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溫德比之謎》閱讀心得


 《溫德比之謎》這本書的書腰上寫著:

一具兩千年的沼澤屍體,是渴望成為戰士的女孩,還是體弱善良的男孩?在歷史與故事交織中,一探說故事大師背後的創作思維。


短短的幾行字清楚的說明這本青少年小說的梗概。


這本書的作者Lois Lowry就是得獎作品《數星星》和 《記憶傳承人》系列的作者,我只看過《數星星》,對於她描寫細節、鋪陳緊張氣氛和鼓舞砥礪人心的字句印象深刻。


這部小說比一般的青少年小說來的薄,我本來以為很快就可以看完,一翻開看目錄,分為五部,一三五皆是「歷史」,中間夾著兩個角色的故事。第一部歷史的開頭重現1952年在泥炭沼澤發現屍體的現場,敘述為何在泥炭沼澤這樣的地方保留的屍體仍有皮膚、頭髮和指甲,看起來很像剛發生的命案現場。


接著讀到「我們每個人都有故事,我有,你有,我們家郵差也有....」,我瞬間疑惑了,這是什麼意思?剛開頭不就是故事開始了嗎?為何會在沒幾頁處出現「我」?這個「我」是誰?是作者嗎?為何作者會在此處現身?帶著問號繼續讀下去,這才發現這不是一本常見的小說,是一本後設的書寫形式,作者一邊寫故事,一邊跟讀者說他是怎麼建構出故事的,有憑有據,作家深入研究泥炭沼澤和溫德比女孩,從人類學家研究出來的成果,依據這些細節想像還原出在數千年前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接著,第二部歷史提到在數年之後,新的研究技術出現,DNA研究、電腦斷層掃描和3D成像,推翻了1950年代的斷定,這不是個女孩,而是個營養不良、健康狀況很差的男孩。作者認為這項新發現使得故事整個改觀,她將重點改放在第一個女孩故事中就有出現的男孩,以他為主角重新寫過,在同一個框架之下,填入不同的細節,尋找另一個更接近事實的故事。很像是考古學家在做的事啊,試圖透過可以得知的線索去重建未有文字記載的人類生活,只是小說家聚焦的範圍再更小一點,建構出一個立體、可信的人物故事。


中文版的前頭書頁就有溫德比女孩出土的照片,附錄還有相關標本的照片和解說,很少在小說中看到考古出土資料和相關的物件說明,應該蠻適合念考古的人來閱讀。


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邀請柯倩華老師在 #探索多元文學系列 課程中,選這本書作為文本來分析討論。倩華老師從作者Lois Lowry的介紹開始,1937年生,因為父親是軍醫的身分,他的家庭跟著四處移動,曾在二戰後去日本唸書,她在大二就結婚,對象也是名軍人,也跟著在美國四處移動。曾任記者、會攝影,童年的夢想就是成為作家,作品登報後被編輯看到轉推薦她寫青少年小說,至此筆耕不綴至今。這段人生的歷練,讓她有明確的反戰、反極權、女性主義的理念。


她筆下的兩位主角,其內外在都有不小的落差,皆勇敢的反抗加諸在他們身上的命運,發展出強大的內在生命,讓生命有意義。而這些意義如何彰顯出來?就是從細節堆疊出來的,角色決定情節,情節說明角色。像是第二個故事中的男孩,因為體弱被同年齡男孩排斥,發展出自然觀察的能力和特質,細心的觀察鳥骨或牛骨,聆聽各種鳥類的鳴叫,即便沒有人認同讚賞,這些經歷和特質讓他在最後幫助鐵匠把骨頭喬回去,做出勇敢的善事,讓生命有意義。即便從科學研究中,大家都知道最後女孩和男孩的下場是年輕的死亡,可以看到作者試圖透過故事賦予小孩尊嚴和成長,啟發角色行為的內在意義。


倩華老師提到,作者是思索意義和賦予意義的人,什麼樣的知識能幫助人賦予意義?不只是知識堆積而已。而這些豐厚的知識,是人類共同累積出來的,小說雖然是虛構的,但並不是天馬行空,本著知識而建構出符合邏輯的細節和內容,讓讀著有機會更深入、更慢的去閱讀,啟發對生活、對世界的好奇心,讓小讀者知道人是有不同的可能性的,知道這些比不知道來的好,小說作為精神糧食是很有養分的。


