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0日 星期二

《有一種工作,叫生活----離職後我學到的23件事》閱讀心得

2021 #5 #Book

忘記在哪看到這本書的推薦,從圖書館預約到快要到期才翻開來,其實看了書的前半段感到有點礙謔(gāi-gio̍k),畢竟我離學校畢業開始工作已經超過5年,這種三十初的體悟在我這近不惑之際看來實在有點不合時宜,耐著性子看到最後,著實有些值得參考和省思之處。

作者人文社會學系的背景,擔任國際志工的媒合工作,和我過去的背景或有些可以類比同理之處。不得不說,看到後面作者在書寫個案時,文筆平實流暢感人,讓我再次感嘆,人呢,還是要從感動自己的人事物開始書寫,才有可能感動別人。

人生在每個不同的階段多少都會遇到主客觀的瓶頸,我最近也在思考所謂的主流價值、傳統觀念究竟被我潛移默化多少,到不自覺時不時拿出來鞭策自己,甚而自我懷疑和貶抑。我呢,當然不可能輕易屈服,但是找了好些事塞進自己的生活,漸漸讓我再次感受到「自以為重要」的問題又纏上我的心,沒有任何外在的事務或事物會比自己和我的家人更重要,我極於想要證明自我價值的貪婪不自制,已經開始殘害到我的生活、精神和身心。

我其實漸漸有找到我想要做、也覺得是有興趣且有意義的事,但這條路上還是會看到自己的不足,進而自我懷疑,像是覺得自己做的沒有別人好,但卻忘了肯定自己的來時路,可不是沒有根據就好高騖遠,如同很多人說的,過去的努力和學習都不會是白費的,只是不知道哪一天會剛好匯聚在一起擦出火花。那些在我自我低落時,令我備感壓力和自覺不如的夥伴,換個角度想就會是能切磋、推動自我增長的善緣。

不管怎樣都得回歸到自身,你的生命的渴望是什麼?那才是能夠促使你坦然走在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推進器,說真的,這些都是老生常談,但人呢,健忘的人,或許就是要不時的看這樣的書,提醒自己,該看看自己的長處,思索回望做出選擇的初衷(畢竟只要願意,還有很多開放的可能性,為何你選的是這個而不是那個),感到困頓時就蹲下來,才有足夠的動力和高度再次奮力一跳。

2021年3月4日 星期四

20210303 2021TIFA《米蒂亞》阿姆斯特丹劇團(劇院同步直播)

很奇妙的經驗,坐在劇院裡面觀看遠在地球另一端的阿姆斯特丹劇場內,演員在劇院舞台上演戲。因為開場的舞台投影太成功,空無一物的舞台角度跟戲劇院的如此一致,演員的大小跟真實看到的高度一般,讓我一度有種錯亂,覺得他們應該穿越任意門來到台北吧。

80分鐘的《米蒂亞》相當濃縮而精緻。原版《米蒂亞》的故事,我其實只記得片段,像是米蒂亞讓公主穿了無法脫身的洋裝,之後也殺死了自己的小孩,這一切只為了報復負心漢。至於故事怎麼開始的,已經沒啥印象。

這個版本的《米蒂亞》開場是女主角Anna和先生Lucas的對話,他們在討論Anna的畫作,是一幅沉船的諾亞方舟,動物都淹死了,半浮在海上死亡的鴿子,嘴裡還銜著一根樹枝。看到這裡就已經讓我覺得很詭異了,但這真的是很巧妙的隱喻,原本方舟應該代表的是逃脫災難的希望之船,但這艘船卻沉沒了,當然上面的所有動物都跟著毀滅,對照結尾的大火燒毀了一切,真是首尾呼應。

透過Anna和Lucas的對話,社工的說明,可以慢慢爬梳出故事的梗概,一個對外遇丈夫下篦麻油毒的妻子,被小三報警被抓,丈夫出面指出她可能有精神問題而逃過牢獄之劫,一段時間後,離開精神病院得以回到家裡,希望回到過往的美滿的家庭生活,但卻因各方的刺激而一步步的走向萬劫不復。

大兒子拿著手持攝影機,想用影像寫日記,卻因此錄下父母原本約定好的分手炮,還放給小三看,讓小三跑去跟元配理論。大概就在這個情節的轉折開始,舞台中央從上不斷地落下象徵灰燼的黑色塑膠紙屑,爾後這些紙屑被拾起和撒落,到最後讓大火吞噬的畫面顯得寫實而唯美。

