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3日 星期五

《不可思議先生故事集》閱讀心得


在貓頭鷹、朗朗上過課,參加了幾個讀書會幾年下來,對於好的青少年小說也漸漸型塑出一套自己的標準,或至少知道該去何處收集書單。持續閱讀後發現,青少年小說的世界真的是多元而迷人,確實重視兒童的概念是種舶來品,絕大多數閱讀的文本都是外國來的翻譯小說,吸收欣賞其他文化作者的觀點之餘,還真的很少看台灣本地作家寫的作品。

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 這學期的 #探索多元文學系列 課程劉鳳芯老師便選了兩位台灣的作家作品進行導讀和討論。
老師上課先介紹作家林世仁先生以及他的作品,說他跟林良先生的寫作發展路徑類似,都寫詩和童話。林世仁先生膾炙人口的作品當屬「字」的故事系列,剛好上週有用hyread app借閱《字的傳奇》給小孩閱讀,確實就是一則一則500-700字的短篇小品。
接著老師介紹在台灣「童話」一詞主要是日本翻譯而來,是寫給兒童看的故事,短篇小品、富有想像力;而西方的「童話」概念則是源自Fairytale,作品來自民間、會有魔法的成分。近來則有兩種文化觀念的匯聚。
我先翻開《不可思議先生故事集》,確實一章一章都不長,語言文字很精練優美。主角「阿笑咕」是海拉雅族「夢的創造者」的後裔,故事從「序幕」就開始,敘述者「我」在爬山時遇到不可思議先生來拯救他,30則故事是敘述者錄下不可思議先生講述的故事謄寫而成。
故事的主文是不可思議先生,也就是阿笑咕本人的自敘,從他出生、用五感認識這個世界,在過程中遇到的人事物所展開,再到他到海拉雅山探索的過程,以及探索完回到原本生活的村中,學習在海上討生活,在時間的縫隙中遇到消失在海上的父親。隨著故事的開展,將阿笑咕,或者說一個初生的嬰兒在這個世界上成長的面向一一描述出來,裡面蘊含許多值得慢慢思考的哲思:
第八章「在心裡雕刻一個自己」這章,阿笑咕用嘴雕刻出許多木雕作品後,媽媽要他可以開始雕刻自己的影像,阿笑咕很困惑,不知道怎麼雕刻?媽媽說:「用想像力雕啊!爸媽給了你一個影像,你可以給自己再挑一個樣子。」「雕在心裡,你想長成什麼樣子?一邊想,一邊雕。雕好了告訴我。」(54頁)阿笑咕問人、胡亂發想,最後跟媽媽說:「我是島,一座夢島。」(59頁)媽媽笑他在胡思亂想、做白日夢。阿笑咕也不以為意,到十八歲前都還沒雕出自己的影像,覺得胡思亂想更好玩。
這段對於中年如我來說,既感動又安慰,我到底想要成為什麼?我最喜歡做的事是什麼?哪個方向是符合我的天命?這些問題一直到現在真的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湧上我的心頭,或許我真的是太好運、沒有真的需要為生活煩惱,才會有這般奢侈的煩惱。有時候在教養書上、看網路一些關注的KOL分享,不免會欽羨其他小孩很早就找到自己的志向,暗暗擔心我是不是哪裡做不好,沒有給足空間讓小孩探索,好像也看不出來小孩特別喜歡什麼。讀到這裡不禁在想,連我到不惑之年都還無法確立自己的影像,或許也不用太著急要小孩趕快找到些什麼,在生活中經驗過的事物,拉長時間看,都會是養分。
第24章「跟死神打勾勾」死神來找阿笑咕,困惑的表明他看到兩千三百種四法,好似祖先在幫助他避開真正的那一次,覺得對其他人不公平,便破例讓阿笑咕可以自己選一種。阿笑咕想要試過再做決定,死神說不行、成本太貴。
最後阿笑咕說:「我決定了!我選擇──『不選擇』。我放棄選擇!」死神有些訝異,很多人乞求的選擇權,阿笑咕竟然放棄,阿笑咕繼續說:「但是,我有一個要求。......你下次來的時候,要把『帶我走』當成一份禮物。......不是懲罰、不是恐嚇、不是惡作劇。」而是送給我的一份禮物!」(149頁)
面對身而為人最大的未知和恐懼的來源,死亡或許是很多人到中老年後最大的不安,阿笑咕的『不選擇』,以及請求死神將之當成一份禮物,將這短篇童話故事的寓意再往深處推進,有些人會說小孩來到這個世界對爸媽來說是份禮物或祝福,那麼離開世界何嘗不能也是如此?
老師在分析時提到,作者選擇讓阿笑咕以第一人稱敘述這個「不可思議先生」的故事,除了很有畫面感之外,也暗喻了人就是一個獨一無二、不可思議的存在。也討論到關於學習要有動機的主動性,阿笑咕的母親以愛的教育,用正面、欣賞的眼光看待小孩,不過份擔心等種種值得思考和仿效的態度。關於這本書的討論讓同學欲罷不能的多討論的近半小時,真的是非常有意思而精彩。
在新的一年讀完的第一本書就如此饒富深意、值得細細品味,真的是很棒的開始!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溫德比之謎》閱讀心得


