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7日 星期日

20110226 比利時當代舞團《斷章取「藝」--獻給碧娜》


圖片來源:http://www.ntch.edu.tw/program/show/40408e952b57be3d012bc76280860962

看PAR介紹,知道比利時的藝文發展是融合多元風格、不囿於某特定派別,開創出不同於英法美的舞蹈風格。而比利時當代舞團的重要人物亞蘭.布拉德勒來歷有趣,他是唸特教的,並且曾經當過特教老師,並不是正統舞蹈科班出身。他的舞作的特色就是扭曲的身體,作品多數是集體創作的成果,舞者來自不同的地區和文化。他自承受到Pina Bausch的影響很深,這齣作品就是在參加Pina紀念會後的感想。

開演,舞者紛紛從台下走上舞台,脫去身上與觀眾無異的服飾,只剩下內衣內褲,再披上一塊紅色的布。舞作可分為三段,第一段比較安靜,舞者的動作不大,不時拿著麥克風製造出一些聲響。第二段大概是最後觀眾歡迎的部份,背景音樂是電音碎鼓聲,舞者除了舞著,還會即興唱出幾句耳熟能詳的歌詞,不時製造出另類的喜感。偶有舞者的獨舞,甚至跳下舞台與觀眾互動,相當精彩!第三段又回覆到接近第一段的步調,舞者的肢體扭曲,音樂和整體氣氛回到陰沉而詭譎,麥克風敲打地面、舞者的嚎叫,以及這些刺耳聲響的回音,整體的氛圍其實是不舒服,但又讓人好奇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最喜歡第二段,不管是獨舞還是雙人舞的互動,簡樸的動作,相互模仿及呼應,帶來喜感和歡笑。舞者自信的獨舞,舞台上像是有一個個輪流發光的個體,令人目不暇給,九名舞者散據各個角落,各自美麗。

快接近尾聲時,一位舞者發言:「舉起你的右手。有沒有人願意跟我一起跳舞?」頓時台下傳出笑聲,但一開始並沒有人願意上台,直到舞者紛紛穿回自己的衣服,一位短髮女生勇敢的上台,贏得眾人的掌聲。之後陸續開放幾個觀眾上台和舞者跳慢舞,有一對情侶上台之後發現舞者從另一端走下台,便自在的擁抱和擁吻,相當的驚艷!

最後,舞者穿回原本的服裝,走下台。空著的舞台據說是像Pina致敬的表現,也可以詮釋為舞台、舞蹈本來就是空。

看著舞者純粹而自在的舞動和互動,會有怪異的感動。用舞蹈表現身體和感受,看似孩童遊戲般的快樂和率直,也有近似成人不同性別間的相互較勁和拉扯。脫掉文明象徵的各式衣著,回歸最原始和單純的人性,或許帶點動物性的殘酷和直接,但是隨著音樂自在的扭動和感受,反而給人一種現代人不再直接單純的惋惜,又或許是我們的教育和社會並不容許我們自在坦然的以肢體表達感受,聽到音樂隨之擺動身體變成是件困難的事,很羨慕那些可以勇於直接表達自己感情的人,身體的協調和心理上的自在,一直是我很嚮往的。

舞台上時常是混亂無序的狀態,不知道下一秒舞者會拿紅布、麥克風來做什麼,那種不曉得下一秒舞台會發生什麼事情的感覺很奇妙,但不免會讓觀者覺得疲累,尤其許多的動作和扭動都不是一般常看到的形式化舞蹈的樣子,過於簡化的音樂和聲響,有時會讓人覺得有點枯燥。因此三個段落的陳列方式,讓我從昏昏欲睡、驚喜的跟隨舞者,到思考最後一個段落那些不成章的到底是些什麼。或許那些什麼都不是,一如英文舞作名稱 out of context,就是故意不讓舞者舞出觀眾習慣看到的形式。

其實沒看過Pina的作品,不知道這樣的身體擺動、段落安排是否跟Pina舞作相似,或許下週看完《水》我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和想法。

20110226 果陀《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圖騙來源:http://go.eslite.com/Event.aspx?id=3614

「假如你的一生能像莫利那樣,總是把別人當作第一優先,給他們良好的記憶,永遠付出你自己,那等你死後,你其實並沒有離去,你活在每一個你曾經影響的人心裡。」----《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果陀將著名的暢銷書《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搬上舞台前,因為家教教材大英裡的例句中提到這本書,我還特地回家把書拿上來借給家教學生看。過完年,家教學生把書還我,說這本書真的很好看!倒也沒時間再拿起來翻一遍,只是很期待金士傑和卜學亮的演出!

