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5日 星期五

081514 南非翻筋斗偶劇團《烏布王》@中山堂中正廳

圖片來源:兩廳院售票系統

以一位南非種族隔離政策執行者的生活、回憶、心理狀態表達為主題,混合真人、偶、影像(包括動畫、新聞片段、照片等)的演出,嘗試面對民主化前的悲傷歷史,以及轉型正義的議題,《烏布王》對台灣的觀眾來說其實並不好懂,畢竟我們的國際新聞很多都是對岸的食安或是荒謬的真實生活事件所組成,畢竟我們對於南非的情況了解的很少,我也沒看過「曼德拉」,頂多知道種族隔離政策這個關鍵字,但實際對於該社會造成怎樣的影響或是發展的過程,一無所知。

說真的這樣的一無所知其實是會造成觀賞上的障礙,先不提真相調解委員會那段,除了烏布王和烏布媽的互動(烏布王去執行殺害人的任務,烏布媽一直以為他去找女人)之外,其他的多少都帶有隱喻,尤其是影像和偶的部份。

先說影像,這在這齣戲中其實佔有很重要的部分,三支腳的攝錄影機,有時會變身成大眼怪,有時還有真人的眼睛畫面穿插呈現,似乎要說這一切惡行,即便執行者自以為無人知曉,但還是有著一隻眼睛在「見證」著這一切。有些畫面成為作證或新聞的片段,有些則以動畫的方式表示人被殺害的過程和方式,以一種比較隱晦而不冒犯當事人的作法,回顧這段民主化前的歷史事實。雖然有些意象具有過多的指涉意義,對於不了解其背景和史實的人很難做出有意義的連結和詮釋。

偶的部份,據坐在前排的友人說,連眼睛都活靈活現的,可惜坐在中山堂中正廳二樓第一排的距離還是遠了些,無法清楚的看到這些細節。偶主要有兩種:動物和人。動物的作用和意義比較豐富,一直在舞台左側(從觀眾席看)的禿鷹、鱷魚和三頭狗都是擬人化的表示。眼後座談上有觀眾問起「鳥/禿鷹」的作用,演員回答牠是從頭到尾的旁觀者,適時的鳴叫提點劇中人,我自己覺得有點像是希臘悲劇中的歌隊,故事主軸在上演的同時,旁邊有一種客觀/全知的角度切入,只是在此劇中觀眾聽不懂鳥叫聲罷了。

三頭狗據說代表著執行種族隔離的三派勢力:警察、特務和軍隊,這三者在最後的審判時獲得不相同的下場。演後座談上,演員補充說,因為南非民主化的過程是透過協調、和平轉移而達成,正因為是協調,所以有了某些條件交換和商討,像是某些人透過撇清關係的自陳而除罪(當然我們都知道那樣的陳述不完全是真實),雖然聽說後來也有人不滿這種最後審判的差別就是了。

我認為鱷魚則是烏布王的親信,一開始烏布王就把許多事情跟鱷魚說,詢問牠的意見,甚至是認為事情敗露之前,將重要的證明文件塞進鱷魚的嘴中,希望牠保守秘密。可惜,鱷魚不敵烏布媽的溫情攻勢,把許多文件/內容吐了出來,讓烏布媽有開記者會的梗。以動物偶的方式處理,(演員說)迴避了人必須扮演邪惡角色、同時還會盡力博取觀眾認同的問題,另一方面,我認為是在反應人喜歡用動物來比喻人性,好像就可以把相較之下不符合道德倫理的一面推給獸性之類的狡猾心理,動物成為怪罪的對象比較容易讓人接受其隱喻的人性黑暗面。如同演員說的,偶的運用製造出距離感,讓觀眾可以投射情感和理解。