 《溫德比之謎》這本書的書腰上寫著:

一具兩千年的沼澤屍體,是渴望成為戰士的女孩,還是體弱善良的男孩?在歷史與故事交織中,一探說故事大師背後的創作思維。


短短的幾行字清楚的說明這本青少年小說的梗概。


這本書的作者Lois Lowry就是得獎作品《數星星》和 《記憶傳承人》系列的作者,我只看過《數星星》,對於她描寫細節、鋪陳緊張氣氛和鼓舞砥礪人心的字句印象深刻。


這部小說比一般的青少年小說來的薄,我本來以為很快就可以看完,一翻開看目錄,分為五部,一三五皆是「歷史」,中間夾著兩個角色的故事。第一部歷史的開頭重現1952年在泥炭沼澤發現屍體的現場,敘述為何在泥炭沼澤這樣的地方保留的屍體仍有皮膚、頭髮和指甲,看起來很像剛發生的命案現場。


接著讀到「我們每個人都有故事,我有,你有,我們家郵差也有....」,我瞬間疑惑了,這是什麼意思?剛開頭不就是故事開始了嗎?為何會在沒幾頁處出現「我」?這個「我」是誰?是作者嗎?為何作者會在此處現身?帶著問號繼續讀下去,這才發現這不是一本常見的小說,是一本後設的書寫形式,作者一邊寫故事,一邊跟讀者說他是怎麼建構出故事的,有憑有據,作家深入研究泥炭沼澤和溫德比女孩,從人類學家研究出來的成果,依據這些細節想像還原出在數千年前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接著,第二部歷史提到在數年之後,新的研究技術出現,DNA研究、電腦斷層掃描和3D成像,推翻了1950年代的斷定,這不是個女孩,而是個營養不良、健康狀況很差的男孩。作者認為這項新發現使得故事整個改觀,她將重點改放在第一個女孩故事中就有出現的男孩,以他為主角重新寫過,在同一個框架之下,填入不同的細節,尋找另一個更接近事實的故事。很像是考古學家在做的事啊,試圖透過可以得知的線索去重建未有文字記載的人類生活,只是小說家聚焦的範圍再更小一點,建構出一個立體、可信的人物故事。


中文版的前頭書頁就有溫德比女孩出土的照片,附錄還有相關標本的照片和解說,很少在小說中看到考古出土資料和相關的物件說明,應該蠻適合念考古的人來閱讀。


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邀請柯倩華老師在 #探索多元文學系列 課程中,選這本書作為文本來分析討論。倩華老師從作者Lois Lowry的介紹開始,1937年生,因為父親是軍醫的身分,他的家庭跟著四處移動,曾在二戰後去日本唸書,她在大二就結婚,對象也是名軍人,也跟著在美國四處移動。曾任記者、會攝影,童年的夢想就是成為作家,作品登報後被編輯看到轉推薦她寫青少年小說,至此筆耕不綴至今。這段人生的歷練,讓她有明確的反戰、反極權、女性主義的理念。