開演前,舞台很簡單,只有一架鋼琴和一張桌椅。坐在三樓最後一排,背景完全被鏡框式的白牆給擋光光,看不到隨著場景變化的投影,有點可惜。卜學亮出來之後,便坐下來彈鋼琴,雖然曲子不是很難,令人有點難以辨識是否他親自彈奏,但鋼琴是面對著舞台放的,所以,有可能是台後有人現場演奏。

故事從米奇大學認識莫利教授開始,到他為了現實放棄夢想多年之後,才在電視上看到「漸凍人」的報導,重新跟教授聯絡上,開啟了每週二上課的因緣。舞台劇只挑了幾個主題搬上舞台:死亡、愛、年老、哭泣和原諒,這些都是觸及多數人的人生中,最為介意和放不下的,對照自己的生命經驗,能夠相互呼應、在故事中得到一些想法和解答,這才是觸動我心的地方。

飾演莫利教授的金士傑,將漸凍人的病況詮釋得很逼真,從助行器、輪椅到病床,從呼吸數數字的多寡呈現病情惡化的情況,讓人很佩服他的用心詮釋。幽默樸實的呈現,比起誇大的演出,回歸人的生活本質,其實是很不容易的。

也喜歡飾演米奇的卜學亮,雖然比起金士傑,卜學亮的演出真的顯得比較生澀,但是他完全演活米奇在背棄夢想的那種不安,時而擔任旁白、時而入戲,細微的生氣和情緒起伏,以及最後面對教授要辭世的那種心慌,覺得往後再也沒有地方能讓他感受到生活的規律的心急和難過,以眼淚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很令人動容。

病褟前的最後一課是原諒,人有時候是很自虐的,最無法原諒自己的人就是自己,在人生的諸多遭遇和選擇中,做出傷害自己或是他人的事,或許人生苦短、每個人的生命都宛若漸凍人一般,漸漸失去了自理的能力,然後邁向死亡,只是這段時間長短的差別吧了~看完戲會有一種好像應該起而行,實際去解決那些梗在心上的遺憾。

這是一齣觸動人心的小品。

2011年2月11日 星期五

20110210 鈴木忠志《茶花女》


圖片來源:http://tifa.ntch.edu.tw/program/program_2.php

白天,拿出PAR的特輯開始做功課,深怕一頭霧水的去看,會莫名其妙的睡著。了解鈴木導演慣用拼貼和並置手法,想處理的是人類共通的孤獨,很喜歡他引用法國文化部長樂侯的說法:「藝術之所以存在,是因為連結了過去和未來,以及自己與他者,是縱橫的交錯。」說明的文本也強調,鈴木導演不是以一個日本人來導戲,而是以一位藝術創作者的身份,以他的鈴木方法來訓練演員,帶給演員一種了解自己身體的能量,找到身體的內在協調性。

看到這些文字敘述就不免想到之前看的《酒神》,演員半蹲著以極為緩慢的步調行進,所展現的身體的能量,坦白說一般的觀眾看來只覺得無聊,所以其實有點怕這次的演出也會給人緩慢到不行的延滯感。

或許有心理準備,知道會有耳熟能詳的歌曲,以及一些服裝、訓練上的特色,整體看來反而比較容易進入狀況,去看演員的表現、整個舞台的效果。雖然覺得故事鋪陳某些部份有點突然,但是還是有幾幕的表現讓人很驚艷和感動。演員沒用麥克風,宏亮的聲音貫穿戲劇院,一開場就相當的驚人。

最喜歡前半段的合唱,雖然是大合唱,但還是可以很清楚的辨別出女主角獨特的嗓音。最有趣、引發最多觀眾笑聲的就是亞蒙的父親與瑪格麗特的對話,一個低姿態的父親來懇求壞女人放過他的兒子,道地的台語和時帶威脅、時帶懇求的態度,讓人捧腹。另外令我很感動的一幕是亞蒙誤會瑪格麗特,瑪格麗特哀傷的唱出心碎的心情,忘了那首歌的歌名,只覺得那歌放在那樣的段落,真的很貼切又感傷。

戲中有許多對比和小細節,引導觀眾去了解角色的特色和轉變。像是不時有護士站在亞蒙身邊,暗示他身處於精神病院,需要有護士看顧。而瑪格麗特的服裝,從華貴亮白的長袍,到披上深黑色的披肩,最後是一襲簡單的無肩長白禮服,從服裝的變化,可以得知男女主角相對應的關係,以及女主角從庸俗的男女關係,到偽裝自身,最後在病褟前最真實的樣子。

另外一個我覺得有意思的地方在於,角色之間的肢體接觸。其實戲中角色的肢體接觸並不算多,如有互動,動作也是比較緩和疏離。但是像是亞蒙的父親應瑪格麗特的要求,以對待女兒一般的親吻她的手,雖然我覺得這樣的「親子」感情表達的方式有點怪異,不是我們的文化會有的表現。另一個是只有瑪格麗特知道自己必須疏離亞蒙前,最後的一個擁抱,除此之外,兩人的接觸都是很生疏有禮的,很不像是對彼此有熱烈情感的愛人。而角色的動作,也顯得很不尋常,伸展的肢體,像是要把人的存在感放到最大。

背後那群龐大的賓客和背景真的很華美,金屬光澤的服飾,冷色系的背景,不同的動作交錯,營造出旁觀的冷冽。到最後一幕從天而降的大雪,瑪格麗特緩緩的離開,相當的淒涼。

雖然最後一幕的結束讓人覺得有些突然,但整體而言,我還是蠻喜歡這部戲呈現的茶花女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