《想飛的孩子》閱讀心得

 #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 每年都會推出兩次 #全方位說故事高手 培訓課程,下半年的課程其中一堂邀請到林蔚昀老師講《想飛的孩子》一書,因為現任志工可以免費回訓,收到課程資訊就把這天記下來,還去圖書館借了書來看,可惜後來那天是師美館安排志工參訪常玉展,我就改變主意先去聽導覽看展,事後再申請影片自己看。

《想飛的孩子》是一本蠻特別的書,書裡面有文字和插畫,都是出自Joke van Leeuwen,故事一開始就很有趣,圖上有三條線,「畫三條線,稍微彎曲一下,再把它們疊在一起,就是我們這個故事的背景了。」(5頁)


主角是位賞鳥愛好者華倫,喜歡背著圖鑑和望遠鏡出門,有次無意間在樹叢下發現一個生物,有著小女孩的外貌,但上肢不是雙手,而是一對翅膀。他叫了幾聲發現這是沒有人的生物,就把她帶回家。他跟太太提娜沒有小孩,就把這個生物當成自己的小孩來養,為她取名(原本叫鳥鳥,但她發不出ㄠ的音,改叫妮妮)、教她生活的一切,包含發音講話、用餐禮儀等等。也思考到如果出門,要如何不讓人對那對翅膀起疑。


林蔚昀老師在課程中基本上是按照故事的進行來說明,並穿插幾個緊扣書中內容的提問:

如果你愛的人和別人不一樣怎麼辦?

你有辦法讓他做自己嗎?

如何在自己和社會取得平衡?


這真的是對父母來說很大的提醒,自家的小孩長到目前為止,看起來跟其他小孩沒什麼兩樣,但小至冷天出門要不要穿外套,大至他現在的閒暇時間自己想要安排做什麼,我都很難讓他「做自己」。身上背負著外人檢視自我的眼光,超容易拿這些挑剔的眼神來檢視自家的小孩,拿著自以為的社會眼光來規範自己和小孩。


這本書還有一個有趣的設計和橋段,幾個接觸過妮妮的人想要當面跟她道別,因此追蹤她到一個湖邊的「水邊心旅」,這地方以白話文來說就是精神病院,在裡面的人被分在不同顏色的區域,有支持團體、照護人員協助和評估,如果情況好轉就能離開這個地方回家。能在青少年小說中自然的置入精神照顧的議題,是不常見的。


最後,這些人分別有機會看到妮妮,放下心中的芥蒂,能夠繼續向前或是回到原本的生活中。不管是深知鳥類習性的華倫,或是因為照顧妮妮而有越來越多不同感受和期待的提娜,都是身為家長的我們很好的對照和參考。


蔚昀老師在分析文本後,接著分享她是怎麼跟小孩共讀這本書,放了摺紙、絨毛娃娃等劇場的形式帶著小孩一起玩,她有特別說明不會每本書都這樣跟小孩共讀,是依照小孩的喜好和共讀時隨機迸發的想法來進行。這倒是給我這個很沒點子的媽媽蠻好的的示範和提醒,如果共讀一本好書,小孩也喜歡,小孩自發有些創意的詮釋構想,那家長是不是可以跟著一起玩呢?


《也許是愛》閱讀心得

2024年葛老師帶領的青少年小說讀書會最後一場,閱讀的是《也許是愛》、英文書名為《Flipped》,電影名是《怦然心動》(Netflix上有)。

茱莉的爸爸跟茱莉說:「適合的光線是最重要的,茱莉。」「一幅畫的整體,大於畫中各個元素的總和。」接著繼續解釋,一頭牛只是一頭牛,草地只是長著草和花的一塊土地,穿透樹叢的陽光,也只不過是一道道光線而已,但將它們全集合在一起,就有了魔法。(55頁)


這是一本關於青少年的感情小說,小說的編排方式很有趣,全書的單數章節都是由男主角Bryce的視角撰寫,偶數章節都是由女主角Julie的角度出發,針對同一個事件或某個事件的期間,讀者可以看到男女主角不同的想法,以及行為背後的緣由。