她筆下的兩位主角,其內外在都有不小的落差,皆勇敢的反抗加諸在他們身上的命運,發展出強大的內在生命,讓生命有意義。而這些意義如何彰顯出來?就是從細節堆疊出來的,角色決定情節,情節說明角色。像是第二個故事中的男孩,因為體弱被同年齡男孩排斥,發展出自然觀察的能力和特質,細心的觀察鳥骨或牛骨,聆聽各種鳥類的鳴叫,即便沒有人認同讚賞,這些經歷和特質讓他在最後幫助鐵匠把骨頭喬回去,做出勇敢的善事,讓生命有意義。即便從科學研究中,大家都知道最後女孩和男孩的下場是年輕的死亡,可以看到作者試圖透過故事賦予小孩尊嚴和成長,啟發角色行為的內在意義。


倩華老師提到,作者是思索意義和賦予意義的人,什麼樣的知識能幫助人賦予意義?不只是知識堆積而已。而這些豐厚的知識,是人類共同累積出來的,小說雖然是虛構的,但並不是天馬行空,本著知識而建構出符合邏輯的細節和內容,讓讀著有機會更深入、更慢的去閱讀,啟發對生活、對世界的好奇心,讓小讀者知道人是有不同的可能性的,知道這些比不知道來的好,小說作為精神糧食是很有養分的。


《想飛的孩子》閱讀心得

 #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 每年都會推出兩次 #全方位說故事高手 培訓課程,下半年的課程其中一堂邀請到林蔚昀老師講《想飛的孩子》一書,因為現任志工可以免費回訓,收到課程資訊就把這天記下來,還去圖書館借了書來看,可惜後來那天是師美館安排志工參訪常玉展,我就改變主意先去聽導覽看展,事後再申請影片自己看。

《想飛的孩子》是一本蠻特別的書,書裡面有文字和插畫,都是出自Joke van Leeuwen,故事一開始就很有趣,圖上有三條線,「畫三條線,稍微彎曲一下,再把它們疊在一起,就是我們這個故事的背景了。」(5頁)


主角是位賞鳥愛好者華倫,喜歡背著圖鑑和望遠鏡出門,有次無意間在樹叢下發現一個生物,有著小女孩的外貌,但上肢不是雙手,而是一對翅膀。他叫了幾聲發現這是沒有人的生物,就把她帶回家。他跟太太提娜沒有小孩,就把這個生物當成自己的小孩來養,為她取名(原本叫鳥鳥,但她發不出ㄠ的音,改叫妮妮)、教她生活的一切,包含發音講話、用餐禮儀等等。也思考到如果出門,要如何不讓人對那對翅膀起疑。


林蔚昀老師在課程中基本上是按照故事的進行來說明,並穿插幾個緊扣書中內容的提問:

如果你愛的人和別人不一樣怎麼辦?

你有辦法讓他做自己嗎?

如何在自己和社會取得平衡?


這真的是對父母來說很大的提醒,自家的小孩長到目前為止,看起來跟其他小孩沒什麼兩樣,但小至冷天出門要不要穿外套,大至他現在的閒暇時間自己想要安排做什麼,我都很難讓他「做自己」。身上背負著外人檢視自我的眼光,超容易拿這些挑剔的眼神來檢視自家的小孩,拿著自以為的社會眼光來規範自己和小孩。


這本書還有一個有趣的設計和橋段,幾個接觸過妮妮的人想要當面跟她道別,因此追蹤她到一個湖邊的「水邊心旅」,這地方以白話文來說就是精神病院,在裡面的人被分在不同顏色的區域,有支持團體、照護人員協助和評估,如果情況好轉就能離開這個地方回家。能在青少年小說中自然的置入精神照顧的議題,是不常見的。