真相調解委員會完全以偶、口說地方語言,搭配英語逐步口譯的方式呈現,部分陳述的內容有以動畫或真實畫面表示,部分則是受害者自陳,透過自白讓觀眾跟著語言想像其所看到的震撼悲慘畫面。我注意到幾乎全部的證詞都是說,「他們要我去認我的小孩的身體...」或是「我的孩子被....」,布藍卡幫忙在演後座談上提出這個問題。演員的回答是,這齣戲的證詞都是真的,在挑選擷取證詞時,證人剛好都是父母或長輩的原因是指向1976年的反動事件,(如果沒聽錯)當時是反種族隔離的後期,在學校有語言歧視的情況發生,導致學生/小孩起來反抗;而反種族隔離的諸多路線中,到了當時已有應以更為激進的方式表達的聲音和行動出現,讓年輕的學子有參與運動的切入點,因此,多數被殺害者都是孩子和學生。

劇中的真相委員會存在的目的,演員花了一些時間說明,這樣的機制能並置受害者與加害者,他認為加害者要能被社會接受,必須透過受害者的包容和接納,才有辦法被社會接受。散戲後跟戲友討論時,友人提到如果把南非種族隔離所發生的這些事件類比成二二八事件,應該會好懂很多。我會想,說真的,我對二二八的了解也沒有很多,不過,的確台灣社會在這部份(所謂的轉型正義?)其實沒有以整個社會的高度做出些什麼行為,除了官方代表道歉,多數的民眾(不管是受害者或加害者的後代,甚至完全沒有被影響到的家庭)並沒有機會聽到事件不同角色的聲音並陳,沒有多方了解,也就難以被完全接納/接受,對立和怨恨等諸多情緒也就難以消融。這麼一想,也就分外佩服這個劇團選擇這樣的題材,盡力的做出類似社會運動功能的戲劇。

正因為這齣戲有太多特定的社會背景和脈絡,也有許多編導和呈現上的巧思和隱喻(像是有觀眾問到烏布王為何只穿內衣褲?演員說這身穿著表示他已失勢,被相信的系統和背後的機制所背叛),異文化/非經歷相同歷史的觀眾難以全然的理解。然而我覺得,正因為如此,這齣戲能有精采及容有多方詮釋和討論的開放性,使戲劇在當代社會能有更豐富的意義和作用。

2014年8月9日 星期六

080914 張懸台北無歌單


無歌單的張懸才是我的愛阿!
(對不起,我知道《潮水箴言》才是張老闆認為有挑戰性、概念完整的舞台演出。可是,對我來說,無歌單的演出才最貼近我喜歡張老闆的樣子)

感謝 Ting 的介紹,九年前在女巫店吃晚餐、聽人生第一場 live house 的演出,記得吃飯時,張懸就在舞台區調整麥克風、音箱等物。演出時可是坐在第一排,

比起現在票價貴3倍坐在TICC 53排是有些感慨,但是可以聽張老闆碎碎念、聽初期的歌(少女張老闆耶),那種療癒和被祝福的感受是近日難以得到的阿!!

Slowpoke - Neil Young
路口 - 陳昇
我想你要走了
危險的是
就在
瘋狂的陽光
親愛的
外婆橋
無狀態
留下來陪你生活
I Shall Believe -Sheryl Crow
我好想你 - 蘇打綠
Satisfaction - Rolling Stones
Lotta Love - Neil Young
變化 - 來吧!焙焙!
Crazy For You - Madonna
玫瑰色的你

Encore

You'll see - Tizzy Bac
喜歡
關於我愛你

2014年8月8日 星期五

080814 《情色度假村》2014臺北藝術節@城市舞台

圖片來源:兩廳院售票系統

本來借了市圖的書《情色度假村》,打算在看演出前先了解故事,不過借了書後因為事多、書多,放了一個月也沒翻開,再加上有讀者預約的情況下就只好拿去還了,想再度預約借閱已經要排候補2號了(結果,今天晚上看完戲,回家收到市圖通知已經可以取書借閱了,哈)。不過其實如果有去六月份的講座,與談人已經把故事的梗概介紹的相當清楚了。