Bryce在小學二年級搬到Julie家隔壁,Julie對Bryce一見鍾情,深受他的藍眼睛和金色的頭髮所吸引,而後不斷的試圖找機會接近Bryce,Bryce從一開始不堪其擾,中間發現Julie很聰明、科科都拿A,偶爾偷看她的答案,或是聽她偷偷報拼字的正確答案。到他們都到八年級時,他開始想要甩掉Julie,包括故意跟Julie討厭的美麗女同學假裝交往等等,和陰錯陽差之下說出讓Julie傷心的話等等。


中間穿插了兩則事件,其一是在他們等校車去中學的站口附近有一棵非常高大的美洲梧桐樹,Julie有次為了幫Bryce撿風箏而爬到很高處,從原本有點懼高害怕,到發現在高處展望整個景致,著迷於在不同的時間爬上數百公尺的樹上欣賞風景,她才明白父親跟他說的「一幅畫的整體,大於畫中各個元素的總和。」是怎麼一回事。

但沒多久,這棵樹即被地主派人砍伐,Julie趴在樹上不肯下來,也希望同學們一起上樹營救,但連Bryce都沒有加入,Julie為此上了地方報紙,在報導中Bryce讀到:

「她還說了其他像是,某些事物會比組成它的各個元素加起來還要多,以及為什麼人們需要環境裡有東西能讓他們超脫到生活之上,因為這樣,他們才能感覺到生命的奇蹟。」(132頁)


另一個事件真的是非常有趣,他們的中學每年有一個拍賣募款計畫「籃子男孩」,由全校票選出10位籃子男孩,家長要幫忙準備一籃野餐的食物,籃子男孩著正式服裝上台接受女學生的出價競標,出價最高者,當天中午可以跟標到的籃子男孩用餐,而且不用上課、當天沒有回家作業。Bryce當然被票選成為候選人之一,而且還被高價標走。細節我就不繼續破梗,在讀書會討論時有成員提到,如果在現在的台灣辦這樣的活動,一定會被家長抗議,大概可以理解故事場景設定應該是在20世紀中葉左右的美國小鎮,讓學童有機會參與拍賣募款活動也是蠻有意思的。


讀書會的討論過程中,葛老師放了電影版「怦然心動」的片段讓大家對照,電影拍的蠻好的,基本上是忠於原作進行。

這本書中除了Julie的爸爸之外,Bryce的外公柴特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他先是主動幫Julie整理她家的庭院,也跟Bryce聊到他當初為何拋棄當時的未婚妻,選擇了後來的妻子,「我們有些人看起來平凡無趣,有人披著綾羅綢緞,有人浮誇虛華......但偶爾,你會發現某個如彩虹般斑斕精彩的人,當你碰上時就知道,那是諸事萬物都比不上的。」(129-130頁)外公作為旁觀者,試圖要提醒兩個青少年,選擇對象、對待感情,需要有看透表面的眼光,從陪伴相處的過程中,認識一個人的本質。

有位讀書會成員提到英文書名Flipped 很巧妙,就是在某個事件和機緣,男女主角對於對方的觀感就這樣翻轉了,而這樣的翻轉在事件的描述堆疊,是非常關鍵而重要的。

如同葛老師和讀書會成員們歸結的,這本書很適合讓高年級到國中的小孩閱讀,可以看到喜歡一個人要如何互動,有時候一方的舉動,在另一方看來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的詮釋和感受,一個行為會讓對方有怎樣的感覺,是習歡或是討厭?這些都是需要在情感教育上慢慢養成的,兩性教育不是只有性教育而已,比較缺乏素材的情感教育也是很重要的,而小說就是很好的媒介。另外就是,從這本書中可以看到,家庭教育更是背後不可或缺的支持力量。

2024年12月3日 星期二

《小國王十二月》閱讀心得



下半年光是讀寫煉乳老師的【大人的兒童文學】線上讀書會第二次的主題是生命中的哲學,讀物是《小國王十二月》和《小王子》。

我手上的是舊版,幾年前去前衛出版社開箱倉庫,為了台文繪本而去,順道研究了一下其他出版品,看到這本《小國王十二月》印象中有聽過名字,薄薄一本不厚,沒多想就先買下來,一直擺在小孩房間的書架上,趁這次讀書會拿起來看。不看則已,一翻開就看到我打動我的內容,而且越看越喜歡。