最後,這些人分別有機會看到妮妮,放下心中的芥蒂,能夠繼續向前或是回到原本的生活中。不管是深知鳥類習性的華倫,或是因為照顧妮妮而有越來越多不同感受和期待的提娜,都是身為家長的我們很好的對照和參考。


蔚昀老師在分析文本後,接著分享她是怎麼跟小孩共讀這本書,放了摺紙、絨毛娃娃等劇場的形式帶著小孩一起玩,她有特別說明不會每本書都這樣跟小孩共讀,是依照小孩的喜好和共讀時隨機迸發的想法來進行。這倒是給我這個很沒點子的媽媽蠻好的的示範和提醒,如果共讀一本好書,小孩也喜歡,小孩自發有些創意的詮釋構想,那家長是不是可以跟著一起玩呢?


《也許是愛》閱讀心得

2024年葛老師帶領的青少年小說讀書會最後一場,閱讀的是《也許是愛》、英文書名為《Flipped》,電影名是《怦然心動》(Netflix上有)。

茱莉的爸爸跟茱莉說:「適合的光線是最重要的,茱莉。」「一幅畫的整體,大於畫中各個元素的總和。」接著繼續解釋,一頭牛只是一頭牛,草地只是長著草和花的一塊土地,穿透樹叢的陽光,也只不過是一道道光線而已,但將它們全集合在一起,就有了魔法。(55頁)


這是一本關於青少年的感情小說,小說的編排方式很有趣,全書的單數章節都是由男主角Bryce的視角撰寫,偶數章節都是由女主角Julie的角度出發,針對同一個事件或某個事件的期間,讀者可以看到男女主角不同的想法,以及行為背後的緣由。


Bryce在小學二年級搬到Julie家隔壁,Julie對Bryce一見鍾情,深受他的藍眼睛和金色的頭髮所吸引,而後不斷的試圖找機會接近Bryce,Bryce從一開始不堪其擾,中間發現Julie很聰明、科科都拿A,偶爾偷看她的答案,或是聽她偷偷報拼字的正確答案。到他們都到八年級時,他開始想要甩掉Julie,包括故意跟Julie討厭的美麗女同學假裝交往等等,和陰錯陽差之下說出讓Julie傷心的話等等。


中間穿插了兩則事件,其一是在他們等校車去中學的站口附近有一棵非常高大的美洲梧桐樹,Julie有次為了幫Bryce撿風箏而爬到很高處,從原本有點懼高害怕,到發現在高處展望整個景致,著迷於在不同的時間爬上數百公尺的樹上欣賞風景,她才明白父親跟他說的「一幅畫的整體,大於畫中各個元素的總和。」是怎麼一回事。

但沒多久,這棵樹即被地主派人砍伐,Julie趴在樹上不肯下來,也希望同學們一起上樹營救,但連Bryce都沒有加入,Julie為此上了地方報紙,在報導中Bryce讀到:

「她還說了其他像是,某些事物會比組成它的各個元素加起來還要多,以及為什麼人們需要環境裡有東西能讓他們超脫到生活之上,因為這樣,他們才能感覺到生命的奇蹟。」(132頁)


另一個事件真的是非常有趣,他們的中學每年有一個拍賣募款計畫「籃子男孩」,由全校票選出10位籃子男孩,家長要幫忙準備一籃野餐的食物,籃子男孩著正式服裝上台接受女學生的出價競標,出價最高者,當天中午可以跟標到的籃子男孩用餐,而且不用上課、當天沒有回家作業。Bryce當然被票選成為候選人之一,而且還被高價標走。細節我就不繼續破梗,在讀書會討論時有成員提到,如果在現在的台灣辦這樣的活動,一定會被家長抗議,大概可以理解故事場景設定應該是在20世紀中葉左右的美國小鎮,讓學童有機會參與拍賣募款活動也是蠻有意思的。