故事的中間有一段故事中的故事橋段,是Anna在社工的安排協助之下在一間書店工作,這是幫助這類人重返社會的安排,書店的主人朗讀了一本書的一個故事,一位長期受暴的婦女,因為受不了先生上廁所總是不對準馬桶,在一次因為外溢尿液而滑倒後,憤而持刀割下丈夫的陰莖。演後座談上有觀眾問了安排這個橋段的用意,演員回答說,一來這跟《米蒂亞》一樣也是一個悲劇故事,像是每天在新聞上都可以能看到的地方軼聞,導演試圖要呈現的是,希臘悲劇的故事沒有離我們的生活那麼遠,而當代的事件變成故事被一再轉述後,會產生更深的意義。

整齣戲看下來,我只有對一個橋段的安排有點困惑,就是 Anna 提出要求要和 Lucas 發生關係才願意簽字離婚,縱使一開始 Lucas 嚴正拒絕,但在激烈爭吵後還是發生了。之後女兒手抖動的拿著托盤,想要拿煎餅還是鬆餅去給爸媽,但因為手抖的太嚴重把水潑灑出來,浸濕餅乾。而兒子在一旁手持攝影機繼續他的影像日記,Lucas 發現被拍要兒子關掉電源未果,怒而說出兒子就是因為這樣才沒有朋友,讓兒子備受刺激憤而離去,反倒是 Anna 裹著棉被在後面追去想要安慰兒子。這段父親諷刺兒子沒有朋友,不知目的為何,因為前後都沒有特別提到兒子的表現,顯得有點突兀。

這戲看到最後,不知為何我開始有點肚子痛,結束後才知道10分鐘後有連線演後座談。本想直接離開,但還沒出劇院就看到戲友ku,簡單交換了一下看同步直播的心得後,她勸我既然都出來了就留下來聽,想想又走回原位(因實名制需坐在相同的位子)坐下。演後座談不容易之處在於語言的轉譯,即便兩廳院方有安排戲劇及英文專長的口譯人員,但有些真的難以完整轉譯,再加上演員也是以不一定是母語的英語來回覆,這一來一回的落差,讓討論的精彩度多少遜色了些。

但這些提問有的蠻有意思的,印象最深的幾個是:

👉對演員和劇團來說,直播和一般演出有何不同?

男演員 Aus Greidanus jr. 說開場面對的是攝影機而不是觀眾席的觀眾,一開始會覺得有點奇怪,但進入對角戲後就可以專心演出,而且知道攝影機背後真的有觀眾在看,就比較能忽略周遭環境的不同。女演員 Marieke Heebink 覺得有觀眾的差別在於多少會有噪音和聲響,而且演出時觀眾會散發一種能量和氛圍,缺少這股能量其實是有差的。

而總監 Ivo van Hove 說,當初在跟導播團隊討論直播時,其實在思考的是劇場和影像呈現的差異,影像呈現可以透過剪接、運鏡的效果來突顯故事內容,但真實的劇場是靠演員的張力和整體來讓訴說故事。如何巧妙的運用攝影的長處,像是帶到演員臉部的特寫,從空中往下俯拍,讓觀眾得以用以往不可能的視角來觀賞,但又不影響和破壞本該由演員的演出呈現的戲劇效果,不管是獨腳戲、對手戲,就必須像是足球比賽的轉播,要跟著那顆球,但又不過份的破壞整體的效果,真的是蠻考驗的。不過因為原本的演出,舞台上方本來就有設置投影幕,就有利用攝影和即時投放帶出某些戲劇呈現需要的效果,所以也不能說是因為要直播才有攝影機和投影的片段。

👉演員如何認同進入角色?

這題我覺得女演員回答的非常好。兩廳院方的主持人有稍微介紹,這齣戲是劇院委託導演編導製作,男演員 Aus 提到導演在寫劇本前跟演員有大量充分的討論,爾後才寫下劇本,而演員也是有家庭小孩的,所以不是太難去進入角色。女演員 Marieke 接著說,這齣戲除了是關於復仇,也是關於 exculsion,女主角Anna 發現自己在家庭、工作,甚至是性方面都被孤立隔絕,Marieke 說若有一天她到劇院,卻被告知要交出鑰匙,不用再來上班/演戲了,其絕望可想而知,她應該也會發瘋。尋著這樣的普同人性出發去思考,就不難帶入角色的心境,而且由愛生恨到自毀一切也不是無法想像的事。

最後深深地覺得我們還能夠自在的進出劇場看演出真的很幸福,在同步直播的舞台畫面上看到自己和喜歡的劇團導演和演員同框,也真的是戲迷的幸福,更別說現在看戲的頻率根本不到以往巔峰期的百分之一,能在週間的晚上一連看到好幾個因看戲結識至今搞不好有十年的好友,更是開心的事啊。