故事才剛開始就有一句「小國王愛吃嗶嘰熊軟糖,」(9頁),看到「嗶嘰熊」我楞了一下,心想,該不會是我最愛的小熊軟糖吧,看註解發現果真是!!!原來小國王十二月二世跟我一樣喜歡「嗶嘰熊」。

第一章的篇名是「變大.變小」

主角跟小國王說,在我們的世界,「人出生的時候很小,然後慢慢長高長大,......然後又會縮小一點點,最後死掉,人就消失了。」(9頁)

但在小國王的世界卻不是這樣,有一天早晨從床上醒來,就到王子辦公室開始工作,剛開始很大,然後越來越小,小到讓人看不見就消失了。除了身體隨著時間越來越小,從一醒來知道一切,再漸漸的遺忘一些事情。而且「當一個人越小,他能決定的事越多,因為......因為他有比別人多的生活經驗。」(15頁)而且凡事以「小的人」的權益優先。

這個由作者阿克塞爾·哈克建構出來的世界運作邏輯和其描述的方式真的很有趣。

煉乳老師針對這篇問了一個關鍵提問:「長大是什麼?什麼是長大?」以及你印象中「長大的瞬間」是發生在什麼時候、什麼情境之下?

我自己覺得「長大」是必須為自己負責任,沒有辦法可以推託給其他人。但我回想不太起來有哪件事讓我領悟到,那個瞬間我長大了。或許是生了小孩、當了媽媽?知道生活不可能再像過往一樣的自我中心,或許就在那樣意識的當下,我跨過了我漫長的「青春期」。

而小國王的發言直指出人類成長中的失去,「你們本來有很多可能性,可是一天一天被拿走一些。當你們很小的時候,你們有很多的想像力,很少的知識,就因為知道的少,許多事你們必須憑藉想像。......你們的想像力越來越少,你們的知識越來越多,對不對?」(17頁)

我看到這段覺得真的是太貼切、太一針見血了,究竟我們自身和我們的小孩在受教育的過程中,縱使知道越來越多的知識,我們並沒有去意識到在這過程中什麼失去了。

第二篇是「睡夢與清醒」,質疑自己醒著是在做夢?還是做夢的時候反而是清醒的?

而煉乳的提問是「什麼是夢?什麼是真實?」又「我們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失去了做夢的能力?」這些提問都是幫助自己反思想法和面向未來很重要的關鍵。

煉乳朗讀了書中的幾頁,大意是主角夢見自己是無法起飛的飛行員,「如果我還是小孩,至少我可以期待有一天我可能成為飛行員。」(34頁)但小國王說主角就是飛行員,「生活從夜晚開始,從人睡著開始,當人早上醒來之後,算是短暫的休息。你們必須改稱睡著為醒來,醒來為睡著。」(35頁)「這樣夜晚就會比較重要,人在白天所做的事就不再那麼意義重大,它不再能決定一切,白天也不過只是一場夢。」(36頁)這讓主角覺得難懂,但小國王說這一切「只是令人迷惑,不是難懂。」(36頁)

接著煉乳提到《小王子》中的帽子和大象,羊在盒子中的圖片。介紹其他好書,趙洙京的《我》、《國王與海》、《我看見我知道我思考》,並提到「小孩酷斯拉」中有一集訪問作者中島芭旺,這幾本書都有哲學短語,引導讀者慢慢閱讀,在常態的生活中注入一些跳脫日常的思考。期許我們能找回大人遺忘(遺忘並不等於失去)已久的想像力,對生活、理想生活、未來的想像力。

這本書中還有幾張畫龍點睛的插圖,米夏埃爾·佐瓦近似油畫風格的圖像非常有趣,其中有一張是貴賓狗被綁在樹上,有一台看起來像是粉粉的挖土機要逼近狗,乍看之下有點可怕,閱讀文字後才發現,原來是貴賓狗救援機,還可以自動辨識出主人,安全送狗回家。

這場讀書會宛如大腦重訓,依著書中的內容和各式補充討論,有時讓人不禁發出「蛤?這在說什麼?」,有時默默點頭、拍案叫絕,認識很多很棒的好書,讓人迫不及待想跟小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