讀書會的討論過程中,葛老師放了電影版「怦然心動」的片段讓大家對照,電影拍的蠻好的,基本上是忠於原作進行。

這本書中除了Julie的爸爸之外,Bryce的外公柴特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他先是主動幫Julie整理她家的庭院,也跟Bryce聊到他當初為何拋棄當時的未婚妻,選擇了後來的妻子,「我們有些人看起來平凡無趣,有人披著綾羅綢緞,有人浮誇虛華......但偶爾,你會發現某個如彩虹般斑斕精彩的人,當你碰上時就知道,那是諸事萬物都比不上的。」(129-130頁)外公作為旁觀者,試圖要提醒兩個青少年,選擇對象、對待感情,需要有看透表面的眼光,從陪伴相處的過程中,認識一個人的本質。

有位讀書會成員提到英文書名Flipped 很巧妙,就是在某個事件和機緣,男女主角對於對方的觀感就這樣翻轉了,而這樣的翻轉在事件的描述堆疊,是非常關鍵而重要的。

如同葛老師和讀書會成員們歸結的,這本書很適合讓高年級到國中的小孩閱讀,可以看到喜歡一個人要如何互動,有時候一方的舉動,在另一方看來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的詮釋和感受,一個行為會讓對方有怎樣的感覺,是習歡或是討厭?這些都是需要在情感教育上慢慢養成的,兩性教育不是只有性教育而已,比較缺乏素材的情感教育也是很重要的,而小說就是很好的媒介。另外就是,從這本書中可以看到,家庭教育更是背後不可或缺的支持力量。

2024年12月3日 星期二

《小國王十二月》閱讀心得



下半年光是讀寫煉乳老師的【大人的兒童文學】線上讀書會第二次的主題是生命中的哲學,讀物是《小國王十二月》和《小王子》。

我手上的是舊版,幾年前去前衛出版社開箱倉庫,為了台文繪本而去,順道研究了一下其他出版品,看到這本《小國王十二月》印象中有聽過名字,薄薄一本不厚,沒多想就先買下來,一直擺在小孩房間的書架上,趁這次讀書會拿起來看。不看則已,一翻開就看到我打動我的內容,而且越看越喜歡。

故事才剛開始就有一句「小國王愛吃嗶嘰熊軟糖,」(9頁),看到「嗶嘰熊」我楞了一下,心想,該不會是我最愛的小熊軟糖吧,看註解發現果真是!!!原來小國王十二月二世跟我一樣喜歡「嗶嘰熊」。

第一章的篇名是「變大.變小」

主角跟小國王說,在我們的世界,「人出生的時候很小,然後慢慢長高長大,......然後又會縮小一點點,最後死掉,人就消失了。」(9頁)

但在小國王的世界卻不是這樣,有一天早晨從床上醒來,就到王子辦公室開始工作,剛開始很大,然後越來越小,小到讓人看不見就消失了。除了身體隨著時間越來越小,從一醒來知道一切,再漸漸的遺忘一些事情。而且「當一個人越小,他能決定的事越多,因為......因為他有比別人多的生活經驗。」(15頁)而且凡事以「小的人」的權益優先。

這個由作者阿克塞爾·哈克建構出來的世界運作邏輯和其描述的方式真的很有趣。

煉乳老師針對這篇問了一個關鍵提問:「長大是什麼?什麼是長大?」以及你印象中「長大的瞬間」是發生在什麼時候、什麼情境之下?

我自己覺得「長大」是必須為自己負責任,沒有辦法可以推託給其他人。但我回想不太起來有哪件事讓我領悟到,那個瞬間我長大了。或許是生了小孩、當了媽媽?知道生活不可能再像過往一樣的自我中心,或許就在那樣意識的當下,我跨過了我漫長的「青春期」。

而小國王的發言直指出人類成長中的失去,「你們本來有很多可能性,可是一天一天被拿走一些。當你們很小的時候,你們有很多的想像力,很少的知識,就因為知道的少,許多事你們必須憑藉想像。......你們的想像力越來越少,你們的知識越來越多,對不對?」(17頁)

我看到這段覺得真的是太貼切、太一針見血了,究竟我們自身和我們的小孩在受教育的過程中,縱使知道越來越多的知識,我們並沒有去意識到在這過程中什麼失去了。

第二篇是「睡夢與清醒」,質疑自己醒著是在做夢?還是做夢的時候反而是清醒的?

