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0日 星期日

20230909 「博物館分身術!專家學者焦點講座」速記和心得

今天下午去了趟臺灣圖書館,聽「博物館分身術!專家學者焦點講座」。

當初看到活動資訊時,有一度猶豫了一下下,畢竟下半年的功課是練習取捨,要先思考這跟我接下來的階段性目標是否有關聯,不可以看到什麼有趣的就花時間和力氣去參加。不過因為看到有以下兩位講者,就覺得應該要去聽聽這兩個我這兩年去參觀過很有感的場館,聽聽館舍或策展負責人的說法。 

新北市坪林茶業博物館館長 劉一儒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研究助理 林芳誠 

拜年中聽了「展覽中的數位凝視:從「原民、漢人、官府的交織物語」實體文物展的數位實驗展的探索對話」這場演講分享後,開始越來越有意識的去思考所參觀的博物館或是展覽背後的策展概念和主題,以及這樣的展現形式是否有、以及如何面對觀眾。 

今天去果然很有收穫,引言人黃貞燕老師真是令人喜歡,不但開頭說的好,總結提問者和回應者的說法都能扣緊主題和畫龍點睛。另外也因為看了《上台的技術》一書,也開始觀察發表者的簡報呈現方式,蠻有趣的。 

 黃貞燕老師先提到她認為近來的博物館有七十二變:變小、變無所不在、讓人人都有法術。精簡的引言後,先由新北市淡水古蹟博物館館長黃麗鈴開場,這個博物館是一個博物館群,有超過10個古蹟館舍,在投影片上看到去年聖誕節帶小孩去看海關碼頭那邊的展館,發現竟然有「木下靜涯舊居」,我上週才在行天宮社會大學邱琳婷老師的「典藏臺灣藝術之美」課上聽到這位日本藝術家,只知道他的工作室在淡水,沒想到竟有故居被保留下來! 

 新北市坪林茶業博物館劉一儒館長的投影片非常美,一來是因為坪林茶博這幾年展覽的主視覺真的都很有設計感,去年的茶山學還得獎,只要把圖板排出來就很賞心悅目。還有另個關鍵是,她走的策略就是讓圖片說話,有字的投影片真的很少,選取的照片和圖片選的好,排版美,整體視覺效果很棒。 

上述兩個館舍讓我感覺的新世代的博物館工作人員真的是非常厲害(血汗?),一個人當好幾個人用之外,還全方位的發展各種技能,不管是想出有意義的異業結合提案,甚至是自己撩下去佈展,都是非常有活力,而且很有意識在思考如何讓民眾走入博物館,如何讓展示內容更貼近常民的生活,豐富單一主題所能呈現的多元性。還有因應疫情而有許多有趣或kuso的發想,聽到茶博「津甘馧特展」背後的概念,是為了提供撫慰人心的正能量,真的很感動。 

而史前館的代表主要就是在講重新開館的「南島廳」,也是我今年暑假去史前館看展時一邊看一邊冒出許多思考的。過去民族學展櫃式呈現族群的概念已不敷使用(不可能保留足夠的空間去展示最新被正名的原住民族群),而且也希望讓觀者去思考台灣原住民作為南島語族的一份子,可以有怎樣的視野?不只是面向太平洋,還包含跟我們的生活都非常相關的東南亞。南島廳透過議題式的策展去展現「共生」和「和解」的概念,而且強調是現在進行式,會希望能夠隨著議題有新的開展而調整展示內容。 

「共生」是指東南亞、太平洋跟台灣人在生活上其實有許多交集,像是遠洋漁業中的保力達B,不得不說在當代的議題中,物質文化或象徵物真的是可以很明確的串連起不同的地域和族群。另外,在「和解」方面,可以確實感受到全世界都受到二戰極大的影響。我第一次在地圖上看到清楚的三條島鍊,才發現過往我在吸收這類知識時,缺乏配合地圖一起解讀和理解,難怪怎樣都很難記得久或搞的清楚。那些被徵召去南洋幫日本人打仗的原住民,有些例子是後來還輾轉參與了國共內戰、韓戰,最後有幸回到台灣,這要底教人要如何去理解自身的認同?光想都覺得困難。 