2021年3月1日 星期一

《只有媽媽做得到激發孩子的運動潛能》閱讀心得

2021 #1 #Book

珊迪的學校每學期都會讓家長輪流傳閱兩本書閱讀寫簡短的心得,過去多半是要玩具閱讀,畢竟我看的教養書和文章可比他多不知凡幾,這次帶回來的是一本名為「只有媽媽做得到,激發孩子的運動潛能」,雖然看到書名忍不住翻了白眼,但想想在日本社會女性有了孩子有很大部分就是退出職場進入家庭的狀況來說,跟學齡前的孩子相處的時間還是媽媽比較長,就先不計較。
書中列出9個「魔法動作」:踢、跑步折返、跳躍落地、接球、打擊、投擲、拍球、翻滾扭動、維持平衡,是對幼兒很棒的基礎動作,也說明了去公園、做家事或是親子在家玩樂就可以達成這幾項動作的方式,對我來說是蠻好的提醒。
裡面提到一些我覺得有意思的地方是,作者說日本家長會在學齡前幫孩子找運動教練來補體操的動作,為了是讓孩子進到小學能夠達成學校的基本要求,像是跳箱、跳繩、翻滾之類的。書中列出統計上家長讓學齡前的小孩學習的才藝前六名分別是:英語/英文會話、游泳、運動/體操(體育)、音樂、舞蹈和腦部開發,這樣的數據參照我這幾年來當全職媽媽接觸到台北家長的狀況,是蠻有趣的對照。
作者提到最好讓孩子接觸各種運動,若真的想要培養任何一項運動的國手,中學之後再專精學習都不遲,主要是越小專門練某項運動,可能會導致姿勢不良或運動傷害。看到作者特別強調這段,就在想他試圖對話的是哪一類的日本父母(甚至翻譯成中文後,是哪一種家長群),哈哈。
想想以前在實驗蠻幸福的,幾乎每種運動的類型都有接觸過,雖然後來沒有繼續參加游泳比賽,但至少運動真的就變成長大後很自然會想到要去做(雖然沒有常常做就是了)的休閒娛樂。
(這本書全長182頁,大概2小時完食)

20210301 CH「從大人的繪本閱讀到提升親子共讀力」筆記和心得

這陣子因為ClubHouse知道 一起讀、一起玩 這個粉專,今天中午跟到「從大人的繪本閱讀到提升親子共讀力」的討論,才知道原來這個粉專是《小黃點》的譯者周婉湘發起的!《小黃點》是我還沒當媽媽前因為表妹旺來工作需要,請我去圖資圖幫忙借書才知道的書,可以說是小時候閱讀的漢聲出版繪本之外,長大後第一本接觸的繪本,對我來說略略有朝聖迷妹的心情在看待。