而煉乳的提問是「什麼是夢?什麼是真實?」又「我們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失去了做夢的能力?」這些提問都是幫助自己反思想法和面向未來很重要的關鍵。

煉乳朗讀了書中的幾頁,大意是主角夢見自己是無法起飛的飛行員,「如果我還是小孩,至少我可以期待有一天我可能成為飛行員。」(34頁)但小國王說主角就是飛行員,「生活從夜晚開始,從人睡著開始,當人早上醒來之後,算是短暫的休息。你們必須改稱睡著為醒來,醒來為睡著。」(35頁)「這樣夜晚就會比較重要,人在白天所做的事就不再那麼意義重大,它不再能決定一切,白天也不過只是一場夢。」(36頁)這讓主角覺得難懂,但小國王說這一切「只是令人迷惑,不是難懂。」(36頁)

接著煉乳提到《小王子》中的帽子和大象,羊在盒子中的圖片。介紹其他好書,趙洙京的《我》、《國王與海》、《我看見我知道我思考》,並提到「小孩酷斯拉」中有一集訪問作者中島芭旺,這幾本書都有哲學短語,引導讀者慢慢閱讀,在常態的生活中注入一些跳脫日常的思考。期許我們能找回大人遺忘(遺忘並不等於失去)已久的想像力,對生活、理想生活、未來的想像力。

這本書中還有幾張畫龍點睛的插圖,米夏埃爾·佐瓦近似油畫風格的圖像非常有趣,其中有一張是貴賓狗被綁在樹上,有一台看起來像是粉粉的挖土機要逼近狗,乍看之下有點可怕,閱讀文字後才發現,原來是貴賓狗救援機,還可以自動辨識出主人,安全送狗回家。

這場讀書會宛如大腦重訓,依著書中的內容和各式補充討論,有時讓人不禁發出「蛤?這在說什麼?」,有時默默點頭、拍案叫絕,認識很多很棒的好書,讓人迫不及待想跟小孩分享。

2024年11月14日 星期四

20241113 「韓國原創音樂劇推介大賞」K-Musical Roadshow in Taipei@北藝中心


今天下午去了趟北藝中心藍盒子,看「韓國原創音樂劇推介大賞」,當初看到活動訊息是衝著對韓國音樂劇的好奇而去,知道過去幾年台中歌劇院會引進韓國音樂劇,但這幾年真的很難有機會可以去欣賞,又因為演出的五齣音樂劇中有一齣是白希那的《長壽湯仙女》改編的,這本封面有點其貌不揚的繪本,後來有因為讀了越來越多白希娜的作品後比較能欣賞,好奇會怎麼發展成音樂劇的形式呈現。

今天下午是周定緯和另一位講韓文的女士一同主持,每齣音樂劇演出大約20分鐘,結束後兩位主持人會訪問該齣劇的製作人等,幫助觀眾更了解內容和形式。我從訪談中得到蠻多資訊,主持方預先準備的提問蠻不錯的。

第一齣《棒球王,海洋隊!》是熱血少棒隊的成長故事,從萬年墊底打到能贏過常年冠軍的隊伍,每位球員都有自己的成長歷程,克服不同的心理障礙,激勵起全隊的士氣,有句台詞大意是,我們不是一人9分的隊伍,我們是九個一人一分的隊伍。可想而知透過隊友彼此激勵,教練球員鍥而不捨的練習,終究贏了比賽,不過比賽只有6局就結束,我聽到後排的一位小觀眾發出疑問:「比賽(停在六局)不是還沒結束嗎?」我還在納悶少棒的規定是不是跟我們一般看球的認知不同,剛剛一查,還真是如此。故事的最後是兩位投打的少棒球員,和代表他們長大的成棒球員一同出現,象徵兩人相互砥礪的情誼延續到長大。

