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0日 星期五

20220510「小大繪本學校:從兒童出發的快樂共讀」講座紀錄

有書、小孩、大人,共讀就開始了,快樂就出現了。

谷川俊太郎說:「就是要孩子們笑!」

「快樂」最重要,有很多寫詩的題目和生活相關。

2014來台北詩歌節時,有讀者問到:「(您的繪本)想要教小孩什麼?」

他回答道:沒有,因為很久以來,我就是反教育的人。我寫詩只是要孩子笑,孩子笑,我就覺得夠了。

真美老師延伸說,父母有很多想要給孩子的東西,但只要把好東西餵給孩子,孩子笑就夠了,無須擔心,因為要給孩子的東西都盡在其中。


和孩子一起享受閱讀的樂趣,一本接著一本,孩子就認識這個世界。繪本後面的東西,也都傳遞給孩子了,家長要放下要給小孩什麼的想法,讓孩子用最自在的姿勢聽故事,就是快樂。


共讀是 share with 而非 share to(受科扎克的啟發)

應該要先問小孩想要做什麼,大人陪伴一起規劃,而不是大人先設計好,要小孩接受。

轉換成「一起分享」大人做的是分享和催化者的角色

繪本一定要透過聲音的注入,才會活起來

小孩是主體,輕鬆愉快的享受;釐清大人的角色,閱讀的主體是孩子


坊間不少繪本在宣傳詞、書系上的標示上充滿成人想要的分類和貼標籤,成人的主導和目的性非常明顯,做繪本並不是讓孩子去享受。

這會讓大人難以去發現真正的好書,不夠了解孩子、才用大人的角度去設想孩子該看什麼,毫不掩飾大人自己的焦慮。


Maurice Sundeck 認為,如果真的要給繪本貼上標籤,只能貼「想像力的」標籤。

孩子有其需求,應從其需求出發,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大人期待孩子學會的事物,孩子是自然就會了,不需要用可有可無的書來教導。


老師今天分享了好多本書谷川俊太郎的書:《大便》、《誰在放屁》、《朋友》;還分享了《大家來大便》、《蛙弟穿衣服》、《永遠吃不飽的貓》、《蠟筆盒的故事》


最後老師總結提到,大人會跟繪本保持距離,隔岸觀火,想要知道作者想表達什麼,但孩子是飛蛾撲火,全身融入故事當中。好聽的故事孩子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走進故事洞,每次聽會有新發現。當他滿足了,就會去找新的樂子,家長不用擔心小孩只想聽只想看同一本書。


大人很想給小孩很多好東西,但忘了快樂是最重要的。閱讀後讓孩子得到什麼?她認為最重要的是得到快樂。



谷川俊太郎的三本書都蠻有意思的,前兩本屎尿屁真的很得我家小孩的心,念過一次給他們聽,馬上就可以自己邊翻邊講,邊唸邊笑。而《朋友》這本書有幾句話真的好棒:「重修舊好和吵架都需要等量的勇氣。」「和朋友手牽手   一起看夕陽   那感覺就像是  只有我們兩人  在宇宙間漂浮。  和朋友吵完架   回到家裡   那感覺就像是   內心沾滿了泥巴。」從朋友是什麼、可以一起做的事,還帶到排擠、打小報告和霸凌,最後透過報章影視看到遠方在戰火下或飢餓貧窮的孩子,說就算沒有見過面,也是朋友,因為「沒有人可以孤孤單單活著」。


《蛙弟穿衣服》給我一種跟《什麼?!》裡面為了要讓孫子睡覺不辭辛勞的做出床鋪、枕頭、泰迪熊等睡覺所需用品的奶奶的故事敘事手法好像,都是透過不斷的重複堆疊,給孩子一種熟悉但又逐漸推進的笑點,蛙弟更麻煩的是每增加一件新衣物就要經過脫了又穿的過程,還配上手忙腳亂的狀聲詞,大人看了也不覺一陣好笑。《永遠吃不飽的貓》跟吞蒼蠅的女士也很像,一個接著一個不斷把東西往肚子裡塞,雖然最後肚子爆炸了,主角也因此掰掰,孩子也不覺得可怖。《蠟筆盒的故事》在大人看來更是有點莫名,一盒蠟筆中的幾個顏色輪流上場,讓圖像中有越來越多的細節,男孩困在小島上,想招手要離島一段距離的船停下來載他回家未果,幸好最後因為動物的幫助仍順利上船回家,我讀給孩子聽,四歲半的孩子沒特別的反應,不過我在想對於幼兒來說,出去玩很好,更重要的是回家,如果不能回家只能在外頭,應該是更驚慌的,而也因為男孩可以回家,他們最後也才能回到蠟筆盒的家中,照顧到孩童心理發展的需求。


