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兩廳院售票系統
認識西薇姬蘭是從光點的紀錄片《西薇姬蘭:舞台人生》放映開始,深深為其精湛的舞藝和呈現出來的人樣所吸引。其實幾年前的《push》我看得很不專心,忘記是什麼原因疲勞趕場,導致邊看邊睡。衝著告別巡演的抬頭,想想還是咬牙在開賣當天購入。其實買的當下就知道不見得有機會可以看,如果真的不行,那也只好退票或轉手。很謝謝先生願意挑戰獨自照顧寶寶的挑戰,讓我有機會「復出」 XD
整場下來,喜歡的程度是1>4>3>2。阿喀郎那支《techne》舞台燈光和音樂都很喜歡,舞作從靠近地面、模擬動物肢體開始,逐漸往上長,長到最後重點已不是動物,而是中央那棵旋轉發光的樹。
最後一支《bye》很有意思,影像和真人舞蹈的互動,從螢幕中走出來的人,最後也走回螢幕、隱沒在人群中。有些俏皮令人莞爾的片段,也有獨自面對細膩的情感。
女雙人舞,聽坐在隔壁的觀眾高談闊論曰:她可以讓與之共舞的年輕舞者不分軒輊的呈現,看似輕鬆的流動,實則有深厚的訓練為底。的確,坐在三樓2排的我一開始有點分不清楚哪位舞者是姬蘭,這就是她厲害的地方,獨舞搶眼不算什麼,重點是與人共舞呈現出旗鼓相當的和諧。
《DUO 2015》算是看了最無感的作品,兩人時而相同、時而各自發展的舞步,搭上單調的音響,的確是彰顯了舞者的身體優點,但稍嫌沒那麼精采。
整場看下來沒有特別喜歡,但覺得可以有機會見證一個世代的完結,總是特別的。很慶幸有機會可以在闊別觀眾席兩個多月(最後一場是7/17的《空白私房》)後回來,之後如果每個月能看一檔就要心存感激了阿。
進劇院在一樓大廳等電梯時,看到另一個志工朋友,她訝異的問:「你出關了阿?」我說:「小孩下週就滿兩個月了阿。」她以「你沒那麼重要」回應我的罪惡感說法,也是,我總不可能一個人24小時看顧小孩,也是要有一點自己的時間來平衡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