製作方代表說,他們選擇推出這樣主題的原創音樂劇,就是從韓國人最愛的運動「棒球」出發,從墊底到成為全國最強隊伍的過程,展現了追夢和挑戰的精神。

第二齣是《咖啡因》,典型的都會青熟女路線,女咖啡店長被男友拋棄,不再相信愛情。白天的咖啡店在晚上則由另一位男侍酒師經營酒吧,男侍酒師以真面目假意當顧客來會會女咖啡店長,女店長被煞到後,跟喬裝變醜的男侍酒師變成無話不談的知己,同時愛上男顧客和男侍酒師,(中間怎麼和解沒有演出)最後皆大歡喜。

看著看著,我不禁為其他帶著孩童來看戲的家長感到堅介,也開始思考起雙人愛情喜劇訴求的觀眾對象。演後訪談提到這齣戲已經有授權日文版,在日本上演,不過在韓國是200人的小劇場上演百來場,到日本則是在1000人的劇場演出20場左右。每個國家的劇場生態還是蠻不相同的,但確實雙人愛情喜劇比較容易複製到其他地方上演。

第三齣是《有真與有真》,兩位國中二年級生在教室遇到同名的同學,其中一位大有真認得另一位小有真說他們是幼兒園同學,但小有真顯然完全不記得幼兒園的回憶,但也不禁好奇懷疑起自己那段時間究竟發生什麼事。演出的中段是兩個有真覺得不被家人了解,相約去海邊散心,彼此支持陪伴。

我本來覺得這齣超適合中學生和家有中學生的父母看啊!中二小孩覺得世界都不了解他們的感受,如果能透過劇場得到一些安慰,野蠻好的。但聽完演後訪談才知道,這齣《有真與有真》音樂劇是改編自同名小說《有真與有真》,製作人有提到原本的議題是有關兒童性剝削,所以小有真被抹去的記憶應該就是很黑暗的部分,但他們決定不直接呈現這樣的畫面。據說這齣戲之前有中文的讀劇會,明年應該有機會來台演出!這是我會想去看的,也很佩服韓國的原創音樂劇能觸及到這樣的議題,用好聽的樂曲揭示殘酷的故事。

中場休息後的第四齣就是《長壽湯仙女》,一開始小女孩德芝跟著媽媽一起到澡堂泡湯,而不是去同學們都覺得好玩的Spa Land,我就開始笑出來。進入澡堂後每位演員脫去衣服露出全身膚色的服裝,有些還有誇張的胸飾,真的蠻幽默的。然而最幽默的是仙女出現的時候,白希那繪本中有點醜醜的仙女被還原到舞台上的真人時,分外有笑點。演出的內容除了有仙女帶著德芝一起在冷水池玩耍外,還賦予為何仙女會出現在澡堂的故事,仙女的羽衣被樵夫拿走,但仙女實在太愛在蓮花池泡湯,乾脆不管羽衣直接在蓮花池住下來。最後仙女來幫忙德芝,讓她馬上從發燒生病中恢復,蠻感人的。

這齣真的是很討喜、適合全家觀賞的戲劇,製作方有提到在改編成音樂劇時,添加了一些素材讓故事更立體,像是為何仙女會出現在那裡,而且還這麼老的橋段,讓整齣戲劇欣賞起來更流暢。

最後一齣是《The Last Man》,提到整個國家散發著殭屍病毒,被咬到的人就會變成殭屍,有一個女孩是最後倖存的人類,她躲進預先準備好的防空洞中,對著呼叫器呼叫,希望能有其他倖存的人類回答,拿出手機拍下倖存的第一天,講述殭屍到底長什麼樣子,事情到底怎麼發生的。後來發現防空洞中有一隻玩偶熊,幫玩偶取名字,激勵自己要堅強的撐下去,到最後她成功打開防空洞的大門走出去,跟自己和觀眾說,你不是自己一個人,你不是自己一個人。