旋轉舞台、錄相即時投影是這齣戲主要的呈現方式,透過演員的獨白、心理醫生與主角和男女主角間的對白,呈現當代社會疏離的人生觀、對愛或性的渴望、歐洲人到泰國買春、度假隱瞞/轉換身分等議題。

本來就是知道原著之赤裸的描寫性慾,真正觀賞演出時,在長久以來的文化氛圍和某種道德標準的作祟下,說實在的是有些尷尬(隔天看舞時聽到有觀眾抱怨,有的媽媽帶小孩來看,這劇情和台詞之讓人困擾),但我覺得是相當有趣的測試。呼應演後座談上,總監認為台灣的觀眾有慧根或是翻譯很到位,因為劇中所鋪的梗,都有即時聽到觀眾的笑聲和回應。這呈現出一種奇妙的矛盾,在一個假掰的中上階層社會中(台北尤其如此),某些議題不是觀眾能舒服接受的,但是這不正就是引入其他國家劇團演出的目的嗎?打破往常觀看世界的方式,多好

就先不論這戲的內容是否老梗,我想說我看到的和當下想到的:錄相及情感。

錄相在這齣戲中有非常重要的角色,心理醫生訪談時、做愛的表情、SM酒吧的內景,以及我覺得最有趣的,以電視斷訊的黑白畫面呈現度假村發生爆炸的場景。演後據演員所說,錄相可以代表說謊、幻想和白日夢的情節,臉部表情放大投影很快抓住觀眾的注意力,即便演員是背對觀眾或是在靠近舞台深處的空間演出,都不妨礙觀眾理解劇情的發展。在看的時候就產生了疑問,所有的畫面基本上都是即時投影,只有一段在酒吧裡,拼貼式的畫面讓人無法清楚判斷圖像內容,後來想想是因為放大影像給人的衝擊很大,這齣戲只是直接援引韋勒貝克的赤裸語言,又不是毫無意義的下流,的確沒有必要清楚明白的呈現酒吧內部的景象,而且已經透過角色對話點出酒吧的特色,也沒必要再用影像說明一次。斷訊畫面有意思之處在於,下一段的開頭是主角昏迷數日後剛剛清醒,對於爆炸之後的記憶留有一些空白,斷訊是個很好的比喻,也因此無須直接呈現爆炸的慘況,甚至連設計爆炸聲響、火光畫面都不需要,就可以清楚的銜接劇情。

男女主角有一段對話問到,歐洲女人和亞洲女人的差別,大意是說歐洲女性自主意識抬頭,已少見全心全意為愛付出的人;以及男主角自陳遇到女主角是多麼幸福和幸運,掩飾矯情的話不用多說,可以直接感受彼此的情感和性慾,而不用擔心身材、身分等外在因素。言下之意頗有種當代社會已失去純粹直接的情感交流的感慨。

記得六月的座談會上(主持人:耿一偉,與談人是鴻鴻和沈清楷),忘了是誰說的,原著就是把所有男性想的但是不敢講的全都說出來,完完全全是從男性的角度來看待兩性關係、性愛與買春的行為,如果女性朋友看到覺得不舒服,看似是無法避免的。這齣劇也沒有要為誰辯護,就是把種種的男女關係毫無保留的呈現出來,刺激觀眾的接受度,迫使觀眾去反思自身或是周遭聽到的事務。

這也就會牽涉到一個問題,身為觀眾的「你」,看戲當下的帶有哪些身分,或許是因為自己即將進入契約化的兩性關係中,自幼接受不少女性主義思潮的影響之下,透過這齣戲去反思自己在關係中的互動模式和感受,蠻有啟發性。

男主角史蒂芬.夏夫(Steven Scharf)的戲份很重,從略有憂鬱症、自絕於外在世界的孤僻者,遇上超溫柔又美麗的女主角(卡蒂亞.賀伯斯真的超有魅力的),三個演員加影像設計師在臺上隨著不同場景變換角色,流動的身分和轉動的場景,原劇名為「平台」,著實就是真實人生的反應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