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是周定緯和另一位講韓文的女士一同主持,每齣音樂劇演出大約20分鐘,結束後兩位主持人會訪問該齣劇的製作人等,幫助觀眾更了解內容和形式。我從訪談中得到蠻多資訊,主持方預先準備的提問蠻不錯的。
第一齣《棒球王,海洋隊!》是熱血少棒隊的成長故事,從萬年墊底打到能贏過常年冠軍的隊伍,每位球員都有自己的成長歷程,克服不同的心理障礙,激勵起全隊的士氣,有句台詞大意是,我們不是一人9分的隊伍,我們是九個一人一分的隊伍。可想而知透過隊友彼此激勵,教練球員鍥而不捨的練習,終究贏了比賽,不過比賽只有6局就結束,我聽到後排的一位小觀眾發出疑問:「比賽(停在六局)不是還沒結束嗎?」我還在納悶少棒的規定是不是跟我們一般看球的認知不同,剛剛一查,還真是如此。故事的最後是兩位投打的少棒球員,和代表他們長大的成棒球員一同出現,象徵兩人相互砥礪的情誼延續到長大。
製作方代表說,他們選擇推出這樣主題的原創音樂劇,就是從韓國人最愛的運動「棒球」出發,從墊底到成為全國最強隊伍的過程,展現了追夢和挑戰的精神。
第二齣是《咖啡因》,典型的都會青熟女路線,女咖啡店長被男友拋棄,不再相信愛情。白天的咖啡店在晚上則由另一位男侍酒師經營酒吧,男侍酒師以真面目假意當顧客來會會女咖啡店長,女店長被煞到後,跟喬裝變醜的男侍酒師變成無話不談的知己,同時愛上男顧客和男侍酒師,(中間怎麼和解沒有演出)最後皆大歡喜。
看著看著,我不禁為其他帶著孩童來看戲的家長感到堅介,也開始思考起雙人愛情喜劇訴求的觀眾對象。演後訪談提到這齣戲已經有授權日文版,在日本上演,不過在韓國是200人的小劇場上演百來場,到日本則是在1000人的劇場演出20場左右。每個國家的劇場生態還是蠻不相同的,但確實雙人愛情喜劇比較容易複製到其他地方上演。
第三齣是《有真與有真》,兩位國中二年級生在教室遇到同名的同學,其中一位大有真認得另一位小有真說他們是幼兒園同學,但小有真顯然完全不記得幼兒園的回憶,但也不禁好奇懷疑起自己那段時間究竟發生什麼事。演出的中段是兩個有真覺得不被家人了解,相約去海邊散心,彼此支持陪伴。
我本來覺得這齣超適合中學生和家有中學生的父母看啊!中二小孩覺得世界都不了解他們的感受,如果能透過劇場得到一些安慰,野蠻好的。但聽完演後訪談才知道,這齣《有真與有真》音樂劇是改編自同名小說《有真與有真》,製作人有提到原本的議題是有關兒童性剝削,所以小有真被抹去的記憶應該就是很黑暗的部分,但他們決定不直接呈現這樣的畫面。據說這齣戲之前有中文的讀劇會,明年應該有機會來台演出!這是我會想去看的,也很佩服韓國的原創音樂劇能觸及到這樣的議題,用好聽的樂曲揭示殘酷的故事。
中場休息後的第四齣就是《長壽湯仙女》,一開始小女孩德芝跟著媽媽一起到澡堂泡湯,而不是去同學們都覺得好玩的Spa Land,我就開始笑出來。進入澡堂後每位演員脫去衣服露出全身膚色的服裝,有些還有誇張的胸飾,真的蠻幽默的。然而最幽默的是仙女出現的時候,白希那繪本中有點醜醜的仙女被還原到舞台上的真人時,分外有笑點。演出的內容除了有仙女帶著德芝一起在冷水池玩耍外,還賦予為何仙女會出現在澡堂的故事,仙女的羽衣被樵夫拿走,但仙女實在太愛在蓮花池泡湯,乾脆不管羽衣直接在蓮花池住下來。最後仙女來幫忙德芝,讓她馬上從發燒生病中恢復,蠻感人的。
這齣真的是很討喜、適合全家觀賞的戲劇,製作方有提到在改編成音樂劇時,添加了一些素材讓故事更立體,像是為何仙女會出現在那裡,而且還這麼老的橋段,讓整齣戲劇欣賞起來更流暢。
最後一齣是《The Last Man》,提到整個國家散發著殭屍病毒,被咬到的人就會變成殭屍,有一個女孩是最後倖存的人類,她躲進預先準備好的防空洞中,對著呼叫器呼叫,希望能有其他倖存的人類回答,拿出手機拍下倖存的第一天,講述殭屍到底長什麼樣子,事情到底怎麼發生的。後來發現防空洞中有一隻玩偶熊,幫玩偶取名字,激勵自己要堅強的撐下去,到最後她成功打開防空洞的大門走出去,跟自己和觀眾說,你不是自己一個人,你不是自己一個人。
我看這齣戲的時候腦中閃現末日殭屍的故事或電影,雖然我一部也沒看過,但也是很好奇為何要製作這樣的獨角劇?後來聽訪談提到,這齣劇想要呈現的主題是青年孤獨死,這個議題在韓國目前受到矚目,我聽了有點訝異(我承認我是井底之蛙,很久不看新聞),想想也是,或許殭屍場景的孤獨感是架構在被排擠、霸凌或是不知道怎麼跟其他人互動的孤單疏離心理,而在最後可以跟著主角一起走出大門,知道自己不是孤單一人,會是種提醒和激勵。
看完今天的演出,再次佩服韓國在文化演藝方面的推廣不遺餘力,年中先辦音樂劇評比,年尾開始到其他國家宣傳推廣,以roadshow的形式,每齣以簡要的形式演出精華片段,探探不同市場的反應和接受度,就有更多的受邀演的合作機會。
當然對觀眾我來說,一個下午3小時就可以欣賞到五齣不同類的的音樂劇,演員歌聲嗓音好聽,故事精彩可期,真的很享受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