這次的討論是從周老師組織的讀書會出發,主要發言的是讀書會的成員,主題有三個:
一、大人為什麼研讀繪本?
周老師先提到最近 NY Times 的文章「Your Kids Aren’t Too Old for Picture Books, and Neither Are You」,也提到作者 Pamela Paul 有出版一本書<How to Raise a Reader>,提到繪本的閱讀幾歲開始都不嫌晚,大人自己開始看也是很合適的。
接下來讀書會成員和聽眾討論到 Graphic novels 和 Virtual literacy的部分(但因為我對此實在不是太關注,就讓它過去了)。
二、在讀書會中的學習、收穫為何?
這個讀書會有以《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作為參考書籍進行。
繪本作為兒童藝術的啟蒙,成員因為孩子而接觸繪本,從為了孩子的媽媽的角度來讀,轉到自己喜好的出發點。但在讀書會不同背景的成員相互激盪之下,而有更多、更深入的討論,讀書會作為閱讀心得的輸出,之後再加上書寫紀錄,對成員來說收穫很多(「一起讀、一起玩」的粉專上有網站,成員將讀書會討論的內容書寫記錄下來)。
三、不同的繪本閱讀方法如何影響你對閱讀的看法,及親子共讀的品質?
這部份的討論成員有大致介紹他們之前討論過的主題和內容:
📚不同版本童話繪本的比較:如三隻小豬、小紅帽、白雪公主、藍鬍子等等
📚共讀同一本繪本《Voices in the Park》從各個方面一起討論激盪
📚《閱讀兒童文學的策略》其中一章
📚針對Anthony Brown每個人選一本作深度閱讀、報告討論
成員分享我覺得很值得紀錄的點如下:
👉美國小學已有用小學孩子的語言,帶孩子分析不同版本的繪本。
👉繪本精讀/慢讀:繪本在一個讀者面前的壽命有多長?唸過的5分鐘?量變真的能產生質變?共讀時跟孩子討論,跟孩子分享自己的喜好觀點及詮釋,說明自己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久了孩子也會從中學習和受到刺激,練習用自己的觀點表達,培養出獨立思考的能力,思考和覺察才會出來。而這樣的討論,跟孩子的連結也變深,待孩子心智上更成熟時,回來閱讀可能會有更深的啟發。
👉啟發孩子閱讀的好奇和興趣,孩子自己願意閱讀,進入心流,進入純粹只有自己和書本的關係。
👉身教,讓孩子看到媽媽有培養自己興趣開心的感覺。大人怎麼讀書,示範給孩子看,孩子都在學。對孩子未來寫作和說故事的能力都會很有幫助。甚至大人自己進一步的進修,如英諾桑提的線上課程。
👉共讀並不只有跟小孩,有成員和先生一起討論 Into the Forest 繪本,發現每個人在意的、觀察到的點都不太一樣,也是促進家庭成員交流的方式。
👉共讀時讀書的語氣,是開心、不耐煩,還是?共讀時與孩子之間的距離,是抱著孩子唸?還是孩子可以觸碰到你?孩子可以感受到你身上的味道?這些故事以外的聲音和觸覺、嗅覺的記憶都會讓孩子記得、傳遞下去。
👉跟孩子共讀時,我們跟孩子一樣,站在同一個角度一起閱讀,一起找線索,think aloud。有更多話題跟孩子討論,為什麼這個人被擺在這裡?這個角色為什麼要講這個?
👉閱讀的方法:從封面開始看圖,把書衣脫掉看是否有另個封面(看看有沒有不一樣,不一樣也有隱含的意義),看蝴蝶頁(前後有的不一樣,和書籍的主題內容有關,有的故事從蝴蝶頁就開始了),小小的設計都在說故事,跟孩子一起討論,找出彩蛋和小秘密。
👉Project 形式的閱讀:例如小孩看到動物被吃掉,後來問那吃完去哪裡?從《三隻小豬》進到《三隻小豬的真實故事》,在到《野狼的肚子我的家》,這樣的主題計畫式的閱讀多了很多樂趣。
👉看小孩挑的繪本,也是了解小孩的方法。
👉把繪本拿出來演
👉組讀書會是培養相互尊重的過程,因為成員的介紹去閱讀原本不會翻開的作品,進而會想繼續去找延伸的討論,原來這本書可以這樣讀。
👉讀書會的成員是因為各種原因移居美國,有成員面對教導移民的第二代,提出帶他們創作屬於自己個人移居的新故事的產生,是很有意義的。
最後有個聽眾分享一個很棒的觀點,在閱讀繪本時注意繪本使用的媒材,可以帶孩子可以實際去操作。可以從單純的繪畫,或是利用如樹葉等身邊可以搜集到的素材進行創作,重點是帶來子經歷過程的呈現,對年紀小的孩子也可以提升手的靈活度。對大人來說,是嘗試拉回用繪畫溝通的能力。
*
聽著聽著有點羨慕這樣難得的讀書會形式的存在,忍不住也舉手分享了自己過去一年參加
Charlene
在書林「繪本生活樂讀會」的大人英語繪本讀書會的經驗,一來是因此而接觸到很多就自己原有的人文社會科學的背景和自身興趣不會去翻閱、購買的繪本;二來是跳脫為了孩子選書的一些功能性目的去閱讀,從繪本共讀的討論中開拓新視野,也因著讀書會成員不同背景的討論和交流,得到很多知識和啟發,而這些過去不曾主動接觸的繪本,在帶回家與孩子共讀的過程中也開拓孩子的視野。
另一個覺得非常有收穫,也是我過去沒想到的是,可能因為覺得孩子還小,以聽故事為主,卻沒想到可以從中慢慢練習表達個人對圖像、情節的想法,提出來跟孩子討論,引發他們去觀察、探究的興趣。
還有一個想法是,很感謝過去近一年加入大V破喉嚨的社團,為了參與點名而要每個月找一個主題,帶孩子一起操作或是參與活動,找相關的繪本進行延伸的閱讀和討論,最後在輸出成文字紀錄與大家分享。其實這個過程就完全是成員有提到的計畫主題式的閱讀,這樣持續的紀錄,久了之後真的會小有成就感,在全職看似時間事情多是瑣碎的育兒生活中,留下一點一滴跟孩子互動的紀錄,相當珍貴啊。

20210227 CH 「[兒童文學閒聊趴#4:不談兒文、來看台漫] 親愛的,他們把博物館變漫畫了」筆記

十點後滑到一個很合我興趣的房間「兒童文學瞎聊趴」,我居然到這次才知道,這個由童書新樂園發起的房間已經第四場了!

