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http://tifa.ntch.edu.tw/program_12.php
只能說,這真是一場令人驚喜連連的舞作。
很喜歡這樣的開場,穿著深色或白色編織舞衣的舞者,並排躺下,腳的動作像是針一般靈活的穿梭,而白白的手就好像是棒針的棒子,呈橋式的身體似乎是針洞,隨著舞者的動作,織就出這支舞。
印象最深刻的幾個段落,其實都與音樂有關,或許是因為音樂的烘托,加上燈光設計和舞台設計的加持,讓激動的情緒滿溢。最喜歡第二段的雙人舞,高大的法國舞者搭上嬌小的台灣舞者,除了高度差形成的層次之外,兩人的身體和手部的動作相互交織,時而相互應和、時而摸索自己的路。
說實話,當舞者穿著古又文設計的套頭大件寬版針織衣時,我直覺想到蟲的繭,而且像是掛在牆角的衣魚,時高時低的蠕動,有時像是要把前方的兩名舞者吃掉一般。而在舞台後方的舞者們,則是群聚在一起,伸展身體和手腳,像是不斷滋長增生的有機體。
最喜歡的燈光效果是中間某一段,將舞台和背景投射成相框,這段的舞蹈概念應該來自街舞,忘記曾在哪裡看過街舞是一種有禮的競技,兩方人馬輪流派出代表,各自秀出自己的拿手絕活。出來表演的舞者走到相框外圍燈光打出的位置,其餘的人站在舞台中央黑暗處,有時應和、有時觀看,相當有意思。
後半段的舞台設計完全深得我心,垂簾的設計增加神秘感,也隨著舞者撥弄的動作,製造出織布機的效果,還可以被編成一條條的辮子,活像是波斯文明的皇宮內,在宮廷走廊上穿梭。
舞者穿著流蘇狀的垂簾斗篷(正合我意!),把身前的流蘇撥動時,有一瞬間有點像達悟族的婦女長髮舞。另外一個片段是舞者排成一排,手從流蘇後方穿出再穿入,真的很像是一針一線的縫製,相當寫實。
最後一段的蘇菲舞相當扣人心弦,流蘇斗篷隨著舞者旋轉的身影起舞,像是要把一切都獻給天地一般。
謝幕後,還有一小段街舞的表演,聽到觀眾席整齊劃一的拍手聲,一位位舞者輪流秀出高難度的街舞動作,雖然我對街舞不熟悉,也沒有很熱衷,但是看到這段心裡想著:街舞也可以站上戲劇院的舞台!
地板光滑略帶反光效果,這對於坐在高樓層的觀眾,有時候是種困擾、有時候卻是種驚喜,看到懸掛在舞台上方的編織作品或是垂簾倒映在地板上,和舞者的身影相應,地板也彷彿是一幅不斷變動的畫作。
這次卡菲舞團編舞家穆哈.莫蘇奇和古又文的合作,雖然是因為他在看到北美館的古又文展後才有的發想,但是結合厚重多樣的毛線針織服裝,讓人想到與川久保玲合作過的摩斯.康寧漢,不同的服裝設計,給予舞者伸展上的限制,但也同樣的為舞者帶來嘗試不同動作方式的可能性和驚喜。
總而言之,這次的旗艦製作真的真的很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