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9日 星期日

《買一件衣服要付多少錢?》Elizabeth L. Cline(陳以禮譯)時報出版

過年期間總算是把年前就開始翻閱的書《買一件衣服要付多少錢?》(Overdressed: The shockingly high cost of cheap fashion)看完,當初會想要買這本書是被書名和小標〈評價時尚的真相〉所吸引,現在的忠孝敦化站,被 ZARA、UNIQLO給包圍,據說 H&M 之後也可能進駐台灣,就更別說 NET、HangTen、Giordano等學校附近的店家,連網路上也常看見 lativ、天母嚴選等等諸多平價(甚至是廉價)服飾賣場,很想知道這本書會指出哪些我知道或我所不知道的事。

看完之後,覺得本書的重點有兩個,一個事「快速時尚」的介紹,在美國的情況主要是以下這幾個品牌:ZARA、H&M、Forever 21、Target、Walmart和K-mart,這些品牌多以獲利為中,在全世界尋找便宜的勞力,以期獲得最大的利潤。也論及美國成衣業的興起和衰落,中國和孟加拉成衣工廠的實況。

另一個重要的概念是「慎選衣著(Slow clothes)」,主要的論點是要注意衣服的材料及其製程是否合乎環保、成衣工的待遇是否合理、工作環境是否良好等;除此之外,便是要消費者注意不要貪小便宜而亂花錢買了一堆流行但不耐穿的衣物,了解價格與品質和工藝之間的關係,更由甚者,便是可以自己動手使用縫紉機或學習縫紉技術自己動手修改或縫製衣服。

作者在出版此書時31歲,正是成長於平價、快速時尚的年代,而中國可提供廉價、高水準的勞力和產品,以致於這些平價時尚品牌在美國大行其道。然而,中國的情況卻已不再是如此,基本工資的調漲,以及中國人也想要翻身賺錢,逐漸挑戰過去十年左右美國人輕易享有平價衣飾的情況。作者在文末也提到,當中國的消費力開始崛起(這讓我想到淘寶網?),是否這股平價時尚的風潮會在中國的加入之下,讓成衣製造的環境更加惡化。

在我看來,我也很懷疑真的有多少美國人會因為中國(或世界上其他開發中國家)的情況正在改變,因而開始反思、反省過往浪費的消費行為?若貧富差距的兩極化越來越嚴重,快速且平價時尚服飾真的會那麼容易被修正或消失嗎?

看完書後之就開始觀察我的衣服:車工細緻的,會看到背後脖子那圈有多一條細布,把領口的縫線遮起來;還有布料是不是厚實等,這些都是很直接可以感受到的品質差異的細節。但是一般人購買衣服時,究竟有多少人會注意這些細節,還是只要覺得樣式好看就買,我想特別是網購發達之後更是如此,就算網拍業者把每個細節的照片都給消費者看,還是很難知道品質吧?

看書的時候,我想應該是原文作者的行文風格就是如此,寫作的邏輯不是太清楚,時序上常反覆跳躍,引用了許多報告和作者親自去各地拜訪所得知的材料和訪談內容,根據作者下的分章小標穿插出現,其實在閱讀時往往會無法立刻了解作者想要陳述的論點,或是這些事件和情況發生的切確時間點。後來想想,不知道該說自己過去看的專書多是學科的學位論文或是改寫之作,這類的著作多少都有清楚的論點和鋪陳,但這本書越看越像是作者在雜誌或是網站等發表的媒體評論集結和改寫,每一篇看似有一個重點,但書寫時需扣緊單一議題的掌握上還是稍嫌不足。雖說如此,還是不影響這本書帶給我的啟發,讓我想要多去接觸這類的文章和書籍,找尋教授裁縫技巧的課程,想要實際嘗試親手修改和縫製衣服。

圖片來源:博客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