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0日 星期日

《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引導孩子看畫小實驗


第二次踏進北師美術館看《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覽,跟著台語共學團向北師美術館申請洪國雄老師的台語導覽。


這也是我第二次聽導覽洪國雄老師講解這個展覽,兩次導覽因為團體組成成員略有差異(上次有長輩,小小孩居多),這次就是親子,一半的孩子已經5-6歲,發現老師厲害的地方在於兩場聽下來只有一半重複,重點當然是留給蔣渭水和林獻堂、甘露水和陳進的畫,上次花了些篇幅提到台灣第一位女醫師蔡阿信的故事,這次有機會到三樓看到兩幅大件的作品,覺得老師將他對台灣美術史的了解,和台灣當時的政治、社會、文化氛圍相互連結,一個個故事帶出的是100多年前的台灣,從美術創作的角度出發,會看到怎樣的風景。


老師最後廣告北美館即將展出礦工畫家洪瑞麟的特展,講到洪家的子女願意把父親的畫作捐出,真的是很有大愛的事。很認同老師最後對於我們這群父母的稱讚,他說很高興看到有人跟孩子講台語,而且願意帶他們進美術館看展覽,讓孩子從小對美術展覽不陌生,他長大後才會願意繼續去展演場所欣賞藝術作品,凡是都是要嘗試帶孩子去參與,孩子才有機會透過慢慢接觸、培養起某些興趣或習慣啊。


話說回來,我要來貢獻一點點今天在展場的隨機小實驗,我看我家小孩和幾個友伴對「甘露水」的故事已經快要失去聆聽的耐性,就決定抓他們去旁邊看幾幅圖,倪蔣懷和陳植棋的《真人廟》。



我先問他們這兩幅畫有什麼異同?小孩說兩幅畫廟看起來很像,左邊比較大(油畫)右邊那幅比較小(水彩)。我接著問,為什麼水彩比較小?水彩是怎麼創作的呢?是不是要用畫筆沾上加水的顏料才能上色?那如果沒有水了,是不是就要再沾一次顏料?如果是油畫,是不是再沾顏料的痕跡比較不明顯?因為他們多少都有玩水彩的經驗,很快就理解我在說什麼,也了解到不同媒材和畫筆的大小,會直接影響到創作者的構圖和作品的大小。



接著問了陳植棋的《真人廟》和旁邊陳澄波的《琳瑯山閣》庭園風景畫,雖然都是油畫,但筆觸上有沒有什麼不同?畫建築物是不是筆觸都偏直,而少有圓弧或彎曲的樣子?而庭園裡的植物是不是比較容易出現圓形的筆觸?




再帶孩子比較《真人廟》和另一幅劉啟祥的《鄉野風光》風景畫,在建築物的細緻度上有沒有差別?引導孩子去觀察風景畫中的屋頂就是一個面,沒有什麼細節,因為是畫比較遠的景物,但是《真人廟》就不一樣,離創作者/觀者比較近,畫出的細節就會多很多。


以上大概是花了5-10分鐘帶著孩子一起觀察畫作,就是「觀察」,觀察構圖、媒材、筆觸和內容的細緻度。我看他們願意跟我互動一來一回的,想必也是覺得有點意思才願意跟著欣賞。我不敢說我的方法有多好,但我知道我的目的是引導孩子去觀察和欣賞,讓他們可以多停留在畫作前久一點,喚起他們的生活經驗去跟畫作互動,不然畫是畫、他是他,多半的畫作場景和內容其實離他們的生活還有些距離,但不知道背景、不知道畫作內容,其實還是有很多方法可以引起他們的興趣的。


我想說的是,去年一整年跟著 Artful Thinking 的「看藝術學思考」課程真的惠我良多,光是跟著大家一起觀察、討論、延伸發想,即便我最後沒有機會真的上台教導學生,過程中也半不認真的參與,但這一年在宋珮老師和 Tiffany老師的引導之下,真的真的收穫很多。再加上我本來就是一個在看展時會注意到詭異的小細節,將自己的生活經驗投射、召喚出來的人,帶著孩子一起看,我相信慢慢的會看到更多有意思的東西,也可以從孩子口中得知他們的認知、感受,一舉數得。


