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8日 星期五

062813 《泡泡旅社》2013新點子舞展─楊維真@實驗劇場

圖片來源:http://www.ntch.edu.tw/program/show/2c9081383d8141c9013d821c2ab30043?lang=zh

        《泡泡旅社》讓我感動不已之處是最後5分鐘。

         簡介花了很多篇幅講述舞作從《小王子》出發,降落台灣的小王子如何在眾多其他文化刺激下找到自我。但是,邊看舞時邊想,究竟那些混合多元文化的情境何時會出現?開場的床墊是床、桌子和飛船,可惜了舞台後方的白樹,只有三太子在開場後不久在樹後站了一陣子。

        編舞家楊維真偏好懸絲偶的動作,讓舞者們隔空互動;從雙手開始如扭動的魚兒帶動手臂、身體,帶點氣力,刻意將可以連貫的肢體動作停拍、切割。

        氣氛迷茫、旋律不成調的中段,我出神了。

        到最後一段五位舞者敲打觀眾席的欄杆、踩地再進場後,芭蕾、街舞、武術的身體同場出現,三太子的舞步、騎馬舞、少 女時代等動作交錯出現,武術黑衣舞者開始在場內亂竄和扭動,白衣舞者在一旁不知所措,我突然感到掙扎、想要找出自我的意圖。最後,天空撒下閃亮的透明紙片,一束燈光打下,一開始罩著楊維真,漸漸的移走,只剩下一隻手在燈下。用手可以表示清醒嗎?我還是有點疑惑。

        看到後來,我開始思考起人類學如何可以提供不一樣的觀看角度,面對不同文化元素的並置和呈現,哪樣才不顯得片面和膚淺。舞作本身不完全能對應到創作企圖,畢竟抽象的肢體動作和旋律,很難讓人一開始就能被說服,這是一個小王子降落在台灣進而發展的故事。不過,看到受到不同訓練的身體即便是呈現類似的動作,還是有不同的味道,這點我倒蠻肯定現代舞的包容,但也在思考,怎樣的呈現能讓現代舞看起來不只是擷取其他舞蹈形式的片段,或者說,因為看到怎樣的動作,觀眾可以清楚的辨識出舞種,在看出不同的舞蹈身體後,還是能意會編舞家想要傳達的意念,切換和摘取之間,我想這支舞的後半段有打到點,但是就整齣舞作而言,還有賴觀眾多發揮自己的想像和連結了。