因為沒跟到前半小時的討論,其實不很清楚已經談過的內容,但說明提到的博物館漫畫,直覺想到就是CCC創作集,不過我也沒看過,身邊也沒有青少年,不確定是不是如其中一個講者所述,小孩會覺得這類/主題的漫畫是無趣的。
就我自己以前的漫畫閱讀經驗是,國中開始看比較多日本漫畫,像是CLAMP的好幾部都有追完,高中之後不確定是同儕還是什麼因素,就真的幾乎沒有在看。一直到去夏威夷交換時修了 Dr. White 的課History and Memory,讀了指定讀物《Maus》(中文版為《鼠族》)才第一次接觸到紀實漫畫,但也僅止於此,漫畫一直不是我會主動閱讀的書籍類型。當然後來知道有網路漫畫,不過一直就沒有想要去找來閱讀的動力。
期間討論到漫畫以書本和網頁的呈現上有著明顯的不同(固定框格翻頁及下拉式),我覺得是蠻不一樣的閱讀習慣的轉換。另外就是有人提到,好像我們自己成長的過程是有在看漫畫,但當了父母後好像會覺得孩子看漫畫不好,會想去禁止。但重點應該是不偏廢,不特別只在一種閱讀、休閒形式才是要緊的。
討論最後有個聽眾問了要如何帶小孩進入文字書的閱讀,因為若想不要補作文,大量閱讀的基礎是必要的。蔡明灑老師分享了兩個點讓我很有感,她說新竹那邊有媽媽全台語朗讀書本給孩子聽!另個點是「羅德達爾」的書在小孩中班開始,就可以透過朗讀的方式介紹給孩子,這是我目前共讀上以繪本和英文讀本為主沒想過的,覺得之後可以來試試。當然也期望之後可以幫孩子找到兒童小說讀書會的伴~~
據悉之後週六晚上9點會再開房,下次要討論的是群募繪本,這我超有興趣想知道,最近一兩年來時不時就會看到,除了《秘密派對》是跟朋友團一起買的,其實我還是抱持觀望的態度,蠻想知道兒童文學專家怎麼看的!

20210220 CH 「繪本 X 不只是繪本」筆記

稍早跟了一場跟繪本有關的對談,是由
Hannah H.
發起的討論,有記下的重點如下:
📚表達訓練:把形容詞、情緒的詞圈起來,先針對不同等級的形容詞請孩子模仿和演繹,在共讀之前或之後做,孩子對這本繪本的印象會很深刻,表達情緒感受的能力也會有所提升。
📚請孩子自己講故事,錄下來。
📚講完繪本,問開放性的問題跟小孩一起聊聊
📚Goodnight gorilla:那隻小猩猩是小孩,要孩子練習自己睡的時候,一開始可能會一直想要跑出來跟爸媽一起睡,最後可以問孩子要怎麼讓小猩猩回去睡覺?
📚講故事的時候不一定要照文字講,如《放羊的孩子》,每次講村民的生氣程度,用不同層次的形容詞來說故事,小孩可以學習到更豐富的表達詞彙
📚講故事時配合故事內容加入環境情境的轉變,像是開燈關燈
📚爸爸和媽媽在講故事的時候,在語言的用法和解讀上是不同的,鼓勵雙親都要跟孩子一起共讀說故事
📚童書繪本大搜查線 Mocha Chuang :每天逼自己寫一本繪本,分享自己的觀察和延伸心得
📚對小孩很愛很愛的繪本,共讀好幾次後,邀請小孩自己手作喜歡的故事書,參考網路上如何用一張紙摺成8頁的書,有與談人推薦《一起讀,一起玩》
📚小孩如果非常喜歡某本書,一直要家長唸,一陣子後可以讓小孩自己重述喜愛的故事,從細節描述進行語言組織邏輯、流暢度的訓練
👉Hannah有提到維多叔叔在訓練DJ時,會要他們完整的描述做一件事的細節,邊做邊說,像是開車要先感應/插入鑰匙,打檔等等。
📚小孩喜歡某一本書,去了解他喜歡的原因,像是角色、情節之類的,作為後續購書的參考
📚鼓勵每個人創作屬於自己文化的繪本
📚保留小孩自己選書的空間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