帶孩子看展真的是很值得花時間從事的活動,可以從兒童藝術中心開始,北美館、當代藝術館、高美館都有很適合帶孩子切入的展覽,我之前通常是跟孩子講好,請他們先陪我看「大人的展」,我再跟他們一起去玩「小孩的展」,幾次操作下來,我得到陪看展的好咖,好處說不完,就野人獻曝的把今天跟孩子的互動分享給有孩子的爸媽囉~


(照片皆攝自北師美術館《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覽現場)

2022年3月13日 星期日

20220312 北藝中心試營運:阮劇團《熱天酣眠》@球劇場

 

北藝中心第一檔《熱天酣眠》。
第一次看阮劇團的戲就是帶著珊迪挑戰台語版的《仲夏夜之夢》,上下半場125分鐘,中場休息20分鐘。想說珊迪都小一了,也帶去看過近2小時的電影,應該可以試試。
早早就到場,在樓下隨意晃了一下,珊迪就說想上樓去找位子等開演,一走進大廳就有種果然是試營運,地板、手扶梯看起來跟其他光亮整潔的劇場相比,還有得清 XD
驗票後即搭上超長(4層樓?)的藍色手扶梯,珊迪笑笑的回過頭來看我,說他不怕高,但媽媽我很怕 ^^"。到了一樓觀眾席,我們默默的繼續往上爬了3層樓梯來到9樓D區,雖然後來有發現電梯在哪,但一路不停的往上爬也是有點喘,哈。
大概是因為昨天看到好幾個戲友回報椅子難坐,實際坐進去倒覺得還好,比某些劇場高層樓硬梆梆無法移動的椅子好。珊迪聽著已經播放好幾輪的音樂,有些不耐煩的問我何時節目才會開始?剩15分鐘,再5分鐘,終於等到開演。
前頭旁白介紹什麼是喜劇,就是會讓你笑的戲劇,接連示範了好幾種笑聲,真的是很好笑,笑聲本來就有感染力,聽到實際有人連續示範好幾種,不由得跟著笑了出來。
原本莎劇中的妖精國王和王后,轉化成山神和海神,戲中戲由廟公作為關鍵串場人物,其實我已經忘記原本莎劇中戲中戲的設定,但覺得本劇以西廂記為體,融入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悲劇結果,在喜劇中參雜悲劇,是蠻有趣的設定(寫著寫著就發現我真的已經快把以前讀過看過有印象的戲劇分析都忘光了)。
可能為了扣緊台灣地方文化,場景設定上有山上的廟和墓地,開場的場景設計我蠻喜歡的,中間一塊廟匾,左右兩座樓梯,上頭站著山神和海神,只露出上半身,給人一種神聖無法一眼看透的崇高感。另個靈魂人物是虎爺,覺得這個角色是這戲中變化最多的,從阿諛奉承的手下,裝可愛、自以為聰明,甚至是在捉弄人後變得很可怕,讓這個第一配角形象相當立體。
全劇95%以上都是台語呈現,留有一個講京腔的奶奶,和講怪裡怪氣英語的留洋學肢體劇場的哥哥(中場問珊迪,他說聽不太懂那人的英文 XD),我承認我大概聽懂85-90%而已,有些詞彙和說法已經超出我的理解範圍,會不自覺想在腦中搜尋對應的華語意思,但想當然爾的沒有結論。
出來問珊迪戲好看嗎?他說好看。後來回家問他,他才說中場結束前在墓園那段很可怕,難怪一到中場他就堅持一定要出去外面看看,不是為了要上廁所,是為了要離開黑黑的劇場空間,去可以看到外頭藍天、人群的地方。
謝幕時劇團代表說,這座劇場蓋了10年,才終於等到試營運,這齣戲是2013年在北投排出來首演的戲,已經巡迴台北演出第三次,才終於有機會看到,特別是在去年疫情嚴重之下,到今日可以如期進劇場報到,我真的是只有滿滿的感恩和感動。劇場陪我從大學走到現在,如今可以帶著孩子一起進劇場感受現場演出的魔幻魅力,還是幾乎全台語的演出,衷心希望以後能有更多的台語演出可以這樣帶孩子一同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