以外,沿途的店家多是手工藝品的大小店,有窯燒杯子、手繪衣物等等店面,當然還有販售各式類型的書店,相當有意思。而且人很少,逛起來很舒服!

開演前半個小時走到玫瑰古蹟,天空飄著雨,主辦單位在門口發給每人一件輕便雨衣,希望觀眾不要撐傘觀賞演出。細雨不停的下著,於是現場好幾百人穿著黃色的雨衣坐在露天的位置,有許多中年的觀眾,坐在旁邊聽他們社交,有一種不真實的荒謬,果然置身天龍國度,身邊的眾人多是藝文活動的熱衷參與者,認識各類演出主辦單位人士的不在少數,週末行程滿檔者的甚多。

演出約莫晚了快十分鐘才開始,第一支舞作是蔡瑞月於1978年編的「同舟」,舞者手持扇子,姿態婉約,感覺動作跟民族舞蹈比較相近,有種暗暗的華麗宮廷風格。

第二支是「大草原」,坦白說我看到舞者的動作和裝扮像是動物時,我覺得很有趣,模仿著自然界的一舉一動,想來應該是最初舞蹈動作的開端,但是一旁的非洲原住民的形象,則讓我覺得有點詭異,像是把刻板印象原封不動的搬上舞台,不過幸好沒有過多打獵的動作和意象。
伊莉莎白.陶曼的「沙漠新娘」瀰漫著濃濃的哀愁,在沙漠中缺水的困境,蜷曲、接近地板的動作,向天張手的呼救,在大自然之下,人顯得相當的微眇,嫁給土地的新娘,身穿白色混著泥土色的婚紗,最後倒在地上。看著七十歲的老太太舞著,那緩慢但不沈重的身軀,依舊靈巧的舞著,很是感動。

埃立歐波爾瑪(Eleo Pomare)的「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則是我最喜歡的一支,舞者穿著各色人士的衣物,各自扮演該有的社會角色,無論是身穿禮服、高高在上的上流淑女,還是穿著睡衣、邋遢的主婦,各各都有不同的風采!看似混亂的當代生活,各自忙於自己的生活,從小動作中可以看出每個人的個性,真的很精彩!一旁還有一位拾荒者,默默的推著手推車移動,近尾聲時,默默將裡面的衣物掏出往天空撒,華麗而浪費的現代生活隱隱顯現。

折田克子的「水月」則有另一種風味,一開始舞台僅有幾根樹幹,配合著熟悉的古典樂,舞著在其中舞者,到最後三位裸露上身的男舞者,將樹幹一一的搬走。下一段則是群舞,從一開始的沈靜到最後的歡愉,喜歡舞者的衣服設計,像是低調中帶有亮點!不過我覺得這支舞用的音樂範圍過於廣泛,歌曲與歌曲之間的連結有點弱,感覺不太到故事鋪陳的方式,有點流於片段,殊為可惜。

伊莉莎白.陶曼自己演出的「致敬」,短短的一支舞,舞者以自己的身體像現代舞的大師們致上自己最深的敬意。

上半場結束就已經九點多了,有不少觀眾選擇離席,中場休息時,許多人就直接繼續穿著雨衣在咖啡廳裡坐下,那畫面其實還蠻好笑的。

下半場「建屋:一種社會契約的實踐」是台灣團隊盧建銘與許淑真的作品,開場就是液晶螢幕播放訪問撒烏瓦知阿美族部落的人,問他們對於建屋的一些事情,包括傳統建屋過程中都是族人相互幫助,往往在一天之內就可以將一棟房屋建成,但現代越來越少人這樣。還有他們是為何以及如何到外地生活,三四個媽媽講著自己家的故事。現場是族人拿起木板搭建房屋的過程,25分鐘之內,影片播完、而族人們也將房屋建成。

其實我看的時候覺得有一點突兀,總覺得主辦單位應該要多一點演出前的說明,像是這到底是在哪裡的阿美部落,以及為什麼創作者要選擇這樣的呈現形式,因為這基本上不算是舞蹈,而創作的出發點是什麼,又社會契約究竟是什麼,對觀眾來說也是一頭霧水。雖然他們是親自到部落去訪談,呈現的東西至少不會是創作者的誤讀或是選擇性的呈現,經查過兩位創作者的過去呈現才知道他們有在關注這樣的議題,但是對於第一次看蔡瑞月舞蹈節的人,以及很少接觸原住民議題的人來說,我覺得缺少了創作背景的介紹和說明,對於觀者的理解,以及究竟希望引發怎樣的迴響和「社會實踐」,我覺得是不夠的。

快十點,所有的演出者出來謝幕,我帶著觀賞下半場節目後的不安,默默的走在雨中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