這幾本繪本都是我第一次從圖書館借回家,剛拿出來時,孩子都好興奮,一口氣念完不打緊,過了幾天還是會翻出來看或要我念,或許這如同真美老師所說,因為這些繪本都有打動孩子的心,有些大人不一定完全認同、理解,但孩子卻覺得理所當然的喜愛。

《快樂讀出英文力》閱讀心得

 


前陣子在一個英文學習的粉專看到《快樂讀書英文力》這本書的介紹,作者是禮筑外文書店創辦人Lois。

這讓我想起我在老大很小的時候,還有去過禮筑幾次,撈過特賣出清品,可惜實體店面在2020就收了。不過好像也沒有印象有遇到老闆娘過。

這本在2014年底出版的書,可以想見作者推薦的作品是10年前之前的經典,內容從寶寶書到青少年小說、雜誌都有介紹。身為書店的經營者,當然遇過讀者拿著各種書單希望按圖索驥的購入,她也因此有機會認識更多好書,也整理出選書的建議,像是操作書容易絕版,如果喜歡就不要等。也介紹選書的基本常識,不要迷信書單。

作者推薦分齡書單之餘,也提點不同年紀共讀或選書的重點,我從推薦的書單中發現中之前不認識的作者Keiko Kasza、Lynne Truss的同音字/標點符號的書。也才發現Holes的作者Louis Sachar也有出版chapter books(系列小說)Marvin Redpost系列,馬上就在圖書館app上預約借閱。

書單真的是一門學問,雖然我的孩子已經過了入門讀本階段,處於系列小說和青少年小說的階段,但小孩的閱讀胃口真的難捉摸,只能繼續做功課、繼續trial (找書)and error(被打槍🫠)。

2024年9月18日 星期三

《華利的故事》閱讀心得

從2021年參加又青老師發起的裴利讀書會,第一本讀的是《孩子國的新約:不可以說你不能玩》,就非常驚豔於作為一名幼稚園的裴利老師,如同人類學家一般,用錄音機記錄下跟幼稚園小孩的互動和討論,從中發現許多值得再深入發覺的幼教觀點。

至今讀完第六本,原文在1981年出版的《華利的故事》,有個副標是「幼兒園裡的對話」,顧名思義,整本書裴利老師記錄下她班上的22名五歲的孩子,在幼稚園最後一整學年的對話。這是她的第二本書,對於如我這樣讀過她更後面出版有關故事說演描述的讀者來說,可以從這第二本出版的書籍,看到她怎麼形成「故事說演」教學理念的過程,也可以看到一位幼教老師如何因為孩子的對話,進而去反省她所接受的幼教觀點。


本書一開始(16頁)就提到:


你可以寫一本關於思考的書——將事件和問題碰在一起時所產生的對話、故事、演戲都紀錄下來。各種思考都會浮現出來,如同道德、科學和社會與幻想共用著舞台一樣。假如對「魔法」的思考看起來較引人注目的話,那是因為「它」是條最普遍的路徑,從這兒開始,可以去探險新的小路。我已經學到了不要去抗拒它,而且要把它尋找出來,以做為一個「真實」學校正常的一部分。


接下來就是一篇一篇以學生或是討論議題為篇名的文章,讀起來有點雜,在穿插謄寫學生口述的對話細節中,裴利老師將她的反思記錄下來。從最開始一位調皮的學生華利的行為,她看到隔離椅的效果非常有限,從幼兒園孩子對於尺、滑輪等工具用途的詮釋,她發現即便老師口頭描述或是實際示範工具的用法,但如果原理超過孩子的想像或是不符合孩子對於眼前事實的詮釋,知識性內容的教導並沒有辦法真正進入孩子的生活,小孩還是會用自己的觀點或想法來測量或是解決問題。即便如此,經過8個月,還是可以在孩子討論類似主題的過程中看到小孩的轉變:


他們仍接受魔法為解決事情的方式;孩子比以前更會發明,也把想法帶得更遠,可是方向並沒有改變。(224頁)


他們知道書的作者不想要老鼠變成超能力老鼠,可是那樣的現象是可能存在的。一個想法可以用兩個層級來檢驗:大人看到的明顯事實和小孩看到的可能性。(229頁)


附錄提到,裴利老師認為幼稚園教師最主要的任務是在課堂上教邏輯思考和精確的語言,「老師一定要協助孩子看到:他要了解的事物與他已知的其他事物,兩者之間的關係為何。」(241頁)


透過錄音帶的重聽和謄寫,老師會發現在討論中她錯過的細節,「早已變成我捕捉頓悟、被誤解的觀念、令人疑惑的語言和想法並存的必要工具」(245頁)「老師學習到要注意自己問題中的不精密處,學到要去覆述孩子的無聲的評論,學習要求孩子做澄清和增補。」(246頁)


作為家長,真心佩服能做到這樣反思和實作的老師。讀書會上,我作為比例上是少數的家長(之前還有學齡兒童家長的身分,現在沒有了 QQ),我其實有點慚愧,我並沒有很用心的在跟小孩互動,即便a-tiok比起哥哥真的是多很多話,但可能我較為務實,不太有印象她講出偏向出於想像的想法或故事。


聽其他老師們的討論、有感的內容,想著有老師意識到教學現場看似混亂的場景中,有許多值得細細留意和回味的互動細節。或許在教學現場落實故事說演不容易,但如果能意識到以孩子為主體的概念,對學齡前的幼兒來說,都會是很棒的滋養。


這本書最後一次讀書會結束之際,我將書重讀一遍,除了發現之前漏聽、沒聽懂的討論內容之外,也看到裴利老師之所以是裴利老師的過程,認真看待孩子們之間的討論和互動,相信小孩有能力可以去調整和面對學校生活的各種挑戰,知道老師作為教學者身分的侷限,相信同儕的力量,點到為止的引導小孩往更深更遠的思考前進。

