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3日 星期一

032109 2009年《全球天文年》春分晚會



早在去年聽孫維新演講時,就曾聽到他提過這個表演的構想和計畫,本來以為會在今年暑假才會上演,很擔心到時又會在田野,而無緣一睹這場表演。得知是在春分的隔一天,地點在中正廟,內心的開心真是難以言表。

七點半才從新竹到了中正紀念堂站,等了比我慢幾分鐘才到的玩具,一起往中正廟的廣場前進,到了轉角還想說怎麼都沒有聲音?!往前走才發現好幾個大螢幕,看到前面舞台邊擠滿人潮,就在人群的最後面席地而坐。

一開始聽到孫維新的主持,頒獎給一個企業家,聽到有一個小行星是以之為名時,真的覺得很興奮!

上半場是台大交響樂團演出Holst的《行星組曲》,本來以為只有音樂而已,後來發現大螢幕上有許多行星相當的影片和畫面,配上不同主題的行星音樂,真的是一場集視覺及聽覺的饗宴。或許是以前有練過〈木星〉,所以能安安靜靜的從頭到尾聽仔細的,就只有它!再次聽到木星,除了曲調能跟著哼唱之外,真的覺得木星還是一樣的感動人心哪~覺得金星也蠻好聽的,後面的土星、天王也都各有味道。但或許是過長的演奏,讓周遭的觀眾感覺蠢蠢欲動的,連帶的也不大能靜下心來聽演奏。

中間換場前,聽孫維新訪問製作背景影像的外國學者,才知道是因為有想要結合藝術和科學的理念,所以才有隨著曲調挑選合適的影片、畫面的構想和呈現,真的是寓教於樂呢!對於不是音樂的愛好者而言,有畫面真的能更增加對於樂曲的想像和詮釋,就不會有聽著聽著就睡著的狀況。而在台灣的演出特別之處在於,這是第一次在美國以外的地區上演,而且是第一次在純露天的舞台演出。後面有問到他這樣飛來飛去,如何顧及家庭生活?他的女兒 Estrella說天天都透過電腦看到爸爸,不太會想念(笑),或許這是近代科技的好處吧~

下半場是《伽利略的一生》,融合了神秘失控人聲樂團、台大合唱團、動見體劇團,還有知名演員的演出,真的是很精彩、豐富的演出。一直很希望有機會能聽神秘失控,這次終於如願以償。開場是以神秘失控演唱的《火戰車》,之後陸續加上合唱團、現代舞的表演。很喜歡真人和螢幕演員互動的點子,也很欣賞將合唱團成員和現代舞舞者放在一起表演的構想。

一開始真的很好笑,人在發明望遠鏡之後,最想做的會是什麼呢?拿去看鄰居家的女人?害得婦女們都不敢在陽台玩樂。而劇中最精彩的莫過於真的站上比薩斜塔,實際操作重力加速度的原理,後來劉亮佐還說他有懼高症,讓孫維新再上去塔上一次,相當可愛的收尾。其實看到後來真的很感動,伽利略為了追求科學的真實,而得罪了教會,最後被軟禁一生,但他還是努力的將畢生的發現一一書寫下來,為後世的人提供厚實的研究基礎。

孫維新最後說的,藝術求美、科學求真,而宗教為善。三者的結合,真的是一場很美好的享受。

2009年3月12日 星期四

030609《慾望之翼》


030609 西班牙國家當代舞團《慾望之翼》

對於《慾望之翼》這部電影,我只是好像聽過名字而已。

拿來免費的手冊簡介,看到原來西班牙國家當代舞團的前身是芭蕾舞團,就不自覺得笑了。也是,當今公認的三大或四大芭蕾舞團裡,根本沒有西班牙,想來早先對西班牙民族性的刻板印象,就不覺得他們會是個乖乖跳著古典芭蕾的風格。(題外話:去年奧運水上芭蕾,好像有西班牙隊,以非洲舞的風格,表現的還蠻搶眼的。)或許他們去發展一些強調情緒、大動作的肢體語言,或許應該會更好吧!

聽說編舞的大叔也有在其中,其實還蠻喜歡中間那個玻璃箱,感覺人可以在上面爬上爬下的,而霧面玻璃帶著一絲神秘感。開場的多對雙人舞,我還蠻喜歡的,像是在對話,一組一組的說著不同的故事(裡面也有男男)。中間有一段真的是視覺和聽覺的震撼,為展現慾望橫流的景況,男女舞者穿著龐克風的皮衣,有的還手拿皮鞭,毫不隱晦的做出縱慾的姿態,電子音樂所帶來的效果也不徨多讓,過程中讓我想到系上的一個學妹,就不知道她是否喜歡這樣的重口味了 XD

其中有一段也很有意思,四對舞者拿著紙張,表現出看報、爭相看報的情況,或坐或臥的,很有意思!還有一段是一個舞者倒在舞台前方,似乎沈浸於孤獨和無助中,中間光影的投射,彷彿將他和旁邊的空間隔離,人被困在小小的光圈中。

誠實的說,中間不小心有一段睡著了。唉,好像是我看現代舞或多或少的狀況,總是無法從頭到尾保持清醒,即便只是70分鐘的演出。但最後一段看到時整個大心!水緩緩的從中間的玻璃柱後方流出,舞者彷彿感受不到水的摩擦力和阻力似的,濺起的水花粒粒分明,增加眼前畫面的美感。

在觀看表演時,或多或少都會去注意舞者的動作,其實有蠻多肢體上的扭曲。在謝幕時,發現大叔自己有獨自謝幕,這才發現大叔好像是主角?!