這場次有兩個觀眾提問,一個是詢問如何發展外國人的觀光?三位講者回答的重點有,需要知道目標群眾,依次做出調整,像疫情後韓國觀光客的人數明顯增加,這個我上次去故宮就明顯的感受出來,還有北捷在特定觀光站點除了原有日文的報站名,也多了韓文。場館抱持著開放的態度跟相關單位接洽或合作,或是策劃半日、全日、兩天一夜的小旅行等等。 

另一個是如何衡量推出的活動和展覽是成功的? 這題的回答其實大同小異,但我想除了來館人次這種能夠量化的kpi之外,觀眾的回饋對館所來說還是非常重要,大概是促使他們能夠繼續保有工作熱情的關鍵吧。聽淡博館長說,他們很認真的思考適合親子、學童、青少年、一般人、身心障礙、長者的各式活動,為各種族群策劃出符合需求和喜好的活動,真的是很用心啊。 

子題二是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陳怡菁助理研究員、國立歷史博物館教育推廣組郭元興研究助理和國家人權博物館展示教育組許雅婷助理員來報告。 

臺史博最近推出的新展「流域共構」,為嘉南大圳相關的系列活動策劃的展覽,結合水利、農業、工程等單位共同合作,陳怡菁提到他們一開始收到上萬卷的公文資料,以及各種地圖、工程或是水文圖,回頭去找相關專業的公務員或工程師等來協助解讀和詮釋,光想真的是件很不容易的任務。更別說工程類的機關一直都是向前看,不太會特意或有意識的保留其文史資料,這跟博物館、歷史相關從業人員看公文等史料的角度完全不同,蠻有意思的。 

史博因為近4年來都在整修,報告的主題是推出已20年左右的行動博物館大車,開進全台許多地方的小學或社區。報告中也展現出過往偏向展櫃式單向呈現知識和資訊的展覽形式,到近年來互動設計和豐富主題的策展和設計。以「鈔跑抵家:見錢眼開的多感體驗」為題,展示貨幣及相關的知識和資訊,讓學校老師可以設計教案結合課程,也讓學童或親子群眾,除了認識貨幣的歷史和多樣化之外,還延伸到貨品的認證標章,讓友善生態等永續的觀念透過實際的展品和互動設計,走進一般人的生活中。 

人權博物館透過教案箱、影片等的租借,將較為生硬的議題帶進校園。報告者也誠實的說出校園講座接洽過程中的困難,在於很多教師對於可能將政治立場帶入校園是有疑慮的,不過她後來發現,即便曾是政治犯的受害者,他們現在回頭在看過去的經歷,著重的早已不是被害的過程和仇恨,而是轉化昇華為去提醒我們目前所處環境的自由,對比228或白色恐怖時期,我們應該要去正視這一切並非理所當然,要有意識的去守護這樣的價值和環境。 

這場次有位觀眾本身是 podcastor,提問非常厲害,他問這幾個館所處理的議題是歷史,在活動或展示的設計上,要如何讓觀眾覺得歷史跟他們是有關的? 

我好喜歡台史博研究策展人員的回答,她說:她後來決定從北迴歸線23.5度開始提問,在世界地圖上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這條虛擬的線經過的地方很多容易變成沙漠,而我們現在認知的嘉南平原是穀倉,這並不是理所當然,有日本工事團隊去規劃和努力一直延續到現在。作為觀者可以打開感官從日常生活的觀察開始,自家水龍頭打開,水從哪裡來?家附近的溝渠是水溝還是水圳?打破既有的觀念引導觀者去思考,從切身但從來沒有留意過的事物開始(真的是超棒的)。 

史博的代表提出,他認為博物館提供了觀眾自由的學習場域,觀眾可以自由的參觀、自由的選擇,從各自的共感共鳴、價值觀出發去連結,而展覽就是觀點交流的地方。人權博物館的代表則委婉的說,若帶著主動學習的慾望來人權博物館參觀,確實能有比較多的收穫,畢竟這個議題是沈重的,看完不可能會開心的起來,但也就是這樣的情緒落差,或許更能引發觀眾去思考展示背後希望引起觀者留意的重點和議題。而他們也試圖透過藝術家的創作,為事件做出不同角度的詮釋,因為觀者看的是作品,比較能有客觀討論的對象,當然他也認同柔軟的、訴求體驗的展示形式是必要的。 

很開心有機會聽到去過或沒去過的館所或展覽背後的故事,進一步核對過去的觀展經驗和今天在現場聽到的認知和感受,非常同意最後結語的一段話,博物館少不了觀眾,就是有了觀眾,才能成就完整的團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