2024年9月12日 星期四

《借物少女》閱讀心得


 9月,#葛老師讀書會 經過了一個暑假又正式展開,這學期的第一本書是博識出版社的《#借物少女》系列第一集。

我對「借物少女」的印象就是2011年(應該是)跟妹妹去戲院看吉卜力動畫《借物少女艾莉緹》。是以,在閱讀《借物少女》的小說時,腦海中時不時浮現動畫的畫面、角色模樣和情節。這有好有壞,好處是我不太會在描述居家環境細節的文句上停留太久,可以順順的讀過去;當然壞處也是在此,被動畫制約,沒法好好感受文字的細膩描繪之處。
也正是閱讀這本書才知道,作者 Mary Norton 與Tolkien(魔戒)、C.S. Lewis(獅子女巫魔衣櫥)、Lewis Carroll(愛麗絲)三位奇幻文學大師齊名,但在台灣我們只知後三者啊?!剛好問到一位媽媽友的先生是英國人,得到的回覆是英國小學生人人都讀過。
這下可有趣了,呼應讀書會開場就是討論這本書為什麼有名?除了她是在1952年就出版的作品之外,我自己的想法是,虛構的故事世界是架在人類活動空間的一部分,而且設定是能合邏輯、說服人,應該會比虛構出一個不存在的想像世界還困難。
這本書的開頭就是從梅阿姨轉述她已過世的弟弟跟她說的故事開始,藉由別人的口述,看似鄉野傳奇,也迴避了被質問的可能。書的開頭和結尾是從人類的視角描述,中間是以借物者的視角為主,兩者之間會有關聯,交織互動。
我自己覺得有意思的地方在於文中對於偷/借的討論,小小人生活在固定作息的大宅邸中,所有的生活起居物件都是從人類生活空間「借」來的,艾莉緹跟小男孩相遇的討論:
「可是我們是借物者,就像你是....普通人類之類的。我們是這棟房子的一部分。你還倒不如說,火爐都了煤桶裡的煤。」(93頁)
「那什麼才叫偷?」
艾莉緹表情嚴肅。「假設我亨德力伯父到『她』的梳妝臺借了一支綠寶石手錶,然後我爸把它拿來掛在我們家的牆壁上,那才叫偷。」(94頁)
「普通人類,是為了借物者而存在,就像麵包是為了奶油而存在一樣!」(94頁)
作者建構出一套合借物者邏輯的世界觀,普通人類不屬於借物者的一份子,所以跟人類拿取的東西不稱為偷,同類之間不告而取才是。
隔了幾天回頭記錄下讀書會的討論和心得,我在想為何沒有太多的感受和想法,或許是因為這是一個系列的第一集,在第一集中讀者跟著進入借物者的生活和世界,雖然作者用了許多物件去描述借物者借取後改造成為適合自己生活的細節,但畢竟是1952年的創作,距今已超過70年,彼時英國鄉間宅院使用的物品,跟今天已有很大的不同,閱讀的過程中會隨著齒輪、帽針等東西的比例去想像借物者的大小,但畢竟是不熟悉的物件,腦海中的小人因著連同出現的物件而忽大忽小,難以有個明確的投射和想像。
讀書會討論的最後,進入非常實際的腦力激盪時間,作為閱讀推廣者,可以如何帶小孩進入這本書?
有的成員提到會先讓小孩看吉卜力動畫;有的會先朗讀到第27頁,請學生畫下聽到的起居室場景;也有成員提到會事先搜尋物件的圖片作為補充或核對;因為這本是經典書籍,先找各版本的封面來欣賞;或是直接抽取比較精彩的段落,讓學生演出。
這些點子都蠻有趣的,策略沒有絕對的好壞,端看讀者的年紀和當下的情境。
這樣的討論也呼應在讀書會中段葛老師的提問,閱讀小說常常會遇到的障礙就是,閱讀過程中讀者有沒有辦法自己在腦中產生畫面、將文字視覺化?讀者可以慢慢練習當一位稱職的讀者,找方法幫助自己視覺化。又或者有成人會質疑,脫離學生的生活情境太遠的內容,學生沒有機會體驗過的書可不可以看?小說存在的一個意義就是幫助讀者進入未曾經驗過的人生,不用自己實際去試誤,就可以得到他人寶貴的經驗,如果是以此角度來看,不同文化、不同題材的經典文本都值得介紹給小孩欣賞。
第一集的場景設定在英國鄉下的宅院,第二集就是鄰近的鄉村自然地區,我自己是蠻期待有時間可以把第二集讀完,想知道跳脫吉卜力動畫後,閱讀文字的過程,我腦海中會建構出怎樣的畫面和世界。

2024年9月9日 星期一

《佛洛依德與為什麼鴨》閱讀心得


成為媽媽之後,因著小孩的成長而開始接觸情緒、心理等議題的書籍,對於正向教養、夠好的媽媽等觀念不陌生,不過放下書本回到日常生活,在跟小孩短兵相接的情景中,還是有許多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時刻,氣頭上或一時語塞都是常有的情況。

在閱讀《佛洛依德與為什麼鴨》的過程中,看到貓媽媽「佛洛依德」在面對小孩「為什麼鴨」的疑問或是各種情緒的展現時,常常會露出心領神會的微笑,有時是似曾相識,也曾面對孩子跟友伴相處時遇到的不滿或是挫折;有時是拍案叫絕,原來可以這樣想,原來可以這樣跟孩子分享,指引我明燈,給了我思考跟孩子應對的方向。

全書分成十個章節,每個章節有五則漫畫,在3到6頁的篇幅中呈現一個具體的案例,帶出創作團隊提醒讀者的重點,每一章的最後則會有約半頁的文字,說明背後的理論和希望讀者能夠更清楚理解的觀念。本書內容從確信自我的價值開始,推展到人際互動的各種疑難雜症,最後再回到擁抱自己的內在小孩,給自己無條件的愛和接納。

看書的時候就覺得這本書也很適合讓中高年級的小學生閱讀,為什麼鴨直白的展現出各種情緒狀態(當然是困擾人的負向情緒居多),很能夠引發孩子的共鳴,而貓媽媽佛洛依德有智慧的簡要回應,則可以讓人思考、沈澱、長智慧,培養出讓自己安身立命的,果不其然在封底的折口就看到說明,這是本寫給大人與小孩的療癒之書,「能幫助小孩培養強大的心理素質,呵護他們的童心,溫暖陪伴他們長大。」

#商周出版 #徐慢慢心理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