030509 果陀劇場《回家》


030509 果陀劇場《回家》

我一直覺得這應該不是我第一次看《玻璃動物園》了。早在大三上戲劇課時,就覺得田納西.威廉斯的劇本或多或少都有點變態,《慾望街車》就是非常經典的例子。本來就不是那種看了會很開心的戲,這次其實一方面抱著支持果陀的心態,重溫了《玻璃動物園》。

週四看戲之前,還跟妹一起去逛了新光三越A4,主要就是去看她的愛店nuee,我也順到試了一下傳說中的長版衣,和無肩帶連身短褲,無奈實在是怎麼看都怪,只好作罷!

去地下室,選擇了印度皇宮,吃了懷念的咖哩加印度烤餅(在斐濟的印度烤餅還是比較好吃 >"<),還試吃了呈給雅子妃的生巧克力,好吃到不行!!

走到中油的大樓,進去裡面還不少人,但販賣產品的地方動線的設計,不怎麼顯眼,匆匆的走到二樓找到位子,往舞台一看,連布幕都沒有!直接就是搭好的舞台呢~

譚艾珍演的的媽媽,真的活脫脫就是那種會讓小孩受不了的那一型,動不動就以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來壓小孩和自己,為了希望女兒能找到好的歸宿,不惜一切代價。在工作和現實生活中找不到成就感的弟弟,唯一能做的事就是跑電影院、喝個爛醉,想想現代生活不得志的人其實不少,有志難伸的也不在話下,這應該就是馬克思所謂異化的結果吧!爸爸不願再面對,選擇離開,連帶的將整個重擔都放在弟弟身上。

還有那個小時了了的姊姊同學,想一想很多人不就是這樣嗎?在小時候有非常傑出的表現,眾人都以為應該可以一帆風順,哪知進到人生的下一個階段,一切全都變了!好漢不提當年勇,但如果有看過你風光過的人可以在你旁邊,應該或多或少會覺得一絲欣慰吧!縱使那些陳年往事只能拿來被說嘴罷了!

我覺得有個地方很有意思,當姊姊最心愛的獨角獸的角被弄斷時,她說,這樣也好,他就跟其他的馬一樣了。很像在隱射過於特出的人,常常無法融入人群,或許當他有個缺陷後,才會被人覺得比較像個凡人吧!突然覺得「群」的認知和概念,真的是一個很可怕的力量,要能無視於他人自顧自的做自己,恐怕也沒那麼容易。

我覺得演員演的都不錯,但總覺得施易男的收尾可以再更漂亮,畢竟是跟姊姊有感情的,感覺最後那句想要再回家的心情,似乎無法讓人感受到歷經滄海桑田的無奈。

散場後下起了雨,寒冷的台北夜。

2009年3月2日 星期一

022609 歐蘭朵



不知道是不是一段時間沒有觀賞類似的演出,從頭到尾,我一直很不進入狀況,好幾次頻頻看錶,希望時間趕快走到九點半,這樣我就可以離開了。

一開始的幾個鏗鏘聲,讓我有種詭異又不舒服的感覺。雖然覺得這比直接把幕簾拉開還有意思,但最後出現的是仰躺的魏海敏(歐蘭朵)的臉,以及旁邊的一顆拿來練劍的頭顱,黑暗中,不覺一陣詭異。

從「我,獨自一人」開始,也從「我,孤獨一人」結束。橫貫四百年的生命,歷經由男變女,從富有到一無所有,不經讓人去揣想吳爾芙的內心世界(其實我沒認真看過她的文字、這篇原著),是否如歐蘭朵一般的孤獨、看盡世事滄桑?

兩個小時間,魏海敏一人獨挑大樑,從京劇的唱腔、身段,到類流行音樂的演唱。坦白說,我沒看過她演的現代劇,從一個被我歸類為京劇女伶的人嘴中,唱出像蔡琴的歌時,整個有種不搭調的不對勁。或許是我的成見所囿,但這實在是太驚悚了。

其中有幾段說白,明顯的是在諷刺時事,已經久未接觸台灣的新聞,實在不懂他人的笑點。但其中有一些是在歐蘭朵由男變女後,提出社會對於女性的限制和窒俈的反諷,像是穿高跟鞋和裙子很麻煩,如果不小心讓人看到小腿,會害慘了人家,以及因為是女生,船上的人才會大獻殷勤,聽來真令人拍案叫絕。

幕景的變化,簡單又富有詩意,最喜歡的還是開演前冰雪紛飛,半透明的紗,隱隱約約的。

昨晚的聚餐後,瞬間對於此戲有一番新的感受,看著人來人往,某種程度上還是有種與世事隔了些距離的感覺,或許是重新的意識到,或許到頭來,我真的只能是獨自一人,不管多喜歡找朋友聊天、有多少知己都一樣,似乎還沒學好如何去和自己相處吧。

總之,不能說有多喜歡,但這藥效是有後勁的!

3/2/09 19:13 @系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