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德比之謎》這本書的書腰上寫著:
一具兩千年的沼澤屍體,是渴望成為戰士的女孩,還是體弱善良的男孩?在歷史與故事交織中,一探說故事大師背後的創作思維。
短短的幾行字清楚的說明這本青少年小說的梗概。
這本書的作者Lois Lowry就是得獎作品《數星星》和 《記憶傳承人》系列的作者,我只看過《數星星》,對於她描寫細節、鋪陳緊張氣氛和鼓舞砥礪人心的字句印象深刻。
這部小說比一般的青少年小說來的薄,我本來以為很快就可以看完,一翻開看目錄,分為五部,一三五皆是「歷史」,中間夾著兩個角色的故事。第一部歷史的開頭重現1952年在泥炭沼澤發現屍體的現場,敘述為何在泥炭沼澤這樣的地方保留的屍體仍有皮膚、頭髮和指甲,看起來很像剛發生的命案現場。
接著讀到「我們每個人都有故事,我有,你有,我們家郵差也有....」,我瞬間疑惑了,這是什麼意思?剛開頭不就是故事開始了嗎?為何會在沒幾頁處出現「我」?這個「我」是誰?是作者嗎?為何作者會在此處現身?帶著問號繼續讀下去,這才發現這不是一本常見的小說,是一本後設的書寫形式,作者一邊寫故事,一邊跟讀者說他是怎麼建構出故事的,有憑有據,作家深入研究泥炭沼澤和溫德比女孩,從人類學家研究出來的成果,依據這些細節想像還原出在數千年前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接著,第二部歷史提到在數年之後,新的研究技術出現,DNA研究、電腦斷層掃描和3D成像,推翻了1950年代的斷定,這不是個女孩,而是個營養不良、健康狀況很差的男孩。作者認為這項新發現使得故事整個改觀,她將重點改放在第一個女孩故事中就有出現的男孩,以他為主角重新寫過,在同一個框架之下,填入不同的細節,尋找另一個更接近事實的故事。很像是考古學家在做的事啊,試圖透過可以得知的線索去重建未有文字記載的人類生活,只是小說家聚焦的範圍再更小一點,建構出一個立體、可信的人物故事。
中文版的前頭書頁就有溫德比女孩出土的照片,附錄還有相關標本的照片和解說,很少在小說中看到考古出土資料和相關的物件說明,應該蠻適合念考古的人來閱讀。
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邀請柯倩華老師在 #探索多元文學系列 課程中,選這本書作為文本來分析討論。倩華老師從作者Lois Lowry的介紹開始,1937年生,因為父親是軍醫的身分,他的家庭跟著四處移動,曾在二戰後去日本唸書,她在大二就結婚,對象也是名軍人,也跟著在美國四處移動。曾任記者、會攝影,童年的夢想就是成為作家,作品登報後被編輯看到轉推薦她寫青少年小說,至此筆耕不綴至今。這段人生的歷練,讓她有明確的反戰、反極權、女性主義的理念。
她筆下的兩位主角,其內外在都有不小的落差,皆勇敢的反抗加諸在他們身上的命運,發展出強大的內在生命,讓生命有意義。而這些意義如何彰顯出來?就是從細節堆疊出來的,角色決定情節,情節說明角色。像是第二個故事中的男孩,因為體弱被同年齡男孩排斥,發展出自然觀察的能力和特質,細心的觀察鳥骨或牛骨,聆聽各種鳥類的鳴叫,即便沒有人認同讚賞,這些經歷和特質讓他在最後幫助鐵匠把骨頭喬回去,做出勇敢的善事,讓生命有意義。即便從科學研究中,大家都知道最後女孩和男孩的下場是年輕的死亡,可以看到作者試圖透過故事賦予小孩尊嚴和成長,啟發角色行為的內在意義。
倩華老師提到,作者是思索意義和賦予意義的人,什麼樣的知識能幫助人賦予意義?不只是知識堆積而已。而這些豐厚的知識,是人類共同累積出來的,小說雖然是虛構的,但並不是天馬行空,本著知識而建構出符合邏輯的細節和內容,讓讀著有機會更深入、更慢的去閱讀,啟發對生活、對世界的好奇心,讓小讀者知道人是有不同的可能性的,知道這些比不知道來的好,小說作為精神糧食是很有養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