我看這齣戲的時候腦中閃現末日殭屍的故事或電影,雖然我一部也沒看過,但也是很好奇為何要製作這樣的獨角劇?後來聽訪談提到,這齣劇想要呈現的主題是青年孤獨死,這個議題在韓國目前受到矚目,我聽了有點訝異(我承認我是井底之蛙,很久不看新聞),想想也是,或許殭屍場景的孤獨感是架構在被排擠、霸凌或是不知道怎麼跟其他人互動的孤單疏離心理,而在最後可以跟著主角一起走出大門,知道自己不是孤單一人,會是種提醒和激勵。

看完今天的演出,再次佩服韓國在文化演藝方面的推廣不遺餘力,年中先辦音樂劇評比,年尾開始到其他國家宣傳推廣,以roadshow的形式,每齣以簡要的形式演出精華片段,探探不同市場的反應和接受度,就有更多的受邀演的合作機會。

當然對觀眾我來說,一個下午3小時就可以欣賞到五齣不同類的的音樂劇,演員歌聲嗓音好聽,故事精彩可期,真的很享受午後。

 

2024年11月13日 星期三

《放學後的街口事件》閱讀心得

 

晚上參加了11月的《放學後的街口事件》未來親子線上讀書會。


這兩天翻開小說,開頭是這樣寫的:


「就像所有最精彩的故事那樣,這個故事即將以一輛校車從天而降開場。

可是沒有人看到事情是怎麼發生的,也沒人聽見任何聲響,所以這個故事會像所有...好看的是故事那樣——

用鼻屎開場。」(6頁)


腦中開始浮現一輛巨大的黃色校車「從天而降?」的畫面,對這部小說有了好奇。


隨著一篇一篇的讀下去,出現的人名越來越多,腦袋開始有點不堪負荷,腦袋還限於每章每章推疊串連起故事的既定模式,想著怎麼每章的主角都不相同,雖然隱隱有一個相同的主軸「從天而降的校車」,但我還是不知道每篇的細節究竟有什麼明確的連貫。


讀到一半,讀書會開始,帶著疑問聽完讀書會,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原來是我誤會了,故事分成十章,每章猶如一則短篇故事,每篇主角雖然不同,但其實彼此都有些關聯,故事內容是青少年會碰到的諸多議題,如自己生病、家人癌症、被霸凌、友誼、純純的愛等等,還有為了處理焦慮和不可控變因而發展出來的因應方式。


這樣的結構我猜對尚未習慣閱讀長篇小說的小孩來說,算是比較好入口,一次看個20-30頁就完成一則故事,比較沒有負擔。但像我這樣習慣一口氣2小時左右看完一本青少年小說的讀者來說,還真有點辛苦。


讀書會結束後,我把整本讀完,我最喜歡第八章的故事,一位愛講笑話的女孩,因為想要逗她的英雄——母親笑的女孩,而她講笑話的習慣則承自愛她到替她取「甜心說了算」綽號的祖父。


說來有點不好意思,今年暑假雖然沒有特別的事,但因為是我負責安排兩小的暑假生活,不管是休閒娛樂,或是為了要有一定的進度,多數時間我都是蠻緊繃的,很少露出微笑,沒想到在八月初的某天,聽到兩小吱吱喳喳的在說:「喂,我們來算算看這次是媽媽第幾次笑。」聽到這樣的對話,我既感動又覺得有點對不起小孩,原來我充滿壓力的情緒已經明顯到展現在外表上,還讓小孩敏感的覺察到,甚至玩起這樣的「計算媽媽笑幾次」遊戲,真心感到應該要先安定好自己,不然小孩真的比我還了解當下的我。


那上報的從天而降校車究竟是不是如我預想的驚悚社會新聞呢?要等到看完最後一章就知道了,不過還是要提醒小孩,放學走在馬路上要 Look Both Way(英文書名)!

對了,這本書的中文版找來繪者黃雅玲為每章開頭畫了一頁插圖,標注這章主角住在哪條街上(如果有的話),蠻用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